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醫師職稱評定將大改革

2020-11-28 騰訊網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上決定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

當天會議還部署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其中包括:

臨床醫學要注重臨床實踐

會議上稱,現在醫師職稱評定沒有論文是過不了關的,這是一個「硬槓槓」。所以醫生們為了評定職稱,把相當多的精力用於寫論文上,臨床實踐反倒少了。而臨床醫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臨床實踐和臨床病例非常重要。因此,要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

培訓合格的本科住院醫師

要與研究生同等對待

當天會議決定,要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臨床實踐保障機制,加強高校附屬醫院臨床教學職能,推進醫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建立中醫藥跟師臨床學習制度。要圍繞提升臨床實踐能力健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對經住院醫師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方面與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

優化醫護人才培養結構

當天會議決定,優化醫護人才培養結構。加快培養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醫學院校要普遍開展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逐步擴大服務基層的定向免費全科醫學生培養規模,中央財政繼續支持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本科定向醫學生。擴大麻醉、感染、重症、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提高中醫藥專業教學中經典課程比重。

同時,會議上還指出,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加快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深化醫學院校與疾控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公共衛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傳染病防治,而應從國民健康角度進行拓展。

要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

加大補短板力度

會議上指出,要在醫護人才培養的某些薄弱環節上,加大補短板力度。

當前突出的短板之一就是護理人才緊缺,「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在醫護工作中十分重要,而且工作十分辛勞。會議要求,要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大力發展高職護理教育,增強一線護理力量。

附最全的各省高級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1北京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北京鄉鎮衛生院或者衛生服務中心要求發省級以上的正規期刊。

北京副高:2篇,北京正高:3篇。

北京其他大多數醫院要求發科技核心統計源期刊。

版面無要求,報材料時間:每年8月15日以前。

2天津市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市衛生廳公布的期刊目錄內的期刊。

天津市副高:2篇以上,第一作者;天津市正高:3篇以上。

報材料時間:每年的3、4月份報名。

3河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河北省副高:以下條件滿足其一:

發表2篇核心期刊

在學術期刊上發表4篇學術論文,1篇為核心期刊,3篇省級以上期刊

在15萬字的書上任主編、再發表3篇學術論文

出書2本任副主編,15萬字,再發3篇省級以上的正規期刊。

河北省正高:以下條件滿足其一:

出書2本,任副主編,字數不少於20萬字,發一篇核心期刊論文

出書一本,任主編,字數不少於20萬字,發表3篇論文,其中一篇必須發核心期刊

發3篇統計源期刊

發6篇論文,其中2篇核心期刊,4篇省級以上期刊。

報材料時間:8月之前必須拿到書,對版面無要求

4河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河南省副高:3篇國家級,1篇科技核心期刊。

河南省正高:3篇國家級,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

報材料時間:9月底前

版面要求:河南省副高1500字以上,河南省正高2000字以上。

論文必須要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得到。

5山西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山西省晉升正高:省級醫療機構發表論文3篇以上;市級以下醫療機構:發表論文2篇以上;個人著作一部,個人承擔不少於10萬字。

山西省晉升副高:省級醫療機構發表論文2篇以上;出書,個人不少於3萬字,發表1篇論文。論文必須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得到

報材料時間:6月底-7月14日報材料。但至少5月就要拿到書,因為中國知網上傳還需要1-3個月的時間。

6山東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山東正高:國家級以上3篇,均為第一作者,每篇3000字以上;出書2部。

山東副高:省級以上3篇,均為第一作者;出書一本。

版面一般要求:一個整版。

報材料時間:10月之前。

7陝西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陝西省副高:在省衛生廳認可的期刊目錄內發表2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論文,1500字以上。

陝西省正高:發2篇以上,一篇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另外一篇第一作者在省衛生廳認可的目錄之內。

報材料時間:9月底必須拿到雜誌。

8江西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江西省職稱晉升必須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的到的正規期刊,發表2篇第一作者的論文,三甲、三乙一般要求發中文生物核心期刊,論文必須在晉升前一年年底發出來。

報材料的時間:8月底之前拿到書。

版面要求:1500字以上

9湖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湖北省副高:2篇以上的國家級期刊;

