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再也不用擔心白色汙染了

2020-09-15 y獨孤看世界

隨著國家生態文明戰略的強力實施,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珍視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當中就有很多默默無聞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向「白色汙染」宣戰,他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來代替塑料,好在努力終有所回報,好消息傳來,「白色汙染」這一世界難題馬上就要被攻克了。

「白色汙染」,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塑料,屬於聚苯乙烯、聚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我們日常所用的包裝袋、一次性餐具以及農用地膜廢棄後的固體廢物都屬於白色汙染的範疇。而且這種塑料的自然降解在100年以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度非常大。如今白色汙染的範圍不斷擴大,在遼闊的海洋中都有發現,就連海洋生物都不能倖免。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致命殺手也不能掉以輕心,那就是微塑料,直徑小於5毫米,體積也很小,對汙染物的吸附能力也非常強,很容易被吞進肚子中,胃部空間被微塑料搶佔,也就預示著生命也走到了終點。

不過終於有好消息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團隊取得重大突破,他們研製出一種名叫纖維素納米纖維板(CNFP)的高性能結構材料,有望未來取代塑料。這種纖維素納米纖維板是一種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具有密度低、強度高、剛度高、易變性的優良性能,屬於綠色資源之一,而且廣泛存在於植物纖維中,屬於構建高性能材料的理想材料。

