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垃圾汙染海洋 責任人被判賠780多萬元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黃慧辰、賀偉)昨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首次統一發布了20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糾紛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反映了近年來廣東法院審理的涉港澳民商事案件有關生產經營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以及跨境投資、跨境婚姻、跨境務工等領域權益保護等內容,對廣東全省法院審理相關民商事案件進行指導。

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法律制度不同、制度規則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的瓶頸。廣東法院按照「中央要求、灣區所向、三地所長」原則,以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重點,在推動依法平等保護、深化司法合作的銜接上聚焦發力,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各類要素深度融合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加強人身安全、公平交易、財產制度、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創業就業保護,依法充分保障港澳企業及港澳居民在內地投資、經營、創新創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據了解,去年以來,廣東法院共審結各類涉港澳民商事案件2萬多件,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今年1-11月審結涉港澳民商事一審案件8488件,辦理區際司法協助案件2374件。

典型案例:

傾倒垃圾致使海水汙染

2016年7月、8月期間,內地居民彭某權、馮某林、何某生、何某森、袁某勝為謀取非法利益,以加高加固堤圍為藉口,在東莞市中堂鎮碼頭將垃圾通過船舶運往中山市民眾鎮橫門東出海航道12號燈標堤圍處進行傾倒。經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評估鑑定,垃圾中含有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質,垃圾滲濾液進入海水後造成海水汙染,造成經濟損失人民幣3862716.5元和生態修復費用人民幣3751941.78元。廣東省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對彭某權等人提起訴訟,主張其賠償生態修復費用和經濟損失。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支持提起公益起訴。

廣州海事法院一審判決認為,彭某權等人傾倒的垃圾汙染了海洋環境,負責海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的廣東省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有權提起本案訴訟,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可以支持起訴。彭某權等人的行為構成汙染環境共同侵權,彭某權、馮某林、何某生、何某森應連帶賠償生態修復費用、經濟損失等共計人民幣780餘萬元,袁某勝在其參與實施的環境損害範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賠款應上交國庫用於修復被損害的生態環境。判後,袁某勝提起上訴,因逾期未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按其自動撤回上訴處理,一審判決生效。

