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既包括就海洋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損失索賠的海洋生態公益訴訟,又包括汙染海域漁民、養殖戶的捕撈收入、養殖收入損失索賠(私益訴訟)。關於海洋環境汙染訴訟制度(尤指公益訴訟)不僅需要在立法路徑、立法模式、立法體例等方面作出規範,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司法角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審理體系,以保障眾多受損失主體的利益。
-
談談海洋汙染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
所以,強化海洋汙染損害賠償乃至生態損害賠償的法律制度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迫切的任務。本文就海洋汙染損害賠償訴訟制度中的訴訟主體及其參與訴訟的資格問題談一點不成熟的看法。但在海洋汙染損害賠償案件中,集團訴訟是極為普遍的,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學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人員又提出了公益訴訟的思想,以下就海洋汙染損害賠償案件中特殊訴訟主體問題做一探討。
-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來看這些案例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 檢察機關:探索完善「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模式 為依法保障海洋強省建設,我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針對非法排放陸源汙染物、非法進行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非法傾倒廢棄物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或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能否成為我國氣候變化訴訟潛在路徑?
儘管如此,以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為目的的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近年來發展迅速。基於氣候變化訴訟與大氣汙染公益訴訟的關聯性,大氣汙染公益訴訟將助益氣候變化訴訟法律障礙的消除,為氣候變化訴訟在我國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海洋傾廢、非法捕撈、盜採海砂、海島違建……近年來,人類經濟活動給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大,成為世界性難題。作為擁有約21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1900多公里海岸線、定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海洋大省,海南也長期被這些難題困擾。如何解決海洋生態環境難題?2017年7月,海南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
海洋漁業資源遭到破壞!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我們受三門縣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席法庭,履行職責……」9月16日下午,由三門縣檢察院提起的全市首例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在三門縣健跳鎮文化中心公開開庭,三門縣檢察院檢察長潘敏佳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庭。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進展2013年實施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創製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對「汙染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授權「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5年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範圍擴展為「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並對原告社會組織做了條件界定。此後,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環境公益訴訟司法實踐蓬勃開展。
-
揮公益訴訟之劍 斬環境汙染之害
嶽陽城區汽車噴漆行業汙染環境案公益訴求專題聯席會。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對汽車維修行業違規噴漆作業的問題進行摸底調查。對此,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組成3個調查組,分別對嶽陽樓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新區汽車維修行業違規噴漆作業的問題進行摸底調查,共走訪調查各類汽修店70餘家,發現其中51家門店存在一種或多種問題,如未取得營業執照或經營範圍未包含噴漆業務、未安裝環境淨化裝置、未取得環保審批手續、未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備案、佔用行人和車輛通行道路、小區道路等經營、噴漆從業人員防護措施不到位等。
-
青島首例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案件宣判!盜採海砂 賠償生態損失費等...
被告人王某、張某文賠償海洋生態損失費、海砂損失費、鑑定費共計人民幣1969300元。」9月10日,青島市第一起提起訴訟的海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採砂船隻多次盜採海砂2018年5月8日晚上11時許,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海警第二支隊偵查人員在青島膠南大珠山附近海域發現1艘正在採砂作業的船隻。
-
秦天寶 黃成:類型化視野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範圍之縱深拓展 | 中國...
實踐中,一般將環境公益訴訟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是民事公益訴訟的特殊樣態。 (1)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2011年修訂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在侵權責任糾紛下設置了環境汙染責任糾紛作為三級案由,並在此之下設置了大氣汙染責任糾紛、水汙染責任糾紛、噪聲汙染責任糾紛等作為四級案由。
-
海洋汙染訴訟 溢油事故考驗中國環境法律
海洋汙染因發生在渤海灣的漏油事件再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線,夏軍律師以三個案例介紹了中國海洋汙染訴訟的歷程。編者按:近期,渤海溢油事故再次將海洋石油汙染問題擺在公眾面前。其間,海洋溢油汙染付諸法律訴訟的呼聲日漸強烈。
-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
公益訴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文物保護!>為保護將樂縣的歷史文化遺產,將樂縣檢察院貫徹市檢察院開展「文物保護」公益訴訟監督專項活動,立足法律監督職能,聚焦本縣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公益訴訟,強化對行政機關履行文物保護職能的監督
-
法治課丨海洋陸地都被汙染,到底誰能起訴?
在美麗的廣東省陽江市陽江港,有3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既汙染了海洋,也汙染了陸地,2017年,兩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提起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兩年來,在歷經受理、駁回、上級法院撤銷裁定指令再審、第二次開庭後,圍繞這起訴訟引發的爭論依舊不斷。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 拿什麼守護海洋?
海洋是我國發展的「藍色引擎」。但相對於陸地環境治理,海洋環境保護仍然滯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 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是呵護碧海的一把利劍。 一年多來,我國沿海檢察機關「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773件,督促清理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裡、修復海岸線25.3公裡,推動多地海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海洋環境該如何守護?
海洋是我國發展的「藍色引擎」。但相對於陸地環境治理,海洋環境保護仍然滯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是呵護碧海的一把利劍。一年多來,我國沿海檢察機關「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773件,督促清理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裡、修復海岸線25.3公裡,推動多地海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
檢察機關提起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招遠一違建小碼頭拆除
其中,招遠某漁業公司違規建設小碼頭案件是山東省首例海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為此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一套成型的辦案流程。    2018年3月,招遠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漁業公司在辛莊鎮海埠村以北海域違規建設小碼頭,屬於三無項目,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
愛問檢察官|常在新聞裡出現的"公益訴訟"是什麼意思?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問題: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究竟是什麼?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的違法行為,由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和組織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活動。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因此我們常說的公益訴訟大多是以檢察機關為主體進行的。 公益訴訟都有哪些類型? 公益訴訟根據適用法律和被告不同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兩大類。
-
上海:評選出2020年度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正義網上海12月9日電(記者林中明 通訊員潘志凡)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訴邢某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中華鱘)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等10件案例,獲評2020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上海市檢察院今天舉行2020年度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終審評審會。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拿什麼守護你,我的海洋?
海洋是我國發展的「藍色引擎」。但相對於陸地環境治理,海洋環境保護仍然滯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 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是呵護碧海的一把利劍。 一年多來,我國沿海檢察機關「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773件,督促清理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裡、修復海岸線25.3公裡,推動多地海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1月4日,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以民法典為依據,浮梁縣檢察院主動履職,提出請求判令被告某公司承擔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法院當庭宣判,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判決被告某公司賠償生態環境修復、環境功能損失、應急處置及檢測、鑑定等費用共計285萬餘元,另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17萬餘元,同時判令該公司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