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為啥每天放氣球?

2020-12-05 瀟湘晨報

「一、二、三。」

寶山氣象臺副臺長李用宇心中默數著節奏,手一松,一個碩大的白色氣球緩緩飛向天空。

38.6℃!這是上海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下午1時15分,在寶山氣象臺的草坪之上,李用宇正在執行一次加密探空氣球放飛任務。

氣球越飛越高,數據不斷出現在後臺的電腦之上。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寶山站是上海唯一的國家氣象基本站和高空氣象探測站,它的基本氣象探測資料,代表著上海參與國際氣象資料交換。

「一年365天,一天至少三次。」寶山氣象臺高空首席夏衛祖斬釘截鐵地說,「別說高溫,哪怕下刀子,氣球也得飛上天。」

>

探空氣球,給城市氣象「搭搭脈」

什麼是探空氣球?估計很多人都對此感到陌生。其實從外形來看,探空氣球無非是一個大號氣球而已,顯得並無什麼特別。

但是,這個氣球下面懸吊的「GTS13」型數字探測儀,卻是核心所在。正是因為把探空儀器從地面帶到高空,地面雷達跟蹤就可以進行溫度、大氣壓力、溼度、風速、風向等氣象關鍵數據收集。

放氣球,是為了幹嘛?

「寶山是上海唯一承擔高空氣象探測的臺站。」李用宇告訴記者,簡單地說,每次放飛氣球就如同在為城市氣象「搭脈」。

俗話說,風雲變幻。而對於氣象預報員來說,卻要從「無常」中預判出「規律」,靠的是經驗,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數據。

數據從何而來?探空氣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氣球上天之後,就如同醫院裡的「CT」一樣,不斷給不同高度的雲層「拍片」,把萬米高空中的奧秘化為「數據流」不斷傳回。

