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蜻蜓(散文)

2021-02-08 孔孟之鄉

記得小時候蜻蜓的種類是很多的,也叫不上學名,夥伴們中間口頭流傳著根據蜻蜓的形狀和顏色起的名字。身上青綠色的就叫做「老青」;身上有麻點的就叫做「老麻」。形體較大、尾巴一節黃一節黑的,我們叫它「黑鐵棍」;尾巴尖上有兩片突出的薄膜,停在那裡時會來回張動,我們叫它「咣咣鑔」。有的蜻蜓遍體通紅,我們就叫它「紅芹椒」;有的除了身上紅,翅膀上還有兩塊更紅的色塊,我們就叫它「紅芹椒背包袱」。還有一種蜻蜓周身黢黑,翅膀寬大,形狀就像蝴蝶,我們管它叫「黑膏藥」,或者叫「黑老鴰」。

每年初夏,蜻蜓開始出現,到了盛夏,各種各樣的蜻蜓就都會齊了,簡直像盛大的蜻蜓舞會。在路上,在林邊,在花草叢中,在池塘水面,到處都可以看到蜻蜓飛舞。蜻蜓飛行的技巧很高,快的時候像利箭,「嗖」地一聲掠過去,讓你難以看清;慢的時候則能快速扑打著翅膀,停留在原地,就像直升飛機。那「黑膏藥」,由於體型的緣故,不光飛不快,一旦來了較大的風,還被風吹得上下飄搖,就像漫天飛舞的黑色花瓣。蜻蜓累了的時候,會找個地方落腳歇一歇,在樹枝上,在蘆杆上,在荷尖上,平著、豎著都能休息。於是就有了那著名的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剛一落下的時候,翅膀還是水平的,過一小會兒,那翅膀就會一點一點往下降,等翅膀降到斜下方了,我們的蜻蜓就睡熟了。

蜻蜓求偶的時候,會瘋狂地互相追逐。一旦情投意合了,兩隻蜻蜓會把身體結合成一種奇怪的姿勢,在空中邊飛行邊進行交配。交配完成後,雌蜻蜓會找一處水面產卵,只見它震動著翅膀,保持身體相對穩定,然後把尾巴一下一下地伸到水裡,把卵產下去,形成「蜻蜓點水」的奇觀。那時候,我們把這種好玩兒的情景叫做「蜻蜓打水」,有口訣為證:「老青老青,打水念經;老麻老麻,打水喝茶"。我們還會捉一隻蜻蜓,最好是雌蜻蜓,用細線栓好,找一根竹竿挑著,到水邊誘捕蜻蜓。具體做法是,晃動手裡的竹竿,把細線那一端的蜻蜓來回甩動,求偶的蜻蜓就會撲過來,抱住那只可憐的蜻蜓求愛。這時候,我們就停下手裡的動作,把那隻抱得緊緊的蜻蜓捉住。那傻瓜,還在激動著呢,就成了我們的俘虜。

蜻蜓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新奇、遐想和快樂。

可是,現在,我們的蜻蜓都到哪兒去了呢?

作者簡介:

宋桂忠,濟寧醫學院工會退休幹部,平時喜讀書,喜欣賞書法,偶爾寫點小文字給自己看。

相關焦點

  • 兒時的紅蜻蜓越來越少都去哪了?它們還會回來嗎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雨過天晴,美麗的紅蜻蜓就會風中起舞,年少的你會約上三幾個小夥伴去追逐、去打鬧、去嬉戲……可如今那種和諧的鄉村風景少之又少,甚至早已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共同追逐過的紅蜻蜓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喜歡的紅蜻蜓去哪了呢?
  • 白水洞或紅蜻蜓
    那隻紅蜻蜓。是的,那隻紅蜻蜓,出現在這個時段這個地方。恍惚是夏日某個節氣後的一天,時陰時晴的中午。地方就在白水洞,那條叫棠溪的山溪邊,一個挺起的褐紅色石頭上。石頭之所以挺起,是因為被山洪豎立,後來溪水線又降了下去。紅蜻蜓歇在石頭頂部凹處,一動不動。
  • 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它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這就是蜻蜓,相信很多人對於它是不陌生的,為何說蜻蜓一生都是害蟲的天敵呢?因為蜻蜓的一生都以蚊子、蒼蠅等為食物,蜻蜓的一生只有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蜻蜓通常會以蜻蜓點水這種特殊的方式把卵產在水中,當從卵中孵化出來後,也就是它的稚蟲,被叫做水蠆,它就開始捕食蚊子、蒼蠅等幼蟲為食物了。蜻蜓的水蠆時期因為種類的不同而有不同長短的時期,短的約2-3月,普通的1-3年,要是長一點的可則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而在這段時間,它主要是以蚊子、蒼蠅等幼蟲為食物。
  • 美美文||寫字.柏蜻蜓
    取公眾號的名時,想起小時候暑假,在外婆家附近的柏樹中,捉蜻蜓。小時候我們管蜻蜓叫dingding。 表姐眼尖手快,她捉蜻蜓厲害。我小時候胖乎乎,憨憨笨笨,只能捉到憨笨的蜻蜓。蜻蜓有好多種,我忘了名字。越漂亮的越機靈越難捉。眼睛翅膀都有好多種顏色。 還有小蜻蜓,身體細瘦像一根針,兩邊也駕著四片翅膀。
  • 文昌人兒時記憶裡的昆蟲等,還記得嗎?
    紅頭雷公馬,看到人離它比較近的時候,它會磕頭,據流傳雷公馬咬人時一定要等到打雷時才會鬆口。小蜻蜓大蜻蜓,都是我們兒時的玩伴。
  • 瀋陽為啥少見蜻蜓飛? 蜻蜓博士為你揭秘
    兒時的我們曾常常念起這首歌謠。「螞螂」也就是蜻蜓,曾幾何時,它們在城市低空成群「起舞」,街頭巷尾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可近年來,瀋陽似乎難覓它們的蹤影。蜻蜓都到哪裡去了?隨著人蚊大戰不斷升級,不少瀋陽市民心中充滿著疑問。7月3日,本報獨家專訪中國目前僅有的兩位蜻蜓博士之一、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後張浩淼。
  • 小虎隊唱的《紅蜻蜓》真的很好聽哦!
    紅蜻蜓就是小時候的夢想,紅蜻蜓就是小時候的英雄,紅蜻蜓就是小時候的朋友,紅蜻蜓就是小時候的回憶!小時候,把一片口香糖掰成兩塊兒,很捨不得吃。那時候就天真的想,等到我長大了,有錢了,就一口氣嚼一包!一定特別甜!今天突然想到了兒時這個夢想,就買了一包,當我把口香糖一片片塞進嘴裡的時候。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哽咽著大口嚼著。。心裡卻滿是的酸澀,我想,這時光一點也不甜。
  • 【金榜題名】全國報紙副刊散文一覽無餘
    ★西安日報西嶽副刊發表作者閆群散文《又到一年粽香時》 ★南陽晚報星光副刊發表作者史恆臣散文《舊物》 ★三門峽日報伏牛副刊發表作者常幫娃散文《紀念屈原》 ★南陽晚報星光副刊發表作者王曉建散文《夏至時節》
  • 如今的蜻蜓去哪了?原來多數進了人們的嘴
    說起蜻蜓,如果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還會記得,原先兒時在農村,每到秋高氣爽時,能經常看到蜻蜓漫天飛舞的場景。那時,很多農家孩子都曾有過拿著掃帚捕捉蜻蜓的經歷。然而現如今,這樣場景再也見不到了,因為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幾乎看不到蜻蜓了。因此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如今的蜻蜓都去哪了?
  • 南崑山上蜻蜓飛
    目前惠州已發現的蜻蜓種類達183種,約佔廣東已知蜻蜓種類的70%、全國的25%。而南崑山是惠州蜻蜓分布最密集區域,至少生活著156種蜻蜓。蜻蜓對生存環境質量要求高,因為有一批南崑山人的付出和堅守,南崑山才成為蜻蜓的樂園。 嶺南六月,一半火焰,一半綠海。
