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狗後代幫世界躲過核戰——甘迺迪和赫魯雪夫的「秘密筆友」史

2020-11-24 中國網文化

▲1961年6月,約翰·甘迺迪總統與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面(資料圖片)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對歷史和政治有著獨到的理解,因為她的童年是在白宮度過的。2014年1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卡羅琳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甘迺迪一家與愛犬「普辛卡」的故事。這隻來自蘇聯的「太空狗」後代是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禮物。

卡羅琳之父約翰·甘迺迪主政期間,美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但兩國元首一直保持著私人聯繫,定期通信,互贈禮物「普辛卡」的故事正是美蘇領導人複雜關係的一個寫照。

●他們成了「秘密筆友」

「媽媽給我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卡羅琳說,「一次,她在宴會上和赫魯雪夫比鄰而坐,兩人很快沒了談資,為避免尷尬,她問起了被蘇聯送上太空的兩隻小狗。得知其中一隻母狗剛剛生下孩子,母親興致勃勃地詢問了小狗仔的狀況。」

這段小插曲發生在1961年6月的維也納峰會上,那是約翰·甘迺迪上任後首次與赫魯雪夫會面。冷戰時期的歷史學研究者認定,赫魯雪夫認為甘迺迪年輕且缺乏經驗,一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然而,隨著相關檔案陸續解密,這樣的論斷變得說服力不足。

赫魯雪夫之子謝爾蓋現居美國,他向英國廣播公司透露,在維也納初見時,赫魯雪夫對甘迺迪的印象其實不錯,因為年輕的美國總統從未在談話間向幕僚求助。「他雖然還沒有成為下一個羅斯福,但他有這個潛質」。羅斯福執政期間,美蘇關係十分融洽,他也因此成為蘇聯人眼中美國總統的楷模。

於是,赫魯雪夫決心與「下一個羅斯福」培養感情。

「(維也納峰會)不久後,就有人送來了一隻小狗仔。」卡羅琳回憶道。這個小傢伙正是「普辛卡」。甘迺迪立刻致信赫魯雪夫,表示感謝。以此為契機,兩位元首開始了定期書信往來。雖然立場和政見不同,但甘迺迪與赫魯雪夫努力維持相對融洽的私人關係,成了「秘密筆友」。

▲甘迺迪夫婦(資料照片)

●甘迺迪嗅到了示威的味道

兩位元首的通信多數禮貌、周全,不過,如果涉及具體外交事務,他們仍然試圖勝對方一籌。比如,得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甘迺迪和多數美國人一樣,險些中風。」美國歷史檔:案顯示,為了不讓蘇聯人獨霸太空,甘迺迪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推動登月計劃。

謝爾蓋說,赫魯雪夫認為,送給甘迺迪一隻寵物「會給那個家庭帶來歡樂,對政治也有好處」。可惜,敏感的甘迺迪卻從中嗅到了示威的味道。畢竟,「普辛卡」的母親是第一隻進入太空並平安返回的動物,這個創舉由蘇聯完成。BBC稱,在甘迺迪看來,這是用另一種方式提醒美國,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

●「那些禮物幫助世界躲過了核戰爭」

1962年10月,「普辛卡」來到美國1年之後,東西方滑向核戰爭邊緣,導火線就是千鈞一髮的古巴飛彈危機。美方的軍事部署基本完成後,甘迺迪與赫魯雪夫進行了最後的交涉,克裡姆林宮的主人答應將部署在古巴的核飛彈撤離,作為回應,甘迺迪承諾美國不會顛覆古巴政權,旋即解除了海空封鎖。

「古巴飛彈危機過後,我父親和甘迺迪都認為,雖然兩人有很多不同之處,尋求和平的願望是一致的。」謝爾蓋說。

而在歷史學家馬丁。桑德勒看來,兩位元首交往過程中,他們互贈的禮物起到了很大作用。除了小狗,赫魯雪夫還送給甘迺迪一個捕鯨船模型——兩人在維也納會談時曾談及相關話題。甘迺迪收到這份禮物後,馬上將它擺上辦公桌。

「說到底,那些禮物幫助世界躲過了核戰爭。」

2013年11月甘迺迪遇刺50周年紀念日前後,赫魯雪夫的孫女妮娜告訴美國《赫芬頓郵報》,赫魯雪夫在與甘迺迪會面後,其實已被後者的魅力打動,只不過,他並非「中毒最深」的。「我祖母徹底迷上了甘迺迪夫婦,她覺得甘迺迪一家魅力超群。甘迺迪遇刺身亡後,她專門寫了私人悼詞,並且送到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表達她的悲痛。」

