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友注意丨四川已經劃出這麼一片空域,提前1小時報備

2020-09-07 全球鷹無人機天地

「飛上藍天去!」這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與嘗試,所以古有萊特兄弟造飛機,今有熱情的無人機發燒友,洶湧如潮的「飛行熱」從未止息。

然而,前幾年,無人機致航班延誤、「黑飛」洩露國防機密、飛行擾民的新聞頻發,多地出臺「禁飛」令。加上數額不菲的培訓費、繁瑣的空域申請,令不少愛好者、從業者望而卻步,也限制了地方通航產業發展。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有一個「公共廁所」的觀念——意思是在城市上空劃設專門的空域,給無人機等飛行器分配相應的活動空間,真正解決「上天難」的問題。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四川站深入四川自貿區,從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了解到,四川已經劃出這麼一片空域,加上簡化申報程序、目視自主飛行等一系列創新管理機制,盤活了低空空域資源,刺激了地方通航產業發展,為我國低空空域改革提供了一套「四川經驗」。

「在四川,飛得起來」


劃設6000餘平方公裡試點空域


湖南長沙有一家通航飛機研發製造企業,造好了飛機,卻跑到成都金堂縣來試飛驗證。原因無他,就因為「在四川飛得起來」。


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負責人嚴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實,現在四川本省通航企業只有幾十家,但在四川上空飛行的通航企業已有上百家,來自全國各地。


這還得從2018年說起。2017年12月,四川省獲批成為全國首個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很快,全國首家省級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構——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建成立,2018年12月,在成都自貿區內建立全國首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以下簡稱「運行中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林靜 攝


隨之而來的就是試點空域劃設。據嚴智介紹,四川以飛行需求旺盛的成都平原和周邊部分地區為突破口,將低空空域從過去「遠偏、小散、孤立」的狀態轉變為「滿足需求、連點成片、互聯互通」。


2018年底,成都平原劃出「四點、三片、一通道」首批試點空域(「四點」即洛帶、都江堰安龍、崇州和彭山起降點,「三片」即都江堰-崇州、洛帶、彭山試驗片,「一通道」即洛帶-彭山低空目視通道),面積為2100平方公裡。「該空域為非管制空域,通航用戶不需要申請,符合準入條件的均可使用。」嚴智說。


2019年底,四川省第二批低空協同管理試點空域正式啟用開飛,協同管理試點空域擴大到6000多平方公裡。


從地圖上看,在成都以北、以西、以東各有一片試點空域,以南的幾塊空域通過通道連成片。嚴智介紹稱,「這樣一來,成都與眉山、自貢、樂山、內江、資陽就形成了互聯互通。」


空域擴大、通道增加,四川通航界也隨之出現「1小時交通圈」的「旅行方式」——半天時間,去自貢吃兔、到樂山擼串,沒有堵車的煩惱,還可以空中觀景。


「起飛前一小時報備」


改革報備流程,創新「目視自主飛行」


試點空域劃設之後,想要真正實現「想飛就飛」,還需要配套服務和管理。


首先是簡化審批手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位通航飛機從業者處了解到,一般情況下,想要起飛,需要提前一周以上申報。先是申報飛行任務;審批完成後,飛行前一天再申報一個飛行計劃;審批完成後,正式飛行之前還得申報一個放飛許可,「過程很複雜,想要飛起來很艱難」。


運行中心在試點空域打破了這一套繁瑣申報流程,將「任務申請、空域申請、飛行計劃申請」3個環節簡化為「飛行計劃報備」1個環節,將以往「實施前1天15時前報批」縮短為「飛行前1小時通過網絡、電話、傳真等多種方式報備」。


「在我們這兒不叫審批,叫報備。只要是在我們劃定的試點空域裡,說一聲就能飛。」嚴智介紹,「提前一個小時,無論是電話也好、傳真也罷,郵件、手機APP、微信都行,向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運行中心報一個飛行計劃,就可以順利起飛。其實,從技術上來說,提前10分鐘報備就可以起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林靜 攝


流程改革,釋放了飛行需求。雖然試點的6000多平方公裡只是全川48.6萬平方公裡的一個「零頭」,但每天差不多有400到500架次飛行數量,從小無人機到4噸多的大無人機,都能翱翔。


另一項改革是劃設聯通飛行片區之間的通道。「過去的空域沒有連成片,飛行只能限定於某一塊。」嚴智介紹,能夠實現片區聯通,源於運行中心探索出的「目視自主飛行」低空管理新模式,「在滿足空域準入條件基礎上,由航空級駕駛員自行判斷、調節,空中自行觀察避讓其他航空器及地面障礙物,並對決策和運行安全負責。」如同汽車一樣,上路自由、責任自擔。


通過設置低空目視通道,將原來偏遠、小散、孤立的空域連接到一起,通航的通達性有所提升;通過推行「目視自主飛行」模式,同一空域中可容納更多的航空器運行,空域使用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這兩項關鍵改革,大大提高了試點空域利用率。