據悉,本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後,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本案的審理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彰顯大灣區內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環境司法理念,行政主管部門、檢察機關、司法機關根據民事訴訟法最新修訂的公益訴訟制度切實履行職責,為建設美麗灣區保駕護航。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海南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向大海傾倒建築垃圾 被判...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關家玉)經過一整天庭審,3月26日下午,備受關注的海南省海口市一企業向大海傾倒建築垃圾公益訴訟案在海口市海事法院當庭宣判,判令包括船主在內的三被告共同賠償海洋生態環境損失等各項費用共計907.564萬元,並在全國性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被告表示不服判決,將在收到判決書後上訴。
  • 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860萬餘元,同時支付鑑定評估費47.5萬元和公告費800元,並在全國性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自2018年10月起,不斷有市民舉報在海口市美蘭區海甸島美麗沙附近海域存在船舶非法傾倒垃圾汙染海洋環境的情況。海口市秀英區檢察院永興海洋檢察室獲悉線索後,用無人機拍攝到3艘船舶在美麗沙西側一臨時碼頭裝運建築垃圾,駛出約1公裡就將全部垃圾傾倒進海裡的高清視頻並上報。
  • 海洋汙染有多嚴重?海上「垃圾場」分分鐘危害你的生命!
    海洋汙染有多嚴重就在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9月1日起,我國將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至十萬元的罰款。
  • 最高檢首次發布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中山四人往海裡倒三次垃圾...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日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了解到,廣東中山市檢察機關成功查辦的彭某權等4人汙染環境案,近日成功入選最高檢首次發布的服務保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成為此次評選唯一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
  • 最高檢首次發布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
    廣東中山市檢察機關成功查辦的彭某權等4人汙染環境案,近日成功入選最高檢首次發布的服務保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成為此次評選唯一海洋環境汙染類典型案例。2016年7月至8月期間,被告人彭某權、馮某林、何某生、何某森四人共謀,由彭某權聯繫僱傭船舶分三次將1200立方廢棄膠紙(其中含紙屑、碎布和碎塑料等)運至廣東省中山市橫門東出海航道l2號燈標北堤圍墾(指在海灘上建造圈築的堤壩),由何某生、何某森提供鉤機並僱請司機,將廢棄膠紙傾倒至圍墾內。
  • 廣東數人偷倒垃圾汙染海水土壤被索賠近800萬元
    ­  廣州日報中山訊 (全媒體記者潘斌 通訊員黃忠、吳志軍)數人從東莞碼頭運輸垃圾到中山橫門圍墾進行傾倒,被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要求立即清理並對周邊海水汙染進行治理,或立即賠償生態恢復費用以及汙染行為導致的環境功能損失費和律師等其他相關費用近800萬元。
  • 深圳近海每天違法傾倒汙泥上萬方 導致海洋汙染
    南方日報記者 杜嘯天  一輛輛泥頭車從工地上飛奔而出,他們不是將挖掘出來的渣土拉去收納場,而是運送到了大鏟灣旁邊的一個碼頭上,然後再裝上一艘艘「開底船」運往附近海域,直接傾倒入海。這種做法不僅容易堵塞航道導致附近漁船擱淺,而且汙染海洋導致水質變差魚類產量減少。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雖然這項研究的主要重點是調查塑料是如何到達海洋的,但它也揭示了:除了11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之外,每年有近30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近5000萬噸被露天焚燒。據預測,汙染水平每年都會上升。到2040年,將有1.33億噸塑料被焚燒,77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29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即使各國政府履行減少塑料汙染的承諾,汙染情況仍會發生。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數量驚人的塑料垃圾在這項開創性的研究中,他們揭示了全球廢物管理系統無法應對不斷增加的塑料垃圾所造成問題的規模。雖然這項研究的主要重點是調查塑料是如何到達海洋的,但它也揭示了:除了11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之外,每年有近30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近5000萬噸被露天焚燒。據預測,汙染水平每年都會上升。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中低水平
    中新網11月29日電 29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中國自2007年起在沿海近岸代表性區域開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漂浮垃圾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比全球其他區域,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劉友賓解釋說,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塵埃落定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檢察院收到了一份二審裁定書,該省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韓建林濫用職權造成環境嚴重汙染一案,由蘇州市中級法院作出駁回上訴裁定,維持一審判決。至此,社會廣泛關注的「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件已全部判決生效。
  • 生態環境部:我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霍傳林表示,2007年我國正式啟動海洋垃圾監測工作,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範圍。近年來我國海洋漂浮垃圾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比全球其他區域,中國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2019年的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巴西每年至少向海洋中傾倒32.5萬噸塑料垃圾
    ▲(圖片來自pixabay)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編譯報導 非政府組織Oceana(海洋保護組織)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巴西每年向海洋中傾倒的塑料廢棄物平均達到32.5萬噸。報告稱,這些塑料垃圾除導致海洋生態系統退化外,還增加了瀕危物種的數量。
  • 傾倒垃圾被判刑6年半!清華大學教授:垃圾處理鏈變成灰色利益鏈
    12月21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備受環保領域關注的「長江口垃圾違法傾倒案」。10名被告人中,主犯倪某被指控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00萬元;另外兩名主犯分別被判5年、4年3個月有期徒刑,並被處罰金40萬元及以上。
  • 海洋環境因垃圾汙染日益嚴重
    而它因為胃裡面超過40公斤的塑料垃圾而迅速登上各大平臺的熱搜榜。同樣是今年三月份,「塑料已經布滿世界海溝深處」登上新浪熱搜。圖源網絡,侵刪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近年來,不乏各種海洋生物被塑料物纏繞、汙染、傷害等內容被報導出來。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的報導,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治理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多個環節,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
  • 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原標題: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香港《南華早報》2月14日文章,原題:報告稱,汙染世界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國佔三分之一 塑料瓶、塑料桶、塑膠袋、牙刷甚至注射器,高高地堆放在負責廢品回收的村民和農民工周圍。
  • 海洋垃圾汙染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如何處理?
    海洋垃圾汙染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