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建農藥廠?賠119萬餘元!去年河南高院環境汙染案件審判還有哪些...

2020-12-04 中國長安網

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賠119萬餘元

省高院通報環境資源審判情況,提出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4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省法院做了一系列工作:省法院提出了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目前正在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當事人在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由檢方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其賠償土壤修復費119萬餘元!

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被判賠土壤修復費119萬餘元

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劉某民註冊成立鄭州新旺化工有限公司,在未取得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租用位於黃河花園口地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黃河灘區土地,違法生產經營甲醇、二甲苯、敵敵畏等危險化學品,且未建立任何專門儲存場所和保護、隔離設施,導致有毒有害液體通過滲漏、洩漏進入地表,造成土壤汙染,有機汙染物通過揮發、擴散等形式從土壤中遷移或逸入空氣、水體中,對生態系統和公眾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嚴重侵害公共利益。在劉某民被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後,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劉某民未經許可違法生產和經營危險化學品,未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導致危險化學品液體洩漏,對土壤造成汙染,劉某民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由於劉某民個人修復能力有限,被汙染的土壤位於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為確保被汙染土壤儘快得到修復,修復工作由政府主導來完成,劉某民承擔相應的費用更為適宜。遂判決劉某民賠償土壤修復費用1193500元、承擔涉案鑑定費用250000元,並向社會公眾發布汙染警示。

劉某民上訴後,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案發地公開開庭並當庭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用司法的力量,守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

去年以來,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省法院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探索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

據省高院副院長王韶華介紹,在2018年底,省法院就與河南省檢察院、河南省公安廳聯合出臺《關於黃河幹流河南段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與河南省檢察院聯合出臺《關於黃河幹流河南段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將黃河幹流河南段的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和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集中由鄭州鐵路兩級法院管轄。為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保障力度,經過深入調研,省法院提出了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目前正在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盤點

去年,河南法院受理環資案件5647件

發布會現場,王韶華通報了全省法院環資審判整體情況:2019年,全省法院受理環資案件5647起,審結5346起。其中刑事一審案件2490件,審結2429件,判處罪犯3134人;民事一審案件1055件,審結968件;行政一審案件2102件,審結1949件。

就依法審理環境汙染防治案件方面,法院堅持罪刑法定原則,依法嚴懲汙染環境犯罪。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加大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的懲治力度,有效威懾潛在汙染者,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安全。共受理環境汙染、破壞生態刑事案件205件,審結199件。

堅持保護優先,依法懲處盜伐濫伐林木、非法採礦、非法佔用農用地等破壞資源行為,共受理此類刑事案件1539件,審結1508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依法懲處濫捕野生動物、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及其製品犯罪,共受理此類刑事案件409件,審結396件。

