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院院長錢鋒:利益衝突考驗法官人品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重慶高院院長錢鋒:利益衝突考驗法官人品

  溫家寶總理在談到溫甬動車事故的深刻教訓時曾說:「產品如人品,什麼樣的人品就有什麼樣的產品」。同樣也可以這麼認為,法官人品的好壞決定著司法產品質量的高低。

  裁判是司法提供給社會的最終產品,公正、廉潔、效率是這項產品的重要特徵。人們常把包括司法機關在內的國家公權機關稱為「國之公器」,公器產出的產品其實就可以視為一種公共服務產品。既然是產品,那麼這種「公共產品」同樣存在質量問題,而且質量要求比一般消費產品更高。司法公共產品一旦「變異」,就可能淪為少數人或者個別利益集團的「特殊商品」,就可能成為個別枉法裁判者恣意把玩的「私人物件」,進而導致產品質量信任危機,最終會引發整個社會對司法職業和司法制度的不信任。

  司法產品是技術的產品,但更是良心的產品。法官職業如同醫生,沒有熟練的司法技能,空有一片好心也不一定能辦好事。同時也要看到,任何法律都不是完美的,是在「不完美」之中鑽空子、謀私利,或是在「不完美」之中秉公心、持正義,努力追求司法結果的完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法官的良心。從這個角度而言,法官良知就是最好的法律。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了讓人信賴的人品,裁判結果自然容易得到認可,即便不被認可也可能因為法官人品無懈可擊而誠服;如果法官品行不高,其身不正,即便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裁決,也難以取信於民。

  法官人品包括公正、獨立、節制、誠信、謹慎等,其中廉潔是底線。廉潔是公正的基礎,只有秉持公正之心才能有廉潔的境界,也只有廉潔境界的法官才會公正司法。司法廉潔莫過於「不貪贓不枉法」六個字。再精密的邏輯、再嚴謹的推理,再高深的知識,離開了廉潔的品質保障,也可能成為徇私枉法的幌子。一些枉法裁判者為自己辯解是「貪贓不枉法」,這種割裂無異於自欺欺人。只要貪了贓就是種下了「毒樹」,必然滋生枉法的「惡果」。

  利益衝突考驗法官的人品。從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到中紀委十七屆六中全會反覆強調,防止利益衝突已成為反腐倡廉的重點,也指向下輪反腐敗體系建設的方向。在司法領域,同樣存在司法權謀求的公共利益與司法者個體的私人利益的衝突。法官手中法槌可定利益得失,手下硃筆可分利益多寡,無時無刻不面臨利益衝突考驗。沒有好的人品掌舵,就可能在周而往復的利益衝突中喪失自我、迷失方向,甚至被利益暗礁撞得「頭破血流」。

  防止利益衝突需要約束限制與激勵引領並重。在保障司法廉潔的路徑選擇上,一直有制度機制與品格道德孰輕孰重的爭論。制度反腐一度被認為最管用,但亦有「反腐制度越來越多、不廉行為一點不少」的困境;人品作為良知與道德的結合,是廉潔的本源,但歷史及實踐證明片面強調道德教化不能解決人性的不確定性問題。無論是對制度或人品的路徑依賴,都有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制度引人向善的激勵引領功能,恰是兩種路徑的交點。這種約束中的激勵,限制中的引領,啟發我們對制度反腐與人品御腐做更深刻的理解。只有以引人向善視角為司法廉潔制度注入更多的人文情懷,進而增強感情認同,才能引導法官人品向好的方向發展,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利益衝突。

  防止利益衝突的治本之策是增加不廉成本。經濟分析法觀點認為法官是「經濟人」,在廉潔上會權衡利弊、趨利避害。「經濟人」假設忽略了法官「道德人」的角色,便掩飾了法官作為國家審判權行使者,不可能也不應是自私自利的「經濟人」。但經濟分析法的成本理念卻對防止利益衝突有所啟示。重慶法院近年司法廉政建設的思路很大程度就體現了「增加不廉成本,促進司法廉潔」。「零容忍」既體現嚴懲司法不廉的力度,又表達任何司法不廉都具有高發現的概率。「四個一律」以「禁止性規定+後果性規定」劃定「高壓線」,違法成本一目了然。「終身禁業」類似於剝奪「士兵拿槍的權利」,其高昂成本意含「司法廉潔沒有回頭浪子」。

