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公布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8月21日滄州電(記者戴紹志)在今天舉行的滄州市「2017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今年以來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是:

1.東光縣龍王李鎮閆家梨村南汙染環境案

3月27日10時許,東光縣公安局環安大隊接匿名報警:東光縣龍王李鎮閆家梨村南一院落中有難聞氣味,嚴重汙染環境。接報後,民警立即趕赴涉事地點進行核查,發現院內北側、南側、西側地面及南側廢棄車間內均存放有大量化工桶,且有部分桶破損,液體外溢,現場刺激性氣味嚴重。院內西南廠房內挖有一個土坑,土坑內有不明物質,氣味刺鼻。經滄州科技事務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土坑內的不明物質屬於危險廢物。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三人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2、任丘市李某某等人汙染環境案

5月16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授意孫某某將放在長豐鎮胡村某電動車廠的兩車廢酸倒掉,同時安排司機張某某、田某某、趙某某開車。傾倒途中,趙某某與田某某駕駛的第一輛車洩漏,田某某直接把該車開回任丘市,張某某在李某某指使下,將該車所拉廢酸傾倒在麻家務鎮楊各莊村北溝內。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五人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3、南皮縣曹某某涉嫌汙染環境案

5月23日,南皮縣公安局環安大隊和南皮縣環保局在南皮縣馮家口鎮李皇親村查獲曹某某電泳漆車間對五金件表面進行酸洗除油除鏽,廢水隨意排放到西北面的小樹林內。經環保局檢測,該處廢水重金屬總鋅嚴重超標,涉嫌汙染環境罪。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4、南皮縣張漢家村張某某涉嫌汙染環境案

5月11日16時許,南皮縣公安局環安大隊在南皮縣馮家口鎮張漢家村查獲一處非法電鍍窩點,該電鍍窩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隨意排放到東側垃圾坑內。經環保局檢測,該處廢水重金屬鎳、銅均超標,涉嫌汙染環境罪。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5、南皮縣張某某等汙染環境案

6月9日,南皮縣公安局環安大隊在寨子鎮王國針村南一廢舊大院內查獲一處非法用廢機油提煉柴油的窩點,現場發現提煉鐵罐兩個,儲存罐一個,廢機油五十五桶,廢機油桶皮三百餘個,幾名工人正在給兩個提煉罐添煤加熱提煉柴油。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高某某已被依法移送起訴。

6、任丘王某某等汙染環境案

6月12日,任丘市公安局環安大隊依法對任丘市某金屬製品廠進行檢查,發現該廠建有鍍鋅車間一個,佔地約600平方米,內有鍍鋅池3個,鈍化池子1個,清洗池3個,整流器3臺,拋丸機、抽水泵等設備,生產中產生的廢水用水泵向車間西側的滲坑中排放。經對廠區西側滲坑內汙水樣品提取檢測,該水樣中pH值為6.60(無綱量)、六價鉻濃度為0.393mg/L、總鋅濃度為448mg/L,總鋅超標297.66倍,嚴重汙染環境。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黎某某、唐某某、賈某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7、滄州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汙染環境案

5月13日14時許,在滄州市新華區小趙莊鄉吳官屯村滄州市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院內,第十六電鍍車間的工人將該車間內產生的廢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內,對環境造成汙染。目前,犯罪嫌疑人高某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8、滄州市某建築設備有限公司院內汙染環境案

6月22日,獻縣樂壽鎮田莊村內的滄州某建築設備有限公司院內有一生產建設用膠企業和一鍍鎳廠,在生產過程中廢水通過塑料管道直接排放到廠北河道內和院內滲坑。經檢測,以上兩廠汙染物均超標。目前,犯罪嫌疑人孔某某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9、青縣李某某等汙染環境案

1月至4月期間,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夥同他人多次從天津市靜海縣裝載多家電鍍廠、拉絲廠汙水處理汙泥,傾倒至青縣馬廠鎮、流河鎮等地十處水坑、磚窯坑內。涉及電鍍汙泥數量達兩萬餘噸,嚴重汙染環境。現該系列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其他涉案人員抓捕工作正在進行中。

