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災?依靠生物降解塑料來幫助解決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塑料成災在白色汙染有目共睹並被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深惡痛絕的今天,白色汙染的源頭——傳統塑料,依然在工業、在農業、在家庭、在商業等各行各業廣泛使用。作為四大支柱材料之一,傳統塑料對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傳統塑料的許多優點使得人們越來越依賴它,越來越不想離開它。依靠人們提高覺悟或關閉塑料生產企業來減少白色汙染是行不通的。

大多數一次性水瓶使用的都是PET塑料,這種材料被視為是對環境危害最大的塑料之一。但研究人員近日找到了一種或許能夠拯救我們的地球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在塑料上茁壯生長,然後分兩步將塑料分解為可利用的碳。

這種細菌附著到PET表面之後,它就會開始釋放兩種酶中的第一種,先將PET分解為一種中間體化學物質。第二種酶隨後會將這種化學物質進一步分解,為細菌提供更多能量。

一種微生物或許有一天能幫助我們解決每年產生的5000萬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問題。

大多數一次性水瓶使用的都是PET塑料,這種材料被視為是對環境危害最大的塑料之一。但研究人員近日找到了一種或許能夠拯救我們的地球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在塑料上茁壯生長,然後使塑料分解。

「從瓶子到衣服,消費者產品中塑料的大量使用,已經導致無數噸塑料流入了環境中。」這篇發表在《自然》(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寫道。

「這種名叫Ideonella sakaiensis的新物種能夠使用兩種酶將塑料水解,將其變為自己生長所需的物質。」

PET在其它產品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滌綸衣服、冷凍食品塑料盒、以及吸塑包裝等。

但這種材料從發明到現在只有70年而已,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細菌是逐漸演化出了分解塑料、以塑料為生的能力的。

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Kohei Oda和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的Kenji Miyamoto是本次研究的帶頭人。他們對日本一家PET塑料瓶回收工廠的250份土壤、廢水和沉澱物的樣本進行了分析。

該研究團隊就是在這裡發現了這種細菌會黏附在塑料薄膜上的。根據發現它的城市,他們將這種細菌命名為Ideonellasakainesis。

研究人員在對這種微生物進行觀察之後發現,它使用了兩種酶,第一種負責將PET分解為一種名叫叫單體對苯一甲酸乙二醇酯(MHET)的中間體。另一種酶叫做MHETase,能夠將MHET水解為單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在對環境中能接觸到PET的自然微生物群落進行篩查之後,我們分離出了一種新發現的細菌,名叫Ideonella sakaiensis201-F6。它將PET作為其主要的碳和能量來源。」研究人員說道。

這種細菌附著到PET表面之後,它就會開始釋放兩種酶中的第一種,先將PET分解為一種中間體化學物質。第二種酶隨後會將這種化學物質進一步分解,為細菌提供更多能量。

「在PET上生長時,這種細菌會製造出兩種酶,一種用來將PET水解,一種用來將反應中間物MHET水解。」

「這兩種酶缺一不可,才能將PET有效轉化為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這兩種對環境友好的物質。」

研究人員相信,只要能將溫度保持在86華氏度(30攝氏度),這種細菌便能在六周之內分解一片PET薄膜。

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員並不買這種細菌的帳。雖然他們對此深受震動,但他們認為這種細菌的作用依然有限,「例如,我們目前還不清楚,它們能不能清除海洋中的細菌。」

「我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正在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海洋中塑料的特雷西?明瑟(Tracy Mincer)說道。

