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2021-01-11 央廣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廖繼立)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我國面臨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須解決的問題。」育種中心科研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表示,目前國內缺乏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廣州市南沙區具有獨特的溫暖的氣候和溫暖的水溫,具備建立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優越的自然條件。南繁是利用我國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夏季在北方種養的農業育種材料,於冬春季節在南方再種養一季或者兩季的農業育種方式。

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其中育苗基地面積約500畝,大規格種苗基地面積約1000畝,優質水產良養示範區面積約6400畝,總建築面積112920平方米,總投資逾8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水產種業科技創新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水產種質資源保存庫、苗種繁育中心、大規格苗種生態養殖區、優質商品魚生態養殖區,以及健全上述區域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配套購置試驗養殖設備600臺套。

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培育大規格優質苗種1億尾。達產年收入7億元,推廣養殖面積100萬畝,農戶年新增收入20億元。

規模化土地流轉和建設用地指標,一直是農業產業園建設中「卡脖子」問題,這恰恰是南沙漁業產業園的獨特優勢。「園區所在範圍用地均為國有土地,無須經過土地流轉,可以集中布局、成片開發,現有連片規模養殖面積達2.6萬畝,標準化養殖面積達到70%以上,是廣東面積最大的連片標準化魚塘之一。」南沙農業集團負責人說。

截至2020年12月,南沙漁業產業園20個建設項目,已投入建設資金2.15億元,目前已建成19個項目,撬動社會資本投入9000萬元,2020年產值達到7.5億元,比建園初增長92%。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大洋網訊 昨日上午,全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南沙開工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張瑩 通訊員 舒霞 1月8日,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2021-01-0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2021年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我國面臨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 總投資8億,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
    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我國人工繁育技術水平及相關基礎研究處於世界先進地位,但面臨著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1-01-10 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中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預計總投資逾8億元
    開工儀式現場。 李夏同 攝中新王廣州1月8日電 (王堅 舒霞)中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8日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該中心以中國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
  • 讓更多魚蝦遊進「南繁矽谷」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項目定位為國家級海水魚類原良種基地、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示範基地,建成後將打造熱帶海水魚類精子庫、種質資源庫,創建海水魚類繁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選育優良的海水魚類品種,為行業供應良種良苗,為水產養殖走向深藍,建設藍色糧倉提供有力保障。
  • 海南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築牢南繁生物安全...
    南繁基地是我國最大的農業科技試驗平臺,全國70%以上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南繁獲得,每年有來自29個省份的700多家單位和企業的近7000多名科研人員在海南從事南繁工作,承擔著300多萬份種子、種苗等選育及科研任務,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生物安全防控挑戰。
  •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記者 傅人意實習生 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 全國首個!南沙「微警認證」政務數據量破「億級」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廣州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發布會上獲悉,南沙警方構建的「微警認證」服務平臺(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成為全國範圍內政務數據第一個達到「億級」數量的重量級平臺,並據此對商事、治安、戶政、出入境等多項業務場景進行了深度研發創新,升級了境內外人員和企業的辦事體驗,打造了多個可複製可推廣的「南沙公安樣本」。
  • 「十三五」南沙經濟蓬勃向上 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五年GDP增速保持...
    疫情發生以來,南沙「小網格」產生大作為,第一時間摸清全區人員情況,市民配合政府,安全度過疫情傳播的首個高峰。穩定後,南沙快速制定「1+1+10+N」和「關愛企業十條措施」等政策,從物資、人員、資金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來,南沙有條不紊推進基建項目和產業項目落地,推進204個 「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2.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83.8%。
  •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 南沙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南沙出發,有望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或有出口接入龍穴島;南沙港鐵路鐵定要建,萬頃沙熱盼「香港實驗區」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林 通訊員 穗實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貨櫃橋時效率(每小時處理的標準箱量)全國第一,最高峰每天處理2萬個標箱,排起來長達200多公裡……4月10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南沙港實地調研
  • 打造「無證明自貿區」南沙樣本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獲悉,南沙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政務服務和審批制度改革領域再有新突破,在自貿區掛牌5周年之際,重點推出了「交地即開工」2.0版和「無證明自貿區」兩項舉措,充分展示了南沙在營商環境優化、吸引企業聚焦南沙的發展優勢和發展潛力。南沙政務服務總體滿意度全市第一。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海南發展水產種苗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的需求,還可以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產業前景廣闊,應鼓勵更多的魚蝦「遊」進「南繁矽谷」,發展壯大水產南繁。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 還不知道南沙怎麼玩?這10條路線收好!
    交通指引地鐵4號線蕉門站轉乘南g1路(或南25路、南11路),到南沙溼地公園站南沙溼地公園站乘南g1路(或南25路、南11路)至十九湧站十九湧站上車乘南永樂農莊國家AAA景區廣州市首個四星級生態農家樂旅遊農莊全國農業休閒及鄉村旅遊示範點說的就是南沙永樂農莊
  • 廣州開挖中國最快的地鐵!從南沙到東站只要30分鐘!
    最高時速160公裡:  全國在建地鐵最快的線路  根據規劃,十八和二十二號線功能定位均為市域快線,其中十八號線為南沙快線,二十二號線為南站快線。兩條線承擔連通萬頃沙、廣州南站、廣州東站、白鵝潭四大樞紐,輻射琶洲、廣州火車站、白雲機場三大樞紐。  據許坤傑介紹,與普通地鐵線路相比,十八和二十二號線分別承擔著快速連接南沙新區及廣州市核心區的功能。其中,結合綜合交通規劃目標及南沙新區發展需要,自南沙萬頃沙至廣州東站時空目標定位為「30分鐘」。
  • 31個好消息!2020年廣州將全面爆發!廣州人的好日子來啦!
    深茂鐵路先行段(南沙)、南中高速等項目年內開工。 廣州火爐山隧道項目擬於2019年12月開工,2022年8月完工,工期32個月。 全國首個國際金融島--南沙國際金融島,選址位於南沙明珠灣核心區橫瀝島尖南側,將以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為核心,逐步引入全球金融高端要素資源,打造具有世界地標性質的城市空間。
  • 廣州開建全國最大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
    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基地暨中船大崗船用柴油機製造與船舶配套產業基地(圍堤吹填)工程開工儀式昨日上午在廣州市番禺區大崗鎮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宣布工程開工,省市領導黃華華、黃龍雲、朱小丹、張廣寧、朱振中、凌偉憲、鄔毅敏、陳明德、甘新,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領導譚作鈞、李宏、路小彥等出席了儀式。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工程的開工表示祝賀。他指出,廣東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港口資源,具有支撐船舶工業發展的雄厚物質基礎和廣闊市場空間。
  • 一環南延線:南沙段路橋或明年開工提升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一環南延線正式通車後,由於沿線的配套設施沒有跟上,一直以來都有群眾在吐槽。這不,均安鎮昨日(5月28日)上線順德區政風行風熱線,市民黃先生便提出一環南延線南沙路段突然收窄,紅綠燈也多,可能會讓一些投資人卻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