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和男性的大腦,有差異嗎?

2020-09-24 科學出版社

撰文:Ari Berkowitz(俄克拉荷馬大學生物學首席教授,細胞與行為神經生物學研究生項目主任)

從大約19世紀開始,人們就開始研究人類大腦的性別差異,當時的科學家Samuel George Morton向人類頭骨中灌入鉛等物質來測量頭骨的體積。後來,Gustave Le Bon發現,男性的大腦通常比女性的更大,這一結論促使Alexander BainsGeorge Romanes認為,這種大小差異讓男性更加聰明。對於這種說法,有科學家指出,如果僅僅按照尺寸的這個標準,大象和鯨應該比人還要聰明

所以,討論的焦點隨後轉移到了大腦區域的相對大小上。顱相學專家認為,位於眼睛上方的大腦的部分,也就是被稱為額葉(frontal lobe)的部分,對智力至關重要,對男性來說,額葉在比例上來說比較大,而對女性來說,位於額葉後方的頂葉(parietal lobe)則從比例上來說更大。後來,神經解剖學家認為頂葉對智力更重要,而男性的頂葉實際上更大。

在20世紀和21世紀,研究人員還在更小的腦區中尋找女性或男性帶有的明顯特徵。作為一位行為神經生物學家和一位科學作者,我認為這類研究具有誤導性,因為人類的大腦非常多樣而不同

最大和最一致的大腦性別差異是在下丘腦(hypothalamus)中被發現的,下丘腦是一個調節生殖生理和行為的小型結構。在雄性齧齒動物和人類中,至少有一個下丘腦亞區會更大。

但許多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在大腦中找到思維的性別差異的原因,而不僅僅是生殖生理學的差異,因此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具有智慧的巨大的人類大腦(Cerebrum)。在有關種族和性別差異的研究中,沒有一個區域比人類大腦中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更受關注,胼胝體是一種粗的神經纖維帶,它能在兩個大腦半球之間傳遞信號。

在20世紀和21世紀,一些研究人員發現,平均而言,女性的整個胼胝體從比例上來說更大,而其他一些人則發現只有某些部分更大。這種差異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被認為是造成認知的性別差異的原因。

但是,無論大腦的主人性別是什麼,較小的大腦總是在比例上擁有更大的胼胝體,對這種結構的大小差異研究結果始終沒有達成一致。這個故事在其他的大腦測量中也很相似,這就是為什麼試圖通過大腦解剖學來解釋所謂的認知性別差異並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

即使一個大腦區域平均而言顯示出某種性別差異,男性和女性的特徵測量結果分布曲線通常也有相當大的重疊。如果一種特質的測量值位於這個重疊區域,那就無法準確地預測出受試者的性別,比如身高就是這樣。比如我的身高是170釐米,你能從這個數字反推出我的性別嗎?而大腦區域的平均性別差異通常比身高還要小得多

許多特徵的分布曲線具有很大重疊。| 圖片來源:作者供圖

神經學家Daphna Joel和她的同事研究了1400多個大腦的MRI結果,他們測量了平均性別差異最大的10個人腦區域,評估了每個人的每項測量值是更偏向女性的一端,還是更偏向男性的一端,還是位於中間。他們發現,只有3%到6%的人在所有結構上都是「女性」或「男性」,其他人的結果都不一致。

當大腦性別差異確實出現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959年的一項研究首次證明,給懷孕的齧齒動物注射睪酮,會使其雌性後代在成年後表現出雄性的性別行為。研究的作者推斷,產前階段的睪酮(通常由胎兒睪丸分泌)會永久性地「組織」大腦。後續的許多研究表明,這種說法基本上是正確的,但對非人類來說過於簡化了。

倫理上不允許研究人員刻意改變人類的產前激素水平,因此研究人員通常依賴「意外實驗」,也就是那些有著不同尋常的產前激素水平,或對激素有著不同尋常的反應的情況,比如對雌雄間體的人。但在這些研究中,激素和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關於大腦性別差異的發現結論不一,使得科學家在人類身上還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

儘管產前激素可能會導致非人類大腦的性別差異,但在某些情況下,原因則是遺傳

半雌半雄的斑胸草雀。| 圖片來源: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面這隻斑胸草雀長得很奇怪,它的右側是雄性特徵,左側是雌性特徵。儘管身體兩側經歷的激素環境相同,但與鳴叫有關的大腦結構只在右側被放大了(與典型的雄性一樣)。因此,它的大腦不對稱並非由激素引起的,而是由基因直接引起的。在此之後,基因對小鼠大腦性別差異的直接影響也被發現了。

許多人認為人腦的性別差異是先天的,但這種假設其實是錯誤的

人類在童年時學得很快,成年後還會繼續學習,雖然可能變慢了些。從記住事實或者對話,到提高音樂或運動技能,學習改變了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也就是突觸。這些變化大量而頻繁地發生,但通常十分微小,可能還不到人類頭髮寬度的百分之一。