一組數據顯示:自2018年12月24日首飛以來,協同管理空域累計飛行100536架次,26107小時46分。2020年8月,協同空域運行共計飛行11600架次,共計飛行時間3879小時14分,飛行架次同比2019年8月(單月3343架次)增加247%,環比2020年7月增加16.9%,運行架次及時間達到單月歷史新高。


「改革試點,不在於要把空域弄得有多大,而是尋找一種未來可以複製推廣的創新服務和管理模式。」這是嚴智理解的四川低空空域改革試點的價值和意義。


「投入產出比可達1∶10」


四川要建成通用航空產業強省


通航的夢想在藍天。藍天有了,通航產業也就發展了。


飛機能上天,就有人買飛機、有人製造飛機、有人研發飛機,還有人維修、培訓、保障油料、機場建設,這條產業鏈就做起來了。


飛機能上天,應急救援、航拍、短途運輸、撒農藥、低空旅遊、興趣體驗,這些業態也有了應用落地的空間。


飛機能上天,熱氣球、動力三角翼、滑翔傘這些飛行器都能夠上天,空域資源就被盤活了。


隨著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四川低空試點改革工作,未來通用航空更多的應用場景,將更多深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國際經驗表明,通用航空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投入產出比可達1∶10,通用航空的就業帶動比是1∶12。


按照中國民航局估測的通用航空機隊規模總數,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將直接帶動上下遊超萬億元市場規模。

瞄準這一發展空間巨大的產業,四川提出推動通航產業發展。2019年,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的《四川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打造「一核兩翼、多點N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布局,力爭通過5-6年時間,在全省範圍內培育壯大一批全國知名的通用航空骨幹企業,著力打造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建成全國領先的通用航空研發製造基地,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通用航空運營服務、服務保障等全產業鏈服務集成高地,實現通用航空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加快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通用航空產業強省。

