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心甘情願為國奉獻的人,他們在各個領域中,竭盡所能為中國的發展添磚添瓦,他們的奉獻精神和外國精神備受讚揚。古時也有很多人,將這種恪盡職守的愛國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將自己的大半生奉獻給蜀國,一直到死都為國家盡心盡力,這種偉大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在中國的發展中,離不開愛國學子、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還有一些外國科學家在為中國助力。曾經有一位日本國寶級的科學家,對中國毫無保留的奉獻,並為中國培育出來了13名頂尖人才,但這位科學家卻被日本人稱為叛徒。
中國與日本自古以來就有著淵源,《後漢書》中曾第一次出現日本,後人也認為徐福最終的落腳地就在日本。在歷史的進程中,中日兩國也有著頻繁的交流。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依賴中國並模仿中國。直到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才有向中國開戰的想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對中國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然而我們的英雄在奮力抵抗之後,終於將侵略者趕出中國,中華民族在二戰中贏得了勝利,隨即也讓中日兩國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雖說如此但還是有一些日本人卻毫無保留甘願為中國奉獻,就算是背負著叛徒的罵名,也不能阻擋他來到中國的腳步。
福田敏男是日本的一位國寶級的科學人員,他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微納級機器人,他曾經製造出直徑最小的人工血管,這項技術讓世界人民受惠。不僅如此,福田敏男還對人造器官的實現做出突出貢獻,他結合3d列印技術製造人工血管,能完成人類血管的功能,為人工人造器官的發展做出奠定。福田敏男還帶團隊創造首個納米機器人,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癌症的診斷成功率,福田敏男的種種成績都能為人類做出突出貢獻,提高人類醫學水平,造福無數人。
看到福田敏男在醫學和科研工作上有著突出貢獻,很多人也曾認為他是一個十分古板的人,然而生活中的福田敏男,卻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見到別人時,他常常露出親切的笑容。並且福田敏男還有一顆童心,他就像是一個老小孩一樣,走到哪裡都要帶著《鐵臂阿童木》的漫畫。
福田敏男雖然長年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工作和科研上,然而他卻依舊對生活充滿熱情,讓我們看到個不一樣的科研人員。1995年,福田敏男更是被邀請到中國進行技術交流,來到中國後,他就被中國的熱情所感動,隨後福田敏男更萌生了一個想法:他很想留在中國,並為中國做出一番貢獻。
隨後,福田敏男就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入職,在此期間他為我國培養出30多名的高新人才,並對我國的中微型機器人領域作出突出的貢獻。在福田敏男的帶領下,很多青少年對於機器人和科研都產生了濃厚興趣,更提高了大學生們的動手能力。由於福田敏男的種種貢獻,讓他在中國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然而在他的祖國日本,福田敏男卻被國內的極端右翼份子視為國家的叛徒。
在很多中國人的眼中,福田敏男既是一位出色的科研人員,更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朋友,他對中國毫無保留,並將自己的科學研究獻給我們,這種行為促進了中日兩國友好交流。魯迅在《自嘲》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改變魯迅堅定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福田敏男也是如此,雖然他受到很多無端指責,但卻並不能改變他造福人類的想法。對於福田敏男來說,他只想潛心研究科學,造福更多的人。在戰爭時期,雖然有很多日本的極端分子對中國造成傷害,然而大多數的日本人,只是被軍國主義思想蒙蔽,才被騙到了戰場。當誤會解開之後,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曾經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感到愧疚。 如今福田敏男的做法,也能證明大多數的日本人很友好,他們對中國沒有敵對的情緒,反而和中國百姓一樣,十分善良。
參考資料:
諸葛亮《後出師表》
魯迅《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