10、雷某某等人汙染環境案

自2016年9月至案發期間,犯罪嫌疑人雷某某指使他人駕駛槽罐車將存放於東光縣某化工廠內的危險廢物運輸至海興縣,停放在犯罪嫌疑人張某指定的停放地點,後由犯罪嫌疑人袁某某等人將槽罐車開往海興縣漳衛新河海辛碼頭並將危險廢物卸至袁某某的一艘用於砂石料運輸的鐵殼船中。待漲潮時,犯罪嫌疑人袁某某駕駛船舶由漳衛新河碼頭開往渤海新區與山東大口河碼頭3000噸船舶錨地,在錨地將危險廢物傾倒至渤海中。截至案發時,犯罪嫌疑人雷某某等人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廢至少3萬噸。現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11人被批准逮捕,上網追逃6人,案件正在緊張偵辦中。

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是:

1、中石油渤海裝備青縣產業園區安保人員阻撓環保部督查人員執法案

7月5日,環保部督查組工作人員到中石油渤海裝備青縣產業園區開展暗查工作。園區保安人員未按程序進行請示匯報,擅自處理,並存在態度粗魯的情況,影響了環保部督查組工作人員的正常執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7月10日,青縣公安局已對保安隊長閆某、保衛幹事顏某做出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決定;7月13日,滄州市環保局青縣分局對渤海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第一機械廠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15萬元。

2、獻縣趙某瑪鋼廠拒不執行政府令案

5月31日,滄州市環保局獻縣分局工作人員在巡查獻縣本齋鄉本齋東村某瑪鋼廠時發現,該廠管理生產的負責人趙某正在組織工人使用燃煤退火窯進行違規生產,對大氣造成汙染。獻縣環保局曾於4月份向趙某負責的瑪鋼廠下發過責令停止生產的政府令,但趙某因利益驅使不顧相關規定繼續進行違規生產,其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政府令。6月5日,趙某被依法行政拘留7日。

3、南皮縣瑞臣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案

南皮縣瑞臣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無視環保法律法規,未經環保部門批准擅自新建一條隧道窯。4月16日,滄州市環保局南皮分局執法人員現場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立即停止建設。5月15日,滄州市環保局南皮分局執法人員再次對該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仍在繼續違法建設。依據公安部、工信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6月14日,南皮縣公安局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7日,滄州市環保局南皮分局並對該公司處以16500元罰款。

4、滄州華瑞線材有限公司不正常運行大氣汙染防治設施案

6月5日,滄州市環保局河間分局別營中隊執法人員對滄州華瑞線材有限公司現場巡查時發現,該公司雖處於停產狀態,但生產用鍋爐正在燃燒,溼式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不正常運行,大氣汙染物直接高空排放,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20條規定。依據公安部、工信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6月28日,河間市公安局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5日,滄州市環保局河間分局並對該公司處以10萬元罰款。

5、泊頭市榮祥順工具機鑄造有限公司未安裝大氣汙染物處理設備案

泊頭市榮祥順工具機鑄造有限公司無視環保法律法規,鑄造車間未安裝大氣汙染物處理設備,直接排放大氣汙染物,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20條規定。依據公安部、工信部、環保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6月5日,泊頭市公安局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10日,滄州市環保局泊頭分局並對該公司處以10萬元罰款。

6、任丘市宏光三輪車配件廠妨礙執行公務案

5月24日,滄州市環保局任丘分局執法人員在現場巡查時發現,任丘市宏光三輪車配件廠在未辦理環保審批相關手續的情況下,私自非法生產,屬於「散亂汙」企業之列。按照任丘市清理「散亂汙」企業集中行動方案的要求,5月25日,滄州市環保局任丘分局聯合長豐鎮政府、任丘市公安、電力、工商等部門採取「兩斷三清」措施,動用鏟車對其生產設備進行搗毀,任丘市公安局對妨礙執行公務的5名工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7、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王石橋村小煉油廠涉嫌環境犯罪案

石橋村小煉油廠屬於國家重點整治的「十五小」企業,違法加工油品,產生大量廢水和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環境嚴重汙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該違法行為涉嫌環境汙染犯罪。1月28日,滄州市環保局孟村分局對該廠內的設備油罐等進行了查封扣押,並將案件移交孟村公安局依法處理。

8、海興縣宏浩養豬專業合作社涉嫌環境犯罪案

海興縣宏浩養豬專業合作社無視環保法律法規,長期私設暗管,利用滲坑排放有毒物質,造成環境嚴重汙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該違法行為涉嫌環境汙染犯罪。6月2日,滄州市環保局海興分局將案件移送至海興縣人民檢察院和海興縣公安局依法處理。

