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公益訴訟之劍 斬環境汙染之害

2021-01-15 紅網

嶽陽城區汽車噴漆行業汙染環境案公益訴求專題聯席會。

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對汽車維修行業違規噴漆作業的問題進行摸底調查。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月13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赫桓)近年來,嶽陽城區部分汽修店在未取得噴漆營業資質、未安裝排汙淨化裝置獲得環評通過的情況下,違規從事噴漆作業,對經營區域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嚴重的汙染,損害了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汽修店違規噴漆作業已成為影響城區生態環境的頑疾之一。

對此,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組成3個調查組,分別對嶽陽樓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新區汽車維修行業違規噴漆作業的問題進行摸底調查,共走訪調查各類汽修店70餘家,發現其中51家門店存在一種或多種問題,如未取得營業執照或經營範圍未包含噴漆業務、未安裝環境淨化裝置、未取得環保審批手續、未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備案、佔用行人和車輛通行道路、小區道路等經營、噴漆從業人員防護措施不到位等。

區人民檢察院立即啟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就城區範圍汽車噴漆行業概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分析、對策建議等形成專門的情況調查報告,依法向環保、交管、城管等相關監管部門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為進一步加強與各行政機關聯動協作,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嶽陽樓區、經開區、南湖新區11家行政部門,召開汽車噴漆行業專項整治聯席會,共同研究開展集中專項整治。

會後相關部門積極行動,市交通運輸局向未依法備案的門店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其依法備案。南湖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汽修門店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形成詳細臺帳,並將發現的問題清單移送相關職能部門。區生態環境局開展汽車噴漆汙染專項整治行動,對發現問題的門店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區衛生健康局召開汽修噴漆作業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部署會,召集轄區所有從事汽車噴漆作業的商戶,就噴漆人員的防護設備配備、職業病防治等問題進行專題部署要求,對發現問題的門店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

