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所著的《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裡。」此後不斷經過歷代演變、添加,不過基本上如下所述,我們可以把幾個版本融合大意講給孩子聽:
傳說,在很久以前,那時候還沒有天和地,沒有世間的一切。世界處於一片混沌之中,就像是一個生雞蛋,略有形狀但還是一片黏稠又極脆弱。就在這一片混沌之中孕育出了最原始的生命——盤古。盤古就成長在這片混沌裡,他在這片混沌中成長了一萬八千年,從他有意識開始這裡就只有他一個人存在。當他睜開眼睛時周圍一片漆黑、除了漆黑別無一物。他憤怒了,拔下了一顆牙齒幻化成一把威力無比的神斧,他用盡了力氣朝著這無邊黑暗的混沌劈了過去。混沌被劈開了,其中像蛋清似的較輕的部分就慢慢上升變化成了天,像蛋黃一樣較重的部分就漸漸下沉變成了地,天和地就這樣形成了。
可是剛形成的天和地並沒有那麼穩定,清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就開始下降漸漸地又要與大地融合在一起,盤古見好不容易開闢的新天地又要重新融合便急切地用雙手託舉起青天,用腳踩踏住大地。此後,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也日長一丈,如此又過了一萬八千年,這天與地已經相隔極遠再也沒有融合的可能,盤古也累倒了。
盤古死後,他的眼睛變成了太陽和月亮給這個世界帶來帶來了光明,永遠照耀著這個世界。他的頭變化成了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腿變成了西嶽華山,腹部變成了中嶽嵩山,雙手變成了南嶽衡山和北嶽恆山。他的毛髮變成了森林草木,淚水變成了甘霖,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骨髓變成了珠玉,呼吸變成了風雲,聲音變成了雷電。
盤古親手開闢了天地,又把自己的一切都變化融入到這片天地之中,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從此天地之中開始孕育生命,後來才出現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就講完了,我們能從盤古的故事學到什麼呢?首先是記住一個成語:開天闢地,這個成語就是由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演化來的,指的就是像盤古劈開混沌創造出天地一樣所做出的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大事。
然後呢就是要學習盤古勇於戰勝未知事物的勇氣和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物堅持不懈地託舉著天地的精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同時伴隨的還會有未知的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怕,要想想盤古大神為讓天地不再融合而做出的堅持,用盤古精神來激勵自己堅持不懈戰勝困難。同時要學習盤古將自己融入世界造福天下蒼生的境界,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人,天下蒼生也會像歌頌神一樣永遠傳唱、歌頌英雄的光輝事跡。
神話故事講完精神學習到了也不能脫離了現實世界,真實的世界裡宇宙萬物不是盤古開闢變化成的,更不是上帝創造的,從科學的宇宙發展的角度講,地球產生於四十五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