放氣球,不僅僅是「手鬆一松」

1時15分、7時15分、19時15分……夏衛祖告訴記者,一天釋放三隻探空氣球是「最低要求」。除此之外,遇到強對流、颱風天等特殊天氣,還要根據指令進行加密探測。

「很多人可能以為,放氣球不就是手一松。」夏衛祖笑著說,「其實整個過程沒那麼簡單。」

李用宇帶著記者體驗了一番整個過程。他先打開開關,來到灌氫室內給氣球充氣。

1 2 共2頁

【來源:勞動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們天天放氣球 風雨無阻分秒不差
    說起氣球,許多人馬上會想到五顏六色的氣球,它是孩子手上有趣的玩具,或是婚慶現場的浪漫裝點。位於南寧市邕寧區的南寧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以下簡稱高空站),每天也會準時升起巨大的白色氣球。它不是玩具,也並不靚麗,它叫探空氣球,是高空氣象的「觀測員」。每天3次定時放飛探空氣球,雷打不動、風雨不改,是高空觀測氣象人數十年的堅守。
  • 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原標題: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原標題: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3月22日19時15分,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工作人員在釋放探空氣球。80年代宜賓地區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大氣環境評測。90年代四川省氣象局極軌衛星遙感監測系統開始使用。21世紀00年代自動氣象觀測站興建,觀測手段和儀器設備逐步走上現代化。
  • 中國氣象局修訂四部部門規章 加強制度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
    近日,中國氣象局對《升放氣球管理辦法》《雷電防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資質管理辦法》和《氣象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四部部門規章進行了修訂,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及關於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有關要求。
  • 探空氣球:為高空氣象「搭脈」的醫者
    圖片來源: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探空氣球,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探測天空的氣球,可獲取從地面到幾十公裡高空的大氣參數。製作氣球的原料一般是天然橡膠乳膠,它在一個方向上的伸展可以超過500%。橡膠氣球自重一般在幾百克,探空儀重量一般也在1千克以內,單人手持就可升放。
  • 揭秘探空氣球
    「成都氣象」聯合溫江區氣象局共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
  • 廣州處罰擅自放飛氣球
    據新華社電飄在空中的大型氣球能增添喜慶氣氛,但這些氣球如施放不當極易造成安全隱患。廣州市氣象局發布消息:廣州將對施放氣球進行規範管理,今後從事施放氣球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辦理施放氣球資質證和資格證,違規者將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 記錄寶山高溫下的勞動者——烈日下放氣球的人
    在烈日下,寶山有這樣一群氣象人,他們每天至少3次放飛氣球,「搭脈」城市氣象,為精準的預報服務提供基礎。下午1點15分,室外溫度35度,寶山區氣象局的草坪上,高空組負責人李用宇眯著眼睛,抬頭望向斜前方的氣球,緊緊拽住繩子。他正在執行一次加密探空氣球的放飛任務。剛拿起對講機,突然一陣風吹來,氣球壓向屋面,李用宇也被拽地往前一步。李用宇:像這個就沒法放。
  • 貴州氣象局禁止亂放氫氣球 確保飛機安全
    新華網貴州頻道11月7日專電(記者陳志強)貴州省氣象局施放氣球管理辦公室和民航貴陽空管中心聯手加強管理氫氣球施放,不經批准而施放氫氣球的單位和個人將會受到嚴肅查處。      據日前召開的貴州省施放氣球安全會議透露,去年以來,貴陽上空已出現4起因施放氫氣球而影響飛行的安全事件,累計導致幾十架飛機緊急避讓
  • 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追風小組」在舟山
    選擇舟山,是在中國氣象局指導、上海市氣象局指揮下定的,得到舟山市氣象局的大力支持。因為「利奇馬」將在浙江中北部登陸,對於這個颱風來說,舟山位於長三角的上遊。舟山不僅將在「利奇馬」的危險半圓內,而且位於海上,觀測到的颱風結構會更加完整。在此處開展觀測,對於研究長三角的颱風預警會有更直接的幫助。  而且,舟山並不是他們此行唯一的颱風觀測布點。
  • 到平流層「打卡」——長沙平漂式探空氣球放飛試驗現場見聞
    取出探空氣球、計算配重、監測探測儀器……兩人正準備把探空氣球「送」去平流層「打卡」。 探空氣球是採集氣象信息的重要載體。日前,長沙市氣象局成功試驗平漂式探空氣球,在我省率先實現平流層(距離地面1萬米至5萬米)連續觀測。 平漂式探空氣球和常規探空氣球相比,二者在「容貌上」並無差別,但前者「珠胎暗結」,有內、外兩球,後者為單層結構。
  • 廣州將處罰擅自放飛大型氣球行為
    ,但這些氣球如施放不當極易造成安全隱患。廣州市氣象局發布消息:廣州將對施放氣球進行規範管理,今後從事施放氣球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辦理施放氣球資質證和資格證,違規者將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據《信息時報》報導,廣州市目前施放氣球安全隱患不容忽視,一是從事施放氣球的單位眾多,這些單位和人員有些未經過專業技能培訓,操作很不規範,存在安全隱患;二是近幾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過多起氫氣球爆炸傷人事故;三是廣州市舉辦大型活動的機會多,施放氣球的數量大,氣球固定不牢而飛跑的事件屢屢發生,給航空飛行造成安全隱患。
  • 中科院課題組丟失的探空氣球,為什麼重要? | 科學加
    )近日,一則「中科院找氣球」的消息刷爆了網絡和朋友圈,9月25日下午,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課題組在濟南章丘區氣象局探空站做實驗時,探空氣球的線斷了,氣球隨風飄走。「如果大家有線索,可以撥打電話提供線索,或交到當地氣象局,一經證實找回氣球,將獎勵線索提供4000元,多人提供線索酬金平分。」據章丘市氣象工作人員透露,目前,他們已接到線索,有學生描述稱,近日,有類似的氣球在位於淄博市的山東輕工職業學院附近飄落,被人撿走,目前氣球及儀器在誰手裡,科研人員還不清楚。什麼是探空氣球?
  • 為啥禁放氫氣球?看這場140萬氣球帶來的「災難」,一下就懂了!
    但是為啥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禁放氫氣球了呢?看看這場由140萬個氣球帶來的災難,一下子就都懂了。這一場氣球災難發生在1986年,是一次非常有名氣的作死成功行為,但事實上這場災難的初衷並不是為了作死,它原本只是一場慈善募捐。
  • 武漢氣球飄到江蘇炸傷3人(圖)
    廣告氣球施放前未申報  氣象部門準備立案調查  本報訊(記者李俊)昨日,市氣象局表示,人信地產空飄廣告氣球,並未按照相應法規向氣象部門申請審批。  空飄氣球專業術語為系留氣球,即將氣球以繩索固定在地面的重物上。
  • 我的世界氣球羊mod,把羊變成氣球材質,可以拴在繩子上放風箏
    都知道現在已經到了春暖花開,放風箏的季節了。即使家中沒有風箏,也可以在我的世界裡放風箏。不過遊戲日報MC君為大家介紹的這款風箏並不是一般的風箏,而是我的世界裡的生物——羊,聽起來是不是十分有趣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特邀|魏科:關於氣象氣球的科普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季風系統研究中心(CMSR)已獲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2017年9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小組與濟南市章丘區氣象局一起做氣球探空實驗大多數的氣球到不了20公裡,但是也有一些質量奇好的氣球甚至可以到達平流層高層40公裡以上,目前平均而言,德國人放得氣球飛得最高,常常能衝擊到30km以上,但是有一次菲律賓超常發揮,一直把氣球放到47.272公裡處,創下了探空氣球的世界紀錄。
  • 株洲院產品氣象氣球通過第二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覆核
    時間追溯到1989年,株洲院在工業新城株洲批量生產首批氣象氣球,並於1991年核准註冊為「華一」牌商標。2005年,生產的某乳膠製品成功應用於「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獲得原解放軍總裝備部嘉獎;同年該院用注模旋轉成型工藝成功研製出的某新型探空氣球,打破了該領域由日本壟斷的局面,榮獲中國氣象局研究開發二等獎。
  • 【科普時間】 探空氣球
    第一次接觸中科院的氣球飛行器研究中心,心想這地兒難道是做小氣球的?中科院不是搞科研的地方嗎?參與進來,才發現此氣球非彼氣球,動輒幾萬、幾十萬立方的高空科學氣球確實是各種高大上,這傢伙要是用嘴吹估計得全國人民一塊來吹了。
  • 探空氣球的自白-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本篇文章以探空氣球為主角,通過探空氣球的口吻詳細、客觀地介紹了我國高空氣象觀測的全過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高空氣象探測的準備工作、放球過程、數據收集整理等進行了深入淺出地描述,從普及氣象科技知識的角度出發,讓公眾簡單明白地了解高空氣象探測工作。
  • 路邊廉價氣球原是充的氫氣 遇到明火容易爆燃
    (圖片來自網絡) 公園、遊樂場外商販叫賣的卡通氫氣球,備受孩子們的喜愛,殊不知,這些卡通氣球很可能成為飄浮的空中「地雷」。近日,一則重慶兩個女孩參加婚禮時被氫氣球炸傷的消息,在微博和微信上熱傳。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氫氣球成本遠遠低於安全性更高的氦氣球,目前市面上花5到10元錢就能買到的氣球,基本以易燃易爆的氫氣作為填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