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聚羧酸系減水劑混凝土泌水影響因素研究

2021-01-09 砼話

0前言

隨著混凝土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混凝土耐久性越來越關注,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在於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均質性。混凝土在澆築之後硬化之前的均質性是混凝土澆築質量的最重要體現,在這個階段混凝土的離析和泌水是影響其均質性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在澆築並搗實後,其表面出現水分的一種現象,泌水的產生是由於在密度大的固體顆粒沉降時,組成材料的保水能力差,以致部分拌合水處於分散狀態所引起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一直是一個困擾工程界,嚴重影響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新拌混凝土出機狀態良好,但靜置後短時間內出現嚴重泌水、離析,甚至扒底、板結;泵送時稍作停頓施工即出現堵泵現象,且在硬化混凝土表面會出現一層蜂窩狀的泌水氣泡層,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

聚羧酸系減水劑由於具有高減水率、高保坍性、分子結構可設計及綠色環保等優點,已佔據減水劑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然而在實際應用中,聚羧酸系減水劑存在對摻量較敏感的問題,即摻量稍低時性能差,摻量稍高時泌水離析嚴重。針對此問題,實踐中有通過聚羧酸系減水劑與木質素磺酸鹽復配或共聚及聚羧酸系減水劑與引氣劑復配等方法來改善,但均未對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察,效果也不夠明顯。對摻聚羧酸系減水劑時混凝土泌水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措施進行了試驗研究,並在解決某船閘工程混凝土泌水問題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1試驗

1.1主要原材料

水泥:鶴林P·O42.5水泥;河砂:細度模數為2.7;石:5~20mm碎石,連續級配;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合度為54,簡稱HPEG54)、異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聚合度分別為14、28、54和68,簡稱TPEG14、TPEG28、TPEG54、TPEG68):揚子奧克;丙烯酸:上海華誼;過硫酸銨:上海愛建德固賽;巰基乙酸:南京國晨化工;標準型聚羧酸系減水劑PC102、聚羧酸系保坍劑PC201及PC202、有機膦酸鹽緩凝劑OPR:南京瑞迪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葡萄糖酸鈉(PN)、麥芽糊精(HJ):山東西王集團;黏度調節劑VM-1及引氣劑AE-20:均為市售國外品牌產品。

1.2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合成

將HPEG或TPEG加水投入四口燒瓶,升溫至65℃攪拌溶解,加入過硫酸銨;滴加丙烯酸和巰基乙酸的混合水溶液,在3h內同時滴完,滴加完畢後保持在45℃繼續攪拌1h;降至室溫並加入水和液鹼,調節pH值至6.5左右,即得到聚羧酸系減水劑。

通過調整引發劑和鏈轉移劑用量,保持減水劑分子質量基本相同;改變聚醚單體品種和側鏈長度,並調整酸醚比(羧基和聚醚的摩爾比)分別為3∶1、3.5∶1、4∶1、4.5∶1、5∶1,合成出一系列不同分子結構特徵的聚羧酸系減水劑。

1.3混凝土性能測試方法

如無特殊說明,泌水試驗配合比採用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中摻高性能減水劑的混凝土配合比,並控制坍落度為(210±10)mm。混凝土坍落度、擴展度及泌水率測試參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為:m(水泥)∶m(砂)∶m(石)=360∶748∶1124,用水量根據坍落度控制值進行調節。

2混凝土泌水的影響因素

2.1減水劑的影響

2.1.1減水劑分子結構特徵的影響

聚羧酸系減水劑分子結構中的側鏈結構、側鏈長度、羧基密度(以酸醚比體現)、減水劑的分子質量及減水劑中殘餘單體含量都會對減水劑的減水分散效果、引氣性及對水泥顆粒的包裹性等產生不同的影響。為此試驗合成了不同聚醚品種、不同側鏈長度聚醚單體及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系減水劑樣品進行混凝土泌水率對比,合成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摻量為0.2%(折固),通過調節用水量控制初始坍落度,試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類聚醚品種比較,相同聚合度時TPEG54合成的聚羧酸系減水劑比HPEG54合成的產物混凝土泌水率低;不同聚合度的TPEG比較,隨著聚醚側鏈長度增大,混凝土的泌水率隨之降低,這可能跟聚醚長側鏈的空間位阻較大有關;不同酸醚比的比較中,隨著酸醚比從3∶1增大到5∶1,混凝土泌水率從4.9%增大到6.7%,說明分子結構中較高的羧基密度會對混凝土泌水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對於有泌水控制要求的混凝土,採用較長側鏈密度的異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以較小的酸醚比合成的產物較為合適。

