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放飛氣球官兵苦練充氣 1分鐘「搞定」16隻

2020-11-23 搜狐網

8月26日,負責閱兵式上放飛氣球任務的武警官兵正在訓練。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9月3日上午11時37分,天安門廣場上空,7萬隻繽紛的氣球騰空而起,慢慢聚成一條騰飛的「巨龍」……這一景象是300名武警官兵近1個月苦練的成果。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九支隊,對第九支隊火炮中隊的閱兵訓練進行了探訪。

  1 官兵綑紮氣球手指磨破皮

  打氣、綑紮、進籠、放飛……火炮中隊的官兵們不斷重複著這幾個環節。自8月10日起,他們平均每天訓練近7個小時。

  據了解,這7萬隻七彩氣球由70隻邊長為2.8米的正方形籠子承載,每個籠子裝1000隻。4人負責1個籠子,他們需在1小時內完成1000隻氣球的充氣、綑紮、裝籠工作。這意味著平均1分鐘內,官兵們就要將至少16隻氣球充氣、綑紮完畢。

  剛開始訓練時,由於不熟練與綑紮的方法不當,很多官兵的拇指邊側被磨破皮,「手指火辣辣的疼。」官兵趙磊說。多次訓練摸索後,官兵們總結出了一套合理綑紮的方法:一拽、二轉、三捏、四拉。

  為了升空後能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每隻氣球的大小需保持在直徑30釐米左右。據隊長童力為介紹,訓練時籠子上都會掛著一個標準大小的氣球供大家參照,最初氣球很容易被吹破,經過無數次練習,才將大小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吹破的數量大大減少。

  閱兵前,官兵們進行了兩次彩排演練,時間分別是晚上7時至次日早上5時、晚上10時至次日中午11時。童力為解釋,之所以選在夜間彩排演練,除了保密性這一因素外,也是為了儘量減少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

  2 氣球轉場1.4公裡用半小時

  閱兵式上,氣球中充的是小於空氣密度的氦氣,但平時都是用比空氣密度大的氮氣進行充氣綑紮訓練,「訓練場所臨近機場,氣球升空很容易對天空環境產生影響,所以一般訓練時我們給氣球充氮氣,保證氣球不會升空。」童力為說。

  北京市161中學是為閱兵特設的氣球基地。閱兵當日,7萬隻氣球就是在這裡充氣、綑紮、裝籠,隨後被運送至天安門廣場的。運送也要講究方法與技巧,裝載氣球的白色立方體籠子,四角安裝了滑輪。為了減少路途中不必要的爆球量,運行速度頗為緩慢。161中學至天安門廣場1.4公裡的路程,官兵們花費了近半個小時才達到。

  3 7萬隻氣球形成「氣球幕牆」

  放飛氣球時,官兵們需在14名信號員舞動信號旗的指揮下,按照要求進行動作,每個籠子的4名官兵從四角兩側協力配合拉開籠子頂部的開窗。

  籠子除了頂部開窗外,還特設了透明的塑料頂棚,以減少氣球與籠子的摩擦。據童力為介紹,在試驗中得出結論,一下子打開籠子頂棚後,1000隻氣球會在5秒之內全部飛到空中,因此改變了放飛方式:全部拉開頂部開窗後,先打開三分之一的塑料頂棚,讓部分氣球緩緩放出,約一半出籠後,再將頂棚完全打開,以此保證一個籠子中的1000隻氣球在30秒之內徐徐升空。

  當日,70個籠子分兩列排開,放置在天安門廣場指定放飛點。當第一排籠子裡的氣球放出到後三分之一時,第二排的才開始放飛。按照這種次序放飛的氣球,在空中呈現出氣球幕牆的狀態,而不是雜亂無章地擠到空中。11時37分,氣球全部放出,一條「巨龍」飄向高空。

  新京報見習記者 王佳慧 通訊員 龔松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9/08/content_597047.htm?div=-1 report 1965 8月26日,負責閱兵式上放飛氣球任務的武警官兵正在訓練。新京報記者彭子洋攝9月3日上午11時37分,天安門廣場上空,7萬隻繽紛的氣球騰空而起,慢慢聚成一條騰飛的

