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白色汙染將不再是問題

2020-08-28 分析科學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類生存的各個角落,一次性塑料製品是人類非常依賴的產品,雖然塑料製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十分快捷,但是塑料給環境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而這些塑料垃圾的製造者都是人類。

塑料垃圾也被稱為白色汙染,都是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如今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中,都有塑料垃圾的身影,甚至在海洋中也會存在大量塑料垃圾,從而影響海洋生物生存。

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危害到了生態環境,對生命安全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塑料製品是非常難降解的,如果通過填埋的方式來處理塑料垃圾,只會導致塑料垃圾越積越多,所以塑料垃圾的處理讓不少科學家都感到頭疼。

另外微塑料的傷害同樣很大,雖然微塑料的直徑小於5毫米,體積也很小,但是這意味著微塑料的比表面積(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越大,吸附的汙染物的能力越強。

微塑料也是生命的一大殺手,這些微塑料一旦被吞進肚子裡,那麼將會難以消化,一直佔據胃的空間,最終導致生命的終結,每年都有很多生物死於微塑料,其實人類的體內也會存在微塑料,威脅人體健康。

2018年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王菊英副主任表示,不管是在海水中,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積物當中,都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可見塑料垃圾的危害是方方面面的,人類如果不想讓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塑料垃圾上,那麼我們就必須消滅塑料垃圾。

可是塑料垃圾該如何消滅呢?曾經人類一度拿塑料垃圾無可奈何,但是在科學家的研究下,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我國中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有了突破性的發現,他們研製了一種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這將有利於我們消滅塑料垃圾。

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基於基於微生物發酵過程研製而成,實現了微生物產物與納米材料的原位複合,它不僅高透明,而且能高效的散射透過的光線,並且該薄膜的力學性能、熱膨脹係數等都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因此它能夠很好地被降解。

