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天天放氣球 風雨無阻分秒不差

2020-12-07 南寧晚報
根據規定時間點,探空員準備放飛探空氣球    黎潔波在電腦上接收探空儀反饋的氣象數據

  ■本報記者趙金玲/文 郭嘉褀/圖 

  【開欄語】

  氣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影《流浪地球》的走紅,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地球與氣象的關係。那麼,陪伴我們每天出行的氣象預報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有時大家感覺預報不準?氣象工作除了大家知道的預報天氣,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工作,其中蘊含著什麼小秘密?

  今日起,南寧晚報開設《氣象有奧秘》專欄,探索氣象秘密、揭秘天氣知識,敬請關注。而第一站,我們首先探訪南寧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揭開這個隱沒在氣象預報背後、默默觀察老天「臉色」的探測站神秘面紗。 

  說起氣球,許多人馬上會想到五顏六色的氣球,它是孩子手上有趣的玩具,或是婚慶現場的浪漫裝點。位於南寧市邕寧區的南寧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以下簡稱高空站),每天也會準時升起巨大的白色氣球。它不是玩具,也並不靚麗,它叫探空氣球,是高空氣象的「觀測員」。每天3次定時放飛探空氣球,雷打不動、風雨不改,是高空觀測氣象人數十年的堅守。

  每天3次定時定點 放飛探空氣球為大氣「把脈」

  早上6時30分,天剛剛亮,許多人還在夢鄉中,高空站站長黎潔波和同事們已迎著清晨的陽光,開始為7時15分的「放球」做準備。

  此時,距離他們上一次在凌晨1時15分「放球」後,還不到5個小時。他們先要從倉庫裡把施放的探空氣球拿出來,檢查儀器、校準數據、充氣、連接探空儀。

  什麼是探空氣球?記者在現場看到,從外觀上看,這是一個超大號的白色橡膠氣球。除了大,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

  要說特別,就是探空氣球還連帶一個共同飛向高空的夥伴——探空儀,用於接收探空氣球發回的信息。和探空氣球一樣,探空儀在出發前半個小時也要進行「體檢」。

  那麼,一個氣球與天氣預報有什麼關係?黎潔波介紹,氣象部門對氣象信息的觀測,主要分為地面觀測和高空觀測兩種。高空觀測通過探空氣球攜帶探空儀,探測地面到3萬米高空之間的高空溫度、氣壓、溼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數據。

  這些數據有什麼作用?黎潔波說,探空儀將高空測得的氣象要素數據反饋回地面雷達,雷達將這些信息傳送給氣象站值班室內的電腦,預報員根據這些要素來判斷未來的天氣狀況。除了用於天氣預報,對於防災減災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像這樣的觀測站,遍布全球。全球各地的探空員必須在同一時間放飛探空氣球,才能將全球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高空氣流的溫度、氣壓、溼度及風向、風速數據記錄下來。反饋回來的數據,會參與全球的氣象數據交換,除了用於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服務外,對生態環境建設也有重要作用。

  7時15分,時間到了!「一、二、三,放!」黎潔波向前快走兩步後,鬆開手中拉著的探空氣球的繩子。神秘的小盒子探空儀,隨著探空氣球飛速向天空飛去……黎潔波露出了笑臉,這一天天氣不錯,放球任務順利地完成了。

  每天放氣球,這樣的工作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實不然。黎潔波說,按照業務規定,他們每天要分別在凌晨1時15分、7時15分、19時15分各放一個探空氣球到高空。一年365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打雷閃電,一天也不能中斷、一次也不能誤時,要保證氣球準時準點成功上天。

  最怕颱風雷暴天氣 老探空員手上都有條形傷痕

  或許有人會說,放氣球太簡單了,手一松就能起飛。然而,放探空氣球,僅僅是手一松那麼簡單嗎?

