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裡關於肺炎的致命偏方,別再添亂了

2020-09-03 網易公開課

武漢新型肺炎的來襲,讓2020年的開端非比尋常。

年輕人操碎了心,不斷地向父母長輩解釋新型肺炎的嚴重性,使出了渾身解數,勸他們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餐。

還沒等解決完如何讓父母戴口罩的難題,年輕人又開始頭疼「如何讓父母別信謠言」:

前一天剛讓父母放棄了燻醋殺菌,今天他們又在家族群裡號召大家吃泡騰片防病。

許多父母不僅很難勸動,還要把這些所謂的「偏方」,強行用在全家人身上。

我們匯總了在朋友圈和家族群裡大行其道的10個謠言,幫你打贏這場「反謠言」的戰鬥。

草莓防病?果蔬沒你想的這麼神!

一張經過拙劣處理的假新聞圖片,伴隨著「草莓防病」的謠言瘋狂傳播。

草莓照片上下的黑框剪裁粗糙,下面的黃色標題把「防治」寫成了「防止」。

儘管從圖片到內容漏洞百出,仍然有無數人聽信謠言,家裡的飯桌上又多了草莓這個「必吃品」。

草莓富含維生素C、花青素等成分,可以補充營養、均衡膳食。

但指望草莓中的營養成分去防治新型肺炎,就是異想天開了。

維生素C只能維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不能憑空提升免疫力

即使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維生素C也只是作為輔助治療,而不是單獨用於治療。

神化「維生素C」的謠言,還有維C泡騰片、橘子、柚子等各種版本。

目前,「維生素C能預防疾病」這一說法,還沒有得到過證實。

多喝板藍根對抗肺炎?小心中毒!

非典、流感,到新型肺炎,板藍根往往成為哄搶的對象。

「板藍根包治百病」,這個謠言,幾乎已經成了許多人眼中的「常識」。

可是很少有人真的了解,板藍根到底是治什麼的:

板藍根能夠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等熱性疾病,對冠狀病毒完全不起效果

有些人抱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念頭,覺得喝點板藍根也無所謂。

實際上,板藍根喝多了,還可能中毒。

鍾南山院士指出:

板藍根服用過量,會對造血系統和腸胃系統造成損害。

燻醋「殺菌消毒」?作用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刺激呼吸道。

從疫情的最初階段開始,「醋燻房間,消毒殺菌」的謠言就一直充斥著家族群和朋友圈。

這個偽科學「偏方」已經風行多年,不僅是新型肺炎疫情,從普通感冒到流感、非典,都能看到「燻醋」這種操作。

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醋裡的醋酸濃度很低,經過燻蒸揮發到空氣中後,濃度會進一步降低,不足以殺死病毒、達到所謂「殺菌消毒」的目的

醋酸揮發後,可能會刺激人體的呼吸道黏膜、誘發呼吸道疾病,還有可能對人體的皮膚造成傷害。

燻醋這種做法,非但無益,還可能有害。

如果想對家庭中的空氣進行消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房間進行通風。

抽菸防肺炎?只會適得其反

從「非典」時期至今,一直有人堅持「抽菸能夠預防肺炎」這個說法。

這一論調的支持者,搬出了這樣一套偽科學:「煙是納米級的,煙油子覆蓋肺細胞表面比N95口罩還好使。」

實際上,香菸跟納米唯一相關的地方,就是香菸的過濾嘴用了納米過濾材料。

想要阻止病毒進入呼吸道,科學佩戴口罩是一個有效的防護手段。

而吸菸只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給病毒帶來更多的機會,增加感染肺炎的機率。

在非典期間,吸菸者一旦感染,重症的風險也更高。

5艾葉燻煙預防肺炎?可能致癌!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臨床證據證實艾葉燻煙能夠殺滅病毒,還有可能對肺部健康不利。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上刊登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一定量的艾灸燃燒後產生的煙霧,可使健康人的肺功能受到影響,使肺的小氣道收縮,出現阻塞性改變」。

燃燒艾葉、艾草所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包括甲醛在內的多種致癌物質,對呼吸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並且會讓室內的汙染指數大幅上升,甚至會導致部分患者出現哮喘發作等症狀。

口罩亂戴,就像沒戴

在疫情爆發的相關新聞曝光後,佩戴口罩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面對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口罩,很多人選擇明星同款、棉紗口罩或者是活性炭口罩。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管醫師汪慧指出:

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等,對於呼吸道傳染病沒有防護效果。

一般外出時,可以選擇外包裝上明確註明「醫用外科口罩」字樣的一次性口罩。

接觸發熱病人的時候,可以使用N95口罩。

佩戴口罩有如下注意事項:

①佩戴口罩的時候,裡外不能戴反。

②口罩有金屬條一側向上佩戴。金屬條可以貼合面部皮膚,減少漏氣的現象。

③洗淨雙手再戴口罩。

④摘下口罩時,雙手不應接觸最外層。

⑤口罩必須勤換。一次性口罩使用2-4小時,N95口罩使用3天。

⑥處理廢棄口罩要當心。建議將廢棄的口罩投入專用的醫療廢物垃圾袋中,由專業機構集中處置。

小磨香油滴鼻孔?不要往呼吸道注入異物!