  防止利益衝突的直接手段是物理隔離。司法的自清自潔自淨,最好也是最笨的辦法莫過於利益衝突的「物理隔離」。司法拍賣改革,就是以第三方介入制衡將私利與公益斷然分開;司法評估改革引入各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解決當事人異議問題,就是以超脫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來化解利益爭議;在全國法院較早實行單方退出,率先探索解決隱形代理,就是讓法官與代理人保持應有距離,消除合理懷疑。總的思路是在司法主體和利害關係人間設立利益隔離的物理屏障。這個物理屏障,既可是第三方平臺,也可是一方的退出,或者是利益關係的公開。今後防止利益衝突的重點是隱性代理的常態治理和司法拍賣網際網路結算系統的建設。要加快建立隱性代理信息庫,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公開,接受關於隱性代理的投訴舉報,接受社會的監督,查辦隱性代理典型案件,增強制度威懾力。司法拍賣改革方面,繼續指導「重交所」做好「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的深度研發,力爭早日建成「網上結算」系統,形成完整的網際網路拍賣交易系統,使之在規範產權交易體系、防治不廉方面發揮標杆示範作用。(作者系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錢 鋒)

【編輯:張尚初】

相關焦點

  • 面臨利益衝突時的反應,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品
    一個人的人品怎麼樣,就看他和你有利益衝突的時候,當你和他面臨利益衝突關係,特別是在利益受損時,他的反應,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品。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經說過:但凡在利益衝突面前,不為所動保持初心的人,往往內心豁達、品行優良,做事肯為對方考慮,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 性 黑錢 中間人 臺灣「高院」法官紅粉知己受矚目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檢調單位偵辦臺灣「高院」法官貪瀆案,案情如滾雪球,扯出不少司法官藉由「紅粉知己」充當白手套收賄,上演一出「性、黑錢、白手套(黑錢漂白的中間人)」的劇目。最受矚目的,可能要算前天(11日)被檢調拘提,被懷疑透過律師邱創舜行賄臺灣「高院」法官的婦人廖姿婷。
  • 湖南高院法官慘遭殺害的細節披露!真相讓人憤怒!
    寒風凜冽的冬日,一個女法官的倒下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1月12日清晨,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周春梅在小區地下車庫被人行刺,當場死亡。 「湖南女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殘忍殺害」一案,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倍感痛心。
  • 在法治軌道上化解利益衝突
    法律為市場主體平等交易創造了條件,也為市場主體解決利益衝突提供了解決途徑。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把頂層設計與法律治理有機結合,在制度安排上,發揮法律在清晰利益邊界、遏制利益膨脹、協調利益關係、平衡利益訴求、維護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法治方式處理各種利益衝突  利益結構的變化容易引發社會衝突。
  • 湖南高院一女法官被殺害,兇手是女法官的閨蜜,只因周某拒絕幫忙
    近期,有媒體報導,湖南高院一女法官被人殺害。據了解,事件發生在1月12日,當天警方接到一則報警電話,對方表示某小區的地下車庫有人被刺傷,警方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經過調查發現被害人周某,是湖南省高院的法官,今年45歲,警方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女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後在現場將嫌疑人向某(女,今年44歲)抓獲。
  • 周玉華鼓勵預備法官做社會公平正義的忠實維護者
    14:58 | 來源:中國法院網山東頻道 | 作者:郭德民 查仲玉   4月26日上午,2011年度山東全省法院預備法官培訓班結業典禮在山東法官培訓學院舉行
  • 追求精神和人格升華:浙高院「指引」法官「八小時以外」
    ,督促他們管好「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避免因不正當或看似不正當的言行而與法官職務和身份發生衝突。       2012年,浙江省高院曾發布《柔性處理,藝術拒絕——法官拒請、拒禮、拒託提示手冊》,被最高院在全國法院推廣,此次的《指引》可視為其「姊妹篇」。       業外行為,一般指在非工作時間、非工作場合從事的與履行職務無關的社會活動和個人行為。
  • ——記上海高院民法總則研究興趣小組 - 人民法院報
    田文才具有豐富的審判經驗,他在上海法官培訓中心給法官們講課時常常會提到「法官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法官,知道法在何處,懂得適用法律條文來審理案件;第二層次的法官,不僅知道法在何處,更知道法背後的立法背景,條文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熟練正確適用法律;第三層次的法官,能嫻熟適用法律,知曉社情民意,當法與政策、情理等產生衝突時,知道法、情、理的融合,從而達到法律真正尊崇的公平正義。
  • 這位重慶女法官 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希望天下太平,無訟無爭這位重慶女法官 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原告在奧地利,被告在美國,審案的法官在重慶。一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市一中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法官譚穎,一不留心就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 陝西省高院政治部處長張鋒一行到鳳縣法院調研指導工作