下階段,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監督支持相關部門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並協助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汽車噴漆汙染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相關焦點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既包括就海洋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損失索賠的海洋生態公益訴訟,又包括汙染海域漁民、養殖戶的捕撈收入、養殖收入損失索賠(私益訴訟)。關於海洋環境汙染訴訟制度(尤指公益訴訟)不僅需要在立法路徑、立法模式、立法體例等方面作出規範,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從司法角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審理體系,以保障眾多受損失主體的利益。
  • 秦天寶 黃成:類型化視野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範圍之縱深拓展 | 中國...
    實踐中,一般將環境公益訴訟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是民事公益訴訟的特殊樣態。  (1)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2011年修訂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在侵權責任糾紛下設置了環境汙染責任糾紛作為三級案由,並在此之下設置了大氣汙染責任糾紛、水汙染責任糾紛、噪聲汙染責任糾紛等作為四級案由。
  • 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海口檢察機關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讓海上非法傾廢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公益訴訟劍指海洋汙染■ 本報記者 金昌波 通訊員 吳智遠近日,海南省首例海洋環保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海南中匯疏浚工程有限公司、陳鍶、海口瀏源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連帶賠償環境汙染損害
  • 大氣汙染公益訴訟能否成為我國氣候變化訴訟潛在路徑?
    氣候變化訴訟可以敦促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立法,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但氣候變化訴訟在我國的發展卻舉步維艱。2016年國內首例氣候變化訴訟「自然之友訴國家電網『棄風棄光』案」審理過程一波三折,如今仍面臨一系列法律困境。
  • 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變遷及其啟示
    在美國,環境公益訴訟被稱之為公共訴訟,由於其本身具有涉案人數多、影響力大等特點,所以,司法實踐中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且承襲了英美法系特有的立法模式,即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由判例法走向成文法,相關制度的設置不斷完善,成為世界各國構建以及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參照藍本。考察美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構成,原告資格是研究該制度的基礎和關鍵,反映了其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1月4日,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以民法典為依據,浮梁縣檢察院主動履職,提出請求判令被告某公司承擔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法院當庭宣判,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判決被告某公司賠償生態環境修復、環境功能損失、應急處置及檢測、鑑定等費用共計285萬餘元,另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17萬餘元,同時判令該公司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來看這些案例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  檢察機關:探索完善「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模式  為依法保障海洋強省建設,我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針對非法排放陸源汙染物、非法進行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非法傾倒廢棄物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或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開始向逾越海洋生態紅線、破壞海洋環境的違法者「宣戰」,向履職不力的行政執法部門「亮劍」。日前,歐洲環保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龍迪一行,對海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對於檢察官在海洋環保中發揮的作用,他們讚不絕口。「中國檢察官被賦予公益訴訟新職能後,真正解決了我們所面臨的一些環境問題。」龍迪說。
  • 自然之友綠髮會與常隆公司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二審宣判
    來源:江蘇高院12月27日上午,自然之友、綠髮會與常隆公司、常宇公司、華達公司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上訴案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並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全程直播。、差旅費230000元,向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支付本案律師費、差旅費230000元;四、駁回北京市朝陽區自然之友環境研究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其他訴訟請求。
  • 《劍與遠徵》炎威之斬給誰用 炎威之斬搭配人物推薦速參考
    《劍與遠徵》炎威之斬給誰用 炎威之斬搭配人物推薦速參考時間:2020-11-25 14:3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劍與遠徵》炎威之斬給誰用 炎威之斬搭配人物推薦速參考 劍與遠徵炎威之斬給誰用?
  • 談談海洋汙染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
    但在海洋汙染損害賠償案件中,集團訴訟是極為普遍的,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學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人員又提出了公益訴訟的思想,以下就海洋汙染損害賠償案件中特殊訴訟主體問題做一探討。這種觀點在環境法學界獲得了許多的支持,甚至把檢察機關的訴訟主體人資格擴大到作為公益訴訟的主體。對此,筆者則有不同的認識。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進展2013年實施的《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創製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對「汙染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授權「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5年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範圍擴展為「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並對原告社會組織做了條件界定。此後,社會組織為主體的環境公益訴訟司法實踐蓬勃開展。
  • ...ZHENG QIAOGENG(鄭巧庚)等12人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經鑑定,勝科公司的前述違法行為造成生態環境損害數額合計約4.70億元。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於2018年1月提起公訴,指控被告單位勝科公司、被告人ZHENG QIAOGENG(鄭巧庚)等12人犯汙染環境罪。並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於2018年9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勝科公司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用。
  • 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我們受三門縣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席法庭,履行職責……」9月16日下午,由三門縣檢察院提起的全市首例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在三門縣健跳鎮文化中心公開開庭,三門縣檢察院檢察長潘敏佳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庭。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年來,為加強長三角地區生態領域司法協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檢察機關制定了《太浦河流域生態資源公益訴訟協作機制》,通過實行線索通報、協同辦案、聯合巡察等舉措,建立健全太浦河流域以及環澱山湖地區生態資源司法保護長效機制。近期,青浦區檢察院參與了一起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 愛問檢察官|常在新聞裡出現的"公益訴訟"是什麼意思?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問題: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究竟是什麼?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的違法行為,由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和組織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活動。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因此我們常說的公益訴訟大多是以檢察機關為主體進行的。  公益訴訟都有哪些類型?  公益訴訟根據適用法律和被告不同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兩大類。
  • 上海:評選出2020年度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全市各級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現場觀摩,並通過視頻向全市檢察機關直播。   據介紹,上海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以辦案為中心,積極推進社會依法治理,努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今年1至11月,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438件,同比增長93.8%。制發檢察建議或公告654件,同比增長72.6%。
  • 「法學匯」民法典侵權責任規定在環境檢察公益訴訟中的適用
    國家檢察官學院公益訴訟檢察教研部教授 劉輝□ 民法典規定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是檢察公益訴訟的請求權基礎。□ 檢察機關對於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重大損害危險的侵權行為,可以主張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的預防責任。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走私196噸冷凍肉在滬被提起公益訴訟,嚴打+重罰!
    同時,未經檢疫的走私凍品可能攜帶外來入侵物種,破壞生態系統,並且走私凍品,富含營養物質,隨意處置容易造成接納環境受體土壤、地表水、大氣的汙染損害,造成土壤異質化、地下水、地表水營養化,腐敗後產生的臭味汙染大氣,造成環境質量下降,改變或破壞環境原有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