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系減水劑研究亟待解決的6大難題

2020-09-14 混凝土與水泥製品雜誌

聚羧酸系減水劑(PCE)由於摻量低、減水率高(不小於25%)、增強效果好、分子可調節性強,以及合成過程中不使用甲醛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誕生起就受到研究者和工程應用者的推崇。特別是21世紀初中國高鐵和大壩工程開始推廣應用PCE後,在PCE研究方面掀起了一股浪潮,久未平息。關於PCE的研究,大多數學者聚焦於其作用機理的解釋、性能的進一步提升、衍生產品的開發以及應用技術的優化,目的在於徹底解決水泥混凝土實際施工技術問題,提高混凝土綜合性能(高工作性、高強度、高韌性和高耐久性),最大程度地實現節資、利廢、節能和減排的目標。時至今日,雖然在PCE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於對PCE的認知尚淺,所需解決的問題還較多!在此特提出有關PCE研究的6大難題,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難題1:PCE的作用機理

摻入PCE的水泥漿體流動性能會大幅提高。研究人員普遍認為,PCE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相鄰水泥顆粒表面所吸附的PCE分子主鏈上的羧酸基團通過同性電荷相斥原理產生分散作用,加之,PCE分子的側鏈可以提供空間位阻作用,因而PCE具有優異的分散性能。但是,PCE是如何被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的呢?是靜電作用的結果還是熵增作用的驅動,目前仍然沒有定論。此外,摻入PCE的水泥漿體水化誘導期的持續時間相較未摻PCE的水泥漿體有所延長,在宏觀上表現為水泥漿體凝結時間推遲。那麼,PCE如何實現對水泥漿體的緩凝?為什麼摻有PCE的水泥漿體在後來的水化速率反而加快?

難題2:PCE的插層作用

Plank等研究認為,PCE在某些水化產物中可能發生插層作用。那麼PCE發生插層作用的機理是什麼?部分學者認為,水泥漿體液相中的PCE分子可能為水化矽酸鈣(C-S-H)的成核提供位點,那麼這是否是發生插層作用的原因之一?此外,膨潤土和蒙脫土等礦物相蒙脫石也具有層狀結構,了解PCE發生插層作用的原因可否助力於抗泥型PCE的研發?

難題3:早強型PCE

目前早強型PCE的研究成果較多,市面上也已經開始出現少量的早強型PCE產品,但是人們對早強型PCE的作用機理仍然存在疑慮。大量試驗結果表明,PCE的摻入均會不同程度地延緩水泥的水化,降低水泥漿體早期的累積水化放熱量,同時降低早期硬化水泥漿體中CH的生成量。關於早強型PCE的作用機理,以及該類PCE是否確實促進了水泥漿體的水化,是值得商榷的。

難題4:促凝型PCE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速凝劑品種多為硫酸鋁型液體無鹼速凝劑,這類速凝劑雖對混凝土後期強度影響較小,但與膠凝材料的適應性不甚理想。那麼是否有希望開發出一種促凝型PCE,它在早期能促進水泥漿體中C-S-H的快速成核,而不影響硬化水泥漿體後期強度的發展呢?硫酸鋁型液體無鹼速凝劑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向液相中提供更多的可溶性SO42-,從而促進水泥漿體中鈣礬石(AFt)的形成。因此,是否可以通過側鏈較長的羧酸單體、非離子型單體以及大單體共聚,製備出在水泥顆粒表面吸附數量極少,又能絡合鈣離子,進而促進C-S-H成核的促凝型PCE?

難題5:減縮型PCE

混凝土澆筑後會發生一系列的收縮,如塑性乾燥收縮、化學收縮、自收縮和硬化乾燥收縮等,導致其產生收縮裂縫,嚴重影響結構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大量試驗證明,摻入有效的減縮劑可以使混凝土的塑性乾燥收縮、自收縮和硬化乾燥收縮率減少40%以上,降低混凝土結構出現嚴重裂縫的概率。關於減縮劑的作用機理,普遍認可的是:(1)減縮劑的摻入大幅降低了混凝土內部液相的表面張力;(2)減縮劑的摻入有助於減緩混凝土內部水分的蒸發速率;(3)減縮劑的摻入改變了混凝土內部漿體的孔結構。不管減縮劑的作用機理如何,其較大的摻量(1%~3%)影響著工程界的使用積極性。由於PCE的水溶液也具有較低的表面張力,人們寄希望於減縮型PCE的成功研發與投產。然而,時至今日,尚未出現規模化的減縮型PCE產品。