9、黃驊張某衝車場涉嫌環境犯罪案

黃驊張某衝車場無視環保法律法規,將衝洗罐式大貨車罐體內部產生的廢水,通過在地面開挖的溝渠排至該衝車場東側排澇土溝內,土溝底部及四周無任何防滲措施。經河北科技事務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土溝內的廢水含有烴類有毒物質,造成環境嚴重汙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該違法行為涉嫌環境汙染犯罪。3月16日,滄州市環保局黃驊分局將案件移送至黃驊市公安局依法處理。

10、河北鑫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超標排放大氣汙染物案

河北鑫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無視環保法律法規,幹氣脫硫再生塔裝置排氣筒外排廢氣中二氧化硫和加氫分餾爐裝置排氣筒外排廢氣中氮氧化物均超標排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60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99條規定,滄州市環保局責令該公司自2017年5月1日起至2017年5月31日止限產30%,並處以40萬元罰款。

8月21日,滄州市舉辦「2017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今年以來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圖為滄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在介紹案件相關情況。

相關焦點

  • 滄州環保局通報10起典型案件 南皮一家上榜
    滄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會上滄州市環保局通報了今年以來查處的10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吳橋宏廣橡塑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違反環保驗收制度案。鹽山縣慶雲鎮陳某鍍鋅廠涉嫌環境犯罪案。 陳某無視環保法律法規,在鹽山縣慶雲鎮西城村十字街北路東擅自建設鍍鋅廠,生產中產生的鍍鋅廢水未處理直接排入滲坑,造成環境汙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該違法行為涉嫌環境汙染犯罪。2018年3月16日,滄州市環境保護局鹽山分局將案件移交鹽山縣公安局依法處理。
  • 江蘇省環保廳公布 2017年第二批26起全省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2017年,在省環保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全廳認真落實全面從嚴的環境執法監管要求,以「263」專項行動和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移動執法系統建設,組織開展了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督查、太湖流域交叉互查、化工行業交叉互查、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交叉互查、京津冀「2+26」城市督查、重汙染小型企業清理整頓等環保專項行動。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各地應以新修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的實施為契機,通過電視、報刊、網絡、廣播等多種方式,加強對民眾,特別是偏遠山區村民的宣傳與教育,提高民眾生態環境意識,共同守護生態環境。【專家點評】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的環境違法案件。這起案件的查辦,有這樣幾個值得關注和學習的經驗、做法:一是充分走好群眾路線,發揮群防群治作用。
  • 江蘇公布2019年第二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典型環境違法案件(第二批),接受社會監督。公布的20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涉及全省13個設區市,有近一半問題涉及大氣汙染。(王天翊)  附:2019年第二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1.南京中南融創置業有限公司汙染環境案  2019年8月22日,南京市高淳生態環境局對南京中南融創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NO.2017G02、NO.2017G03地塊」項目工地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項目施工現場大面積裸土未覆蓋,車輛出入道路未硬化,路面積塵、泥塊較多,土方施工未採取溼法作業。
  • 江蘇公布2018年上半年35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北極星環保網訊:2018上半年,為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打好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解決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切實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有關要求,江蘇省各地環保部門敢於動真碰硬,認真抓好查處整改工作,綜合運用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等手段,以強烈的法治思維、「零容忍」的態度,加大重點案件查辦力度、刑事責任追究力度和環境違法案件曝光力度,江蘇省環境執法監管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
  • 省環保廳公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多家企業涉嫌重金屬汙染
    (原標題:省環保廳公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多家企業涉嫌重金屬汙染)
  • 保定曝光生態環境領域十大典型案件
    12月26日上午,保定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曝光了保定市2018年以來查處的生態環境領域十大典型案件。據介紹,保定市在2018年嚴厲打擊涉及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共破獲環保類案件1397起(刑事案件115起,行政案件1282起),其中破獲1起公安部督辦案件,5起省公安廳督辦案件;抓獲各類汙染環境違法犯罪嫌疑人1629名(刑事拘留221名,行政拘留1408名),抓獲網上通緝逃犯18名。
  • 全國首例違法使用ODS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在湖州宣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護「青山綠水」是公安的神聖責任近年來,湖州公安始終堅持「防為主、防為上」工作理念,守青山、護綠水,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近日,全國首例因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環境汙染罪並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件在德清縣人民法院宣判。德清某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因違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生產組合聚醚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罰金7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146萬餘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犯汙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 寧晉連續查處三起汙染環境違法案件!
    寧晉連續查處三起汙染環境違法案件!,有效應對我縣大氣汙染的嚴峻形勢,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職能作用,縣公安局環安大隊按照局黨委要求,以打擊為主責主業,認真履職,主動作為,對汙染環境違法行為展開凌厲攻勢。
