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構建出同軸3D列印高強度小口徑微管

2020-09-24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阮長順團隊、潘浩波團隊與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劉文廣團隊合作,在同軸3D列印構建高強度小口徑微管領域獲得新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以Coaxial Scale-up Printing of Diameter-tunable Biohybrid Hydrogel Microtubes with High Strength,Perfusability and Endothelialization(《可規模化同軸列印高強度、可灌注及促內皮化的尺寸可控水凝膠微管研究》)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博士生梁青飛為論文第一作者,深圳先進院為第一通訊單位目前,臨床上對小口徑管狀結構支架(Φ < 6mm)的需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給小口徑管狀組織的再生與重建領域帶來機遇及挑戰。

儘管同軸三維(3D)列印技術在模擬構建小口徑管狀結構支架方面已取得進展,但所構築的微管類結構支架普遍存在力學性能不足、固有溶脹特性難以控制等缺點,阻礙其作為空心類組織修復支架的醫學應用

高強度水凝膠已被證實可作為3D列印的理想候選墨水,其構建複雜結構的支架,具有機械穩定性,可用於承力組織再生與功能重塑重建。

同軸3D列印小口徑微管示意圖及性能展示

在3D列印高強度水凝膠前期研究中,深圳先進院研究團隊與劉文廣合作,實現3D列印高強度醫用水凝膠材料構建骨-軟骨一體化修復支架Advanced Science,2019,1900867;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1706644)及促骨組織再生支架(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2017,3,1109-1118)。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該研究基於納米粘土(Nanoclay)/N-丙烯醯甘氨酸醯胺(NAGA)/明膠甲基丙烯醯(GelMA)構築一種氫鍵增強的高強度納米複合醫用水凝膠墨水,並證實其具有優異可列印性能;結合3D同軸列印技術,構建具有高韌性、超拉伸性、抗壓性、快速自恢復性能的小口徑微管,同時調控同軸通道的內外徑可實現微觀尺寸可控性

基於溫和的列印工藝和墨水體系優異的可列印性,該研究提出的製造方式具有規模化生產潛能,可一次性連續生產微管達60cm以上;該微管展示出良好的生物學特性,可促進內皮細胞的粘附、鋪展和內皮化,為3D列印小口徑微管支架應用於組織再生奠定基礎。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及深圳市基礎研究等的資助。

