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8億元!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2021-01-11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

2021年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我國面臨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育種中心科研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表示,目前國內缺乏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廣州市南沙區具有獨特的溫暖的氣候和溫暖的水溫,具備建立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優越的自然條件。

南繁是利用我國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夏季在北方種養的農業育種材料,於冬春季節在南方再種養一季或者兩季的農業育種方式。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南繁育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水產養殖產量超過5000萬噸,約佔全球總產量60%。2020年8月,我國著名的魚類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劉少軍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功落戶南沙,這是廣州市首個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

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體系建設滯後,企業小而分散、創新力不足,一直是困擾我國水產種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成功引進院士工作站後,南沙開始高水平規劃魚類南繁中心的建設。據劉少軍院士介紹,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其中育苗基地面積約500畝,大規格種苗基地面積約1000畝,優質水產良養示範區面積約6400畝,總建築面積112920平方米,總投資逾8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以打造一流的育種技術高地,一流的現代種業服務中心、一流的水產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為目標,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培育大規格優質苗種1億尾。達產年收入7億元,推廣養殖面積100萬畝,農戶年新增收入20億元。

規模化土地流轉和建設用地指標,一直是農業產業園建設中「卡脖子」問題,這恰恰是南沙漁業產業園的獨特優勢。「園區所在範圍用地均為國有土地,無需經過土地流轉,可以集中布局、成片開發,現有連片規模養殖面積達2.6萬畝,標準化養殖面積達到70%以上,是廣東面積最大的連片標準化魚塘之一。」南沙農業集團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南沙漁業產業園還爭取到了250畝建設用地指標,主要用於補齊第二產業的短板,從根本上確保了產業園建設主體的積極性。受此帶動,中以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水產分揀加工中心、誠一水產深加工等重點項目先後入駐。

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南沙漁業產業園20個建設項目,已投入建設資金2.15億元,目前已建成19個項目,撬動社會資本投入9000萬元,2020年產值達到7.5億元,比建園初增長92%,園區建設走在全省漁業產業園前列。

按南沙漁業產業園總體規劃目標,到2030年,全面構建完善的大灣區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成為國家級「科技含量最高」「產業效益最好」「要素配置最優」「景觀風貌最美」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南沙區副區長惠立新表示,南沙將牢牢把握建設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的契機,提高現代農業「核」動力,聚集現代種業「芯」要素,推動漁業從種業到餐桌全產業鏈的不斷升級。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翁東偉

相關焦點

  • 8億元,8000畝,400億尾!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2021-01-0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大洋網訊 昨日上午,全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
  • 中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預計總投資逾8億元
    開工儀式現場。 李夏同 攝中新王廣州1月8日電 (王堅 舒霞)中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8日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該中心以中國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廖繼立)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南沙開工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張瑩 通訊員 舒霞 1月8日,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 總投資8億,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
    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我國人工繁育技術水平及相關基礎研究處於世界先進地位,但面臨著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1-01-10 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讓更多魚蝦遊進「南繁矽谷」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海南發展水產種苗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的需求,還可以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產業前景廣闊,應鼓勵更多的魚蝦「遊」進「南繁矽谷」,發展壯大水產南繁。
  • 海南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築牢南繁生物安全...
    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近日,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河北邯山區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3億元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昊、申懷雲)日前,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金色港灣商業綜合體、宇浩電子商務智慧產業園等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3億元,涉及現代物流、都市農業、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全部建成後,預計年收入5.2億元,利稅7000萬元。
  •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記者 傅人意實習生 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 總投資730.8億元!十堰第一季度27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1月5日上午,2021年全市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張灣區西城開發區高新技術園舉行。市委書記張維國,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市領導王濟民、張歌鶯、趙哲、王曉,以及市直有關單位、張灣區主要負責人,項目單位及施工單位代表參加開工活動。當天,十堰在張灣區欣美工貿有限公司汽車座椅生產項目設置主會場,各縣市區同步分設了9個分會場,共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275個,總投資730.8億元。
  • 8個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130億元
    3月12日,總投資130億元的8個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在成都高新西區集中開工。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成都將著眼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高品質城市功能三大方向,打造創新驅動、產業高端、宜居宜業的高品質集成電路產業空間。
  • 國企要聞 | 廣州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開工 助力垃圾分類處理
    )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暨南沙區餐廚垃圾處理廠、花都區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從化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餐廚垃圾及易腐有機廢棄物處理廠等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行。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效果圖 為滿足生物質綜合處理廠二期工程項目的配套汙水處理需求,廣州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蘿崗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同步開工建設。汙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位於黃埔區新龍鎮(原九龍鎮)福山村,總處理規模為2100噸/日,佔地20.4畝,總投資約3.7億元。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海南發展水產種苗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的需求,還可以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產業前景廣闊,應鼓勵更多的魚蝦「遊」進「南繁矽谷」,發展壯大水產南繁。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 南沙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南沙出發,有望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或有出口接入龍穴島;南沙港鐵路鐵定要建,萬頃沙熱盼「香港實驗區」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林 通訊員 穗實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貨櫃橋時效率(每小時處理的標準箱量)全國第一,最高峰每天處理2萬個標箱,排起來長達200多公裡……4月10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南沙港實地調研
  • 總投資217.71億元!衡陽市47個項目同日開工
    華聲在線4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聶沛 通訊員 鄒雪峰)今天上午,衡陽市組織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7個,開工項目共47個、總投資217.71億元、年度投資69.41億元。這是衡陽市今年3月初112個項目同日集中開工後,又一次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 湖北應城18個過億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億元
    這次該市集中開工重點建設項目18個,總投資68億元,其中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23.9億元。孝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漢平,應城市「四大家」領導程濤、李厚榮、李少華、田洪年等分別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出席開工活動。孝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漢平宣布項目開工,標誌著應城市擂響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戰鼓」。
  • 「十三五」南沙經濟蓬勃向上 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五年GDP增速保持...
    疫情發生以來,南沙「小網格」產生大作為,第一時間摸清全區人員情況,市民配合政府,安全度過疫情傳播的首個高峰。穩定後,南沙快速制定「1+1+10+N」和「關愛企業十條措施」等政策,從物資、人員、資金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來,南沙有條不紊推進基建項目和產業項目落地,推進204個 「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2.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83.8%。
  • 總投資1381億,鄭州2021首批重大項目今日開工
    其中,鄭州市重點項目3個,總投資31.4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8億元;區本級重點項目8個,總投資83.5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7.89億元。鄭東新區集中開工主會場設在大華股份河南智慧物聯基地,項目位於中原科技城板塊,總投資1.8億元,同時參加集中開工的還有總投資8億元的鄭州美爾醫院、總投資5.8億元的鄭東新區網際網路+智慧政務研發中心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