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0日訊今年1月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的幾位會員在野外觀鳥時,拍下了一隻白腹隼雕衝進豆雁群中捕殺豆雁的畫面,「豆雁一下子就被白腹隼雕殺死,成了白腹隼雕的盤中餐」。會員們都是愛鳥人士,也很同情豆雁,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他們並沒有出手制止白腹隼雕襲殺豆雁,而是站在一邊靜靜觀看。
白腹隼雕飛行場面 通訊員楊睿 攝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楊睿在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說,當天一早,他與協會的另外幾位會員受協會派遣,上到長江鄂州市華容段的一個江心洲上,調查越冬鳥類的分布狀況。
該洲上人煙稀少,環境優美,生長著成片的蘆葦與灌木叢,可供鳥類吃的食物也極為豐富,所以有白腹隼雕、戴勝、強腳樹鶯、銀喉長尾山雀、灰頭鵐、紅脅藍尾鴝、豆雁等幾十種野鳥聚集在洲上過冬。
其中,白腹隼雕是比較少見的大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體長七八十釐米,體重估計超過2公斤,背部呈暗褐色,腹部為白色。
而豆雁是一種形狀與大小與家鵝類似的鳥類,抱團在該洲上過冬的豆雁,約有2000隻。
楊睿稱,當天上午,有一隻白腹隼雕突然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裡,悄無聲息地在豆雁群上空盤旋飛舞。他們知道這隻白腹隼雕是在尋找獵殺目標,將要對豆雁「下毒手」,但他們沒有把其驅走,也沒有出聲向豆雁們示警。不出大家所料,這隻白腹隼雕突然如離弦之箭般衝進豆雁群中,把一隻豆雁抓走,「豆雁瞬間就慘死在白腹隼雕的尖牙利爪之下,成了它的盤中餐」。其他豆雁嚇得魂飛魄散,驚叫著朝四處亂飛。
楊睿說,他與其他幾位會員都是愛鳥人士,經常參加保護野鳥的公益活動。他們很同情豆雁的遭遇,覺得白腹隼雕獵殺豆雁的場面過於血腥,但他們最後都抑制住了救助豆雁的衝動,沒有出手去制止白腹隼雕襲殺豆雁。他們知道,白腹隼雕是靠吃其他鳥類或小動物為生的猛禽,「如果不讓它捕獵豆雁,它自己就可能餓死」。
白腹隼雕飛行場面 通訊員楊睿 攝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鳥類專家顏軍說,白腹隼雕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是典型的食肉動物,「捕食其他鳥類或小動物,是它的天性」。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吃草,草靠光合作用生長,這是自然規律。作為人類,我們應尊重自然規律,應儘量少做打擾鳥類的事情,「看到猛禽獵殺弱小鳥類時,我們不應該去幹涉與阻止」。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