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案件上訴省高院 賠還是不賠都將成風向標

2020-11-29 浙江在線

  昨天,離吳晶晶被害已經185天、勾海峰伏法76天,但「吳晶晶案」仍引起市民極大關注。 因為,它的判決結果,是計程車傷害案如何贏得賠償的一個風向標:計程車主應不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是焦點。

  二審程序啟動了

  昨天下午2點多,一審敗訴的吳晶晶父母,來到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在上訴狀籤上了自己的名字,要求撤銷一審判決,並依法改判。

  下午4點多,代理律師姚健彪把這份上訴狀交到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中院移交省高院。

  姚健彪說:「上訴案件是必須要受理的,上訴人只要遞交了上訴狀,就意味著二審程序啟動了!」

  吳晶晶父母方:一審三個地方不夠合理

  姚健彪說,一審判決書寫得很好,論理很清晰、細緻,像一篇論文,但仍有不合理的地方。

  吳晶晶父母的上訴狀分三個部分:

  【一審法院認定「勾海峰所實施的侵權行為與其履行職務間並無關聯性」,是錯誤的。】

  理由:勾海峰和吳晶晶的糾紛,以及他所實施的侵權行為,主要是因他的服務質量低下引起的,如快速行車、猛踩剎車、態度生硬、用腳踢向車內、催促乘客立即下車等。其行為完全是為了經營利益的需要,出於營利的目的。因此,勾海峰的侵權行為,是一種典型的職務行為,至少與履行職務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

  【一審判決認定「勾海峰所實施的侵權行為,已為僱主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所不及……故僱主倪德華無須承擔責任」,這是對僱主責任的曲解。】

  理由:僱主責任是嚴格責任,只要僱員在履行職務過程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就應當承擔責任。其立法思想在於對受害人權益的特殊保護,避免當受害人的權益受到損害時無法及時得到救濟和獲賠。

  【一審民事判決以一、二審刑事判決裁定並沒有對勾海峰所主張的因服務質量問題而發生侵權的事實加以認定,就當然地在民事審理中將相關事實予以排除是錯誤的。】

  理由:勾海峰自歸案以後,曾反覆強調,「到今天這個地步了,沒有必要說假話。」而且,從民事審理的角度出發,當事人的「自認」就足以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而無需其他證據加以證實。

  對立觀點:不應該賠償因證據不足

  高院最終會怎麼判決,給我們留下了懸念。但法律界人士對此案有著兩個完全對立的觀點。 一種認為,應該賠償。但,另一種認為不應該賠償,理由是無法認定「勾海峰所實施的侵權行為與其履行職務間有關聯性」,因為除了勾海峰自己,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殺死了吳晶晶。因為原因的不明確所以無法認定是否應該進行民事賠償。

  民事賠償是看原因的,而刑事案件判決是看結果的,因此,這起民事賠償案的最終判決,會給法律界帶來不小的思考。

  風向標:計程車上傷害案索賠如何進行 吳晶晶被計程車司機殺害,成為計程車上傷害案如何索賠的一個風向標式的案件。

  像吳晶晶這樣被害,死者家屬除了尋求司法救濟外,是否可以通過保險方面得到救濟呢?