湖北省正高:3篇以上國家級期刊,對版面無要求。

報材料時間:10月底之前。

10湖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湖南省副高:2篇省級以上第一作者的論文;

湖南省正高:3篇省級以上第一作者的論文,個別三甲醫院會要求發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

報材料的時間:每年的6、7月份

版面要求:1500字以上

11廣東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廣東省正高:4篇省級以上的正規期刊,第一作者;

廣東省副高:3篇省級以上的正規期刊,第一作者;

版面無要求;

被「中國知網」收錄的正規期刊,根據論文質量評定

報材料時間:8月31日之前發出來的論文。

12廣西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廣西正高:3篇,1篇核心,2篇省級以上正規期刊;

廣西副高:省級以上發2篇,以論著和綜述形式發表至少6、7篇;

報材料時間:8月份之前。

13四川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總體要求:必須在A、B期刊目錄之內。

四川省正高:第一作者4篇,其中三甲、三乙醫院至少2篇論著,其他醫療單位論著至少一篇,另外至少一篇論文在A類期刊。

四川省副高:作為第一作者要求在A、B類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論著至少一篇;出版本專業較高水平著作一部,本人撰寫2萬字以上。

版面:發論著的話必須3000字以上。

報材料時間:8月15日-8月30日

14重慶市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副高、正高發論文、選期刊均應是科技核心期刊以上的雜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只能做為加分用,版面無要求。

報材料的時間:【市級】7月底之前,【縣級】8月中旬之前。

15江蘇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江蘇省副高:至少發表2篇省級以上的論文

江蘇省正高:至少3篇以上省級以上的論文 註:江蘇省所發表論文的雜誌必須在新聞出版總署能夠查得到,同時江蘇省在網站上面查到的刊名刊號與發表雜誌刊登的一致;社區服務站的論文發表在增刊上也可以。

報材料時間:一般年底出刊為第二年初準備。

16安徽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安徽省副高:2篇正規期刊;

安徽省正高:2篇以上正規期刊。

版面無要求

報材料時間:8月底之前

17福建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福建副高:第一作者在國家級以上雜誌發表1篇;第一作者,省級以上,發2篇。

福建正高:第一作者在國家級期刊上2篇;第一作者在省級期刊上3篇。

論文必須在晉升前一年年底發出來,版面無要求。

18浙江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浙江省衛生廳有自己的目錄,浙江省自己的雜誌或中華醫學會主辦的,或者是中文生物核心期刊。

版面無要求

報材料時間:8月20號以前。

19上海市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具備學歷的:

上海市正高:一篇科技核心期刊,一篇省級以上;

上海市副高:二篇省級以上。

不具備學歷:

上海市正高:二篇省級以上,一篇核心期刊。

上海市副高:三篇省級以上。版面無要求,報材料時間:6月底之前。

20海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海南省副高:發表3篇,1篇國家級其餘2篇發中文核心或科技核心期刊

海南省正高:發表4篇,2篇中文核心2篇統計源期刊

報材料時間:9月底之前 期刊認定標準。

21吉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吉林省副高:至少2篇第一作者的論文,省級以上期刊,其中國家級期刊一篇;縣級及縣級以下單位:2篇省級以上的論文。

吉林省正高:3篇以上,第一作者,省級以上,其中國家級2篇;縣級及縣級以下單位:至少2篇第一作者,省級以上,其中國家級論文1篇.必須在中國知網上要查的到,必須保留一個整版,國家級的論文雜誌必須是「中華、中國」打頭兒的。

報材料時間:5月17日-6月18日。

22黑龍江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黑龍江副高:2篇,一篇國家級,一篇省級;

黑龍江正高:2篇國家級,版面無要求.。

23遼寧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遼寧省醫生職稱晉升,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可以查的到國家級、省級期刊均可,國家級更好,遼寧省正高要求的篇數比副高多,部分三甲、三乙醫院要求發核心期刊。

報材料時間:7月份之前,版面無要求。

24新疆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副高:2篇在國家級正規期刊上;

正高:3篇在國家級正規期刊上,部分三甲、三乙、兵團醫院要求在核心期刊上投稿。

版面無要求,每年10月份之前要拿到書。

25內蒙古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內蒙古副高、正高一般要求發在正規期刊上,版面無要求。內蒙古正高:要求會比副高的篇數多,一般為5篇,三甲、三乙醫院要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