但對這樣一個職業的研究表明,學習可以極大地改變成年人的大腦:在倫敦開計程車的司機必須要全面掌握某種「知識」,那就是那座城市中複雜的路線、道路和地標。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學習改變了司機大腦中的海馬,這個大腦區域對導航至關重要。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後海馬比其他人的海馬要大數毫米,這個大小已經達到了突觸的1000多倍。

因此,如果假設任何人腦性別差異都是先天的,這很不現實。這些差異也可能是學習的結果。人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性別化的文化中,從出生到成年,育兒、教育、期許和機會都因性別而異,這不可避免地改變著大腦。

總的說來,大腦結構中任何性別差異,很可能是由於基因、激素和學習的複雜組合與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

原文標題為「Brain scientists haven’t been able to find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s and men’s brains, despite over a century of searching」,於2020年8月6日首發於The Conversation,原文連結:https://theconversation.com/brain-scientists-havent-been-able-to-find-major-differences-between-womens-and-mens-brains-despite-over-a-century-of-searching-143516,文章基於CC協議翻譯,中文內容略有編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原文為準。

封面來源:Alvarfree/Pixabay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原理微信公眾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只為學術信息傳播,不代表本號所持觀點。

《從一到無窮大》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科普經典名著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由科學出版社引進出版後,曾在國內引起很大的反響,直接影響了眾多的科普工作者。本書根據原書最新版進行了修訂,書中以生動的語言介紹了20世紀以來科學中的一些重大進展。先漫談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然後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並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 和宏觀世界(如太陽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全書圖文並茂、幽默生動、深入淺出,適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廣大讀者閱讀。

本期編輯丨王芳

科學出版社

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

嚴肅|嚴密|嚴格

科學(S)、技術(T)、醫學(M)、教育(E)、人文社科(H)