當然,目前還只是發現了新材料,距離這項新材料新技術從科技轉化為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前景依舊是美好的,如果能夠實現批量生產,取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那麼白色汙染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能夠推廣到全球使用那更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對於保護地球遠離汙染有重大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白色汙染將不再是問題
    塑料垃圾也被稱為白色汙染 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危害到了生態環境,對生命安全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塑料製品是非常難降解的,如果通過填埋的方式來處理塑料垃圾,只會導致塑料垃圾越積越多,所以塑料垃圾的處理讓不少科學家都感到頭疼
  • 14歲男孩自製核反應堆,攻破多年科學界技術難題
    14歲男孩自製「核反應堆」 ,攻破多年科學界技術難題!自從人類歷史文明發展以來,地球上出現過許多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們相繼擁有著高超的智慧頭腦,以及異於常人的思維能力,為人類文明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類群體也被稱之為是天才,因為他們能夠解決常人所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
  • 「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斷電了」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核心閱讀   由中企總承包的皎喜電站,是緬甸最大的燃氣發電項目,每年可產出12.74億千瓦時電力,今年5月竣工投產後,為曼德勒地區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解決了緬甸270萬人的用電難題。
  • 蟲子以塑料為食震驚學者 網友:白色汙染難題就解決了?
    近日,科學家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一直以為人們都認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難以降解,甚至有人預言如果不加節制,整個世界都會被這些塑料給覆蓋。如今,學界發現蟲子以塑料為食,為白色汙染治理打開更廣闊的思路。有網友感慨難道棘手的白色汙染難題就這樣輕鬆解決了?也有網友質疑,這樣未免也太輕鬆了吧,塑料也分種類的吧。
  • 迷你世界:有了這個鬧鐘,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上學遲到啦!
    現在小浪就教大家製作一個鬧鐘,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在迷你學校遲到啦!上圖是成品,下面開啟教程:首先我們如上圖所示,用白色硬沙塊在距離底面兩格高的地方做一個圓。用橙色硬沙塊圍一圈。再將其向前延伸兩格。再回到正面,在白色圓圈的中間放上四個灰色硬沙塊。再如上圖所示用黑色硬沙塊標好刻度和指針。並在下面放置好灰色硬沙塊,另一邊也是一樣的。在其頂部如上圖所示位置,放置黃色硬沙塊,另一邊也是這樣。
  • 中國十六年攻破這一世紀難題,科學家:到底要不要把技術賣給美國
    你知道中國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一個怎樣的程度了嗎?你了解中國的科技進程嗎?是不是感覺現在的科技發展太快已經跟不上腳步了,是的,現在每天都有新的科技產品誕生,這就導致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關注不到所有的科技產品了。
  • 白色汙染問題已被中國科學家攻破,看完長見識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環境嚴峻問題已經成為了人類所必須所必須面臨的問題之一,而在環境問題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全球變暖問題以及白色汙染問題,全球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但是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條例,嚴格限制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緩解此問題。
  • 有了訊飛翻譯機3.0 再也不用擔心語言不通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指定翻譯機,基於科大訊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領先智能語音技術,註定了訊飛翻譯機3.0「天生不凡」,訊飛翻譯機3.0實現多語言在線互譯、方言識別翻譯、離線翻譯、拍照翻譯及行業翻譯等多種翻譯功能,滿足了不同的場景需求。考慮出行便攜,訊飛翻譯機3.0就如同遙控器一般大小,重量約110g,能輕鬆放入口袋。
  • 中國頂尖女專家,回歸祖國立下大功,攻破世界級製造難題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憑藉自身智慧,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創造出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即便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歷史仍然由人民創造。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會出現傑出人物對他們進行指導,而今天創造歷史的「領導人物」便是中國頂尖女專家——範景蓮。她帶領團隊進行了「難熔合金材料」技術攻關,破解世界製造業難題,為我國軍事航天助力。
  • 白色汙染的救贖
    眾所周知,白色汙染是當今世界的治理難題。塑料製品雖然具有使用輕便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白色垃圾影響城市景觀,回收分類困難,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埋在土壤裡幾百年無法降解,影響土壤結構和水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塑料製品中的鹽酸二甲苯直接進入母親體內時,會抑制男性胎兒的雄性激素生長,雄性激素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減弱。
  • 新型塑膠袋溶於水,消除「白色汙染」有戲
    聽了老刁的話後,王阿姨十分的擔心。「是熱的嗎?」齊叔問。「是的。」「塑膠袋,準確點說,它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尼龍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袋子。「這麼嚴重啊,我,我不用了,一會兒回去,我就全部扔了,以後再也不用塑膠袋裝熱的東西了。」王阿姨很緊張,連說話也變得急促起來。「『限塑令』已經出臺10年了,可是為什麼塑膠袋還是屢禁不止呢?」齊叔也有自己的疑問。
  • 塑料降解新成果,解決白色垃圾,再也不用等200年了
    2016年,科學家在日本的一處垃圾堆裡發現了能降解塑料的兩種酶——PETase和MHETase。它們分別能夠將分解塑料表面和「切碎」塑料。2018年多家研究機構宣布將對PETase進行改造,時期具備高速降解白色垃圾的能力,讓塑料的降解再也不用等200年甚至更長時間。
  • 《一鍵緩存看4K,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視界了》
    不用找種子、不必外接專門的設備,獨有』的64G智慧大存儲和智能推送,讓回家就看4K成為現實!更有海量藍光、4K電影,給你的視界進行高清洗禮,讓你的眼睛不再受累!  同時,它擁有千部4K教育資源和價值1440元的巧虎教育免費送,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新國民老公陸毅為了貝兒的學習,也是蠻拼的,看電視也要學習!寓教於樂棒棒噠!
  • 印度學者:用幾塊板就能解決世界難題,中國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其實不僅是全球變暖這個環境問題極為突出,還有著一種叫做白色汙染的問題,在現如今也是基本難以搞定,白色汙染便是有著成千上萬的塑膠袋 不過這種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過現如今科學家對於白色汙染都是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而中國卻是在這一白色汙染問題上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 山西破解「白色汙染」難題
    記者從山西省農業廳獲悉,從今年起,山西將全面開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試點工作,治理農田「白色汙染」。農膜的廣泛使用,雖然為農業高產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殘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殘膜量逐漸增加,極易造成地膜汙染,已給農業生產和環境帶來一系列危害。治理農田「白色汙染」,關鍵在回收利用。
  • 落選院士「遠走他鄉」,又有新突破,50年世界難題被她攻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地位提升,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對我們的國家越重要,特別是當我們的華為企業遭受美國的技術制裁後我們會發現「科技無國界」這句話變得多虛偽。然而今天科技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做研究,天才女博士顏寧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她卻又因為在國內落選院士評定,結果又毅然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如今在美又有新的突破,50年的世界難題被她攻破了。
  • 我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白色汙染終於要結束了
    最近也長了新葉片,而且漸漸上了色,有點兒中國紅的意思了。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多肉植物百科--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多肉&園藝自媒體!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多肉和夢想!如果覺得不錯,別忘了關注並轉發收藏哦!
  • 「神奇金屬」打破阿基米德定律,不會沉底,再也不用擔心船沉沒了!
    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在遊泳的時候會出現意外了,可是不受阿基米德定律的影響這樣的物質,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 沒有想到的是來自於英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就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實驗真的製造出了這樣的金屬,打破了阿基米德定律
  • 抽油機被裝扮成長頸鹿,網友:再也不用擔心小朋友不想去幼兒園了
    溫暖的人,讓世界變得溫暖……被眾多網友所喜愛後,幼兒園園長回應說:結合油田特色,融合孩子可愛氣息。山東東營的「長頸鹿」抽油機現身幼兒園旁,引發圍觀。因為抽油機是開採石油的一種機器設備,當地教育部門結合油田特色,對抽油機美化裝飾。教育部門表示,抽油機工作起來沒有噪聲和空氣汙染。園長表示,美化後的抽油機和和孩子們可愛的氣息相融。
  • 又一個中國科學家攻破了世界級難題,終於要結束了......
    2016年,日本科學家證明利用細菌可以分解塑料。2017年,西班牙一位生物學家發現蠟蟲的幼蟲身體中含有可以分解塑料的「酶」。2018年,智利科學家發明了一款可以喝的「塑膠袋」。倘若塑料真的能被替代,而且替代它的材料容易分解,「白色汙染」、「微塑料」不再加劇。假以時日,人類一定能夠把地球上現有的塑料垃圾給徹底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