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安河高等法院(Ontario Superior Court)宣布多倫多市政府的魚翅禁令無效,直指禁令超越市府權限。不少華人團體俱支持法庭的裁決,主張禁售魚翅的市議員則期望市府上訴推翻裁決。

  多倫多市府於去年秋季通過《禁止銷售、食用及藏有魚翅的附例》,指魚翅可能對市民健康及安全構成「不良影響」,並會損害多市環境,因此必須全面禁止魚翅及其相關產品流出市面。禁令在今年9月份實施,但四名本地華人伍卓生、林綺華、譚寶生及馬松林於7月26日入稟安河最高法院,指禁令超越市府權限,應該宣布無效。案件成為加拿大首宗挑戰魚翅禁令的個案。

  首宗成功挑戰禁令個案

  法官史賓斯(James Spence)11月30日判四華人勝訴。《環球郵報》報導指,史賓斯雖同意割鰭棄鯊是不人道行為,但他認為消費魚翅危害瀕危物種及危害個人健康兩點,均存在「極大爭議」,而且附例不存在合法的本地目的,與保障多市生態環境無關,認為禁令超越市府權責範圍。

  史賓斯又指,市政府從未考慮禁止其他少數族裔的食品和服飾,認為禁令有歧視華人社群之嫌。他指出現時全球95%的魚翅是銷售至中國,多倫多絕非主要魚翅市場,但他同意部分加拿大城市之所以不通過禁令,僅由於魚翅銷售有利可圖。

  多市市府則辯護指,魚翅「對生態及環境帶有明顯的潛在傷害」,又認為多倫多市民均願意負起全球公民的責任,維護全球生態平衡。至於代表四名興訟人的Miller Thomson律師行律師盧曼(Andrew Roman)則重申,魚翅禁令不是市府權責範圍可處理的事務,亦不應強行把道德意見轉化為法律條文。

  贊成立法議員盼市府上訴

  不少華人團體俱支持法庭的裁決,但推動立法禁售魚翅的多倫多市議員狄比米卡(Glenn De Baeremaeker)期望能夠上訴推翻法庭裁決:「市議會應該做正確的事。我們應該表明這是虐待動物行為。」