傑奎琳·甘迺迪得知後,專門利用「在白宮的最後幾個夜晚」,親自給蘇聯領導人寫了一封信。信中她對甘迺迪與赫魯雪夫之間的關係作出了準確概括:「您與我的丈夫是對手,但你們在『世界不應該被毀滅』,的信念下結盟。你們彼此尊重,並且能夠有效溝通。」

(摘自2014年1月16日《青年參考》張慧文)

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它們還是太空功臣
    1957年11月3日,當蘇聯航天工程師們把小狗萊卡裝進狹小無窗的史普尼克2號飛船中時,他們都很明白,這將是他們和這隻小狗所見的最後一面。在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飛船發射成功後,赫魯雪夫要求人們在一個月內將一隻狗送入太空。
  • 美蘇太空爭霸史:最後的登月者去世了
    《真理報》發表文章,稱「人造地球衛星將為太空旅行開闢道路,現在這一代人將目睹在新的社會主義社會裡,自由而有主見的勞動人民怎樣將人類最大膽的夢想變為現實」。②蘇聯衛星上天新聞,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③美國對航天技術的輕視,使蘇聯又相繼獲得了幾個「第一」:第一個將哺乳動物(狗)送上太空;第一個在月球著陸的太空飛行器「月球2號」,直至1961年4月,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赫魯雪夫宣稱,「這是資本主義國家追趕我們的時候了」;《紐約時報》則悲觀地說,「我們的盟國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因為旁觀者確信蘇聯是未來的霸主。
  • 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10月24日上午,人類世界最接近核戰的時刻
    世界核平,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說更像是個梗,而在那13天,這柄達摩克裡斯之劍卻是實實在在地即將落下,全世界都籠罩在核戰陰影之下。 這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最終得以和平解決,並不只關乎美蘇兩國,而是全人類的幸事,對此全世界都有共識。
  • 原來甘迺迪會被暗殺,可能是因為他想要告訴世界「外星人秘密」
    近日希拉蕊曾表示,如果她有幸進入白宮,她將會揭穿所有關於UFO的秘密,只是她可能不是第一個打算這麼做的人。
  • 宇航測試的太空狗跑了咋辦?蘇聯的解決方式簡單暴力:再隨便抓只
    飛船發射以後的發動機和制動裝置運轉正常。但是後來一個狀況出現了:因為制動脈衝方向和設計不符合,結果這艘飛船進入一個更高的軌道,不能返回地球了。導向裝置出現故障造成飛船發射失敗,這隻小狗永久性成了犧牲品在太空回不來了。
  • 赫魯雪夫:美國的首次載人航天嘗試只是「跳蚤的一躍」,華而不實
    卡斯楚第一次見到赫魯雪夫,兩個人聊得挺投緣的。古巴開始接近蘇聯集團,但是還沒和美國徹底鬧翻。美國的中情局開始和一些中美洲國家合作,支援古巴國內的反對派搞遊擊隊。就在東方號飛船發射升空的5天以後,甘迺迪總統下令開始了豬灣登陸行動。中情局訓練的一批古巴流亡者開始雄赳赳氣昂昂,扛起槍打回老家去。坐著美國人的船,試圖反攻古巴,結果被卡斯楚的人迎頭痛擊。
  • 離世界毀滅最近的13天
    1962年10月,世界瀕臨毀滅。
  • 古巴飛彈危機:小炸彈險引發核戰,人類史上最接近核戰爭的一刻
    當時,蘇聯政府徵得古巴同意後,在古巴境內部署了攜帶核彈頭的中遠程和中程飛彈,以「保衛古巴革命和安全」和對美國進行威懾。1962年10月22日,甘迺迪總統下令派出200多艘軍艦和25萬軍人封鎖古巴周圍的海域,以阻止蘇聯繼續向古巴運送飛彈。美蘇兩國處於戰爭的邊緣。不久後蘇聯同意撤走飛彈,美國停止海上軍事封鎖,「飛彈危機」宣告結束。
  • 赫魯雪夫是史達林追隨者,引起全球震動,到底是蘇聯英雄還是罪人
    赫魯雪夫其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政治家,但是他的優秀卻用錯了地方,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宣揚個人主義,以及清洗國內反對勢力上面,對於國家建設和對美外交,赫魯雪夫並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成就,反而在古巴飛彈危機之時,赫魯雪夫還差點直接和美國開戰。
  • 狗和狼交配可以誕生後代,那麼鬣狗和狗可以有雜交後代嗎?
    生殖隔離的存在,保證了物種的獨特性以及多樣性,只有屬於同一個物種才能進行交配並產生可育的後代。而像人類馴養的寵物狗就都是灰狼的亞種,本質上來說還屬於同一類物種,因此可以進行交配並產生後代。像一些朋友養的純種狗,就擔心出門被其它的狗「玷汙」,導致生出雜交種,大家喜歡把它們稱為「串兒」。
  • 度假勝地,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有個太空海岸
    甘迺迪航天中心甘迺迪航天中心是人類實現宇宙探索夢想的大型宇宙研究基地,宇宙開發並不是漫無目的的空想,通過人類的不斷努力,現在人類與宇宙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甘迺迪航天中心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顆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號」,被深深刺痛了自尊心的美國於1958年成立了綜合宇宙開發機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