「小磨香油滴在鼻孔上,可以阻斷一切流感和瘟疫傳播。」

造謠者號稱,發明這個「偏方」的是三門峽正骨分院院長,「自家祖父在民國27年河南瘟疫時,曾用此法救人無數」。

只是,所謂的「秘傳」,也很快被打臉。

正骨醫院回覆說,並沒聽說過這位「分院院長」。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伍利芬,直接闢謠指出:

香油「偏方」沒有科學依據。

往呼吸道注入異物本身也有一定危險。

香油很香,但還是更適合做調味品。

喝高度酒殺毒?消化道很難管呼吸道!

有的謠言甚至讓人覺得可笑:

「鍾南山院士說喝酒可以抵抗肺炎」,圖片文字編得有鼻子有眼:

有人利用了《新聞1+1》連線鍾南山院士時的視頻截圖,並自行配上「飲高度酒對抗冠狀病毒」的字樣。

謠言的「創作」原點,或許是一則新聞標題:

「國家衛健委專家稱: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

這確實是鍾南山院士的原話,李蘭娟院士也說過,75%的酒精能夠消滅冠狀病毒。

但這裡的酒精,指的是醫用酒精。可用其擦拭手機、雙手等,對日常接觸的地方進行消毒。

但這並不意味著飲用高度酒可以對抗冠狀病毒,相反,過量飲酒會降低身體機能,影響身體健康。

大蒜殺死冠狀病毒?不靠譜!

大蒜,作為老少皆知的殺菌「偏方」,被用在各種途徑抵禦新冠狀病毒。

包括但不限於:

大蒜代替酒精塗身上;服用大蒜水;嚼一口大蒜,代替口罩……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的確具有一定抗菌作用。不過,即使是普通流感,只吃大蒜也是遠遠不夠的。

用大蒜來抵禦新冠狀病毒,更加只是美好想像。

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大蒜素可以抑制新冠狀病毒,並且吃太多大蒜對胃黏膜還會有一定損傷。

養貓養狗便可防治新型肺炎?別上當!

「養寵物可有效的預防新冠狀病毒肺炎,武漢寵物主人無一患病。」

這一謠言一大早便刷爆朋友圈,甚至造謠者稱,武漢已經一狗難求。

他們大肆宣揚,鍾南山院士曾在廣州電視臺某節目中提到,養寵物可以讓小朋友適應過敏源。

鍾院士確實參加過節目,但只是針對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給出的建議,和本次病毒性肺炎沒有任何關係

養貓養狗並不能預防肺炎,如果沒有處理好寵物居住的衛生環境,還會提高你的患病風險。

飼養寵物一定要注意室內衛生環境,外出遛狗也要記得戴好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沒有明確證據指出,病毒可以通過貓狗這類寵物傳播。請科學養寵,不要隨意遺棄寵物。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各種各樣的「經驗」和「偏方」大行其道。

有些人情急之下,看到號稱有效的措施,就選擇分享轉發,忘了去進行思考和查證。

如果輕信這些謠言,不去對疾病進行科學防護,那就不僅僅是被收「智商稅」這麼簡單,還有可能會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除了「偏方」,各類「小道消息」也鋪天蓋地,隨之而來的焦慮和恐慌,還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在沒有足夠的能力核實信息準確性時,可以選擇更多地去相信科學、相信權威媒體。

或許我們做不了謠言的終結者,但至少,我們可以做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護者。


參考資料:

1. 郭敏. 艾灸和印表機產生的室內空氣典型有機汙染物特徵與解析. (碩士論文). 2013.

2. 季寶琴,李健, 趙寧俠,任秦有. 80 例健康青年分別經針刺或艾灸肺俞穴後的肺功能變化.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2;18(3):174-5.