  杭州市運管局計程車處處長鄔忠良認為,乘客在計程車上受到損害,如果想從保險方面尋求救濟的話,可以通過旅客意外傷害保險。

  但保險業內人士卻指出:這類保險主要是針對一些意外事故,如車禍、飛來橫禍之類的,如果是因司機等的犯罪行為讓旅客受到損害的,保險公司不會賠。

  浙江信遠律師事務所王曉華律師,曾代理過上塘高架斷頭路案的原告談家(索賠成功)。他很直接地說:「這個案子,除打官司索賠外,吳晶晶父母無路可走!」

相關焦點

  • 今天上午 「吳晶晶案」兇手勾海峰被處決
    今天上午,在「吳晶晶案」民事索賠開庭審理過程中,殺害吳晶晶的兇手勾海峰在看守所裡接受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對他的二審宣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授權
  • 賠119萬餘元!去年河南高院環境汙染案件審判還有哪些...
    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賠119萬餘元省高院通報環境資源審判情況,提出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省法院做了一系列工作:省法院提出了更大範圍的黃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方案,目前正在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當事人在黃河灘區偷建農藥廠,由檢方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其賠償土壤修復費119萬餘元!
  • 兩男子走私高鼻羚羊角 省高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0根羚羊角均來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高鼻羚羊,兩名男子輾轉藏匿,躲過海關檢查,將羚羊角運抵蘭州。這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告破後,其中一人辯稱:「買羚羊角是為了給女兒治病。」9月9日,省高院終審裁定公布:羚羊角的具體用途不影響本案定性,兩人的行為構成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
  • 省高院裡農民工快樂數錢
    □記者 韓景瑋 通訊員 海清 文  記者 許俊文 圖    本報訊 針對歲末年初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高發這一實際情況,省高院從今年11月21日至明年1月20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辦理」活動。昨日,省高院專門邀請部分農民工兄弟到省高院觀摩庭審,並現場為17名農民工集中發放77.6萬元工資款(如圖)。
  • 昆明:個體戶訴奧迪「TT」標誌侵權 官司打到雲南省高院
    幾年前,在昆明經營汽配部的個體老闆張曉平稱,奧迪公司使用的TT標誌侵犯了他的商標專用權,將奧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奧迪公司立即停止使用TT商標,立即停止在中國境內(中國大陸)銷售奧迪TT跑車,索賠56萬元。  昆明中院審理此案後,認為兩個商標的外形存在差異,駁回了張曉平的訴訟請求。張曉平不服,上訴至省高院。29日,省高院將開庭二審此案。
  • 終審判決書19年仍未送達當事人,中院、高院各執一詞
    他將對方告上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後,對方上訴至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但2000年就已經審結的案件,終審判決書卻至今沒有送達至他的手中。「終審判決書送達才生效,判決書不送達,判決不生效,我不能申請執行。找高院,高院說案捲髮還中院讓中院送達,找中院,中院說他們沒收到。」來來回回找了19年,66歲的張志義至今搞不清,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特斯拉回應「被判退一賠三」:將依法提起上訴
    天津車主韓潮在特斯拉官方網站購買特斯拉官方認證 P85 Model S轎車,購買之前銷售告知特斯拉認證車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燒,結構性損傷。但經過車主檢測後該車輛C柱及後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車主從19年8月維權至今終在一審獲得勝訴。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顯示,特斯拉在一審中被判退一賠三。
  • 法院曾判退一賠三 今再起波瀾
    針對消費欺詐問題,法律上支持消費者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權益,並且可訴求「退一賠三」。而重慶車主陳波,就因自己購買的保時捷,為假的BOSE音響,向經銷商索賠「退一賠三」,並且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但是,陳波沒有同意該方案,並將該公司起訴至渝北區法院,要求「退一賠三」。渝北區法院於2017年8月作出的一審判決書顯示,經該院委託,司法鑑定所出具的鑑定意見為,該音響為非「BOSE」品牌保時捷車載音響系統。
  • 鄭州一小區供暖設備加壓站噪音不斷 業主獲賠6萬
    鄭州一小區供暖設備加壓站噪音不斷 業主將其告上法庭獲賠6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段偉朵  樓下「藏」著小區供暖、供水加壓站噪音不斷,能否索賠?2月13日,記者從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省高院環資庭發布了《2018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報告》,其中提及一起住宅噪音汙染案,二審改判物業及開發商在排除妨害的基礎上連帶賠償業主精神撫慰金6萬元。  此外,報告還對全省2018年環境資源審判整體情況做出總結。
  • 省高院個人二等功獲得者任行鬥參加南召縣政法系統英模事跡報告會
    省高院個人二等功獲得者任行鬥參加南召縣政法系統英模事跡報告會 2020-07-11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降鐵球砸死女嬰全樓被判「賠」後續:已有30多戶業主準備上訴
    最近,一則「天降鐵球砸死女嬰,整棟樓判賠」的消息,引發關注。8月24日,四川遂寧首個高空墜物致人死亡案宣判,因未找到拋物者,事發地整棟住戶均被判賠。近日,已有30餘戶業主表示準備上訴。於是,女嬰父母將事發地整棟樓的住戶全部起訴至法院。前不久,遂寧市船山區法院一審判決,除家中確無人居住的不承擔責任外,其餘121戶業主每戶補償原告3000元。
  • 華南快速幹線省高院入口將於8月5日凌晨開通
    記者2日從市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獲悉,華南快速幹線黃埔立交北行入口改造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將於8月5日凌晨開通。據了解,2018年6月,為配合該立交改造施工,相關部門封閉華南快速幹線北行21號黃埔出口(即省高院出口)。
  • 上海高院在線發布2019年中英文版智慧財產權審判白皮書和十大案例
    在上海點點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犀牛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首次運用證據出示令制度,責令被告提交有關被控遊戲營收的證據,並因兩被告拒不提交證據,參考原告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將一審判賠金額從20萬元改判至300萬元。
  • 華南快速幹線省高院入口下周一凌晨開通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董聖剛 文春武)今日,記者從市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獲悉,華南快速幹線黃埔立交北行入口改造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將於8月5日凌晨開通。據介紹,2018年6月,為配合該立交改造施工,相關部門封閉華南快速幹線北行21號黃埔出口(即省高院出口),經過努力,今年5月5日已先行開通華南快速幹線北行省高院出口,現將於8月5日開通新增的華南快速幹線黃埔立交北行入口。
  • 河南省高院公布環境資源類典型案例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河南日報訊(記者周青莎)6月4日,在「6·5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並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既有非法排放汙水、有害廢棄物等常見汙染環境案件,也有城市噪聲汙染和盜掘破壞古文化遺址等群眾關注度高的案件。
  • 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對船員人身傷亡案件中懲罰性賠償的最新態度
    Dutra Group」 一案做出二審判決,肯定船員由於船舶不適航的原因而受傷時,有權向船東提出懲罰性賠償(punitive damage)索賠要求作為救濟措施。有關判決將對在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所轄的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處理船員人身傷亡案件,特別是對船員因船舶不適航造成受傷案件的處理產生重要影響。
  • 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案件成為加拿大首宗挑戰魚翅禁令的個案。  首宗成功挑戰禁令個案  法官史賓斯(James Spence)11月30日判四華人勝訴。《環球郵報》報導指,史賓斯雖同意割鰭棄鯊是不人道行為,但他認為消費魚翅危害瀕危物種及危害個人健康兩點,均存在「極大爭議」,而且附例不存在合法的本地目的,與保障多市生態環境無關,認為禁令超越市府權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