  • 血淚與驕傲:美蘇太空爭霸的兩種道路,苦追的我們如何選擇?
    02 蘇聯榮耀二戰末期,美蘇分別派出秘密小隊直撲柏林,爭奪納粹V2火箭項目主持人馮布勞恩。而為了奪得「三人上天」的彩頭,赫魯雪夫命令科羅廖夫硬生生將單人飛船改成了三人座,又扔掉了所有科學實驗儀器。最終,三位太空人擠成一團,一動不動的完成了太空之旅。至於太空行走更是冒險為之,列昂諾夫的太空衣在太空中因氣壓差急劇膨脹,差點回不了飛船。
  • 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為太空探索做出貢獻的動物先驅們之蘇聯篇
    在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之前,有狗加入的蘇聯太空發射任務多達57次,其中一些狗狗不止一次飛入太空。這些太空犬大多出身卑微,曾是莫斯科的流浪狗,而且都是母狗。蘇聯人認為,這些流浪狗在莫斯科街頭流浪時,已經習慣了忍受寒冷和飢餓,可能比家犬更能忍受太空飛行嚴酷的環境,而選擇母狗是因為它們的性情更溫和,而且不需要抬腿尿尿。
  • 尼克森評價赫魯雪夫:一個戴著兩副面具的小丑,都對他估計不足!
    在他後來寫作的《領袖們》一書中,記錄了和赫魯雪夫的交往,對赫魯雪夫性格和外交手段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認為:赫魯雪夫是一個戴著兩副面具的小丑,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同僚和全世界人士都對他估計不足。「赫魯雪夫在1918年參加布爾什維克前,當過豬倌、煤礦工人和管子工,直到二十來歲還沒受過正規教育。」
  • 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器裝配大樓——甘迺迪航天中心
    NASA垂直裝配大樓美NASA在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垂直裝配大樓(現在稱為運載具裝配大樓),是世界最大的單層結構。
  • 赫魯雪夫的「三和」理論,指的是什麼,對世界局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赫魯雪夫提出的三和理論,是其在執政期間,對外戰略的核心內容。他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對世界格局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呢。第一個理論:和平共處這個理論並不是赫魯雪夫創造的,列寧在蘇聯成立之初,就曾提出於稀飯資本主義國家,和平相處的外交政策。史達林在位期間,也曾多次提出並貫徹這個理論。
  • 核戰爆發後,躲在哪裡最安全?美國防核手冊告訴你答案
    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言,如果說當今世界爆發核戰爭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一,那在一百萬年後,核戰的爆發概率將是100%。而事實上,隨著國際局勢的千變萬化,核大國間的戰略誤判風險越來越高,核戰離我們或許已並不遙遠。那不妨假設,若在未知的將來,我們被捲入核戰爭後,該如何最大限度保命呢?
  • 【奧蘭多】DAY1 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人類的太空夢
    四個環球影城分別在洛杉磯、奧蘭多、新加坡和大阪)(註:寫文的時間為2015年,現在三年後好像已經都有哈利波特了,且我現在也都集齊啦!)我這才知道,我這次可以去NASA的甘迺迪研究中心親眼觀賞航天飛船了。突然間,好像從「奧蘭多有什麼可玩的」變成了「兩天怎麼夠玩啊!」
  • 拉開了人類航天時代序幕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現在依舊飄在太空中
    1957年的時候,前蘇聯開始嘗試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的成功發射也讓人類看到了希望,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開始環繞地球一周,這期間歷時了2個小時,也成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從那時候起人類對航空之旅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可是拉開人類航天時代序幕的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現在依舊飄在空中。
  • 火星男孩再發預言,不久的一場核戰之後,中國或將統治世界?
    那是俄羅斯一個寂靜的夜晚,野營的人們正圍繞著篝火聊天暢談,年僅7歲的波力斯卡突然躬身站了起來,他說自己是從火星而來,乘坐的太空船由6層構成,外層由堅固的金屬構成,佔25%,第二層由類似於橡膠的物質構成,佔30%,第三層由液態金屬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