3. GB 19083-2010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4. 央視新聞,《武漢為何實施進出人員管控?新型肺炎潛伏期傳染嗎?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這樣說》, 2020年1月26日

5. 央視新聞,《喝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白巖松闢謠》, 2020年1月23日

相關焦點

  • 某些專家,別給『MH370』添亂了
    文/挨踢客(個人微信號:aitike)臨睡前看了幾條關於MH370的新聞,看完後怒火中燒完全沒有一點睡意了。媒體報導,MH370上乘客的電話能打通,還有乘客給自己的女兒打電話,然後專家做了一通分析否認,但某些分析觀點讓我不敢恭維,不得不就此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 闢謠手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謠言大匯總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疫情發生以來,各類信息鋪天蓋地,一些謠言也在網上蔓延擴散,幹擾防疫大局。請大家積極闢謠,謹防別有用心者給防疫工作添亂。謠言六: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在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顯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接觸傳播。並沒有提到蟲媒傳播(蚊蟲叮咬傳播)。
  • 這些偽神藥和偏方,可沒法治療新冠肺炎
    從疫情爆發,到高峰過去,朋友圈、家族群裡治療新冠肺炎的「偏方」從未間斷:萬能板藍根,神器雙黃連、奇葩藥童子尿……積極防疫是好事,但真信了這些謠言,錢包縮水事小,耽誤治療得不償失。今年3.15,我們把這些「藥方」拎出來,一次性打假,科學防疫,戰「疫」到底。
  • 不傳謠,不添亂,聽從國家的安排
    國家有難心中牽, 不能幫忙別添亂, 聽從安排與召喚, 忠誠踏實鬥敵頑。 閒來無事生謠言, 東家藥方西家丹, 治療病毒是秘傳, 一聽就是胡扯蛋。 奉勸別再胡亂閃, 製造恐慌責任擔, 沒事電視看春晚, 網上消息不亂轉。
  • 深呼吸再憋氣十秒可測是否有肺炎……真相在這裡!
    搜索發現,該視頻幾日前也曾以同樣形式出現在湖北隨州市民的朋友圈裡。謠5謠聞洋蔥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近日,一則「馬來西亞華僑無意中發現的生活偏方,切開生洋蔥,吸氣幾十下,洋蔥的刺鼻辣味有殺菌作用,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
  • 吃青蛙治糖尿病、十字筷取魚刺:這些莫名其妙的偏方是治病還是致命?
    原標題:吃青蛙治糖尿病、十字筷取魚刺:這些莫名其妙的偏方是治病還是致命?用手固定住筷子轉動碗,將四個格子裡的水喝完,魚刺自然而然的就咽下去了。 這聽起來,是個正常人就會覺得匪夷所思。然而還真有人試了,說頗有成效,並且發在了微博上。
  • 一隻蝙蝠的自述在網上火了:千萬別再吃野味了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蝸居在家裡可能真的非常無聊,但是,我們作為普通人,必須學會遵紀守法,待在家裡不給國家和社會添亂,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當你還在抱怨自己無聊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醫生們為了患者還奔赴在前線,沒日沒夜地接診病人,看著他們疲憊的樣子,很心疼,所以,我們最應該做好的就是本分地待在家裡。
  • 「偽科學」除甲醛偏方!已被專家曝光,不宜再用!
    另外,大家如果有除甲醛需求也千萬不要進入「誤區」,這些網傳的偏方不僅無效,還會耽誤大家很多時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無效偏方呢?偏方1.果皮法果皮有一股清香,放在室內能夠「清新」空氣,但要說果皮能除甲醛,便是無稽之談了。然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僅僅是因為大家被果皮清香給蒙蔽了,大家聞不到其他異味後便覺得甲醛被消除了。
  • 美食紀錄片別再烹蛇宰鼠
    □李子木  近兩年,關於美食的紀錄片和含有美食元素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越來越火了。從總體上看,這些節目大多製作精良、「秀色可餐」,既出色地反映了中華飲食博大精深的意蘊,也能帶領讀者上山入海,飽覽祖國自然風光,領略各地物阜民豐的社會百態,看後不止令人食指大動,還大飽眼福,大長見識。
  • 集聚就是添亂!山東60起!北京41起!全部為聚集性病例
    從「寧波一祈福聚餐致25人確診」,到「山東發現聚集性疫情60起」,再到「北京共報告聚集性病例41起 涉及確診病例124人」……因集聚而引發疫情蔓延的案例,不勝枚舉,令人憤怒的同時,不免一聲嘆息。2月3日,浙江省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衛健委黨委委員黃加成通報聚集性疫情案例:患者胡某,無湖北(武漢)旅居史,自述1月17日晚上參加了海曙區一美容養生會所老闆組織的聚餐,聚餐中有武漢人參與;1月19日上午10點,胡某乘坐大巴車從海曙區往返寧波市一寺院參加一旅行社組織的祈福活動
  • 海地一家人聽信巫醫偏方喝龜血,全家中毒送醫,五月大女嬰喪生