來源: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相關焦點

  • 金屬3D列印重大突破!只需加納米顆粒就能列印高強度鋁合金
    基於不同的分類原則和理解方式,增材製造技術還有快速原型、快速成形、快速製造、3D 列印等多種稱謂。目前,應用於 3D 列印的金屬粉末材料主要有鈦合金、鈷鉻合金、不鏽鋼、鐵粉、鋁粉和鋁合金等少數幾種,此外還有用於列印首飾用的金、銀等貴金屬材料。其中,鋁合金應用在 3D 列印中優勢在於其熔點低、密度低、可強化,並且可塑性好,易加工。
  • 3D列印材料高強度鋁合金,你不知道的潛力材料
    今天,在世界範圍內,通過3D列印技術,新型的鋁合金材料在呈現出快速上升的開發態勢,更高的強度,替代中溫鈦合金的可能性。在我國,已經有團隊成功開發出了牌號為Al250C的高強高韌增材製造專用鋁合金材料,該Al250C材料用於3D列印屈服強度可達580MPa,抗拉強度590MPa以上,延伸率可達11%,製備構件通過了250℃高溫下持續5000小時的穩定試驗, 相當於發動機常規服役25年的要求。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打開APP Anisoprint近期發布了兩款由Polymaker開發出的3D列印材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41:06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美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生物墨水,能直接「列印」出骨組織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生物列印是一種新興的增材製造方法,它利用水凝膠等生物材料,將它們與細胞和生長因子結合,然後列印出模擬自然組織的組織樣結構。
  • 科學家:可3D構建 體積更小運行效率...
    科學家:可3D構建 體積更小運行效率更高  Evelyn Zhang • 2018-10-26 17:39:28 來源:前瞻網 E820G0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在3d生物列印領域,懸浮液作為一種策略來幫助更好的生物模擬。(A)在懸浮介質中列印時可遵循的3d列印路徑概述。(上)途徑是指印刷後去除介質。當油墨發生交聯時(例如,將嵌入的油墨暴露在紫外線下),懸浮介質為油墨提供了機械穩定性。隨後,為了提取列印的構造,介質被移除。(下)途徑的定義為印刷後對介質的保留。在沉積犧牲墨之後,該介質交聯形成單一結構。在這種交聯狀態下,介質失去了流動的能力。
  • 直接「列印」出骨組織,科學家開發的這款新型生物墨水,厲害了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近日,Akhilesh K.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作為一名新時代優秀青年,隨時保持風度是小菌的底線。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
  • 流淌著的血液 3D列印材料有哪些(二)
    【中關村在線3D列印頻道原創】上期,筆者系統闡述基於不同3D列印技術下所使用的3D列印材料,並結合實際情況敘述FDM機型所需要的線材。FDM機型需要將3D列印材料製作成線狀的材料,我們通常稱為線材。時下,線材的種類有很多,如常見的PLA、ABS線材,另外還有各種性能的線材,如具有磁性的線材、可導電的線材等等。
  • 我國科學家開發了3D列印的載藥神經康復繃帶
    來自我國四川大學和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3D列印的自粘繃帶,能夠提供神經修復藥物。 該團隊製造的紗布包括兩個點擊激活的水凝膠層和一個內部區域,可以裝載再生藥物。 科學家們相信,他們新穎的3D列印敷料設計可在進行廣泛的神經修復手術(如神經性腹瀉)時為醫生提供幫助。
  • 我國航空航天高端製造的利器:送粉式雷射金屬3D列印裝備
    南極熊了解到,南京中科煜宸研製的LDM2500同軸送粉金屬3D列印裝備,已經成為我國航空航天高端製造的利器。雷射器產生的雷射通過光纖傳導到加工頭;送粉器通過氬氣將粉末載送到加工頭,與雷射的聚焦點重合;數控工具機帶動加工頭運動,列印出當前層,層層疊加,直至整個零件成型結束。為防止金屬在成形的過程中氧化,設備安放在填充惰性氣體的密封箱體中,使雷射成型過程中的金屬不被氧化。LDM2500採用高功率雷射熔融金屬粉末,按照預設軌跡逐層沉積,最終形成金屬零件。
  • 《Nature》子刊:一種3D列印的高強度、抗缺陷高溫合金
    增材製造有望實現高經濟價值金屬材料生產的重大轉變,使具有創新、複雜的設計和最小的材料浪費成為可能。最大的挑戰是合金設計,既要與獨特的添加劑處理條件兼容,又要保證材料性能足以應對能源、空間和核應用等具有挑戰性的環境。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Tresa M.
  • 3D列印原理|金屬篇
    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小編帶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NPJ(Nano Particle Jetting)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
  • 浙大團隊開發出高密度高強度石墨烯微晶格液晶三維列印技術
    利用氧化石墨烯(GO)水系分散液的液晶行為和膠體性質,科學家們已發展出了一系列以GO為前驅體製備石墨烯纖維,膜,氣凝膠等宏觀組裝體的路線。然而,這些路線在適配3D列印技術時,出現了新的挑戰。3D列印技術對列印墨水有高粘度,高模量,快速剪切變稀等的嚴苛的流變要求,傳統的GO分散液難以達到。
  • 3D列印迄今最大的船體模具
    最新機型可3d列印51英尺長的遊艇船體模具的部件,這證明了該技術足以列印大型船隻。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涉足遊艇行業——2017年,他們列印一了套陰模,用來生產幾款小型船體。儘管這種技術存在局限性,但對於製造更大的部件來說,它仍然是高效的,如果我們回到遊艇行業,你可能還記得"Mambo",全球第一艘用玻璃纖維3D列印的快艇。至於Thermwood,它將新機器與組裝階段結合在一起,使其能夠製造出長達51英尺的部件。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
    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D列印材料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3D列印產業的發展。多方因素助力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我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在3D列印行業中的比重也水漲船高。由於3D列印在裝備製造業中應用較廣,金屬類3D列印材料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未來我國3D列印材料行業將逐一解決行業發展痛點,不斷向更高質量,更嚴標準,更多產品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