2.1.2減水劑摻量的影響

圖1給出了標準型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PC102摻量(折固)對混凝土泌水率的影響曲線。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減水劑摻量的增加,泌水率先逐漸減小後增大。當減水劑的折固摻量為0.15%時,泌水率最小。

也就是說,聚羧酸系減水劑能降低混凝土泌水率,但存在一個最佳摻量。

2.2保塑劑的影響

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本身一般不具有緩凝保坍作用,為滿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通常採用復配緩凝劑及保坍劑的方法。聚羧酸系減水劑適用的保塑劑很多,有以減水基團的緩釋作用為代表的聚羧酸系保坍劑和常用的羥基羧酸鹽緩凝劑等。試驗選用了2種聚羧酸系保坍劑和3種羥基羧酸鹽緩凝劑,與標準型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PC102復配,進行混凝土泌水率試驗,復配時根據經驗調整成品減水率相近,組分中以水補足至100%,復配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摻量均為1.0%,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見:2種聚羧酸系保坍劑比較,摻PC201的混凝土泌水率比摻PC202的小,這是由於兩者的保坍機理不盡相同,前者主要以聚醚長側鏈對水泥顆粒的包裹作用來保坍,而後者主要以羧基的緩慢釋放來保坍;3種緩凝劑中以摻PN的混凝土泌水率最高,摻HJ和OPR的混凝土泌水率很小。這可能是因為葡萄糖酸鈉是羥基羧酸類緩凝劑,分子結構中含有大量的羥基和羧基,緩凝的同時也容易造成泌水;麥芽糊精是澱粉類產品,除了緩凝作用外還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泌水;而有機膦酸鹽緩凝劑OPR是以磷酸根離子對Ca2+等陽離子的螯合作用為保塑機理,較低摻量下對混凝土緩凝作用不如葡萄糖酸鈉明顯,分子結構中容易產生泌水的基團也較少。

因此,聚羧酸系減水劑中選擇合適的保塑劑也是影響混凝土泌水率的重要因素,對於控制混凝土泌水要求較高的減水劑復配中儘可能不用或少用葡萄糖酸鈉作為保塑劑。

2.3黏度調節劑的影響

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黏度調節劑,可以通過聚合物分子的搭橋和重組功能,以類似於空間矩陣的方式均勻地隔離、分布水泥漿體,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離析、抗泌水性能。試驗選用某國外品牌黏度調節劑VM-1,將聚羧酸系減水劑與不同摻量的VM-1進行復配,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PC102的摻量固定為0.2%(折固),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見,在0~0.02%摻量範圍內,隨著VM-1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泌水率明顯減小,而混凝土初始、1h坍落度及初始、1h擴展度均先增大後減小。說明摻加VM-1可以明顯提高混凝土的保水性能,但存在最佳摻量,摻量過高會對混凝土流動性帶來負面影響。

2.4含氣量的影響

固定水膠比為0.46,0.2%摻量(折固)的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PC102與不同摻量引氣劑AE-20復配對混凝土含氣量及泌水率的影響見圖2。

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引氣劑AE-20摻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氣量隨之增大,泌水率相應減小。當引氣劑摻量增加到0.1%時,混凝土基本不泌水,但混凝土含氣量也增大到8%以上。經驗表明,混凝土含氣量過高對混凝土強度有負面影響,含氣量每增大1%,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約下降5%。因此,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可通過適當增大含氣量來降低混凝土泌水率。

3泌水解決措施在某船閘工程中的應用

3.1工程概況

某船閘是江蘇省幹線航道網「兩縱四橫」中的「二橫」主通道入江口門,上連通揚、通呂兩大運河和連申線,下接長江,是南北水上交通的主要樞紐。其新建二線船閘建設規模採用230m×23m×4m,為Ⅲ級通航建築物,混凝土用量約20萬m3,工程主體混凝土配合比主要為C25底板及C25F150W4閘室牆。

該船閘工程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為:華新水泥(南通)有限公司生產的堡壘P·O42.5水泥;南通華瑞建材有限公司產Ⅱ級粉煤灰;贛江中砂,細度模數為2.5~2.7;碎石為5~16mm、16~31.5mm、20~40mm三級配;南京瑞迪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產的HLC-Ⅸ聚羧酸系減水劑。混凝土配合比見表4。

3.2現場應用情況

該船閘工程在閘室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主要有以下2項技術要求:(1)新拌混凝土出機坍落度較小(100~140mm),且2h坍落度損失≤20mm;(2)混凝土泌水率≤1.0%,避免出現蜂窩、砂線等缺陷。

通過使用改性聚羧酸系減水劑母液,在其中復配可減小混凝土泌水率的聚羧酸系保坍劑PC201、有機膦酸鹽緩凝劑OPR,並引入適量黏度調節劑VM-1及引氣劑AE-20,設計了專門用於該船閘工程的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配方(2#),並與常用的HLC-Ⅸ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1#)在工程現場配合比中進行了性能對比,結果見表5。