  記者在現場體驗了一下放探空氣球。天氣不錯,偶有微風,但因為球體本身很大,在風力的加持下,浮力非常大,人必須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拽住它。

  黎潔波說,放探空氣球存在重重挑戰和風險。一方面,氣球內灌的是氫氣,這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在操作過程中,安全尤為重要,在操作前必須要先除靜電。另一方面,氣球在上升過程中,會穿越雲層,遇到水滴、冰晶,穿越大風區,其所處位置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也在不斷變化。有些氣球,在上升過程中繩索會斷掉,氣球飄走;有些氣球,還未到達指定高度就爆炸了。

  放了23年探空氣球的黎潔波表示,在晴好天氣裡,放球就是一瞬間的事;但在颱風、雷暴、大雨等極端天氣下,每一次放球都是考驗。首先,極端天氣對探空員來說,是對臂力、身體平衡力的考驗。如果風力太大,氣球可能會破損或者繩子斷掉,甚至連人都站不穩,被風颳跑。每個老探空員手上都有條形的傷痕,有的有好幾道,都是被探空氣球繩磨出來的。雷暴天氣時,探空員一邊要準時放飛氣球,一邊還要防止雷擊,可謂步步驚心。

  讓黎潔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5年夏天,他正準備放球時,忽然來了一個感應雷,直接把他劈飛了,整個人都像在雷暴中心,非常嚇人,幸好最後沒什麼事。像這樣的經歷,每年雷雨天氣都會遇上。

  一旦探空氣球在升空途中遭遇不測,探空員還要在規定時間內立即再充一個氣球升放到空中,時間緊迫,更是容不得半點猶豫。

  研發自動放球系統 結束人工放球歷史全區推廣

  除了惡劣天氣的考驗,放探空氣球對時間的要求也特別嚴苛。「準時、準時,還是準時。」黎潔波說,無論失敗多少次,氣球都必須要上天。每個球都要在規定時間內施放,並要達到規定高度。規定7時15分施放氣球,7時14分59秒升放都不行。如果因為氣球遭遇不測需要二次放球,最晚也必須控制在5分鐘以內,「如果錯過了,相當於出現了一次重大事故」。

  有了無數次雷暴等極端天氣放球的難忘經歷後,黎潔波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極端天氣避免雷擊,實現自動放球。

  2016年,黎潔波主持研發了L波段雷達簡易自動放球系統代替複雜的人工操作,從探空氣球充氣到攜帶探空儀施放,全過程均實現自動化,可保障在雷暴、大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正常開展高空氣象探測業務。至此,結束了南寧長期以來探空氣球只能由人工釋放的歷史。

  「只要對著控制電腦輕輕一按,就可以操作探空氣球的釋放,不僅減輕了探空員的工作壓力,更提高了放球時間與氣球釋放的同步性,還可以確保L波段探空雷達在最短的時間內捕捉到氣球。」黎潔波介紹,該系統在2017年獲廣西氣象局肯定,並在全區高空站推廣,推動高空氣象探測向智能化、自動化邁進。

  這樣的成績,是黎潔波和同事一年365天堅守和無數次試驗換來的。「氣象觀測沒有假期,一年365天一天都不能中斷,節假日上班是家常便飯了。」黎潔波說,他從1997年來到觀測站工作,23年裡有21個春節都是在高空站的山上度過的,「因為探空氣球的施放需要空曠的環境,並避開航線,這樣的條件一般在遠離市區建築的郊區才能滿足,所以我們無法天天回家。春節值班,大家心裡多少有些失落。幸好家人能理解和支持,有時除夕夜值班,家人還會一起上山過年,這讓我們探空員感到很幸福。」

  探空員的默默付出,換來了南寧氣象高空觀測的優異成績。近年來,高空站有18人次獲評全國質量優秀測報員;2018年,中國氣象局還將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認定為中國百年氣象站;有2名同志獲「廣西技術能手」與「廣西五一勞動獎章」,1名同志獲「全國氣象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四季更替不停,無論天氣晴好,或是大風雷暴,黎潔波和同事們都將繼續堅守高空站,續寫氣象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關焦點