相關焦點

  • 探秘:閱兵日天安門7萬隻氣球如何充氣 怎麼放飛
    這次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天安門廣場將放飛7萬隻七彩氣球。看似簡單的氣球放飛,背後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  9月1日,記者在北京豐臺區的武警某部隊營房看到,負責氣球放飛的武警戰士正在進行最後一次集中訓練,280名武警戰士分為兩人一組,一人負責充氣,另外一人負責綑紮氣球。北京市團市委中少部部長任海宏稱,按照這個模式,2個人1分鐘內至少要充6個氣球,才能保證在1個半小時之內充完7萬個氣球。
  • 國慶閱兵的氣球故事:練習10多次 吹掉130萬個氣球
    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10月1日,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末尾,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七萬隻氣球能夠於國慶當天在同一時間放飛,形成波瀾壯闊的美景,是24名氣球藝術從業者與300名志願者經過6個月的反覆練習得到的成果。
  • 探秘:天安門7萬隻氣球如何充氣 怎麼放飛
    這次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天安門廣場將放飛7萬隻七彩氣球。看似簡單的氣球放飛,背後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
  • 記者探秘:天安門7萬隻氣球如何充氣 怎麼放飛
    7萬隻七彩氣球。看似簡單的氣球放飛,背後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9月1日,記者在北京豐臺區的武警某部隊營房看到,負責氣球放飛的武警戰士正在進行最後一次集中訓練,280名武警戰士分為兩人一組,一人負責充氣,另外一人負責綑紮氣球。北京市團市委中少部部長任海宏稱,按照這個模式,2個人1分鐘內至少要充6個氣球,才能保證在1個半小時之內充完7萬個氣球。
  • 「球立方」首亮相天安門廣場 放飛背後創多個第一
    氣球放飛的背後還創下多個第一:放飛裝置「球立方」首次亮相天安門廣場;7萬隻氣球的數量超過了歷次廣場氣球放飛的活動;七彩氣球的球皮可以在充氣後11小時仍保持良好的狀態……  每個「球立方」裝千隻氣球  據北京團市委工作人員介紹,與以往歷次國慶紀念活動的人工簡易氣球放飛手段不同,這次紀念大會為了確保最佳的氣球放飛效果,保證氣球充氣、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 閱兵儀式上放飛的7萬氣球飛到哪裡?技術指導來揭秘了,網友點讚
    10月1日,閱兵儀式上放飛7萬隻氣球。不少網友關心氣球飛到哪裡會不會汙染環境?事實上,這些問題都已經被預先考慮到了10月1日國慶閱兵儀式上7萬隻彩色氣球同時放飛場面震撼據澎湃新聞國慶閱兵氣球指導曾建鵬為大家做了揭秘放飛的7萬個氣球都是用純天然的乳膠製作是可降解的正常情況下這種材料埋在土裡一周左右
  • 氣球充氣、和平鴿安檢、彩車保障……揭秘北京公安如何為盛典護航
    從氣球充氣、和平鴿安檢、彩車保障,無處不體現著他們的工作智慧和堅定意志。六秒充一隻氣球 每人每天練習五百隻在國慶盛典活動現場,伴著激昂旋律,7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7萬隻氣球騰空而起,其中負責氣球放飛的是來自北京警察學院的工作人員和學生代表。為了使口令準確傳達,他們專門設計了旗語。北京警察學院學生處副處長 曹健:紅旗準備,開啟頂蓋,綠旗準備,開啟頂蓋。
  • 地鐵百科|為什麼不能攜帶充氣氣球進站乘車?
    地鐵區域不僅禁止氣球進站,在有高壓電接觸網的線路周邊也禁止放飛氣球,也不允許在高架線路周邊放飛孔明燈、風箏等等。但氫氣是易燃易爆的,儘管有關部門早已明令禁止將氫氣用於氣球充氣,但由於氫氣球的成本遠遠低於氦氣球,市面上氫氣球仍然很常見,有爆炸的風險。
  • 34年前,美國人同時放飛150萬隻氣球,打破世界紀錄,結果悲劇了
    然而在這座美麗的城市裡,曾經發生過一起造成了極大危害的氣球放飛事件,讓城市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事情發生在1986年,當時克利夫蘭一家慈善機構發布了一則消息:他們要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挑戰的內容是一次性放飛150萬隻氣球,利用這次活動募集善款,並歡迎全市民眾前來參觀。
  • 國慶7萬隻氣球揭秘:乳膠材質+氦氣 練習用掉130萬隻
    10月1日,國慶閱兵儀式上一次性放飛了7萬隻氣球,場面震撼之餘也讓人心生疑問,這些氣球是如何準備的?對環境是否有汙染呢?近日,來自長春的一名90後氣球技術指導在採訪中回答了這些疑問。首先是人員配備,接到70周年氣球放飛活動事宜的籌備通知後,一共組織了20多名氣球技術指導,300多位大學生志願者。
