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參與的人員的數量非常多。有道是鐵打的電影流水的兵,在電影行業,演員是一波又一波的更新與淘汰,越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地方,那麼這個現象越明顯;在香港電影業,尤其明顯。當年有一撥演員,比如劉德華,他長得帥,能歌能演出名比較快。又比如梁朝偉,他演技好。那麼和他們一波上來的有那麼幾個沒有劉德華帥,也沒有梁朝偉演技好,演不來主角,他只能演配角。又經過十多年呢,大多數配角都被淘汰了,剩下一部分呢,成為了黃金配角;那麼再過十年呢,這些黃金配角絕大多數又被淘汰了。因為熬不出頭,就轉行做幕後或其他了。但是這個行業如果有人能堅持下來,那往往就是憑藉著厚積薄發的演技成為大器晚成的人生贏家。今天我們來說下這位影帝級人物,他就是經過多年跑龍套,從喜劇轉到正劇,最後修成正果,成為金像獎2屆的影帝,也是金像獎歷史上唯一的「斷指影帝」-張家輝。
2014年4月13號金像獎典禮,有個最大的贏家,就是《一代宗師》,這個片子得了金像獎十二項大獎,可以說創造了金像獎歷史的一個記錄。橫掃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攝影、服飾等等。唯獨就缺了一個很重要的獎---最佳男主角(影帝)。
《一代宗師》的男主角梁朝偉演技相當了得,那麼是誰能把梁朝偉PK下去了呢,就是張家輝。那麼他為什麼能獲得此次影帝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所主演的電影《激戰》在戲中發揮了出神入化,打破常規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喜。為什麼說他的演技給大家震驚了呢?原因在於自身形象的改變。張家輝是屬於身材偏瘦小的演員,離我們所說的「肌肉男」形象相差太遠。大家都知道胖人想練出肌肉很容易(本身就有肉,只不過脂肪多),但是瘦人想練出一身肌肉你可能想像不到那種辛苦。張家輝為了演活這個角色,他用了9個月時間,將身體反覆刺激(即每天大吃大喝後再減肥)。人們都知道吃不飽會難受,但是如果真要讓你吃多了增肥,吃的想吐了,那個可以說更難受。而且吃的東西不像我們想像的大魚大肉,都不是好吃的東西。比方說吃雞胸脯肉不放鹽。張家輝為了增肥,就用這種方式吃,吃完了還得練肌肉,期間還有個脫水過程,就是不能喝水,得出汗把水分排出去,這樣肌肉線條才能出來。試想一下,這樣的訓練方式要堅持9個月,那得遭多少罪!所以就衝這種敬業精神,張家輝就很值得佩服!
而且他《激戰》中有一段與打手互毆時傷到手指,將手指斷成S型了。你說指骨折了,還得演武戲,這能演嗎?但張家輝並未停止攝像,為什麼呢,因為大局觀告訴他一停了整個攝製組將受到很大損失;一停了自己練出來的一身肌肉塊會迅速反彈,白搭了。那怎麼辦?吃止痛藥、打嗎啡,實在疼的受不了了,就帶著那種儘可能不讓手指震動的拳套。就這麼硬撐著把戲拍出來,你想他付出多大的代價!
而且影片中表演的人物也很細膩,所以沒功勞,也有苦勞,沒苦勞也有疲勞。這個是大眾看在眼裡的,所以拍張家輝影帝頭銜與真漢本色實至名歸!
張家輝是1967年生人,他成名的過程太艱難了。跟他一波的劉德華、梁朝偉等都從藝人培訓班出來,但張家輝沒有這樣的經歷。他小的時候家庭也很貧窮,兄弟姐妹四人,沒有父親,都是母親一人拉扯大,所以那個時候他根本就沒有錢去上藝校。他小時候夢想是做警察,到17歲的時候考上巡警。後來想破案就去做便衣警察,因為他社會經驗各方面都不足,所以他當時根本就沒那個破案能力,反而惹了幾次禍,最後從警署辭職。很偶然的,一個朋友帶他去拍電影場地。去幹什麼呢?那時候香港有個專業名詞「挨打男」,就做這個。有時候偶爾串一些別的角色,像什麼「打手甲,流氓乙」之類的,都沒有名字。
直到1989年拍攝《壯志雄心》,為了映襯李修賢的光輝形象,需要一名演配角挨打挨揍的的時候,張家輝的名字才出現在熒幕中。就這樣開始反反覆覆的接演各種影視小角色不斷的磨礪著演技。
2008年他憑藉著《證人》裡面的洪荊一角獲得金像獎影帝。他在影片中獲得影帝是大家一致認可的,因為他飾演的是一個人物,但其實是三個角色。首先飾演古惑仔、流氓。後來老婆出車禍變成植物人了,他又展示出了一個內心世界充滿著柔情蜜意的丈夫形象。最後由於生活所迫,又飾演綁票殺人的這個角色,就變得陰狠老辣,手段兇殘。他在這三個角色中跳來跳去,每一個都是力透紙背。所以贏得大家的一致讚許。所以張家輝這些年是一步一步的吃了很多辛苦,扎紮實實的走到現在的。
那麼按照常規來講,張家輝火了之後多少也有點緋聞,這個緋聞都是狗仔隊跟出來的。結果呢,有的狗仔隊跟了他半年一年的,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不跟了,沒意思,一點新聞價值沒有!每天不是遛狗買菜就是接帶孩子出去玩。在他們看來就是這麼一個近乎無趣的明星。但在小編看來這是他韜光養晦,低調神秘的職業電影演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和操守。
沒有家世背景,天資平平,即使一生中有很多失敗,但他依然很認真、努力。長得雖然不是很帥,但是,在劇中卻能用生命演戲,我認為張家輝「斷指影帝」的經歷是非常值得我們年輕人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