在實驗過程中,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的發揮也十分穩定,如果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能夠替代塑料製品的話,那麼白色汙染將不再是問題,在未來我們將會和白色汙染說再見。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再也不用擔心白色汙染了
    當中就有很多默默無聞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向「白色汙染」宣戰,他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來代替塑料,好在努力終有所回報,好消息傳來,「白色汙染」這一世界難題馬上就要被攻克了。聚苯乙烯、聚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我們日常所用的包裝袋、一次性餐具以及農用地膜廢棄後的固體廢物都屬於白色汙染的範疇。
  • 白色汙染問題已被中國科學家攻破,看完長見識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環境嚴峻問題已經成為了人類所必須所必須面臨的問題之一,而在環境問題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全球變暖問題以及白色汙染問題,全球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但是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條例,嚴格限制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緩解此問題。
  • 印度學者:用幾塊板就能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其實不僅是全球變暖這個環境問題極為突出,還有著一種叫做白色汙染的問題,在現如今也是基本難以搞定,白色汙染便是有著成千上萬的塑膠袋 不過這種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過現如今科學家對於白色汙染都是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而中國卻是在這一白色汙染問題上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中國又迎來一個好消息!可燃冰試採終於成功,創下2項世界紀錄
    眾所周知,中東是世界上石油最豐富的地區,因此,這裡每年戰亂不斷,鄰國之間為了石油資源,而大打出手成為敵人。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數量眾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雖然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非常豐富,但總有開採完畢、消耗殆盡的一天,由於它不可再生,所以人們只能尋求新的可替代能源。近日我國南海傳來一個好消息,可燃冰試採終於成功,又一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一直以為人們都認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難以降解,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不加節制,整個世界都會被這些塑料給覆蓋。如今,學界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為白色汙染治理打開更廣闊的思路。有網友感慨難道棘手的白色汙染難題就這樣輕鬆解決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未免也太輕鬆了吧,塑料也分種類的吧。
  • 中國十六年攻破這一世紀難題,科學家:到底要不要把技術賣給美國
    中國花費了十六年的時間,在研發這項科技上面,它就是jf12激波風洞,中國研發出來的超級風洞是世界最強最長的超級風洞,不僅能模擬40公裡的高空,還能達到九倍音速的飛行環境中國用了十六年的時間,攻破了這一項世紀難題。
  • 我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白色汙染終於要結束了
    突然發現了新天地:不再局限於客廳窗前的小花架,不再受限於不好凹角度的補光燈(話說不止一個鄰居問過我「你家這魔幻燈光是啥意思」),再加上看到了大量有「狀態」肉肉的美圖,我一下子變貪心了:我也想要老樁、我也想要群生、我也想要有數不過來的肉肉… 於是乎從此踏上了肉盆土買買買的無限循環模式(這句話感覺被好多肉友說過無數次)…六月入坑以來最大的樂趣就是周末逛綠植店
  • 14歲男孩自製核反應堆,攻破多年科學界技術難題
    14歲男孩自製「核反應堆」 ,攻破多年科學界技術難題!自從人類歷史文明發展以來,地球上出現過許多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們相繼擁有著高超的智慧頭腦,以及異於常人的思維能力,為人類文明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類群體也被稱之為是天才,因為他們能夠解決常人所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
  • 亞洲國家傳來好消息!半導體技術獲巨大突破,晶片受制將成歷史
    大家都知道,這些高科技電子產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其內置的晶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這些晶片對技術要求過高,一直以來都被外國所壟斷,不過近日,我國傳來好消息。大圖模式中國科研團隊攻破難題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的研發團隊近日成功攻破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難題。
  • 白色汙染的救贖
    眾所周知,白色汙染是當今世界的治理難題。塑料製品雖然具有使用輕便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白色垃圾影響城市景觀,回收分類困難,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埋在土壤裡幾百年無法降解,影響土壤結構和水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塑料製品中的鹽酸二甲苯直接進入母親體內時,會抑制男性胎兒的雄性激素生長,雄性激素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減弱。
  • 中國頂尖女專家,回歸祖國立下大功,攻破世界級製造難題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憑藉自身智慧,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創造出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即便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歷史仍然由人民創造。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會出現傑出人物對他們進行指導,而今天創造歷史的「領導人物」便是中國頂尖女專家——範景蓮。她帶領團隊進行了「難熔合金材料」技術攻關,破解世界製造業難題,為我國軍事航天助力。
  • 世界最深海溝竟成「垃圾場」!「白色汙染」到底該怎麼治?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建高   通訊員 王寧     日本海洋—地球科技研究所科學家,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1.1萬米深處發現了大量白色垃圾;前不久,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南極戴維斯海域也同樣發現了白色垃圾。白色垃圾給深海生態系統會帶來哪些危害?
  • 落選院士「遠走他鄉」,又有新突破,50年世界難題被她攻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地位提升,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對我們的國家越重要,特別是當我們的華為企業遭受美國的技術制裁後我們會發現「科技無國界」這句話變得多虛偽。然而今天科技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做研究,天才女博士顏寧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她卻又因為在國內落選院士評定,結果又毅然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如今在美又有新的突破,50年的世界難題被她攻破了。
  • 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攻破尖端技術,產量將世界第一?
    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攻破尖端技術,產量將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製造逐漸走上了世界的舞臺,成為了我國一張極具代表的名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領域也有所成就,那你知道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嗎?
  • 科學家發現逆天小蟲子,半天吃光一個塑膠袋,白色汙染或將解決
    德國的一個研究團隊,在研究白色汙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能夠降解塑膠袋的方法。原來是一種蟲子,這種蟲子的名字叫蠟蟲。很多的科學家就對這些蟲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塑膠袋上出現了許多蠟蟲啃食的小洞,不少蠟蟲都跑了出來。
  • 數學界傳出重大消息,黎曼猜想或將被證明,最重要的難題被攻破?
    要說數學中最難的問題是什麼?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於大傢伙,感覺不會的就是難的,要說最難的數學難題,莫過於數學猜想了。目前在數學界有七大數學難題,期待著人們的解答。這七個"世界難題分別是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又叫黎曼猜想)、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和BSD猜想,這七個問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這七道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都等待著優秀的數學們解決出來。然而在最近,數學學術界出來一道勁爆消息,那就是這七道數學難題中的黎曼猜想被證明出來。
  • 山西破解「白色汙染」難題
    記者從山西省農業廳獲悉,從今年起,山西將全面開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試點工作,治理農田「白色汙染」。農膜的廣泛使用,雖然為農業高產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殘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殘膜量逐漸增加,極易造成地膜汙染,已給農業生產和環境帶來一系列危害。治理農田「白色汙染」,關鍵在回收利用。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塑料的廣泛應用的確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因其難以分解產生的「白色汙染」問題也讓人們撓頭。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常常聽到「某科學家發明可降解塑料,即將解決白色汙染」的科技新聞。最近,以色列科學家也宣稱有了這樣一個重大發現。問題是,如此眾多的「可降解塑料」發明,為何始終沒有把人類從白色汙染的恐怖陰影中救脫出來呢?
  • 白色汙染治理座談會在京召開
    央廣網北京1月29日消息(記者楊芳秀、劉弼城)2018年1月27日,白色汙染治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劣質塑料能源化利用課題組、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產業基金和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委員會的專家,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環境報、中國石化報、環球網等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會議。
  • 為「白色汙染」難題提供解決方案,聚乳酸(PLA)高峰論壇在穗舉行
    與會代表合影會上,圍繞全球關注的生態文明建設及健康環保產業發展問題,廣東省養老服務產業促進會會長李振清提出,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汙染重、損失大、風險高的生態環境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特別是因使用傳統石油基塑料餐具、塑膠袋、塑料棉籤、吸管、攪拌器、農地膜等一次性塑料用品所造成的白色汙染問題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汙染環境的同時,嚴重威脅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