  • 氣象局為啥每天放氣球?
    寶山氣象臺副臺長李用宇心中默數著節奏,手一松,一個碩大的白色氣球緩緩飛向天空。38.6℃!這是上海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下午1時15分,在寶山氣象臺的草坪之上,李用宇正在執行一次加密探空氣球放飛任務。氣球越飛越高,數據不斷出現在後臺的電腦之上。
  • 新原子鐘精準度創紀錄 150億年內計時可分秒不差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4月22日報導,物理學家22日表示,他們已經微調一個原子鐘,該原子鐘在150億年內都不會增減1秒,維持時間比宇宙現已存在的年齡還長。原子鐘研發者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表示,這個「光晶格」鍾使用鍶原子,比2013年創下的世界紀錄精準3倍。
  • 「風雨無阻」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風雨無阻,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in all weathers 無論天氣好壞;風雨無阻 He goes fishing in她出去跑步風雨無阻。但是我不喜歡跑步,我更喜歡散步。 She likes to ride her bike in all weathers. 她喜歡騎自行車,風雨無阻。
  • 我的世界氣球羊mod,把羊變成氣球材質,可以拴在繩子上放風箏
    都知道現在已經到了春暖花開,放風箏的季節了。即使家中沒有風箏,也可以在我的世界裡放風箏。不過遊戲日報MC君為大家介紹的這款風箏並不是一般的風箏,而是我的世界裡的生物——羊,聽起來是不是十分有趣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小技巧】小數點的經緯度與度分秒的經緯度轉換
    某年月日,羅女士讓善子幫忙把小數形式的經緯度轉換為度分秒形式的經緯度,結果,善子卻犯了嚴重的錯誤!在此向羅女士表示深深的歉意。 工作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需要將小數點形式的經緯度轉換為度分秒形式的經緯度,但稍有不慎,就會出錯。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
    結婚禁止放鞭炮,山東小夥用近千隻氣球,打造別樣的「鞭炮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不允許再放鞭炮了,但是碰到結婚這種喜事的時候,不放炮又會覺得像是少點什麼一樣。金婚本身就是特別喜慶的,主要的就是熱鬧,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結婚了,讓大家都感受到這個幸福的氛圍。
  • 隨手放飛氣球罰款上千,你不知道亂飛的氣球危害有多大
    氣球,在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婚禮,生日,派對,有時候再趕上個商場搞什麼大活動,用氣球來渲染氣氛都必不可少,五顏六色一簇一簇的氣球光是看上就讓人感覺很快樂~有時人們還會通過放飛氣球來進一步釋放快樂:看著空中一個個隨風飄蕩的氣球,美的簡直就像一幅畫:不過話說回來,美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放飛這些氣球的同時
  • 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原標題:四川省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原標題:每日三放氣球 自動觀天識雲 3月22日19時15分,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工作人員在釋放探空氣球。3月22日19時15分,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後,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工作人員將一顆高2米、直徑1.5米的探空氣球釋放到天空。氣球最終會帶著無線電探空儀飛到30千米的平流層,在飛行過程中從低到高進行逐層掃描,獲得溫度、大氣壓力、溼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值。
  • 水桶裡放個氣球,老鼠直接掉進陷阱!網友:太厲害
    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人都住上了高樓大廈,老鼠也不太多,但是住在農村或者是平房裡的人還是會看到老鼠的身影,總是在半夜的時候聽見老鼠咔嚓咔嚓咬東西的聲音,這實在是讓人特別討厭。不過國外有一個網友,就分享了這樣一個主意,在水桶裡放一個氣球,結果老鼠直接掉進陷阱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 科學小實驗——燒不破的氣球