  現時除多市以外,安河已有六個市政府頒布魚翅禁令,卑詩省內亦有數個地方政府實施類似禁令,而美國包括加州及俄勒岡州在內的五個州份,亦嚴格禁止銷售魚翅。

相關焦點

  • 美裁定維持加州禁止魚翅法律 華人社區繼續上訴
    中新社舊金山3月25日電 (記者 劉丹)美國聯邦法院北加州地方法庭1名法官25日作出裁定,繼續維持加州禁止魚翅法律,駁回舊金山兩個華人團體對該法律歧視華人社區的訴訟請求。華人社區組織表示將繼續上訴抗爭。  2011年9月,加州議會通過禁止魚翅議案。
  • 湖南高院法官慘遭殺害的細節披露!真相讓人憤怒!
    寒風凜冽的冬日,一個女法官的倒下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1月12日清晨,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周春梅在小區地下車庫被人行刺,當場死亡。 「湖南女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殘忍殺害」一案,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倍感痛心。
  • WeChat禁令最後一刻被美國聯邦法官叫停!危機暫時解除,在美華人可...
    就在幾個小時前,美國舊金山法官正式下令,暫停實施微信禁令! 這也意味著,美國商務部於9月18日針對WeChat在美國地區運營的禁令,將被暫時擱置。在美華人在9月20日以後,仍能繼續下載、使用WeChat。
  • 美國微信禁令最新進展:民眾可照常使用,但禁令未被撤銷
    免責信:只是階段性勝利8月禁令剛發出不久,一些在美華人律師就註冊了非營利機構「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簡稱美微聯會或 USWUA),並募集資金向美國政府發起了訴訟。該動議要求法官阻止美國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實施對微信的封殺,並且在禁令對「交易」做出正式定義後的60天內,免除任何違抗命令的用戶的刑事和民事責任。美微聯會聘請的律師在庭上直言:總統令的真實目的並非解決微信可能存在的所謂「國家安全」擔憂,而是來轉移公眾對於其防控新冠疫情失職的注意力。
  • 華人聘新律師欲推翻加州禁魚翅法案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舊金山華人指控加州禁魚翅法案(AB376)歧視華人一案發生轉機,華人團體聘請南加州律師鄧尼鮑爾(Michael Tenenbaum)做辯護。    18日鄧尼鮑爾(Michael Tenenbaum)稱,聯邦訂有嚴格法律管制鯊魚捕捉及買賣,加州政府無權過問,所有合法途徑獲得的魚翅,都可合法在加州出售。    第九巡迴法庭一個由三名大法官組成的合議庭,當日為兩華人團體「華埠街坊會」及「美亞正義聯盟」提出的推翻禁魚翅法案(AB376)訴訟舉行聽證會。原告兩次敗訴後,上訴至第九巡迴法庭。
  • 國際環保主義者稱讚中國公務接待禁止魚翅禁令
    【環球時報記者 趙曉松 葉貝茜】中國政府8日宣布不得在公務接待中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餚和用野生保護動物製作的菜餚。法新社9日報導稱,該禁令得到國際環保主義者的稱讚,他們認為此舉將為保護瀕危物種創造先例。
  • 卡爾森瑞德酒店集團頒布魚翅禁令
    新加坡2014年9月2日電 /美通社/ -- 卡爾森瑞德酒店集團今天正式頒布魚翅禁令,加入保護野生鯊魚的行列。魚翅禁令旨在挽救正在迅速減少的鯊魚數量,彰顯了卡爾森瑞德酒店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可持續發展海鮮貨源的堅決支持。
  • 紐約下達魚翅禁令,各大中餐館改賣海參燕窩
    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野生動物項目經理何燕青(Iris Ho)表示,此案具有重要意義,「這項控告對於紐約州及其他州的那些海鮮貿易公司,以及各種通過非法渠道採購魚翅的餐館來說,是一個有效的震懾。」報導稱,儘管該案獲得勝訴,但該禁令實施一年來,似乎沒有多少消費者或餐廳受到很大影響。
  • 性 黑錢 中間人 臺灣「高院」法官紅粉知己受矚目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檢調單位偵辦臺灣「高院」法官貪瀆案,案情如滾雪球,扯出不少司法官藉由「紅粉知己」充當白手套收賄,上演一出「性、黑錢、白手套(黑錢漂白的中間人)」的劇目。最受矚目的,可能要算前天(11日)被檢調拘提,被懷疑透過律師邱創舜行賄臺灣「高院」法官的婦人廖姿婷。
  • 美國紐約州禁魚翅法7月1日施行 華人餐廳觀望
    中新網7月1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州禁魚翅法7月1日即將施行,面對政府新規定,華人餐廳、酒樓大多已做好萬全準備,魚翅從菜單移除不要緊,拿出加入高貴食材、更費工的頂級燉湯,有自信照樣能抓住老饕的胃。部分業者反應,近期雖將魚翅餐點降價求售,也吸引許多食客,但仍有不少存貨,尚未想出對策。
  • 湖南高院一女法官被殺害,兇手是女法官的閨蜜,只因周某拒絕幫忙
    近期,有媒體報導,湖南高院一女法官被人殺害。據了解,事件發生在1月12日,當天警方接到一則報警電話,對方表示某小區的地下車庫有人被刺傷,警方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經過調查發現被害人周某,是湖南省高院的法官,今年45歲,警方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女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後在現場將嫌疑人向某(女,今年44歲)抓獲。
  • 別拿「中國傳統」為吃魚翅陋習辯解
    原標題:別拿「中國傳統」為吃魚翅陋習辯解  紐約下達魚翅禁令,各大中餐館改賣海參燕窩。紐約州禁止擁有、零售和批發魚翅。《紐約時報》表示,它是魚翅湯的主料,而魚翅湯往往作為地位的象徵,出現在中國傳統婚宴上。布魯克林日落公園第八大道一家中國海鮮餐館的一位大廚認為,魚翅湯是不可替代的,他不願公開挑戰這項禁令,所以沒有透露姓名。
  • 華人回國多個選擇!又一航空恢復多倫多直飛中國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加拿大華人、留學生回國成了個大問題,不僅機票價格高昂,而且數量還非常有限......尤其是多倫多的華人們,直飛回國的航班更是少之又少,還需要先輾轉前往溫哥華再回國。,多倫多華人直飛回國又多了個選擇!
  • 外報從魚翅禁令看反腐:中共反腐之拳將緊握不放
    外報從魚翅禁令看反腐:中共反腐之拳將緊握不放   中新網2月10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刊載《鯊魚也開心》一文
  • 重慶高院院長錢鋒:利益衝突考驗法官人品
    重慶高院院長錢鋒:利益衝突考驗法官人品   溫家寶總理在談到溫甬動車事故的深刻教訓時曾說
  • 英語中居然有這麼多歧視華人的單詞! 聽到了別猶豫, 直接懟回去!
    此前,紐約的一家麥當勞裡面也出現美國老太太不讓中國留學生坐椅子的事情,還高聲叫罵「我們美國人才有權利坐」…… 加拿大這邊社會對移民接納程度高,對華人的歧視的情況比美國那邊好很多,但也陸續發生了一些歧視事件。
  • 魚翅滋補又養顏?你想多了,一碗魚翅還不及兩個雞蛋
    ——全球90%魚翅進口到我國,現在下降7成魚翅主要消費市場為北上廣一線城市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魚翅進口國和消費國,全球魚翅貿易為1億6000噸幹翅,90%進口到我國,主要分布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其中以北京需求最旺,2012年《中國經濟周刊》有數據顯示,北京每天乾魚翅的消費量在5000斤左右,消費額大約1個億,數目確實令人心驚。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特別是疫情下更嚴重,為何有些華人不願回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
  • 英媒:明星效應還是因為禁令?中國魚翅交易量兩年下滑82%
    英媒:明星效應還是因為禁令? 英國《每日電訊》指出,自從中國開始禁止在政府宴請中使用魚翅,以及一場名人媒體活動之後,魚翅的銷量下降了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