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有;
1、雷射技術:我國雷射技術世界第一,領先全世界15年。
2、超級稻及其他農作物雜交技術:超級稻被世界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3、陶瓷技術:陶瓷技術是我國傳統的領先技術。
4、反衛星武器技術:我國已經發明寄生星多年。現在開始向菲律賓的一顆商業衛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國才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是我國鎮國之寶。
5、建橋技術:我國是造橋王國,有「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美稱.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橋,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橋。
6、高原鐵路建設技術:青藏鐵路是世界高原鐵路技術難度最大的技術。
7、巨型水電站建設技術:我國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代表世界水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8、排灌機技術:安裝在駱馬湖的抽水機直徑8米,計劃再安裝直徑12米的機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慧機器人技術:我國的水下螃蟹系統,是世界獨有的。
10、汽墊船是我國發明的,當時為了保密,沒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術:我國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絲綢技術:絲綢是我國的傳統技術,現在仍然世界領先。
13、治理沙漠技術:我國治理沙漠技術世界領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術:我國在50--60年代已經基本消滅人畜瘟疫,當時和現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術:我國防治SAS病技術世界第一水平。
還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16、汽車電池技術 :世界一流(比亞迪)。
17、治療性B肝疫苗技術:世界唯一(重慶啤酒下屬子公司)。
18、太陽能發電技術:世界領先,包括零排放冶煉多晶矽技術,代表公司,無錫尚德。
19、生物燃料技術:包括秸稈生產乙醇、丁醇,節約糧食,拓寬能源應用範圍。
20、常規潛艇技術:超越俄羅斯,無法被探測。
21、航天技術:太空艙,嫦娥五號,玉兔號月球登陸車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著陸於月球背面的月球車。
22、IGCC,煤電熱聯產技術,包括煤制氣,煤制油技術,以及正在成熟的合成氣燃氣輪機。
23、高速鐵路技術:引進德國、法國、日本、英國技術,根據中國地理現狀以及50年鐵路建設經驗,進行改進,已經是全球第一的水平。
24、常溫中低速磁懸浮地鐵:已經批准在北京和深圳開建,比普通地鐵節能3倍,更安靜,更安全,更能適合複雜地況,將來地鐵建設可能不需要象普通地鐵那樣要求嚴格的工況標準。
25、量子通信:下一代通信模式,全球獨此一家,已經在合肥建有全球唯一的城域示範,任何手段都無法竊聽這種通信模式,懷疑在北鬥二代上也有應用。
26、氫燃料電池:在氫燃料汽車上廣泛應用,與世界同步。
27、移動通信技術:代表企業:華為、中興,競爭對手:愛立信。
28、核電技術:第三代核電技術購買自美國,已經掌握。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已經成熟,示範堆在清華大學,商業堆在山東在建。中子堆、核聚變示範裝置都已建成。伏波堆在研。
29、雲計算技術:這個我們跟美國同步。
30、物聯網技術:三網合一,為物聯網鋪路。
31、傳感網技術:涉及的二維碼技術,全球只有美國和中國掌握。
32、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居世界先進水平。
33、可回收航天飛行器:近期發射,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發射該類飛行器的國家,外形與美國X37B相似。
34、超級計算機:超算被認為是科技領先的核心力量之一,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常年保持全球排名的前三甲,而且中國超算的CPU完全是中國自主研發的。
35、超高壓輸出技術: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和推廣特高壓輸電的國家,在特高壓行業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36、中國天眼:位於貴州一個偏僻縣城的「中國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比西方現在最好的要靈敏50倍,西方稱,中國將憑藉新技術設備成為首個發現外星文明的國家。
37、青蒿素:唯一一款用於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38、人臉識別:兩名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學生在2014年本科尚未畢業時就一起組建了「第六鏡」科技公司。2017年8月,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資料庫LFW和人臉檢測資料庫FDDB上,第六鏡在LFW無限制條件下人臉驗證測試(unrestricted labeled outside data)中提交的成績為99.83%,FDDB人臉檢測測試中提交的成績為98.82%,兩項成績均刷新世界紀錄,取得全球第一的成績!參與測試的還有谷歌、百度、騰訊、商湯、Face++、小米、360、平安科技Face++等團隊。
39、液態金屬:中國研製出世界首臺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
40、人造角膜: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生物工程角膜的上市,將為我國400萬乃至全球6000萬的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的希望。
41、非線性光學晶體: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中國對外禁運的KBBT晶體,就是讓美國宣稱打破中國技術封鎖的晶體。美國2016年才研製成功。
42、電磁彈射:這不用多說了,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不論技術,光論產業的話,,那厲害了,咱們生產全球一半的基礎工業產品,鋼鐵、化工等。汽車、造船等產業規模也很龐大。我暫時就介紹這麼多了,希望以後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出現在榜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