由表5可見,2#配方與1#配方相比,混凝土2h內坍落度呈先增大後減小,但總體保持較為平穩,2h坍落度比初始增大5mm,完全沒有損失;混凝土泌水率則明顯減小,從2.3%降至0.7%,滿足≤1.0%的設計要求;混凝土抗壓強度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圖3為該船閘工程施工現場情況。

目前該工程施工已基本完工,從現場混凝土外觀及檢測結果反饋,改進後的聚羧酸系減水劑在本工程中的應用效果良好。

4結論

(1)合適的減水劑品種及摻量,並復配合適的保塑劑、黏度調節劑及引氣劑,可以明顯提高摻聚羧酸系減水劑混凝土的保水性,降低泌水率。

(2)優化後的復配聚羧酸系減水劑,已應用於某船閘工程閘室牆混凝土的施工中,在保證中低坍落度混凝土2h保坍的情況下,還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泌水率≤1.0%,避免出現蜂窩、砂線等缺陷,保證了工程質量,應用效果良好。(來源:《新型建築材料》2020.09)

相關焦點

  • 聚羧酸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進展
    簡要地回顧了最近有關影響聚羧酸高效減水劑分散性能因素的研究現狀,闡述了分子結構及施工環境對聚羧酸性能的影響及其對應的微觀機理。在了解相互作用機理上,提出了從分子結構上控制來設計聚羧酸控制其的方法及其使用條件,旨在製備更高效的減水劑並更好地解決施工問題。普通水泥(OPC)的主要成分是研磨的渣塊,而渣塊通過石灰巖與二氧化矽、三氧化鋁、鐵的氧化物燒結而成。
  • 聚羧酸鹽減水劑在混凝土中引入氣泡質量的問題
    、氣泡間距係數、工作性、強度和抗凍融耐久性的影響及其與減水劑的相容性,分析了聚羧酸類引氣劑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機理。研究表明:聚羧酸類引氣劑在摻量為0.006%時,混凝土含氣量和氣泡間距係數便可滿足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使用要求;該類引氣劑與常用混凝土減水劑、緩凝劑相容,可與減水劑、緩凝劑複合使用;除引氣作用外,聚羧酸類引氣劑還具有塑化和保塑作用,尤其適用於低水膠質量比混凝土,可在不降低混凝土強度的情況下,提高混凝土抗凍融耐久性。因此,聚羧酸類引氣劑可用於配製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實混凝土。
  • 高效抗泥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3.3混凝土試驗 為考察PCE-GKN的抗泥效果,本文選擇常規減水型聚羧酸減水劑Point-S08F進行對比。混凝土試驗方法為:將含泥的河砂進行水洗,製得含泥量為0的河砂,另外,採用篩分土取代8%水洗河砂用量,獲得含泥量為8%的河砂,將含泥量為0和8%的河砂進行混凝土試配。
  • 芻議減水劑在商品混凝土中應用
    採用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技術效益,帶動提升經濟效益。 2.2提高混凝土性能 將減水劑加入到商品混凝土可提高混凝土性能,更好地發揮其應用價值,尤其是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無論使用哪種減水劑,都能獲得很好效果。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和分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保證水泥用量可提高商品混凝土強度。
  • 聚羧酸系減水劑研究亟待解決的6大難題
    聚羧酸系減水劑(PCE)由於摻量低、減水率高(不小於25%)、增強效果好、分子可調節性強,以及合成過程中不使用甲醛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誕生起就受到研究者和工程應用者的推崇。特別是21世紀初中國高鐵和大壩工程開始推廣應用PCE後,在PCE研究方面掀起了一股浪潮,久未平息。
  • 孫振平:聚羧酸系減水劑研究亟待解決的6大難題
    聚羧酸系減水劑(PCE)由於摻量低、減水率高(不小於25%)、增強效果好、分子可調節性強,以及合成過程中不使用甲醛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末誕生起就受到研究者和工程應用者的推崇。特別是21世紀初中國高鐵和大壩工程開始推廣應用PCE後,在PCE研究方面掀起了一股浪潮,久未平息。
  • 聚羧酸外加劑在現代混凝土中的應用
    低品位砂石集料中殘留的粘土與聚羧酸分子的聚醚(聚氧乙烯結構)側鏈具有較強的氫鍵吸附作用,大量吸附聚羧酸外加劑,使得用於膠凝材料分散的聚羧酸大幅減少。這些因素均導致複雜組分的現代混凝土初始流動性降低,工作性差。
  • 聚羧酸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
    外加劑作為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在基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聚羧酸減水劑綜合性能優異其綠色環保、可調控範圍寬廣、減水率高可使水泥及膠凝材料的性能達最佳狀態,但因為水泥品牌品種和外加劑廠家的魚龍混雜各自工藝也不相同導致經常出現水泥與外加劑不相適應問題,在很大的程度影響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建築質量,水泥和聚羧酸外加劑的相容性問題不是單方面的,本文通過各種不同水泥摻合料成分和聚羧酸減水劑機理、組分進行分析
  • 混凝土出機泌水及滯後泌水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
