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針片狀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

2020-12-03 砼話

0引言

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支撐作用,佔混凝土總體積的70%以上,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材料,骨料的性能指標將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學性能及耐久性,進而影響到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質量,因此,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施工部門,均應對骨料有足夠的重視。骨料品質主要包括巖性、耐久性、有害物質等方面,其耐久性又包含堅固性、軟弱顆粒、壓碎值、針片狀含量等內容。

由於不同的破碎機械及破碎工藝,同一種礦石或同一採石場所生產的骨料品質亦不相同,如稜角性、球度、針片狀顆粒等等,均會給新拌混凝土的流變性、硬化混凝土的密度、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帶來一定的影響。粒形良好、級配合理的粗骨料,可以實現骨料的緊密堆積,骨料空隙率越小,混凝土的密實度越高,在達到同樣工作性要求時,可以減少水泥漿量,既經濟,強度和耐久性又好;反之,若粗骨料中針片狀顆粒含量較高,則有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因此,文中針對粗骨料中針片狀顆粒含量開展試驗研究,主要研究不同針片狀含量粗骨料所配製的C30和C60兩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學性能,以期為實際工程中原材料選擇提供試驗依據。

1試驗

1.1原材料

試驗採用哈爾濱亞泰水泥廠產P·O42.5水泥;II級粉煤灰,需水量比99%;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28%;松花江中砂,細度模數2.7,級配合格;石灰巖碎石,5~20mm連續級配,粗骨料的主要性能指標見表1。將骨料中針片狀顆粒篩出,在按照一定比例配製成不同針片狀顆粒含量的粗骨料,不同針片狀顆粒含量粗骨料的堆積密度和篩分結果見表2。

1.2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測試指標

選取C60與C30兩種常用的高、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為研究對象,考慮到當前混凝土工程大多採用泵送施工,因此,基準混凝土的流動性以坍落度20cm左右為控制指標,確定減水劑摻量,摻加15%的粉煤灰以保證粘聚性、長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以及經濟性。

為研究針片狀粗骨料含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基礎上,採用10%、15%、20%三種針片狀含量的粗骨料配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見表3。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針片狀粗骨料含量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研究

試驗測得的不同針片狀含量粗骨料新拌C30和C60混凝土坍落度的試驗結果見圖1,混凝土坍落擴展度、J環擴展度、T500試驗結果見圖2~圖4。

由圖1可見,隨著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C30、C60兩種強度等級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均呈現出減小的趨勢,當針片狀含量超過15%時,坍落度下降幅度升高,對於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表現的更為明顯。試驗過程中還觀察發現,當針片狀粗骨料含量達到20%時,混凝土拌合物發生了離析、泌水現象。這是因為針片狀粗骨料較多時,球形骨料減少,骨料間易形成搭接,不易流動;骨料總質量一定時,針片狀粗骨料含量越高的,骨料顆粒數越多,總比表面積越大,漿體量一定時,包覆在骨料表面的漿體層厚度越小,因此流動性變差,粘聚性和保水性也較差。對於高強混凝土來說,其水膠比低,這種現象在更為明顯。

由圖2~圖4可見,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C30、C60兩種強度等級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擴展度、J環擴展度、T500均呈現出減小的趨勢,當針片狀含量超過15%時,坍落擴展度、J環擴展度、T500下降幅度升高,C60強度等級混凝土表現較C30混凝土更為明顯。

2.2針片狀粗骨料含量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採用不同針片狀含量粗骨料所配製的混凝土各齡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見圖5和圖6,28d齡期時混凝土的抗折強度試驗結果見圖7、軸心抗壓強度試驗結果見圖8。

由圖5~圖8可以看出,隨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各齡期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軸心抗壓強度均降低,C60強度等級混凝土降低程度較C30強度等級混凝土更為明顯。當針片狀含量為15%時,混凝土28d抗壓強度62.5MPa,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實驗室試配強度要求,當針片狀含量為20%時,混凝土28d抗壓強度不足60MPa。