    據英國《鏡報》5月27日消息,海地一家人聽信偏方通過飲用龜血預防新冠,結果卻帶來悲劇。這家人有一個五月大的女嬰,剛被送到醫院之時就已死亡。七歲的姐姐以及父母三人也都中毒進院,病情雖然嚴重但好在相對穩定。根據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當地報導,這一偏方是由海地一位巫醫推薦這家人使用的。
  • 隱翅蟲咬人會致命?聳人聽聞的傳言別再傳了!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7月2日訊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打!100%致命!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夏天到了,微信、QQ、貼吧等網絡媒體上關於「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的文章瘋狂刷屏。有毒素,但不至於危及生命「網上關於隱翅蟲致命的傳言純屬危言聳聽!」濟寧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長楊琳琳告訴記者,「隱翅蟲體內本身沒有毒腺,也不會蜇人,但毒隱翅蟲體內毒素為強烈的接觸毒素,是一種強酸性物質,就是人們常說的隱翅蟲的毒液。人體如果不慎接觸毒隱翅蟲毒液後會引發皮炎。」楊琳琳科長說。
  • 哪種方法治療間質性肺炎效果好呢?
    核心提示:間質性肺炎的治療方法。由於很多患者對於間質性肺炎這種疾病並不了解,所以一旦診斷出患病會很茫然,不知道怎麼辦。間質性肺炎是指肺泡間質出現了無菌性改變,它不會造成患者的急促死亡,但是不積極救治的話,引發肺纖維化等病,是會危及到生命的。因此了解此病並且積極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如何治療間質性肺炎?哪種方法治療間質性肺炎效果好呢?北京政和中醫院呼吸科專家為我們講解。
  • 偏方能治療癌症?真的有效?
    很多人喜歡用偏方治病,可能小時候我爸媽也給我試過,雖然不能完全否定偏方的功能作用,但是大家要注意應用場景。比如:我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太好,就會使用很多偏方來試試。不過現在醫療條件已經很發達了,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別老琢磨著用偏方治大病。   我們在對待偏方治大病,病急亂投醫這種事,一定要理性一點。   ◆ 第二,沒錢治病。
  • 美供水系統發現可怕細菌,可引發致命肺炎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央視新聞報導,有來自美國疾控中心明確證據顯示,稱亞特蘭大發現幾棟辦公樓供水系統內部發現有軍團菌樣本,而這恰恰是一種相當致命病菌 據悉,該病菌在自然界較為常見,主要表現在湖泊、淡水等不流動和水源地,再加上溫暖氣溫條件,令其成為軍團菌生長溫床
  • 長了老年斑,別光傻傻求「偏方」了,不如儘量做好這5件小事
    長了老年斑,還在絞盡腦汁求「偏方」?不如儘量做好這5件小事老年斑,只是老百姓的通俗說法,其實它有專業的名字,即「老年疣」、「脂溢性角化」等。生活中,就有不少老人為了去除老年斑到處求人找「偏方」,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其實吧,長了老年斑,別光傻傻求「偏方」了,不如儘量做好這5件小事。
  • 家長餵幼童吃「活蝌蚪」 偏方治大病?錯!偏方要人命
    原標題:家長餵幼童吃「活蝌蚪」,偏方治大病?錯,偏方要人命  近日,一段家長給孩子餵食「活蝌蚪」的視頻火爆網絡。視頻中一名家長將碗裡不停遊動的活蝌蚪不斷餵食給孩子,稱營養價值高,吃完可以強盛健體。  視頻一經曝光,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別信!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謠言排行榜
    別信!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謠言排行榜寶貝有媽媽幫  作者:  2020-02-08 其實電吹風的溫度是可以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因為想要殺死它56℃就可以了,但是卻需要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30秒太短了,但是
  • 新型肺炎迎來高峰期:在疫情和謠言齊飛的時候,我們能做些什麼?
    文 | 栩先生首發 | 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新型肺炎的疫情發展如此迅速,我相信很多人也沒有心情過假期了。 這些天裡,我一直都在關注疫情的變化。 很多網上的視頻、文章、照片相信大家也都實時看到了。
  • 身上有這些「味道」的女人,很有內涵,會對男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愛情裡,這所謂的緣分,就是在對的時候,別錯過了對的人。身上有這些「味道」的女人,很有內涵,會對男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1. 有一種「陽光」的溫暖味道有的女人,除了能夠讓男人只要一走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化妝品味道和香水氣味之外,別的什麼都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