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

2021-01-09 澎湃新聞
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又創佳績

2020-05-14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5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綠皮書)、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自2014年6月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第四次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與往年相同,與白皮書一起發布的還有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即綠皮書。白皮書的發布,是中國環境司法年度發展狀況的具體展示。白皮書和綠皮書的共同發布,則體現了環境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省林區中院作為最高院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之一,始終把環境司法理論研究與環境資源審判實踐緊密結合,在2019年最高院組織開展的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基地聯動試點工作中,與最高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結對,完成了《涉林司法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研究——以黑龍江省林區法院涉林案件為樣本》課題研究,該研究成果在最高院發布的上述白皮書和綠皮書中榜上有名。

省林區中院創建的司法生態修復基地工作機制和舉辦的「林區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研討會」等工作成績也被點名肯定。

《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

(四)環境資源審判理論與實務研究相對穩定

2.司法研究基地成果豐富、活動多彩

2019年,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蓋達組織翻譯出版國外著作3部、相關書籍10餘部;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和基地研究人員在各類期刊、雜誌上公開發表相關學術論文40餘篇。實踐基地亦成功舉辦「林區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研討會」「生態文明與法治保障研討會」「全國法院環境司法研討會」「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研討會」「生態損害索賠訴訟與關聯訴訟的管轄與證據問題」等專題會議。青海省玉樹州中級人民法院實踐基地完成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三江源生態保護司法保障問題研究——以法院審判的視角展開》並順利結項。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查看白皮書全文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查看綠皮書全文

