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居裡夫人也有言:
"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在我們的眼中,航天英雄楊利偉,就是這樣的一個甘願奉獻、大公無私的人。
他為了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對於楊利偉來說,他瀕死26秒成功返航的背後,卻是2歲女兒的早逝和妻子的離職。
"長大了,我要當太空人,爺爺奶奶可高興了,給我愛吃的……"這句廣告詞讓人耳熟能詳細,也激發了無數人的回憶。
在我們小時候,夢想都是想當警察、太空人、老師、醫生、科學家……現在的小孩子的夢想都是當網紅、明星。
特別是太空人,很多人都覺得當太空人特別酷,可以在太空中自由自在的遨遊,畢竟誰小時候沒做過"飛起來"的夢呢?
但是要想當真正的太空人,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他們不但需要強健的體魄,還需要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能力、抗壓能力等等。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太空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人長大後,才發現太空人不過是自己在痴人說夢罷了,根本達不到條件。
作為航天第一人的楊利偉,為了航天事業忍受了許多的心酸。
2003年的10月15日,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州五號飛船第一次進入太空,當時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類的一小步,社會的一大步"
就是指楊利偉的這位航天英雄。
倒計時結束以後,楊利偉順利的來到了太空,到了太空後,他卻發現太空艙不自覺的抖動,自己的五臟六腑仿佛要碎了一般,讓他經歷了26秒瀕死的經歷。
不過,他還是竭力的忍受著,瀕死26秒後順利回到了地球。
當工作人員問楊利偉"感覺怎麼樣"時,楊利偉的一句"感覺良好",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從那之後,楊利偉就成了紅遍全國的航天英雄,收到了無數人的鮮花與掌聲。
可是,為了人類的航空事業,他做出了很多犧牲。
原來,他的妻子張玉梅是經人介紹再次相遇的,兩人本來是高中同學,於1990年結婚。結婚後,楊利偉一直忙於訓練上的事情,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家裡,妻子王玉梅便默默的承擔著一切,打理好家中事務,安心的做他的賢內助。
王玉梅本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為了兼顧這個家,她選擇了離職。
這一切都是她一個人默默承擔,毫無怨言。
張愛玲說: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
柴靜也說過:
"有些笑容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楊利偉有這樣的一位賢惠的妻子,是十分幸運的,可是他身不由己,連女兒都無法照顧。
有一天,楊利偉訓練途中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自己的女兒去世了,讓他十分悲痛。
他女兒那時候才2歲,才那麼小就去世了。
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沒來得及見女兒最後一面,這件事情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每個人的人生註定不相同,上天派你降臨人間也一定有他的道理;這一生是快樂還是憂愁,有些人說是前生的因果輪迴;既然只有這一世的記憶,那就將自己變得豐富多彩,將悲慘化成力量,靠自己走向人生巔峰。"
從那之後,他將悲痛化為力量,更加努力的學習。
終於,他成為了中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是一位民族英雄。
他偶爾會想起女兒,在房間裡哭泣自責。
但他的妻子的更值得我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