    張鋒處長一行到鳳縣法院調研指導工作中國網5月24日訊 昨日(5月23日)下午,陝西省高院政治部法官法警管理處張鋒處長一行到鳳縣法院就山區法院員額法官科學分配情況鳳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江偉,省高院法官法警管理處幹部吳曉軍陪同檢查。
  • 周農:用多種機制防止利益衝突
    創新監督機制,用制度的威力防止利益衝突。一是加強重點對象監督。比如2012年,省水利廳在對機關工作人員家庭主要社會關係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湖南省水利機關工作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暫行辦法》;省交通運輸廳出臺了《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建設項目技術服務招標及委託防止利益衝突若干規定》,設定了交通運輸行業公職人員12條行為規範;省司法廳加強對全省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出臺了《湖南省律師和律師事務所避免利益衝突的規定》;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等單位從防止利益衝突角度出發
  • 李永利任重慶市高院代院長 楊臨萍已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12月31日綜合報導 據重慶黨建頭條消息,12月31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三次會議,會議表決通過了相關人事事項。任命李永利為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並決定李永利為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
  • 安徽高院院長董開軍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安徽高院院長董開軍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提升站位 攜手前行 在長三角更高質量… 2020-11-2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謹防「利益衝突」
    這是一起不經意間浮出水面的典型的利益衝突事件。 何謂「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它指的是,當一個人或組織機構(一方)與另一個人或組織機構(另一方)存在利益關係,一方的判斷損害另一方的利益或維護自身不正當的利益時,便構成利益衝突。這裡的利益當然包括經濟利益,但又不只是經濟利益,還包括專業利益、個人聲譽等。
  • 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高院法官認為多倫多魚翅禁令越權兼歧視華人   首宗成功挑戰禁令個案  法官史賓斯(James Spence)11月30日判四華人勝訴。《環球郵報》報導指,史賓斯雖同意割鰭棄鯊是不人道行為,但他認為消費魚翅危害瀕危物種及危害個人健康兩點,均存在「極大爭議」,而且附例不存在合法的本地目的,與保障多市生態環境無關,認為禁令超越市府權責範圍。
  • 青島一法院院長被查
    舉報   11月25日,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通報,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光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 湖南高院一副庭長被殺害:曾被評為辦案能手
    至於被害細節,有人在朋友圈發布如下:春梅香自苦寒來記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長周春梅她,湖南高院2014年度辦案能手,全年辦案數位居全院3個民事審判庭第一,所辦案件經評查全部為優秀,且無一超審限,無一上訪鬧訪,無一因過錯被發回、改判;她,從小就懷揣著法官夢想,並為實現這一夢想而堅持不懈;她,明辨是非、善用法理、準確衡平、案結事了;她,情系婦女兒童
  • 專訪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轉型矛盾大多是利益衝突
    復旦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被南京大學一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稱為是中國唯一一個橫跨六個學科,並在法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核心社會科學學科同時位居前五名的學者。日前,鄧正來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詳談其對社會正義的見解。第一財經日報:不久前你提到,轉型時期的世界尤其是中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漸進性,這逼著大家去思考有關社會正義的問題。
  • 這位重慶女法官,在疫情期間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
    原告在奧地利,被告在美國,審案的法官在重慶,受疫情影響,市一中法院涉外商事審判法官譚穎辦了一件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案件。這場擴日持久的官司,經過她和書記員的不斷撮合、調解,雙方從庭上的劍拔弩張,最終到能心平氣和地協商。更讓人興奮的是,今年11月6日凌晨4:50,譚穎收到了原告從奧地利專門發來的撤訴微信。
  • 利益衝突詞源探究與防範制度的發展
    1973年,加拿大制定了《利益衝突指導原則》,被認為是利益衝突立法的雛形。1985年,加拿大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利益衝突條例》,並於1994年和2003年分別制定了《利益衝突與離職後行為準則》《公共服務的價值與倫理規範》。2006年,在前述立法的基礎上,加拿大制定了專門的《利益衝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