  • 國慶7萬隻氣球揭秘:乳膠材質+氦氣 5天腐爛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慶祝大會,在閱兵式作為壓軸營造現場氛圍的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7萬個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在國慶閱兵儀式上一次性放飛了7萬隻氣球,場面震撼之餘也讓人心生疑問,這些氣球是如何準備的?
  •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網友熱議:為啥不用氦氣球,氫氣太...
    虎撲9月21日訊 近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支持者們在全國各地舉行了聚會並放飛氣球慶祝他的生日,一大堆充氣氣球被煙花的火花引燃後爆炸。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恐怖!
  • 為保證國慶閱兵現場音效,總臺這樣做,連他們的靴子裡也有麥克風
    國慶閱兵中你有沒有被三軍儀仗隊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震撼到?比如借來的鴿子和零汙染的禮炮同樣登上了微博熱搜10月1日的國慶70周年大會,隨著7萬羽和平鴿和7萬隻氣球的順利放飛而結束。這7萬羽和平鴿都是北京信鴿協會從北京16個區2022戶普通信鴿愛好者中借來的。據悉,這些和平鴿被放飛後,會在天安門廣場上盤旋幾圈,辨別到自己家的方向,然後飛回家。
  • 放飛「氣球」
    我看過一幅畫,一群孩子拿著氣球,而一個孩子放飛了氣球。我想,我可能就是那個孩子,敢夢想,更敢於為夢努力、拼搏。也許其他孩子並非沒有夢想,但只是不敢去拼搏,所以氣球沒有放飛。也許有人怕失敗,但那又怎樣?不去試,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成功的喜悅。「奮鬥有我,為夢拼搏」,願你我都有夢,都敢於放飛心中的「氣球」。
  •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9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的支持...
    2020-09-20 19:40:47來源:FX168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然而,泰米爾納德邦金奈地區的一場活動變成了一場災難,一大堆充氣氣球爆炸。組織者正準備釋放莫迪派對的彩色氫氣氣球時,煙花的火花引燃了氣球,一聲巨響後燃起巨大火球。據媒體報導,約有12人燒傷。
  • 廣州將處罰擅自放飛大型氣球行為
    2004-09-02 13:32:16 | 來源:新華社
  • 隨手放飛氣球罰款上千,你不知道亂飛的氣球危害有多大
    氣球,在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婚禮,生日,派對,有時候再趕上個商場搞什麼大活動,用氣球來渲染氣氛都必不可少,五顏六色一簇一簇的氣球光是看上就讓人感覺很快樂~有時人們還會通過放飛氣球來進一步釋放快樂:看著空中一個個隨風飄蕩的氣球,美的簡直就像一幅畫:不過話說回來,美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放飛這些氣球的同時
  • 揭秘探空氣球:「有去無回」 飛到3萬米高空爆炸
    【解說】位於長春市綠園區的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每天都會放飛探空氣球,探測到的高空基本氣象資料還需參與國內、國際氣象資料交換。那麼,什麼是探空氣球?它對氣象觀測又起什麼作用?記者8月12日走進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一探究竟。  眼前這個正在充氣的氣球可不是普通氣球,而是一個底部帶有無線電探空儀的氣球。
  • 探訪長春百年氣象站探空氣球:萬米高空的聽診器
    8月12日,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觀測員孫克敏在放飛探空氣球。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是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百年氣象站」,是全國八個長期保留人工觀測的臺站之一。探空氣球攜帶的探空儀猶如一個聽診器,從低空逐層掃描至高空,從而獲得空中各個層次的氣壓、溫度、溼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值,探測的高空基本氣象資料要參與國內、國際氣象資料交換。早上6點45分,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觀測員孫克敏在為探空氣球充氣。
  • 氣象局為啥每天放氣球?
    寶山氣象臺副臺長李用宇心中默數著節奏,手一松,一個碩大的白色氣球緩緩飛向天空。38.6℃!這是上海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下午1時15分,在寶山氣象臺的草坪之上,李用宇正在執行一次加密探空氣球放飛任務。氣球越飛越高,數據不斷出現在後臺的電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