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是巖石的化學分解,它是碳循環中重要且非常緩慢的一個環節,最終會使CO2被鎖定在海底的碳酸鹽中。通過在陸地上分布粉狀矽酸鹽巖石,人為促進這種碳匯,這有助於抵消人為CO2排放。12月14日《自然·氣候變化》刊載「穩定氣候和避免海洋酸化的增強風化戰略」(Enhanced weathering strategies for stabilizing climate and averting ocean acidification)一文,研究人員指出,在不到三分之一的熱帶陸地上,理想的、增強型風化情景到2100年可顯著降低大氣CO2,並減輕海洋酸化。RCP情景下的全球碳循環模擬表明,到2100年,增強的風化可使大氣CO2降低30~300ppm,這主要取決於矽酸鹽巖石的使用率(1或5kg m-2yr-1)和成分。較高的使用率,在RCP4.5情景下可逆轉本世紀末的海洋酸化,在RCP8.5情景下會減少約三分之二。此外,在整個低緯度地區,表層海洋霰石飽和度(對珊瑚鈣化率有關鍵控制作用)會保持在3.5以上,因而有助於保持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活力。然而,研究人員也強調了成本、社會接受度以及可能的意外後果等會限制該使用的一些主要問題,並強調迫切需要逐步減少化石燃料排放。
(來源:《氣候變化動態》 責任編輯: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