難題6:PCE的適應性

雖然PCE在中國減水劑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80%,但仍然有些混凝土生產企業無奈地將所使用的PCE更換為萘系減水劑或脂肪族減水劑。究其原因,在於目前的PCE產品在面對不同地域的混凝土原材料時,其適應性難以滿足要求。中國幅員遼闊,PCE的推廣應用者面對全國各地不同的原材料和其他外加劑時,即使利用富有經驗的復配技術,有時仍然束手無策。這些難題主要涉及PCE的適應性。通過神經網絡建立不同種類PCE對各種原材料和其他外加劑的影響模型,可能會對企業在PCE的研發及應用方面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PCE雖然已經歷經30餘年的發展,但關於PCE作用機理的研究、PCE新品種的開發以及PCE大規模應用的研究方面仍然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摘自《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孫振平:聚羧酸系減水劑研究亟待解決的6大難題
    聚羧酸系減水劑(PCE)由於摻量低、減水率高(不小於25%)、增強效果好、分子可調節性強,以及合成過程中不使用甲醛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誕生起就受到研究者和工程應用者的推崇。特別是21世紀初中國高鐵和大壩工程開始推廣應用PCE後,在PCE研究方面掀起了一股浪潮,久未平息。
  • 摻聚羧酸系減水劑混凝土泌水影響因素研究
    聚羧酸系減水劑由於具有高減水率、高保坍性、分子結構可設計及綠色環保等優點,已佔據減水劑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然而在實際應用中,聚羧酸系減水劑存在對摻量較敏感的問題,即摻量稍低時性能差,摻量稍高時泌水離析嚴重。針對此問題,實踐中有通過聚羧酸系減水劑與木質素磺酸鹽復配或共聚及聚羧酸系減水劑與引氣劑復配等方法來改善,但均未對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察,效果也不夠明顯。
  • 高效抗泥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這主要是因為砂中含的泥主要成分為蒙脫土和高嶺土等黏土,對聚羧酸減水劑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其飽和吸附量是水泥的3-4倍左右,當砂石中含有較多量的泥後,泥中的黏土會大量吸附聚羧酸減水劑,導致混凝土出現流動性急劇降低和損失加快現象[4-6]。
  • 聚羧酸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進展
    簡要地回顧了最近有關影響聚羧酸高效減水劑分散性能因素的研究現狀,闡述了分子結構及施工環境對聚羧酸性能的影響及其對應的微觀機理。在了解相互作用機理上,提出了從分子結構上控制來設計聚羧酸控制其的方法及其使用條件,旨在製備更高效的減水劑並更好地解決施工問題。普通水泥(OPC)的主要成分是研磨的渣塊,而渣塊通過石灰巖與二氧化矽、三氧化鋁、鐵的氧化物燒結而成。
  • 聚羧酸鹽減水劑粉劑的製備與應用
    聚羧酸鹽減水劑大部分以水劑的形式在市場上銷售,不能實現長距離運輸,無法應用於乾粉砂漿如自流平砂漿、高強灌漿料、保溫砂漿、抹面砂漿、瓷磚粘結砂漿等特種工程。為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們進行了聚羧酸鹽減水劑粉劑的研究工作。
  • 聚羧酸鹽減水劑在混凝土中引入氣泡質量的問題
    針對高性能混凝土高施工性、高耐久性要求,通過摻用具有梳型結構的聚羧酸類引氣劑實現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類引氣劑對混凝土含氣量
  • 減水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小企業退出、龍頭現金流向好
    聚羧酸減水劑行業集中度2、行業競爭格局優化原因探討2016 年起,行業存量特徵初現,整體規模穩中有增、聚羧酸佔比達到較高水平截至 2017 年,混凝土外加劑及聚羧酸系減水劑產量分別達 1399 萬噸和 723 萬噸,
  • 聚羧酸外加劑在現代混凝土中的應用
    圖1和圖2分別顯示了聚羧酸外加劑側鏈長度和密度對分散性能的影響。基於聚羧酸外加劑構效關係的研究,通過調控主鏈電荷種類、密度以及側鏈氫鍵作用強度,使聚羧酸外加劑選擇性定位濃集在水泥和工業廢渣的表面。研究表明,聚羧酸外加劑對混凝土的分散保持性與漿體溶液中殘留聚羧酸外加劑的濃度呈正相關。聚羧酸分子主鏈中吸附基團越少、且吸附在水泥/水界面的分子側鏈越長、在鹼性環境下主/側鏈橋接鍵越穩定、水泥水化掩埋外加劑越少、提供的空間位阻作用越強,則分散保持性能越好(如圖5所示)。在聚羧酸分子中引入高穩定型長聚醚側鏈,減少水化掩埋,提供持續高效的空間位阻作用。
  • 芻議減水劑在商品混凝土中應用
    如果不使用添加劑,即便質量符合標準,強度沒有達到要求,也會影響工程質量,這在實際工作中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從技術層面解決該問題,需要做好混凝土技術改良工作,提高混凝土強度,在特定施工環境中加入摻合料和一定比例的高效減水劑,降低混凝土含水量,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採用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技術效益,帶動提升經濟效益。
  • 聚羧酸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