  •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通報十起水汙染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然而,仍有一些單位和個人無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視社會責任,心存僥倖,違法排汙,造成惡劣後果。為切實以案示警,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公開通報十起水環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案例一:2019年5月8日,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東分局對劉麗華電鍍廠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單位電鍍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經現場對其排放的廢水進行採樣監測,該單位兩個排放口排放的廢水中鎳分別超標25.8倍和791倍,超標倍數巨大,性質極其惡劣,已涉嫌環境汙染犯罪。大東分局依法對其處以100萬元罰款,並將此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 省環保廳通報2018年首批環境典型違法案件
    ,依法查處了一批利用隱蔽性強、違法性質惡劣的環境汙染案件,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汙染嚴重的環境問題。1-5月,全省共立案處罰1132起案件,罰款6715.89萬元;採取查封扣押措施418起;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31起;實施按日處罰4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19起;辦理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36起,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 3月臨沂環境違法查詢20起 10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3月24日,市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進駐費縣,標誌著市級環保督察正式拉開帷幕。目前,費縣督察已經結束,正在匯總形成督察報告。河東督察正在進行。    同時,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公安、檢察院、法院與環保聯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情況。
  • 2012年以來中國判決汙染環境刑事案件超過4500件
    今年11月2日至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了社會變遷與刑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您在研討會上公布了對我國環境犯罪進行大數據研究的相關成果。焦豔鵬:汙染環境犯罪的懲治在實踐中是由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刑罰執行機關等多個主體相互銜接完成的實踐活動。
  • 瀋陽曝光十起水汙染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7月18日,記者從瀋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切實以案示警,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對10起水汙染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在一起生產汙水直排偷排案中,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大東分局依法對涉案企業開出高達100萬元的罰單。  治理水汙染、保護水環境是瀋陽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也是市民的共同期待。今年年初以來,瀋陽市綜合採取工程措施、生態措施、管理措施,全面向水汙染宣戰。然而,仍有一些單位和個人無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視社會責任,心存僥倖,違法排汙,造成惡劣後果。
  • 河北省公布2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一企業被罰90萬
    一企業偽造監測數據 被罰90萬  昨日我省公開曝光2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昨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外公布,1月份至7月份,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先後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611件,其中,查封扣押732件,限產停產68件,移送行政拘留359件,涉嫌環境汙染犯罪移送公安機關
  • 新樂重拳懲治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典型案例通報來了!
    今年以來,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新樂市分局嚴格執法,始終保持對汙染環境違法犯罪嚴查重處的高壓態勢,重拳懲治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現公布第二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例:1、王某成養殖利用滲坑排放水汙染物案2018年10月17日,王某成負責經營的養殖場利用滲坑排放汙水,汙染環境,被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王某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由生態環境部門處以10萬元的罰款。
  • 去年河南高院環境汙染案件審判還有哪些...
    4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省法院做了一系列工作:省法院提出了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目前正在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當事人在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由檢方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其賠償土壤修復費119萬餘元!
  • 山西省公布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自2018年5月開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安機關移送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334件691人,提起公訴212件453人,已判決案件均系有罪判決。在專項行動中,省檢察院根據案件涉及領域、社會影響程度及關注度、案件性質的典型性,確定了兩批15起案件作為專項行動典型案件掛牌督辦。其中晉城市首例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也是我省首例非法收購獼猴案件。
  • 浙江環境監管文深網密移送案件數量超一千,刑事拘留近一千五百人
    周洛嫣攝中國環境報記者晏利揚 趙曉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916件,行政罰款4.73億元;向公安部門移送環境違法犯罪案件1036件;行政拘留541人,刑事拘留1464人……2014年浙江省環境監管執法漂亮答卷的背後,是打擊環境違法的持續高壓態勢
  • 環境汙染刑事案件典型案例_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涉案地辦案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查清犯罪事實,對被告單位寶勳公司及被告人黃冠群等12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辦理長江經濟帶跨省(直轄市)環境汙染案件,守護好長江母親河方面具有典型意義。(三)典型意義準確認定單位犯罪並追究刑事責任是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中的重點問題,一些地方存在追究自然人犯罪多,追究單位犯罪少,單位犯罪認定難的情況和問題。司法實踐中,經單位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授權的分管負責人決定、同意,實施環境汙染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對單位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均應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