三高三嚴 精益求精

筆耕不輟 不忘初心

或搜索ID「sciencepress-cspm」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臨度精選|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有什麼樣的區別?
    一、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有什麼樣的區別?你是不是聽過「男孩子適合學數據,女孩子適合學語文」這樣的論調。還有「男生空間感更好,女生心思更細心」這樣的觀點。先別急著否定或者肯定,因為無數科學研究已經開始深入挖掘男女性別差異的真相。而在行為方面,某些定型的觀念確實得到了證據的支持。
  • 女性也好色?外國研究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相同
    男性更好色,還是女性更好色,看起來,這不是個問題。因為,一般我們認為,男人都更加好色嗎?這還用說嗎?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科學就是科學,它不是憑藉大家所謂的常識,而是要依據相應的理論依據,以及數據支撐。對此,有好事的外國人,專門進行了研究,而研究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
  • 男女的大腦有什麼差異嗎?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將大腦作為研究對象,來尋找男女之間思維和行為存在差異的原因。然而總結過去近百年的研究發現,男性與女性的大腦之間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後來,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Gustave Le Bon 發現,男人的大腦通常比女人的大腦大;隨後,Alexander Bains 和英國生理學家 George Romanes 提出,男性擁有相對較大的大腦,使得他們比女性更聰明。
  • 男女大腦並無結構和功能差異:行為差異其實源於後天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利斯·埃利奧特教授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一個不分性別的器官,」埃利奧特教授說,「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大腦結構。男女的大腦沒有任何不同。」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隨著神經科學對於大腦研究的深入,人們也開 始關注到大腦的「性別差異」問題,20世紀末期,加 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學者狄立波朱尼亞(Direeb Jun- yra)便提出男女大腦在能力類型上存在著差異的觀 點,認為男性在空間處理上要勝過女性。同樣,在數 學推導測試和領航工作中,男性也要優於女性。而在 感知相似物的能力測試中,女性則比男性速度更快。
  • 擁有「男性大腦」的女人能有多厲害?
    對一個不結婚的人,全情投入,敞開心扉,不怕受傷嗎?一個小小的場景,就把顧佳和鍾曉芹的差異演繹得淋漓盡致。顧佳理性,能一針見血點出問題,但是太過直白讓人不舒服;鍾曉芹感性,站在漫妮的角度安慰她,但是並未看到問題的實質,事實證明後面漫妮還是和梁正賢分手了。同樣是閨蜜,為什麼兩人的反應差別這麼大?你也許會說:是因為性格不同。
  • 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5-10年 有辦法補齊嗎?
    女性壽命普遍比男性長,近年來已被廣泛接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統計,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5到10年。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男性會比女性壽命短?究竟是先天原因還是人為造成?能否有「補救」措施讓男性也能「活久見」?
  • 男女之間的大腦有差異嗎?科學家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後發現……
    有科學家發現女性群體相比男性,擁有更大尺寸胼胝體的比例更高。當然,一部分研究者對此做了非常嚴謹的補充說明——所謂的「更大」並非整體性的,只是胼胝體內的某些部分更大。這一情況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在他們看來,胼胝體某一部分的尺寸差異很可能就是導致男女思維差異的直接原因。然而,另一些科學家持不同的觀點。
  • 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變化
    在美國,大約67%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女性。科學家們想確定中年女性的大腦是否比男性顯示出更多的阿爾茨海默病特徵,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更多的女性在老年後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這項研究於6月24日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斑塊比同齡男性多30%。
  • 男女情感究竟有什麼差異?這些特點你都知道嗎
    男女情感究竟有什麼差異?這些特點你都知道嗎男性和女性完成了人類的物種,從表面上看,他們之間存在著可以從遠處看到的差異。正是這些身體上的差異,比如女性的乳房,男性的面部和身體上的頭髮,起到了它們之間的磁性吸引作用。
  • 最新研究:女性大腦中嗅覺神經細胞比男性多50%
    外媒稱,科學家以前認為,女性比男性擁有更靈敏的嗅覺是因為受到情緒和認知的影響,一項新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種猜測——女性有更多的腦細胞。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6日報導,據今日醫學新聞網站報導,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了7名男性和11名女性解剖後的大腦,發現女性大腦中的嗅覺神經細胞比男性多50%。
  • 權威研究表明女性平均智商比男性高
    據《科學》雜誌4月11日官網文章: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後、心理學家斯圖爾特·裡奇(Stuart Ritchie)帶領的研究團隊,對介於44~77歲的2750名女性和2466名男性大腦內68個亞區域的體積、腦皮質層厚度及布滿褶皺的外層進行了研究。
  • 女性比男性進化的更完整?
    假如進化存在一個確定的方向的話,那么女性比男性要走的遠那麼一點點。所以有很多比如男人都是進化不完全的動物哈,再過多少多少年Y染色體就會變得看不見,繼而男人從生物學上徹底滅絕哈的結論,曾風靡一時。這些結論,站在特定的視角下,並沒有什麼錯。
  • 一組大腦趣知識:男人大腦和女人大腦有著差異
    宇宙星系間網絡互連結構,與大腦神經元相互連接,幾乎完全相同,小小的大腦和大大的宇宙為何會有著類似的結構?二,大腦感覺不到疼痛。痛覺感受器是游離的神經末梢,其本質是化學感受器。大腦雖然是神經細胞的集合體,但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神經,所以不會有特別的感覺形成。
  • 男性比女性更聰明?荷蘭研究結果惹爭議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男性的大腦比女性大,智商測試成績平均比女性高近4分,不過女性在記憶力測試中成績更佳。這項研究結果引起爭議。  研究人員藉助磁共振成像掃描(MRI)技術掃描896名22歲至37歲志願者的大腦,評估他們的智商水平。結果顯示,大腦總體積、灰質體積和白質體積存在性別差異,男性的大腦平均比女性大14%左右。
  • 穀氨醯轉肽酶偏高,省醫表妹總結5大原因,男性和女性原因有差異
    穀氨醯轉肽酶與肝功能中其他兩種酶類有較大差異,相比之下它顯得比較「懶惰」一些,肝細胞的輕微損傷一般不會導致穀氨醯轉肽酶的升高。當然,除了肝組織細胞中,穀氨醯轉肽酶還存在於腎臟、胰臟以及心肌等組織細胞中。關於穀氨醯轉肽酶升高的原因,我見到過很多的解釋和總結,都非常的全面和專業。但是,能像省醫表妹這樣根據性別進行原因常見分析的沒見到,也讓我佩服。
  • 跨性別女性的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
    Busatto, Carmita Helena Najjar Abdo 發表時間:2018/01/15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1598-017-17563-z 原文連結:http://t.cn/EL5XGlK 許多先前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研究報導了大腦形態的性別差異
  • 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性別差異:這意味著什麼?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發表了一項研究,內容男性和女性大腦的結構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隨年齡變化。他說:「我們觀察到一種特殊的模式,而且非常謹慎地只進行了描述,人們應該這麼做,而不是跳到功能上的解釋。」然而,儘管拉茲納漢做了種種努力,媒體還是很快發表了一篇文章,引用他的研究為單性別學校教育辯護,認為男孩和女孩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因為他們的大腦解剖結構略有不同。
  • 女人的大腦比男人的大腦「年輕」:這很重要嗎?
    從年輕成年到高年紀都存在這種差異,這意味著女性的大腦也比男性的大腦慢。 人類的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縮。大腦還會改變其製造和使用主要能源的方式,這種主要能源是一種稱為葡萄糖的糖。
  • 要想成為科學家,女性必須像男性一樣思考嗎?
    和任何人類活動一樣,科學是有歷史的,大多數人都能想起那麼幾個用重大發現塑造現代思維模式的「偉大人物」。但顯然,除了科學史本身外,科學對現代思維的塑造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科學與性別有著怎樣的關係?科學是具有性別歧視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