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南沙開工

2021-01-11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張瑩 通訊員 舒霞

1月8日,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該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

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設計效果圖

2020年8月,我國著名的魚類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劉少軍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南沙,這是廣州市首個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此後,南沙開始高水平規劃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建設。

開工儀式上,劉少軍院士表示,「良種良養」是漁業的核心,「良種」是漁業的龍頭,「良養」是漁業的保障。目前,我國面臨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模式缺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國內缺乏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南沙區具有獨特的溫暖的氣候和溫暖的水溫,具備優越的自然條件。」

劉少軍院士介紹,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其中育苗基地面積約500畝,大規格種苗基地面積約1000畝,優質水產良養示範區面積約6400畝,總建築面積112920平方米,總投資逾8億元。

據介紹,南沙漁業產業園於2019年6月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總佔地約3.9萬畝,牽頭實施主體是區屬國資企業廣州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公司。「園區所在範圍用地均為國有土地,無需經過土地流轉,可以集中布局、成片開發,現有連片規模養殖面積達2.6萬畝,標準化養殖面積達到70%,是廣東面積最大的連片標準化魚塘之一。」

按南沙漁業產業園總體規劃目標,到2030年,產業園將全面構建完善的大灣區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成為國家級「科技含量最高」「產業效益最好」「要素配置最優」「景觀風貌最美」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世界漁業看中國,中國漁業看廣東。南沙是廣東最大的連片水產基地之一,一直把漁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全力推進,以水產種業和數字漁業兩大「芯」產業為核心建設現代漁業。

相關連結:什麼是「南繁」?

是指利用我國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夏季在北方種養的農業育種材料,於冬春季節在南方再種養一季或者兩季的農業育種方式。

南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縮短農作物育種周期、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培育科研育種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南繁加代選育可使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周期縮短1/3至1/2,南繁基地已成為我國新品種選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保障農業生產用種的「調節庫」和種子質量天然的「鑑定室」。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大洋網訊 昨日上午,全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廖繼立)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2021-01-0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2021年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我國面臨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開工 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1-01-10 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總投資8億,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
    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  「我國人工繁育技術水平及相關基礎研究處於世界先進地位,但面臨著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 中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預計總投資逾8億元
    開工儀式現場。 李夏同 攝中新王廣州1月8日電 (王堅 舒霞)中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8日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該中心以中國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
  • 讓更多魚蝦遊進「南繁矽谷」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項目定位為國家級海水魚類原良種基地、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示範基地,建成後將打造熱帶海水魚類精子庫、種質資源庫,創建海水魚類繁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選育優良的海水魚類品種,為行業供應良種良苗,為水產養殖走向深藍,建設藍色糧倉提供有力保障。
  • 海南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築牢南繁生物安全...
    南繁基地是我國最大的農業科技試驗平臺,全國70%以上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南繁獲得,每年有來自29個省份的700多家單位和企業的近7000多名科研人員在海南從事南繁工作,承擔著300多萬份種子、種苗等選育及科研任務,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生物安全防控挑戰。
  •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我省南繁基地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海南日報海口1月4日訊(記者 傅人意實習生 王偉君)「每年10月到來年的5月,都是『南繁季節』,我們平均每天要給8家至10家南繁單位做產地檢疫田間調查。自從開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後,檢疫效率大大提高,更好地築牢南繁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海南發展水產種苗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的需求,還可以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產業前景廣闊,應鼓勵更多的魚蝦「遊」進「南繁矽谷」,發展壯大水產南繁。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 一環南延線:南沙段路橋或明年開工提升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一環南延線正式通車後,由於沿線的配套設施沒有跟上,一直以來都有群眾在吐槽。這不,均安鎮昨日(5月28日)上線順德區政風行風熱線,市民黃先生便提出一環南延線南沙路段突然收窄,紅綠燈也多,可能會讓一些投資人卻步的問題。
  • 南沙「交地即開工」3.0版本實現常態化運作...
    南沙「交地即開工」3.0版本實現常態化運作,刷新國內項目落地建設最快速度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9-24 南沙「交地即開工」3.0版實現常態化運營,工地建設刷新「南沙速度」!
  • 南沙群島有這麼多萌萌的魚類?
    所以有個別稱叫「剝皮魨」,臺灣則稱「剝皮仔」。鱗魨遍布於各大洋,多屬珊瑚礁的底棲習性。測量圖中這尾卵圓疣鱗魨,全長293毫米,體重484克。2.飛魚《南沙群島至華南沿岸的魚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陳清潮主編,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2002年出版(二)】》圖譜(以下簡稱圖譜)中記載有飛魚科魚類
  • 全國首個!南沙「微警認證」政務數據量破「億級」
    大洋網訊 昨日,記者從廣州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發布會上獲悉,南沙警方構建的「微警認證」服務平臺(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成為全國範圍內政務數據第一個達到「億級」數量的重量級平臺,並據此對商事、治安、戶政、出入境等多項業務場景進行了深度研發創新,升級了境內外人員和企業的辦事體驗,打造了多個可複製可推廣的「南沙公安樣本」。
  • 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開工
    6月16日,京津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示範項目——巴特瑞科技退役動力電池物理拆解再生利用項目在位於靜海區的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這也是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國內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工藝建設的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
  • 南沙群島珊瑚及珊瑚礁魚類圖鑑出版
    本報訊 近日,由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持編撰的《南沙群島珊瑚圖鑑》《南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鑑》經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南沙群島珊瑚圖鑑》和《南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鑑》兩本書涵蓋了南海環境監測中心近年在南沙群島調查期間拍攝的珊瑚和珊瑚礁魚類影像資料,其中造礁石珊瑚14科170餘種、珊瑚礁魚類45科381 種,用細節豐富的照片和簡明專業的文字,系統展示了南沙群島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魚類的形態特徵、生態分布等內容。
  • 「十三五」南沙經濟蓬勃向上 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五年GDP增速保持...
    疫情發生以來,南沙「小網格」產生大作為,第一時間摸清全區人員情況,市民配合政府,安全度過疫情傳播的首個高峰。穩定後,南沙快速制定「1+1+10+N」和「關愛企業十條措施」等政策,從物資、人員、資金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來,南沙有條不紊推進基建項目和產業項目落地,推進204個 「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2.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83.8%。
  •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 南沙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南沙出發,有望十幾分鐘到深圳機場  深中海底隧道2015年開工,或有出口接入龍穴島;南沙港鐵路鐵定要建,萬頃沙熱盼「香港實驗區」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林 通訊員 穗實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貨櫃橋時效率(每小時處理的標準箱量)全國第一,最高峰每天處理2萬個標箱,排起來長達200多公裡……4月10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南沙港實地調研
  • 首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我市百餘人到南沙撿垃圾
    7月18日是我國首個海洋宣傳日,當天上午市海洋與漁業局、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及浙海院、浙江傳媒學院學生志願者共百餘人,在朱家尖南沙舉行了以「擁抱綠色奧運,呵護藍色海洋」為主題的海灘清潔及保護海洋宣傳活動。   據了解,今年適逢「國際海洋年」十周年,國家海洋局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時間定在每年的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