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化石墨烯基材料是石墨烯宏觀組裝體製備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利用氧化石墨烯(GO)水系分散液的液晶行為和膠體性質,科學家們已發展出了一系列以GO為前驅體製備石墨烯纖維,膜,氣凝膠等宏觀組裝體的路線。然而,這些路線在適配3D列印技術時,出現了新的挑戰。3D列印技術對列印墨水有高粘度,高模量,快速剪切變稀等的嚴苛的流變要求,傳統的GO分散液難以達到。
目前,已報導的文獻中主要以添加劑法和高濃度法兩種策略來實現GO前驅體的流變行為的改性。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未能解決,在3D列印石墨烯前驅體墨水中,高濃度和均相不相容的矛盾,另外,所得到的石墨烯材料局限於多孔結構,強度低,限制了3D列印石墨烯材料的實際應用。設計一種高濃度且均相的石墨烯前驅體墨水,用來製備高密度,高強度,高功能化的石墨烯3D列印材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研究亮點:
· 設計了高濃度均相的GO/甘油(Glycerol)分散液作為3D列印墨水,探索了氧化石墨烯濃度對於分散液流變行為的影響。
· 利用墨水直寫技術,製備石墨烯微晶格材料。得到的石墨烯微晶格材料表現出高密度,高強度,高可壓縮性和高導電性的特質,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跟蹤了高密度石墨烯微晶格材料壓縮形變的微觀結構演化,闡明了多級結構對高可壓縮性的貢獻。
浙江大學高超、許震團隊,利用甘油分子對GO片溶劑化的作用,設計了GO/甘油3D列印墨水。該墨水具有較高的GO固含量(~6wt%),且保持了GO液晶相,實現了GO高濃度的均相分散。利用該墨水製備的石墨烯微晶格材料表現出了高強度(~62.7MPa),高抗壓性(~90% 壓縮形變),高導電性能(x-y平面內導電率2073 S m-1,z方向導電率~250 S m-1)的特性,開拓了新型三維石墨烯框架材料的範疇,為石墨烯材料在儲能,複合材料,催化等領域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圖1:對比GO/甘油3D列印墨水和重分散GO水系分散液墨水的偏振光顯微鏡照片a)、d),墨水中GO片的顯微照片b)、e)及GO片投影面積的統計結果c)、f)。對比GO/甘油墨水和重分散GO水系分散液在不同濃度(5wt%,6wt%)下的粘度g),動態模量h)和屈服剪切應力i)。
圖2:a)不同結構的石墨烯微晶格樣品及圖案光學照片。3D列印柴垛結構石墨烯微晶格外表面b),內部截面c)及放大d)的電子顯微鏡照片。E)對比由GO/甘油墨水和重分散GO水分散液分別所得到的石墨烯框架材料的片層堆疊情況。
圖3:3D列印石墨烯微晶格機械性能。a)應變幅度步進的加載循環下的應力應變曲線。b)本文中所製備的石墨烯微晶格壓縮性能及破壞強度與文獻中3D列印石墨烯材料的對比。c)石墨烯微晶格楊氏模量與密度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