這是由於針片狀粗骨料含量較多時,骨料自身的壓碎值降低,並且在試件成型振搗密實過程中,針片狀粗骨料易發生水平定向排列,當受到垂直於骨料方向作用的壓應力時,一方面單顆骨料自身承壓能力較球形顆粒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還會造成骨料下方局部水灰比增大,氣泡排出過程中受阻使得骨料下表面孔隙率提高、孔結構粗大,甚至形成孔洞和裂縫;當針片狀粗骨料含量較高時,其比表面積增大,漿體不能夠充分包裹骨料,二者之間界面區的缺陷也較多。因此,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無論是骨料自身還是界面區,混凝土體系的薄弱環節整體增多,使得混凝土強度進一步降低。對於早齡期的C30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強度值本身不高,針片狀顆粒含量的負面作用不甚明顯,隨著齡期的延長,混凝土強度值的提高,這種表現逐漸明晰,對於高強度的影響尤甚。在試驗過程中觀察到,3d、7d齡期時,C30強度等級混凝土破壞時以沿骨料界面剝離為主,而C60強度等級混凝土受壓破壞時,其斷面則不僅僅是沿骨料剝離,絕大部分針片狀粗骨料本身被壓碎,由此可見,針片狀粗骨料含量對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較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更為明顯。

3結語

(1)隨著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擴展度、J環擴展度和T500均降低,當針片狀骨料含量高於15%時,坍落度、坍落擴展度、J環擴展度和T500的下降幅度升高,對於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表現的更為明顯,當針片狀粗骨料含量達到20%時,混凝土拌合物發生離析、泌水現象。

(2)隨針片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軸心抗壓強度均降低,並且,對C60強度等級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軸心抗壓強度的影響較C30強度等級混凝土更為明顯,當針片狀粗骨料含量超過15%時,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要求,因此,混凝土施工時,應對針片狀粗骨料含量加以控制。