四川省低空辦主任雷開平此前提到,「用的人更多,飛行器、飛行的成本才會降得更快,更利於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低空空域改革的「四川自貿經驗」:劃6000餘平方公裡,提前1小時報備想飛就飛
    「飛上藍天去!」這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與嘗試,所以古有萊特兄弟造飛機,今有熱情的無人機發燒友,洶湧如潮的「飛行熱」從未止息。然而,前幾年,無人機致航班延誤、「黑飛」洩露國防機密、飛行擾民的新聞頻發,多地出臺「禁飛」令。加上數額不菲的培訓費、繁瑣的空域申請,令不少愛好者、從業者望而卻步,也限制了地方通航產業發展。
  • 這樣才具備實際意義,四川飛行審批或將縮短至1小時
    的低空管理新模式,通過推行飛行報備制度,將「三個環節」簡化為「一個步驟」,極大的簡化了飛行申報環節,提升了通航的靈活性、便捷性;通過設置低空目視通道,將原來偏遠、小散、孤立的空域連接到一起,通航的通達性有所提升;通過推行「目視自主飛行」模式,同一空域中可容納更多的航空器運行,空域使用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 無人機"黑飛」是嚴重違法行為,持證上崗有「錢景」
    《中國AOPA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持有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固定翼/旋翼/飛艇)的總人數僅有244人,而2019年增至67218人,數量增長275倍。隨著無人機「井噴」時代的到來,無人機被眾多行業廣泛應用,但無證操控無人機嚴重影響正常的商業活動。隨著國家管控新規的出臺,「黑飛」已經被視為違法違規行為。
  • 我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給無人機立「規矩」 120米以下空域擬向...
    結合重量、速度等因素,無人機又被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五大類。條例明確,除微型無人機外,凡是空機重量不超過4000克,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7000克,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每小時100千米,具備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監視能力的遙控駕駛航空器,都屬於輕型無人機。
  • 成都華航無人機培訓學校知識課堂——無人機飛行空域申報
    「無人機駕照」大家容易理解,就如開車需要駕駛證一樣。但是對於「空域申請、提交飛行計劃」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如何申報、在哪申報、申報需要多長時間、能不能得到批覆,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已經考取了無人機駕照的人,很多都感覺申請流程非常不便,在審批的過程中,也找不到相應的承接部門。
  • 輕型無人機可在真空120米以下空域飛行
    原標題:輕型無人機可在真空120米以下空域飛行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   據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 齊中熙)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組織起草《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日前在工信部官網上對外徵求意見。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稀缺空域資源,託起華東無人機基地
    以上場景並非無稽之談,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峰飛)高級戰略副總裁蔣俊告訴調研組,5到10年內,空中巴士以及送貨無人機有望成為現實。在被人們無數次暢想的未來科技中,無人機大概是最接近現實的科技之一。從製造技術方面來說,無人機正在接近成熟。而且企業也已經發現了無人機的商業前景。
  • 科學空域規劃管理 保障無人機「飛行自由」
    近日,海南省通過中國民航局無人駕駛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務系統公布無人機適飛空域調整信息,新增適飛空域3409平方公裡。海南省率先對無人機飛行空域採取了分級分高度的管理方式,摒棄了傳統的水平投影無差別禁飛,分別設置了30米、60米、90米的立體限高區,對國內低空立體化空域規划具有示範性作用。
  • 隨著民用無人機普及,如何杜絕無人機的攝影威脅?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的快速普及帶來了人們生產與生活的諸多便利,不管是航拍攝影、休閒娛樂還是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無人機在各場景應用的越來越多,幫助人們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同時作為雙刃劍,無人機也衍生出一些新問題,其中黑飛、擾航、傷人等事件的頻頻出現,便對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了重重挑戰。
  • 御air2需要考無人機駕照嗎,需要申請飛行計劃嗎,怎麼才不叫黑飛
    」根據《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無人機駕駛航空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御air2 屬於低於7kg的輕型無人機,以下範圍為管控飛行區域:(一)真高120米以上空域;(二)空中禁區以及周邊5000米範圍;(三)空中危險區以及周邊2000米範圍;(四)軍用機場淨空保護區,民用機場障礙物限制面水平投影範圍的上方;(五
  • 四川低空開放空域有望年內實現首飛
    新華社成都9月19日電(記者謝佼)低空空域改革傳來好消息,四川首個低空開放空域有望年內實現首飛。19日,四川省相關部門在成都舉行的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了這一進程。當日在蓉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通用航空發展高峰論壇暨四川省通航推介活動上,四川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省級政府的低空空域管理辦公室,目前首批開放空域正在進入關鍵時期,以後會在四川劃出一塊空域向全社會開放,不用每次飛行都去申報空域。
  • 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空域使用效率已大大提高
    人民網成都8月29日電 日前,「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2018年12月4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在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站式」服務平臺和「空地一體、軍地聯動」聯合監管平臺正式投入試點運行保障。該中心是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工作的管理服務平臺。
  • 無人機反制黑科技,DZ03 PRO無人機打擊槍讓「黑飛」無所遁形
    ,造成了很多的「黑飛」現象,對社會產生了影響。「黑飛」指的是無人機未經登記批准的飛行。按照現有的無人機管理法規,除了室內飛行、無人機重量不超過7公斤且在視距內飛行(飛行半徑小於500米、飛行高度小於120米)、在空曠地區且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等三種情況外,無人機駕駛員都必須有「駕照」;同時任何飛行器飛行都必須預先提出申請。
  • 「行走自貿區」 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空域使用效率已大大提高
    人民網成都8月29日電 日前,「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2018年12月4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在成都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站式」服務平臺和「空地一體、軍地聯動」聯合監管平臺正式投入試點運行保障。該中心是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工作的管理服務平臺。
  • 杭州機場疑似無人機黑飛,客機空中盤旋十幾圈
    「無人機黑飛」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據悉,當晚23點,杭州蕭山機場已恢復正常運行,各個航班也恢復正常起降。那麼當晚究竟有多少航班延誤?延誤又是否真的跟無人機有關呢?03歷史回顧回想起來,杭州蕭山機場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無人機黑飛」事件了。
  • 無人機快遞計劃擱淺兩年 亞馬遜提議劃分空域
    提出了一個「無人機走廊」的概念,將空域劃分為不同區間,以滿足不同類型無人機的需求。  詳解亞馬遜方案:多航線空域劃分  亞馬遜此次在UTM 會議提出的方案,基於一種被稱SAS(感知和規避)的技術。我們先來了解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  首先,系統有一個中央處理中心,通過追蹤無人機,向中央電腦傳輸地理信號,使得無人機的實時位置能被運營商監控和追蹤。
  • 飛起來!四川首個B類飛行服務站在自貢啟用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和試運行,多次請示和徵求軍民航相關單位意見,並與西南空管局、四川省低空辦、四川低空協同運行中心、電科特飛等單位磋商,不斷升級改造系統,引接西南空管局相關的情報和氣象數據,最終實現了飛行服務站的飛行計劃處理、飛行監視、航空情報、航空氣象、飛行中服務、告警與救援等功能,並於2020年9月8日正式通過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備案。
  • 入圍012的無人機反制裝備,應對黑飛有一套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用來航拍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是隨之也產生了一系列安全管控問題,無人機未經許可闖入到公共及敏感區域,意外闖入機場影響客機正常起降,碰撞高層建築等事件不斷地發生。因而,相關監管單位需要對無人機設備、無人機駕駛員團隊進行統一的管理,並實現在無人機任務執行過程中高效調度管理。
  • 四川無人機企業傲勢加入吉利科技麾下,更名沃飛長空開新局
    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川報觀察記者 朱雪黎9月15日,剛滿五周歲的四川無人機企業「新勢力」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勢)在成都宣布:正式加入吉利科技集團麾下,和早前加入主打飛行汽車的太力,組合更名為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安陽:無人機助飛低空經濟(圖)
    原標題:《河南安陽:無人機助飛低空經濟》在安陽無人機飛行中心,工作人員在試飛無人機(9月8日攝)。河南省安陽市依託擁有3000米以下、4420平方公裡報備飛行空域的優勢,正在加緊建設5G泛在低空飛行測試基地。據介紹,目前安陽市已初步形成涉及無人機整機研發生產、飛控、智能電池、飛手培訓等產業鏈條,助力安陽低空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