    小朋友們玩氣球都知道,氣球經常會爆開,如果將氣球懸停在熱源上方,氣球很快就會爆炸,有沒有辦法讓氣球烤火,卻不能爆開呢!通過這個簡單的科學實驗為你找出答案哦!實驗材料:火柴、蠟燭、氣球、水杯、漏鬥。它不需要大量的水,只需要在吹氣球時就在氣球底部有一點就夠了!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天聞頻道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個新的項目,計劃利用氣球將一個2.5米高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構建一個空中天文臺。目前地球上大氣窗口主要大氣包括光學波段、近紅外波段和射電波段,然而對於遠紅外、毫米波、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幾乎是不透明的。吳慶文表示,每一扇窗口,都能帶給我們豐富的宇宙信息,所以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我們必須越過地球大氣這個障礙。另外,地球大氣的湍流也會讓天體的像出現閃爍現象,導致圖像失真。為了從根本上克服地球大氣層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把望遠鏡放到大氣層之外是非常有必要的。
  • 沒事別放氣球玩了!看看美國放飛140萬個氦氣球,帶來多大的災難
    我們平時自己吹的氣球是飛不起來的,在空中飛一會就會落在地面上,除非有足夠大的風可以把氣球吹走,市面上賣的能飛起來的氣球一般不是氫氣球就是氦氣球,目前在地球上能讓氣球飛起來的氣體也只有這兩樣
  • 博人傳:小忍者在火影巖上放氣球,鳴人怎麼不攔著?
    小忍者在火影巖上放氣球,鳴人怎麼不攔著?這時候木葉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就算是發現這群新生代在做新的嘗試,大多也是一笑了之。如果是比較謹慎的知情人士,一般會希望不要出現大的變動,免得橫生枝節。火影巖上冉冉升起的熱氣球,不知道挑得多少人心驚膽戰。如果不是鳴人率先走過去,說不定會有其他的人出來勸阻。但往這邊走過來的名人也沒有阻攔他們,而是略帶好奇地詢問他們究竟在做什麼,了解了一下他們的目的。
  • 分秒不差!西鐵城H145光動能電波手錶開箱,對比卡西歐LCW-M300D
    精工、西鐵城、卡西歐這三大手錶品牌可以說是造福了廣大囊中羞澀的愛表族群,可以在外行人眼中裝裝B,提升一下氣質和人格魅力,又不需要投入太多Money,屌絲也玩得起。而我買她只是為了看看時間(我說的是真的,裝B遭雷布斯劈腿),提升一下自己的時間觀念,又喜歡秒針那種流逝的感覺,同時對時間一秒不差有強迫症,錶盤又不能太花哨,又不想經常充電,還要是全金屬表殼,牌子不能太LOW,又不能太貴(畫重點:這條最重要),我的要求僅此而已,按照這個門檻,我直接就把老土的勞力士,俗套的歐米茄,古板的百達翡麗排除了,沒有我要的功能嘛。
  • 【科普時間】 探空氣球
    第一次接觸中科院的氣球飛行器研究中心,心想這地兒難道是做小氣球的?中科院不是搞科研的地方嗎?參與進來,才發現此氣球非彼氣球,動輒幾萬、幾十萬立方的高空科學氣球確實是各種高大上,這傢伙要是用嘴吹估計得全國人民一塊來吹了。
  • 宣城這些區域嚴禁升放氣球、孔明燈、風箏、無人機——
    答:禁止升放氣球、孔明燈、風箏、無人機等升空物體;禁止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禁止設置影響機場目視助航設施使用或者飛行員視線的燈光、標誌或者物體等一切妨礙飛機飛行安全的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機場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在民用機場淨空保護區域內從事下列活動:(1)修建不符合機場淨空要求的建築物或者設施
  • 探空氣球:為高空氣象「搭脈」的醫者
    若不是大氣所前陣子的氣球「走失」事件,恐怕大多數人還不認識探空氣球這個「高大上」的存在。9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走失的氣球成了大新聞。當日,該所的一個研究小組與濟南市章丘區氣象局做氣球探空實驗,採用的氣球長約2米,寬約1米,不充氣看起來像是個飛機,充氣後像胖頭鯨魚。
  • 天天故事之——20201126塘口小學支教!
    那麼,天天風雨支教路一走就是七年,我們用愛在影響另一個生命,去照亮山區孩子們的未來。——2020.11.26塘口支教冷風刺骨、雨雪密麻,寒意漸濃。今天一早,我們天天支教小分隊整裝啟程去往塘口小學,雖路途遙遠班車難等,厚重的羽絨服抵擋不住寒氣,但迫不及待想見到孩子們的心情依舊火熱。風雨無阻支教路,不忘初心教育魂!心誠則靈,匠心育人。天天人總是心繫著這群山村裡的精靈們,豐富的課程、精彩的遊戲,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 揭秘探空氣球
    邀請了成都氣象微博的3位粉絲全程參與並通過新浪微博平臺為粉絲直播了「揭秘探空氣球」現場是什麼樣子的呢?相信看了直播的小夥伴兒是很清楚的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現場情況吧3位可愛的粉絲已經到了氣象小姐姐在給大家介紹基本情況等不及要看探空氣球了別著急還沒到時間呢來到氣象局不看看氣象觀測場豈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