相關焦點

  • 粗骨料級配對自密實混凝土體積穩定性能的影響
    ,達到充分密實和獲得最佳性能的混凝土。粗骨料是影響SCC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粗骨料的級配對SCC工作性能、耐久性都有重要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有關粗骨料級配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理論,然而這些理論大多是基於普通混凝土(OPC)、輕質混凝土(LWC)、高強混凝土(HSC)以及高性能混凝土(HPC)而提出,有關粗骨料級配對SCC各項性能的影響鮮見報導。
  • 配合比參數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響
    從混凝土碳化的物理化學過程可以知道,影響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可分為材料因素、環境因素和施工因素三大類。材料因素包括水膠比、水泥品種和用量、摻合料用量、骨料、外加劑等,主要是混凝土鹼度的降低從而影響混凝土碳化。通過混凝土試驗研究配合比參數對抗碳化的影響,主要分析水膠比、膠凝材料用量、粉煤灰和礦粉單摻摻量及雙摻摻量對混凝土抗碳化的影響。
  • C30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新規程的配合比設計步驟更加清晰明了,與已有的選定砂石體積含量法相比,新選取參數均基於大量的國內外試驗研究及我國國情,並且按照混凝土等級的不同提出了相應的粗骨料用量選取範圍,更具針對性。用新規程的方法配製的自密實混凝土優點更明顯,應用於工程也更有利。1實驗原料(1)膠凝材料。
  • 廢漿體對C15~C25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利用攪拌站的廢漿體,是混凝土節能減排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攪拌站C15、C20、C25低標號混凝土配合比,來探究漿體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凝結時間的影響規律,提高漿體的應用效率,提高綜合利用效益。
  • 漿體比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漿體比影響混凝土的新拌性能、力學性能、收縮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漿體比過低使得骨料表面包裹的漿體量減少,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而漿體比過高又會增大混凝土內部的水化熱和不均勻收縮,導致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下降,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 廢漿體對C30、C40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在泥餅外運壓力及成本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需考慮利用適當的方法提高廢漿體使用量,以達到最佳的綜合效益,而將攪拌站產生的廢漿體按一定比例和清水混合後作為拌和用水用於混凝土生產是實現這一目的非常理想的途徑。本文針對攪拌站常用C30、C40混凝土配合比,來探究漿體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凝結時間的影響規律,提高漿體的應用效率,提高綜合利用效益。
  • 不同溫度下新型緩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
    關於緩凝劑在不同環境溫度下對混凝土的影響研究還不夠深入。因此,本文針對0℃低溫、25℃常溫及40℃高溫不同環境下,對不同緩凝劑及用量進行混凝土系統研究,為後續的工程應用提供參考。1.2試驗方法本文研究緩凝劑種類和摻量在凝結時間相近的前提下對不同環境溫度條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拌和物工作性能按照GB/T50080—2016《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測試;混凝土抗壓強度按照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測試。C30混凝土配合比見表1。
  • 火成巖機制砂C35混凝土的配製及性能研究
    本文從膠凝材料體系優化、粉煤灰摻量、砂率及機制砂石粉含量等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抗壓強度和電通量影響角度出發,研究了火成巖機制砂配製鐵路橋梁橋墩墩身C35混凝土的方法和性能。1.2試驗方法混凝土工作性按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測試;力學性能按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測試;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按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測試。
  • 機制砂參數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 機制砂參數對其所配製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方法1.1 原材料在本次試驗中,為了對機制砂影響其所配置混凝土性能影響進行探討,專門採用了C30混凝土,具體配合比如表1所示。1.2 試驗方法在確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基礎上,從機制砂石粉含量、MB值、細度模數3個參數方面,對其影響混凝土的性能進行了分別探討。其中的混凝土性能主要包括工作性能、力學性能、收縮性能、 耐久性能等方面。
  • 施工現場養護方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研究
    抗壓強度關係到構築物的承載力、抗裂性以及耐久性等指標,是工程界最為關注的混凝土性能之一,評價不同養護方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律對於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質量控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閻培渝等研究了養護溫度對於高強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律,試驗結果表明標準養護最能反映混凝土內部結構的長齡期狀態,高溫養護和溫度匹配養護對於混凝土後期強度的發展存在抑制作用;田麗、林鵬等對比了養護溼度、養護溫度及齡期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發現溼度對於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最為明顯,提出早期保溼養護能夠有效保證實際工程中的混凝土抗壓強度;
  • 淺析水處理絮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事故發生後,公司的技術人員採用排除法,逐一替換混凝土原材料,進行試拌並觀察混凝土的工作性,最終將原因鎖定在水洗砂上。 對於水洗砂,最直接影響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指標就是含泥量,但該批次水洗砂在使用前已經過常規項目檢測,含泥量1.5%、泥塊含量0.6%,完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於混凝土用砂的要求,屬於相當優質的原材料。
  • 石屑在混凝土生產中的應用實踐研究
    為了尋找適合的河砂替代材料,加強混凝土質量與成本控制,公司有關技術人員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成功的將石屑取代部分河砂用於混凝土生產,所生產的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生產成本及穩定混凝土質量。
  • 混合砂配製C50混凝土應用研究
    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混合砂可以充分發揮機制砂和天然砂的優勢,有效地克服單獨使用機制砂時所存在的問題。然而,關於混合砂的摻配比例及其製備而成的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工程應用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依託國家高速公路網京臺線長樂松下至平潭段橋梁工程,開展採用混合砂配製C50混凝土的應用研究,成果可為該工程和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 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與礦渣粉以不同比例雙摻後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初始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和易性、1h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並對其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得出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時性價比高的配比,對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普通混凝土砂石級配的研究
    長期以來,人們對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多著重在集料的密實堆積與有利於拌合物流變性能方面。電子計算機廣泛應用後,人們便可以採取虛擬堆積思路,利用數學模擬計算和若干試驗數據得出各種密實堆積模型。然而,不論哪種類型構思形成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生產所用的砂石堆積狀況仍然有某些程度的差距。
  • 連續級配混凝土研究!
    ,也是三種填充中最重要的填充,傳統認知中,皆以先觀察細骨材F.M.值的大小,再以隱敝屬性「砂石比S/A」的經驗值決定粗、細骨材的用量比率,這樣以經驗決定S/A值,就無法精確的掌握第三種填充的情形,這種填充並無任何限制,是影響混凝土工作性最重要的因素;填充不足,組織結構不良,非但無法由適當的粒料來遞送外力,也會造成「騷料」影響工作性;太過的填充非但稠性過大,需增加用水量調整工作性
  • 低粘度超高強C100混凝土製備和性能試驗研究
    雖然,超高強混凝土經濟技術優勢較為明顯,但是由於在生產製備超高強混凝土土中往往需要較高的膠凝材料用量、較低的水膠比,使得超高強混凝土拌合物非常的粘稠,不易泵送施工使用,收縮較大,開裂風險較大。因此研究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粘度,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問題成為其推廣應用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 【技術】連續級配混凝土研究論文
  • 多腔體方鋼管混凝土短柱軸壓力學性能研究
    [1]曹萬林,陳相家,武海鵬,等.不同構造異形截面多腔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結構工,2016,32(2):132-139.DOI:10.15935/j.cnki.jggcs.2016.02.021.CAO Wanlin,CHEN Xiangjia,WU Haipeng,et al.Seismic behavior of special shaped section multi-cell
  • 粗骨料級配優化方案
    研究人員通過對骨料級配的大量研究,建立最優的理想級配曲線,得到理論最大密度或最小空隙率的骨料最優理論級配曲線模型,然後用試算法確定骨料各級配的混合比例,但在工程實際運用中往往不太方便。如何科學地對混凝土骨料級配進行重新組合,簡單方便的實現最佳的粒徑搭配,是混凝土生產企業和骨料供應企業提升骨料質量和技術控制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