相關焦點

  • 鄭州一小區供暖設備加壓站噪音不斷 業主獲賠6萬
    鄭州一小區供暖設備加壓站噪音不斷 業主將其告上法庭獲賠6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  樓下「藏」著小區供暖、供水加壓站噪音不斷,能否索賠?2月13日,記者從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省高院環資庭發布了《2018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報告》,其中提及一起住宅噪音汙染案,二審改判物業及開發商在排除妨害的基礎上連帶賠償業主精神撫慰金6萬元。  此外,報告還對全省2018年環境資源審判整體情況做出總結。
  • 河南省高院公布環境資源類典型案例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河南日報訊(記者周青莎)6月4日,在「6·5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並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既有非法排放汙水、有害廢棄物等常見汙染環境案件,也有城市噪聲汙染和盜掘破壞古文化遺址等群眾關注度高的案件。
  • 傾倒垃圾汙染海洋 責任人被判賠780多萬元
    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加強人身安全、公平交易、財產制度、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創業就業保護,依法充分保障港澳企業及港澳居民在內地投資、經營、創新創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據了解,去年以來,廣東法院共審結各類涉港澳民商事案件2萬多件,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
  • 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
    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又創佳績 2020-05-14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
    為築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近年來,福建法院著力構建新時代生態審判體系,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等專業化審判機構,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實行集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於一體的「三加一」歸口審理,最大限度發揮專業化審判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生態環境「三加一」審判機制,為福建的綠水青山厚植密織起司法「防護林」。
  • 報告析中國環境司法現狀 哪些地區汙染環境罪多?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湯琪)哪級政府部門常因環境問題被起訴?環保行政案件多發生在哪些地區?全國汙染環境犯罪現狀如何?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全面介紹了當前中國環境領域的司法現狀。  環境行政案件內容複雜  13日,最高法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5-2017)》。
  • 山東某化工廠600餘噸廢硫酸被非法運至河南傾倒
    10月11日,濮陽縣法院公開審理一起汙染環境案件,該案12名被告將山東某化工公司的600餘噸廢硫酸運至濮陽縣一廢棄工廠內,利用4個滲坑,將廢硫酸滲入地下。濮陽縣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郭某某等因構成汙染環境罪分獲不同刑期。
  • 湖南高院一副庭長被殺害:曾被評為辦案能手
    網傳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一庭副庭長周春梅被人殺害,1月12日,九派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此事屬實,公安機關正在偵辦中。在湖南高院2016年5月份的一份任前公示中,周春梅由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正科級助理審判員,擬提請任命為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審判員。
  • 河南鄭州:「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
    陳晴 攝 在中牟縣運糧河水系、溼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範基地,看著滿眼的波光瀲灩,蘆葦連片,來自中牟縣人民法院的河南首批環境資源審判法官陳麗娟向我們介紹:「我們加強環境司法與行政執法的有效銜接,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成立了這個司法保護示範基地,每年都在這裡組織環保宣傳,先後發放環保普法漫畫書、宣傳冊1萬餘冊,投放魚苗10萬餘尾,還通過成立環保志願者隊伍、開展義務巡河清理垃圾等活動,形成人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 廣州去年開展生態環境損害索賠案件19宗,辦案數量居全省前列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開展生態環境損害索賠案件19宗,辦案數量居全省前列。破解「企業汙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困局生態環境損害是指因汙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的退化。
  • 中國環境資源審判 (2019年)
    該案的審理,明確通行、遊覽、觀賞等權益亦是公眾環境權益的一部分,保護了公眾享受美好生活環境的權益。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審理的綠髮會訴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美公司)、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大氣汙染責任糾紛一案中,速美公司於2015年9月起在淘寶網銷售汽車用品,主要銷售可以使機動車尾氣年檢矇混過關的「年檢神器」產品,已售出3萬餘件,銷售金額約為300餘萬元。
  • 上海高院在線發布2019年中英文版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和十大案例
    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發布中英文版《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上海法院專利審判白皮書》和《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公布「2019年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2019年上海法院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典型案件」。
  • 七旬教師英語作品被研究所侵權使用 索賠百萬元
    南海網海口9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高鵬通訊員胡娜)9月20日,在海南高院民事審判第三庭的聽證室裡,一老一少兩位當事人正在愉快的攀談,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份雙方籤字蓋章的《結束全國所有訴訟及和解協議書》。誰能想到,十幾天前,這兩位還劍拔弩張著,今天卻在法官的調解下,將50多宗著作權糾紛系列案一攬子達成和解。
  • 吳晶晶案件上訴省高院 賠還是不賠都將成風向標
    下午4點多,代理律師姚健彪把這份上訴狀交到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中院移交省高院。  姚健彪說:「上訴案件是必須要受理的,上訴人只要遞交了上訴狀,就意味著二審程序啟動了!」  吳晶晶父母方:一審三個地方不夠合理  姚健彪說,一審判決書寫得很好,論理很清晰、細緻,像一篇論文,但仍有不合理的地方。
  •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2020-05-23 0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首判的警示
    1月4日,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判決被告賠償生態環境修復、環境功能損失、應急處置及檢測、鑑定等費用共計285萬餘元,另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17萬餘元,同時判令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貴州高院2020年6月17日發布一、開陽縣貴冠山泉水廠訴開陽縣榮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汙染侵權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原告貴冠山泉水廠在龍水鄉花山村龍洞溝泉點取地下水生產桶裝水
  • 【多稜鏡】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首判的警示
    劉效仁  1月4日,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判決被告賠償生態環境修復、環境功能損失、應急處置及檢測、鑑定等費用共計285萬餘元,另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17萬餘元,同時判令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當前環境資源類案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筆者試以近年來天津法院環境資源類案件的審理情況以及相關審判人員、機構的運行情況為藍本,談一談如何應對。  一、 當前環境資源類案件存在的問題  1.案件數量與社會現實不符  據環保部門的統計,僅2012年一年,各級環境保護行政部門作出行政處罰、受理信訪以及通過網絡、電話方式受理的汙染投訴共計1170279件,相當於「十一五」期間受理信訪總量的近四倍。
  • 浙江環境監管文深網密移送案件數量超一千,刑事拘留近一千五百人
    鄭曉斌說,經過與公安部門幾個月的明察暗訪,大致摸清了寶源化工暗管偷排的規律和企業夜間明崗暗哨的位置。2014年11月11日凌晨2時,溫州市及下轄的瑞安市兩級環保、公安部門50餘名執法人員「夜襲」瑞安寶源化工。環保、公安抽出骨幹組成的「突擊組」在夜色下潛入工廠,卻撲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