    外加劑作為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在基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聚羧酸減水劑綜合性能優異其綠色環保、可調控範圍寬廣、減水率高可使水泥及膠凝材料的性能達最佳狀態,但因為水泥品牌品種和外加劑廠家的魚龍混雜各自工藝也不相同導致經常出現水泥與外加劑不相適應問題,在很大的程度影響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建築質量,水泥和聚羧酸外加劑的相容性問題不是單方面的,本文通過各種不同水泥摻合料成分和聚羧酸減水劑機理、組分進行分析
  • 不定形耐火材料用減水劑的種類及作用機理
    按主要官能團分有:磺酸類、羧酸類、磺酸一羧酸類;按化學組成分有:無機鹽類、萘系、蒽系、密胺樹脂系、木質素磺酸鹽系、脂肪族、氨基磺酸鹽系、聚羧酸鹽類;按作用原理分有:電解質類和表面活性劑類,如圖1所示。圖1減水劑的分類大多數的減水劑屬於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於不同的材料體系,減水劑的使用效果並不相同,對一種體系適應良好的減水劑,可能對另一種體系完全不適應。
  • 吉化減水劑單體全面提質
    8313次閱讀 作者:張悅月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8年12月20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聚羧酸系減水劑作為一種建築用化學外加劑
  • 紅牆股份:籤署環氧乙烷衍生物和減水劑項目投資協議
    中證網訊(記者 何昱璞)紅牆股份(002809)1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與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籤署了《紅牆環氧乙烷衍生物和減水劑項目投資協議》,公司將在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建設年產12萬噸環氧乙烷衍生物及5萬噸聚羧酸減水劑及復配項目,項目總投資概算約5.44億元。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目前普通粉煤灰、脫硫粉煤灰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技術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而關於脫硝粉煤灰的應用技術研究國內尚存在空白。本文通過對比脫硝粉煤灰與普通粉煤灰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差異及其與減水劑的相容性等,探索脫硝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於建材的應用技術,為實際工程應用提供指導。
  • 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變化及應對方案研究
    (2)減水劑:試驗室用減水劑包括高減水型聚羧酸減水劑JY-TS-1,減水率35%;緩釋型聚羧酸減水劑JY-TS-302、JY-TS-2和JY-TS-301,分別符合JC/T2481—2018《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劑》中Ⅰ、Ⅱ、Ⅲ類要求。工程現場所用聚羧酸減水劑為復配產品,固含量分別為10%和40%。
  • 適用於無磷洗衣粉的新型聚羧酸鹽
    本文研究將3種不同的聚羧酸鹽加入到無磷基粉中,使其抗灰性能、白度保持性能及去汙比值均有明顯升。其中,Acusol 940的抗灰性能最出色,且即使添加70%其他普通分散劑的量,抗灰效果仍表現優異。聚羧酸鹽A和聚羧酸鹽B均屬於丙烯酸均聚物,平均分子量的範圍為4000~5000;Acusol 940屬於改性羧酸鹽均聚物。2.2 性能測試與評價 2.2.1基礎配方先按一般無磷洗衣粉的基礎配方,經過配料、烘乾、粉碎、過篩等工序製成基粉(即無磷基粉)。
  • 環羧丙基油酸,C21二元羧酸,三元有機聚羧酸,二丙二醇丁醚市場新寵
    環羧丙基油酸,C21二元羧酸,三元有機聚羧酸,二丙二醇丁醚市場新寵 廣州翔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市場分析部門,調查出隨著水性全合成體系正大力受到市場親睞,水性防鏽劑成為市場新寵,目前在市場上正在大力推廣應用的有:防鏽劑 2,4,6-三(氨基己酸基)-1,3,5-三嗪(汽巴L190,美國BELCOR 590),簡稱三元羧酸,能應用於防護多種金屬生鏽,與別種防鏽劑比如硼酸酯或者硼酸鹽配合效果更佳;極佳的硬水穩定性。
  • 膠凝材料和混凝土外加劑相容性試驗研究
    從表3中可以看出當摻量為1.0%時,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劑初始流動度達到150mm,而萘系混凝土外加劑則無流動度,當摻量達到1.3%時流動度達到120mm,小於聚羧酸摻量為1.0%時的流動度,說明在用水量相同的情況下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劑有更好的減水效果。從圖1可以看出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劑的摻量-流動度曲線無明顯的拐點,整體趨於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