    泌水量較小時,隨著水泥水化的進行、水分的散失等原因,少量的泌水恰好可以抵消流動性損失,但是當混凝土泌水過量時,通常會造成堵泵,並嚴重影響混凝土的後期性能。以下主要從原材料、外加劑及配合比等方面闡述各因素對初期泌水的影響。
  • 聚羧酸鹽減水劑粉劑的製備與應用
    ,這種減水劑能與不同的水泥有相對好的適應性;在摻量低時能使混凝土具有好的流動性;在低水灰比時具有低粘度和相對好的坍落度保持性等。聚羧酸鹽減水劑大部分以水劑的形式在市場上銷售,不能實現長距離運輸,無法應用於乾粉砂漿如自流平砂漿、高強灌漿料、保溫砂漿、抹面砂漿、瓷磚粘結砂漿等特種工程。為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們進行了聚羧酸鹽減水劑粉劑的研究工作。
  • 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變化及應對方案研究
    本文結合工程現場測試(文中所列工程為外加劑服務中出現該類流動性問題的典型代表)和試驗,分析研究壓力、溫度、含氣量、氣泡大小等因素對泵送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結合現有研究成果,提出泵送條件下混凝土流動度變差的解決方案,並進行驗證。
  • 減水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小企業退出、龍頭現金流向好
    自 2007 年起,混凝土外加劑產量及聚羧酸系減水劑產量均保持增長,其中聚羧酸系減水劑產量增速高於外加劑行業產量增速。混凝土外加劑產量及增速情況聚羧酸系減水劑產量及增速情況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已成主流產品,2015 年、2017 年在所有減水劑中佔比分別達到73%、78%。
  • C30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新規程的配合比設計步驟更加清晰明了,與已有的選定砂石體積含量法相比,新選取參數均基於大量的國內外試驗研究及我國國情,並且按照混凝土等級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粗骨料用量選取範圍,更具針對性。用新規程的方法配製的自密實混凝土優點更明顯,應用於工程也更有利。1實驗原料(1)膠凝材料。
  • 不定形耐火材料用減水劑的種類及作用機理
    木質素磺酸鹽是在耐火材料中應用最早的一種減水劑,後來又相繼開發了適合含矽微粉體系的三聚磷酸鈉和適合含氧化鋁微粉體系的六偏磷酸鈉。聚丙烯酸鈉、聚羧酸系、密胺樹脂系、萘系、氨基磺酸鹽系和脂肪族等,都被用作耐火材料的減水劑,近來還有文獻報導了聚羧酸系減水劑用在澆注料中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 粗骨料針片狀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
    1試驗1.1原材料試驗採用哈爾濱亞泰水泥廠產P·O42.5水泥;II級粉煤灰,需水量比99%;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28%;松花江中砂,細度模數2.7,級配合格;石灰巖碎石,5~20mm連續級配,粗骨料的主要性能指標見表1。
  • 早強劑對混凝土早期抗壓強度影響試驗研究
    作為混凝土常用外加劑之一,早強劑的摻加,在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同時,對混凝土後期強度的發展影響較小,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節約生產成本。目前,國內的早強劑種類主要分為無機鹽類、有機物類及複合型早強劑三大類。
  • 混凝土消泡劑的種類和作用機理
    1700 包裹泌水調節劑,解決包裹混凝土泌水,混凝土抓底。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脫硝工藝的運行可能使粉煤灰含碳量提高,強度活性指數降低且銨鹽、硝酸鹽等化學成分偏高,影響其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通粉煤灰、脫硫粉煤灰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技術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而關於脫硝粉煤灰的應用技術研究國內尚存在空白。
  • 吉化減水劑單體全面提質
    8313次閱讀 作者:張悅月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8年12月20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聚羧酸系減水劑作為一種建築用化學外加劑
  • 混凝土用減水劑配方與製作方法?
    其中的減水劑就是混凝土用的一種,減水劑是一種在維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變的條件下,能減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劑。大多屬於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有木質素磺酸鹽、萘磺酸鹽甲醛聚合物等。當我們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後對水泥顆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減少單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或減少單位水泥用量,有效節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