「比起把塑料瓶放進回收箱、將它們融化後做成新的塑料瓶,我看不出用細菌降解塑料的優勢在哪裡。」

明瑟相信這些研究發現將幫助我們找到其它具有降解PET能力的細菌。

「過程可能都大同小異,」他說道,「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尋找的目標是什麼了,也許我們很快就會在世界各地發現這些細菌的。」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但根據生物降解塑料的定義,生物降解塑料應該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降解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和死生物的可降解塑料,所以生物基塑料不能簡單地稱為生物降解塑料,只能在降解性滿足生物降解性要求或其所有成分都是生物降解塑料的情況下才能稱為生物降解塑料。再次,要了解生物基礎和生物分解的區別。生物分解是從塑料廢棄物的環境消費性能角度提出的概念,而生物基是從原料來源角度提出的概念。
  • 塑料的循環經濟 塑料降解和回收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塑料經過大約100年的生產,到現在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在地下水、海洋、空氣和食物鏈中,全世界都在用生物技術方法來解決這一塑料危機。然而,大多數的進展僅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塑料,即聚酯,如PET。Ren Wei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當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並提出了塑料生物循環經濟的策略。為了實現塑料的循環經濟,需要複雜的解決方案。
  • 生物可降解塑料不是解決環境危害的出路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生物可降解塑料」因字面意思而被誤認為這些塑料最終可在環境中降解、綠色無害,故人們丟棄這種塑料時心理負擔不大。  然而,事實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生物降解塑料的分類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或沙土等條件下,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
  • 塑料汙染怎麼破?來山西了解下生物降解塑料!
    塑料無法降解,會形成白色汙染,能不能將塑料做成可降解的產品?11月19日,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全國百強縣市孝義市的一家生產生物降解塑料的企業-金暉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易於改性,適用於製作各類一次性膜類材料,如包裝袋、購物袋、垃圾袋、快遞袋、地膜及食品包裝等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下遊應用非常廣泛。該產品無毒、無異味,易被自然界中多種微生物或動植物體內的酶分解、代謝,最終完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 科學家發現可以幫助降解PU塑料的微生物
    利用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來分解油基塑料是一個方興未艾的領域。然而,很少有研究像目前這篇論文一樣關注過聚氨酯的生物降解。他們對幫助微生物在塑料中代謝某些化合物以獲取能量的因素有了初步發現。他們還進行了其他分析和實驗,以了解這種細菌的功能。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餡餅」還是「陷阱」?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你知道多少?它到底是我們解決塑料汙染的「餡餅」還是「陷阱」?2019 年末,我們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逾 2000 位公眾參與其中。結果顯示:過半數公眾無法區分塑料產品是否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因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高度相似,國內又沒有統一清晰的專用標識。僅 20% 左右的公眾意識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消失。可見我們對這種材料的認知與現實情況之間,相去甚遠。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第2個:藥物加工、藥物裡面有1/3都是由細菌或者真菌這種微生物來合成,是由「土麴黴」合成的。第3個:材料合成、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塑料刀和叉,刀叉其實也是微生物合成的。玉米澱粉,被微生物變成了乳酸,再經過適當的化工聚合最終就把它變成塑料。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海南「禁塑令」引起一時轟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鼓勵可降解塑料作為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這個話題又熱起來,近年這項技術也有新的進展,但是目前能解決「白色汙染」嗎?據聯合國統計,塑料佔海洋所有汙染物的90%。
  • 生物降解塑料檢測是什麼意思?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類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真菌)和藻類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紙」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則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紙」和「合成塑料」這兩種材料性質的高分子材料。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楊渝嘉)11月14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市質量檢驗協會、市商品質量促進會聯合舉辦的「2020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論壇」在雅楓國際酒店順利舉行。
  • 微塑乾貨——科學家發現可以幫助降解PU塑料的微生物
    科學家發現可以幫助降解PU塑料的微生物,利用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來分解油基塑料是一個方興未艾的領域。然而,很少有研究像目前這篇論文一樣關注過聚氨酯的生物降解。來自UFZ的研究團隊成功從一個富含脆性塑料垃圾的地方分離出一種名為假單胞菌(sp.TDA1)的細菌,它有望破壞構成聚氨酯塑料的一些化學鍵。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第一屆「率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決賽上,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團隊展示了一種海水中可降解材料,可以有效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該項目也是最終獲得優勝獎的30個項目之一。  從生物降解塑料得到啟發  塑料垃圾來自於何方?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生物基塑料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石化基塑料就不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答案都是否定的。01生物基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是否可生物降解,跟塑料由哪種原料製成沒有必然關係。並非所有生物基塑料都可生物降解,例如生物基 PET、生物基 PE 就是不可生物降解的;而部分石化基塑料,如 PCL、PBAT 等,則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屬於石化基生物可降解塑料。02生物可降解≠任何環境下可降解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速度是比較緩慢的。
  • 二氧化碳基新型生物降解塑料量產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8年11月08日 收藏   30萬噸級裝置啟動建設  中化新網訊 昨日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傳來消息,該所王獻紅研究員團隊歷時20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
  • 生物降解塑料迎來市場機遇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明年1月1日起,部分城市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等措施。再次升級的「限塑令」,不僅加大了防治「白色汙染」力度,還釋放了生物降解塑料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
  • 降解塑料相容劑在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應用效果
    可降解塑料環保袋的是需要符合國家標準的GB/T21661-2008定義的標準為塑膠袋包括再生塑膠袋和新塑膠袋,生產塑膠袋子過程中添加分解母料的塑膠袋稱為分解塑膠袋,分解塑膠袋90天後滿足一定條件可自動分解。而普通塑膠袋是PE聚乙烯或PVC聚氯乙烯,難以分解。
  • 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綠色和平消費者調研結果 - 可降解塑料產品使用後應如何分類帶著這200位消費者的答案,我仔細研究了網上銷量靠前的35個可降解塑料產品,我發現讓消費者從廠家宣傳、產品成分、認證標識來識別可降解塑料並非易事。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塑料,難以降解,燃燒時易產生有害物質,是目前垃圾處置的難題。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難以回收,白色汙染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既具備傳統塑料的性能,又可降解。吉林全省限塑,僅可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關於「可降解塑料」,你需要了解更多。可降解塑料不只是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可能使用的是生物基原料,但也可能含有增強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石油化學原料(或兩者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