  • 夏天到了,蚊子來了,小時候到處都是的蜻蜓呢?
    作為專吃蚊子一類小昆蟲的蜻蜓近幾年卻是越來越少見了。蜻蜓是專吃蚊子之類的小昆蟲的,而且蜻蜓和蚊子有著不解之緣。蜻蜓的幼蟲和蚊子的幼蟲都是生活在水裡的,小時候蜻蜓幼蟲就以蚊子幼蟲及其他的一些小生物為食,經過最少1-3年最多6-8年之後,蜻蜓羽化,就在空中飛舞追逐,以蚊子等小蟲子為食。
  • 迎元宵愛相伴 「竹蜻蜓」開展愛心義賣活動
    竹蜻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的「迎元宵愛相伴」愛心義賣活動也聚集了不少小志願者,他們帶著自己心愛的玩具、圖書、日用品等物資參與到活動中,通過義賣為孤獨症兒童春遊採摘募捐,奉獻一份愛心,幫助孤獨症兒童體驗大自然的美。  九點鐘活動正式開始,社區休閒廣場聚集的人越來越多,28名的小志願者們也開始行動了。
  • 漲知識 原來我們見到的除了蜻蜓還有可能是豆娘
    原來平常見到的除了蜻蜓還有可能是豆娘。在平常看到的像小蜻蜓一樣的昆蟲它的學名是叫豆娘。在從分類學角度分析蜻蜓和豆娘都屬於昆蟲綱蜻蜓目的昆蟲,但是它們卻是處於兩個不同的亞目,蜻蜓屬於差翅亞目,所謂差翅亞目就它的前後翅是有差別的,而豆娘屬於均翅亞目,所謂均翅亞目就是它的四個翅膀的外形比較接近,看起來差不多的。蜻蜓停息的時候,兩個翅膀是平伸在身體兩邊的。而豆娘它的翅膀是合攏豎在背上的。蜻蜓的肚子,看上去一般會比較粗壯,或者有些是扁的。
  • 小區中初遇「怪異」蜻蜓,讀者反應五花八門
    今天「撞大運」了,在小區裡竟然拍攝到了蜻蜓!而且是這麼怪異的蜻蜓:翅膀,透明的;四個角,黑色的……俺活到這個歲數,見過的蜻蜓不在少數。可這般模樣的,頭回見。作者:司馬小萌想像一下我的激動。想當初,俺買這個地段的房子時,公園連影兒都沒有呢。全託了北京奧運會的福。當然,也得說,我有「先見之明」。俺的鄰居們,每天早上三三兩兩去奧森健步。這樣的好地方,人皆嚮往,何況蟲乎!可現在,它來了!一隻漂亮的奇特的蜻蜓。來這個「花沒有奧森多,草沒有奧森密」的小地方。委屈你了。
  • 眾籌|永遠飛不走的「蜻蜓」,找回童年夏天的味道
    這款「蜻蜓」有著神奇的平衡感,用手指任意點觸,它都會在晃動中迅速恢復。古老的平衡哲學,就體現在小小「蜻蜓」的一動一靜之間。小角度擺動「蜻蜓」尾部,它將輕盈地旋轉。微風拂過,「蜻蜓」也會律動、迴旋,如芭蕾舞者翩然起舞。「點水蜻蜓款款飛。」在「蜻蜓」尾部滴上幾滴香薰精油,擴香器如點水般微微躍動。
  • 紅蜻蜓錢金波:將做鞋的文化延伸到和諧文化
    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金波出席並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陳蓉:據說錢總七歲的時候夢見過紅蜻蜓,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紅蜻蜓,是這樣嗎?錢金波:假如說要創一個品牌,事實上這個品牌的名字一定跟創始人的情節、跟他的童年故事會聯繫在一起。紅蜻蜓就是我兒童時候在楠溪江邊綠草地上追逐過的夥伴朋友。
  • 蜻蜓
    在夏天的傍晚,成群結隊的蜻蜓來到我們身邊,它經著烈日的幹烤,來幫我們捉害蟲,讓我們得到好生活。讓我們不會因為害蟲的幹擾,而失去自己的情趣。有時候,有的小朋友吵著鬧著要捉蜻蜓。大人們也會被孩子的吵鬧而去捉蜻蜓。蜻蜓的只數越來越少,最後在天黑中,失去蜻蜓的蹤影,蚊子也越來越多,怎麼辦呢?
  • 中國散文發展史
    從散文角度說,也是一部別具特色的政論性散文專著,是散文的新發展;劉向的散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上疏言事的政論,一類是校書時所作的敘錄,其中的《論起昌陵疏》頗為著名等;《史記》是漢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還是這一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撰修的不朽巨著《史記》。它不僅是我國古代源遠流長的歷史散文作品的頂峰,而且還開創了新的文學門類-傳記文學,並為其樹立了一座難以企及的豐碑。
  • 平時常見的蜻蜓不一定是蜻蜓
    大家齊聲回答:「蜻蜓!」亞靈姐姐接著說:「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大家聽好了好不好?你平常見到的蜻蜓不一定是蜻蜓,是真的嗎?」立國哥哥說到:「那怎麼可能啦,我看這是個蜻蜓,它就一定是個蜻蜓,沒有魔術師在我面前用一些障眼法,所以我覺得這道題一定是假的。」究竟是真是假,大家一起來看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