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約翰·甘迺迪總統與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面(資料圖片)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對歷史和政治有著獨到的理解,因為她的童年是在白宮度過的。2014年1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卡羅琳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甘迺迪一家與愛犬「普辛卡」的故事。這隻來自蘇聯的「太空狗」後代是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禮物。
卡羅琳之父約翰·甘迺迪主政期間,美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但兩國元首一直保持著私人聯繫,定期通信,互贈禮物「普辛卡」的故事正是美蘇領導人複雜關係的一個寫照。
●他們成了「秘密筆友」
「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卡羅琳說,「一次,她在宴會上和赫魯雪夫比鄰而坐,兩人很快沒了談資,為避免尷尬,她問起了被蘇聯送上太空的兩隻小狗。得知其中一隻母狗剛剛生下孩子,母親興致勃勃地詢問了小狗仔的狀況。」
這段小插曲發生在1961年6月的維也納峰會上,那是約翰·甘迺迪上任後首次與赫魯雪夫會面。冷戰時期的歷史學研究者認定,赫魯雪夫認為甘迺迪年輕且缺乏經驗,一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然而,隨著相關檔案陸續解密,這樣的論斷變得說服力不足。
赫魯雪夫之子謝爾蓋現居美國,他向英國廣播公司透露,在維也納初見時,赫魯雪夫對甘迺迪的印象其實不錯,因為年輕的美國總統從未在談話間向幕僚求助。「他雖然還沒有成為下一個羅斯福,但他有這個潛質」。羅斯福執政期間,美蘇關係十分融洽,他也因此成為蘇聯人眼中美國總統的楷模。
於是,赫魯雪夫決心與「下一個羅斯福」培養感情。
「(維也納峰會)不久後,就有人送來了一隻小狗仔。」卡羅琳回憶道。這個小傢伙正是「普辛卡」。甘迺迪立刻致信赫魯雪夫,表示感謝。以此為契機,兩位元首開始了定期書信往來。雖然立場和政見不同,但甘迺迪與赫魯雪夫努力維持相對融洽的私人關係,成了「秘密筆友」。
▲甘迺迪夫婦(資料照片)
●甘迺迪嗅到了示威的味道
兩位元首的通信多數禮貌、周全,不過,如果涉及具體外交事務,他們仍然試圖勝對方一籌。比如,得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甘迺迪和多數美國人一樣,險些中風。」美國歷史檔:案顯示,為了不讓蘇聯人獨霸太空,甘迺迪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推動登月計劃。
謝爾蓋說,赫魯雪夫認為,送給甘迺迪一隻寵物「會給那個家庭帶來歡樂,對政治也有好處」。可惜,敏感的甘迺迪卻從中嗅到了示威的味道。畢竟,「普辛卡」的母親是第一隻進入太空並平安返回的動物,這個創舉由蘇聯完成。BBC稱,在甘迺迪看來,這是用另一種方式提醒美國,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
●「那些禮物幫助世界躲過了核戰爭」
1962年10月,「普辛卡」來到美國1年之後,東西方滑向核戰爭邊緣,導火線就是千鈞一髮的古巴飛彈危機。美方的軍事部署基本完成後,甘迺迪與赫魯雪夫進行了最後的交涉,克裡姆林宮的主人答應將部署在古巴的核飛彈撤離,作為回應,甘迺迪承諾美國不會顛覆古巴政權,旋即解除了海空封鎖。
「古巴飛彈危機過後,我父親和甘迺迪都認為,雖然兩人有很多不同之處,尋求和平的願望是一致的。」謝爾蓋說。
而在歷史學家馬丁。桑德勒看來,兩位元首交往過程中,他們互贈的禮物起到了很大作用。除了小狗,赫魯雪夫還送給甘迺迪一個捕鯨船模型——兩人在維也納會談時曾談及相關話題。甘迺迪收到這份禮物後,馬上將它擺上辦公桌。
「說到底,那些禮物幫助世界躲過了核戰爭。」
2013年11月甘迺迪遇刺50周年紀念日前後,赫魯雪夫的孫女妮娜告訴美國《赫芬頓郵報》,赫魯雪夫在與甘迺迪會面後,其實已被後者的魅力打動,只不過,他並非「中毒最深」的。「我祖母徹底迷上了甘迺迪夫婦,她覺得甘迺迪一家魅力超群。甘迺迪遇刺身亡後,她專門寫了私人悼詞,並且送到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表達她的悲痛。」
傑奎琳·甘迺迪得知後,專門利用「在白宮的最後幾個夜晚」,親自給蘇聯領導人寫了一封信。信中她對甘迺迪與赫魯雪夫之間的關係作出了準確概括:「您與我的丈夫是對手,但你們在『世界不應該被毀滅』,的信念下結盟。你們彼此尊重,並且能夠有效溝通。」
(摘自2014年1月16日《青年參考》張慧文)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