原標題:《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又創佳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韶華到鄭鐵中院調研環境資源案件集中...
    為全面了解掌握省內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工作情況,解決改革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研究提升司法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1月8日上午,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韶華到鄭鐵中院進行調研
  • 環境資源審判補植復綠示範...
    州委政法委副書記徐櫻桃發表致辭,她指出,下一步,迪慶中院要充分發揮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的優勢和司法能動性,積極探索符合迪慶實際的環境資源審判體制機制,努力提升迪慶州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省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魯軍在講話中指出,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的掛牌成立,是創新司法為民機制,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的務實之舉,也是主動對接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大局的擔當之舉,更是為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提供司法保障的有效之舉。
  • 聚焦智力援青關鍵點 開啟青海環資審判新徵程——青海法院19名學員...
    聚焦智力援青關鍵點 開啟青海環資審判新徵程——青海法院19名學員赴江蘇高院參加環境資源審判業務培… 2020-11-03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環境資源審判 (2019年)
    支持地方法院業務培訓,派員為地方法院各類環境資源審判培訓班授課20餘人次。吉林、上海、廣東、河南、湖南、甘肅、青海、重慶、貴州、內蒙古等高院相繼開展省市內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培訓班,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水平。加強廉政、作風建設。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持續整治四風問題。
  • 去年河南高院環境汙染案件審判還有哪些...
    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賠119萬餘元省高院通報環境資源審判情況,提出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4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省法院做了一系列工作:省法院提出了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目前正在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當事人在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由檢方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其賠償土壤修復費119萬餘元!
  • 鄭州一小區供暖設備加壓站噪音不斷 業主獲賠6萬
    2月13日,記者從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省高院環資庭發布了《2018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報告》,其中提及一起住宅噪音汙染案,二審改判物業及開發商在排除妨害的基礎上連帶賠償業主精神撫慰金6萬元。  此外,報告還對全省2018年環境資源審判整體情況做出總結。
  • 安徽高院院長董開軍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安徽高院黨組書記、院長董開軍介紹了安徽法院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情況。 董開軍說 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已從「全面參與」邁向「深度融合」。今年以來,安徽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最高法院《關於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主要抓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抓協作、促融合。
  • 省法院司法巡查組向金昌中院反饋司法巡查情況
    11月26日下午,省法院司法巡查組在金昌中院召開司法巡查情況反饋會。省法院黨組成員、省紀委監委派駐省法院紀檢監察組組長、巡查組組長楊永福出席會議並講話。金昌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周永祥主持會議,金昌中院黨組成員、全體幹警參加會議。
  • 泰安中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泰安中院牢固樹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2020年以來,泰安中院共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248件,一起案件入選全省法院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 歐洲環保協會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參訪徐州中院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6月27日下午,歐洲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龍迪(Dimitri de Boer)、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氣候項目高級官員水明友(Mijo Vodopic)、歐洲環保協會法律項目經理徐婷、張小羽、翻譯張妍琦一行5人來到徐州中院參訪交流。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2020記者看法院
    因為,跟隨最高法環資庭的腳步,我無時不感受到一種強大力量。多年來,司法保護生態環境年年都有大作為。而2020年,我印象最深的兩個關鍵詞,是長江與黃河。 回眸年初,參加最高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我的最大感受是一個「嚴」字。自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以來,在最高法指導下,沿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堅持最嚴法治觀,四年審案超過23萬件。
  •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自2018年以來,海口海事法院共受理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案件80餘件,依法審結海南首例海洋環保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和海南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其中兩宗海洋環保案件入選2019年度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一宗海洋環保案件入選第九屆(2019)十大公益訴訟。
  • 「現在開庭」全媒體直播聚焦祁連山林區法院「楊某等人非法獵捕...
    作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甘肅省祁連山林區人民檢察院訴稱,被告楊某的行為,同時侵犯了國家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秩序,破壞了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的平衡,造成了國家環境資源損失,損害了生態環境公共利益,依法應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被告人楊某及其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和部分案件事實沒有異議,對部分案件事實提出異議並提出從輕、減輕處罰的意見。
  • 終審判決書19年仍未送達當事人,中院、高院各執一詞
    張志義回憶說,2016年之前的16年裡,他去了3次內蒙古高院,無數次呼倫貝爾中院,工作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他的終審判決書卻始終沒有找到。直到2016年,張志義第4次去內蒙古高院,工作人員在檔案室尋找了一個下午,終於找到了相關卷宗。
  • 鞍山中院黨組召開全市法院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專題分析...
    11月30日,鞍山中院黨組召開全市法院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專題分析座談會,傳達省法院《關於張國清書記批示精神及貫徹落實意見》,分析形勢,交流體會,研究部署貫徹落實舉措。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譚家戎主持會議並講話。各基層法院院長、中院各部門副職以上領導幹部參加會議。
  • 學術|關於海事司法優化海洋經濟營商環境的調研
    作為最早進行對外開放的沿海省市之一,浙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港航、臨港工業、漁業等為主要產業類型的海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寧波海事法院在浙江高院指導下服務我省海洋經濟示範發展和海洋強省建設,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海事審判機構為目標,不斷優化海事司法的便利度,為進一步優化我省海洋經濟發展營商環境積累了一些經驗。
  • 【法院動態】渭南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政工工作會議 為實現「雙進」和...
    、司法體制改革、平面網絡媒體宣傳、典型培樹四個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市中院政治部各部門負責人分別對各基層法院相應工作進行了點評並就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和提出了具體要求,會議達到了廣泛充分溝通交流、統一提高思想認識、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理清明晰工作思路、制定細化工作措施、對標明確任務要求的目的。
  • 攜手司法行政 打造溫度司法
    >司法局各位領導先後參觀了員額法官牆、司法之光長廊、執行指揮中心、審判法庭、法警體能訓練中心等處。當看到最早的人民調解員「鄉嗇夫」和最早的自首機制「自告」等展板時,黃安柱指出:司法之光長廊,不僅美化機關辦公環境,而且營造出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文化氛圍,使法官幹警和來訪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薰陶,真正將「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落到實處,建出了高度。
  • 當前環境資源類案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在很多理論問題上還沒有形成一致意見,對於具體案件的審理也處在探索階段,加之可供借鑑參考的經驗不多,使得此類案件的審判工作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  2.新類型案件處理難度大  環境資源的各類案件,普遍存在著取證難、認證難、鑑定難以及因果關係認定難的問題,並且伴隨著執行難、信訪壓力大等諸多困難。從目前處理的汙染環境犯罪案件看,絕大多數案件都是經過環境執法機關前期的行政執法獲取證據,再移交司法機關立案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