26雲南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雲南省職稱晉升政策:所發雜誌必須能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查到,2篇以上正規期刊,正高要求的篇數比副高多;

時間:每年6月之前必須拿到雜誌。1500字以上。

27貴州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貴州省副高:至少3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在本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

貴州省正高:至少有4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其中有2篇在國內核心期刊(以最新版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為準)發表。

報材料時間:9月30號之前

期刊認定標準:國家級期刊是由國家主要部委,或者一級學會,一類大學主辦的期刊;省級期刊是指由省級主要部門,省級一類單位等主辦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北大圖書館所評定的每4年評一次的中文生物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指的是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定,每2年評一次的統計源期刊。

28青海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青海省西寧地區:正副高要求:2篇月核心,省級以上2-3篇;1篇核心,省級以上3篇;5-6篇省級以上,正高要求的篇數多。市級:核心1篇,省級2-3篇。縣級及縣級以下單位:省級1-2篇。

版面無要求。報材料時間:8月開始報名。

29甘肅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出書:在公開出版的專業著作上撰寫3萬字以上;

甘肅省副高:至少2篇以上,第一作者,在省衛生廳認可的期刊目錄之內的,至少保留1個整版。

甘肅省正高:至少3篇以上,第一作者,3篇都要保留一個整版。

報材料時間:每年7月底8月初。

30西藏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3篇以上正規期刊。

以上就是各省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職稱晉升是每個醫生工作生涯中必須經歷的,對於初次晉升的醫生們來說,職稱晉升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怎樣做好充分的準備,可能還是會有些摸不著頭腦,這裡特整理了一些醫務人員職稱晉升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個人資料準備

1、業務述職。業務述職首先是要實事求是,要以臨床業務、科研、帶教為重點,全面系統的進行陳述,使評委對參評對象有一個初步的全面了解。參評對象要做充分的準備,避免講的凌亂、不系統、不全面、無重點。要突出業務,使評委可以判定參評對象臨床技術水平,了解工作能力。

2、每個參評人員應當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情況。只埋頭工作,不注重學習,特別是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就會原地踏步,停滯不前,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申報者每年所獲得的學分不低於25學分,其中I類學分5~10學分,II類學分不低於15~20學分,兩類學分不可互相替代。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可授予I類學分;自學、發表論文、科研立項、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等其它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授予II類學分。現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都為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提供條件,鼓勵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其業務水平。

二、硬體準備

1、論文:根據晉升的不同級別,參評人員所在醫院的不同等級要求參評對象的論文條件不同。當然這個條件是最低要求,若能夠提供代表個人水平的高質量論文,隨著發表論文的雜誌級別及作者排序會增加你的量化考核分值。對非本專業論文,在境外、港澳出版的中文刊物以及繁體字印刷的刊物中發表的文章不能作為參評論文。

2、病歷:病歷從一個側面代表了一個人的業務水平。參評對象的工作能力,以及對本專業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方面的臨床經驗,都能從病歷中反映出來,特別是危重病人搶救時的病程紀錄,疑難病症的討論記錄,重大手術前的討論記錄等。所以提供的病歷,均應是危重病人或搶救病人,或難以確診的病歷,才能通過病曆書寫中對處理過程的記錄,病情的分析,診斷依據,鑑別診斷以及醫囑方面來體現你的業務水平,而不應用一般疾病或輕症病人的病歷。病歷要規範,要有病程記錄,醫囑籤名,病情分析等。另外,病歷一定應是原始病歷,千萬不要為了整潔,重抄一遍,即便內容完全是真實的,也會給人一種造假的感覺,反而使評委給你的分值大打折扣。更不要將原始病歷重新修改、整理,失去評審價值。

三、專業答辯

專業答辯是每個參評對象必不可少的參評項目之一,其成績作為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評判的依據之一,答辯不合格者,單項淘汰。所以,這一關至關重要,每個參評人員都應在評審前做好充分準備,認真看書,翻閱文獻雜誌,熟記和臨床關係密切的基礎知識,掌握一些新知識、新技術、新動態,答辯時沉著應對,切不可慌亂、抓不住重點,以至於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未回答正題時間已到,錯失良機。平時應在工作之餘,有計劃的、系統的閱讀專業書籍,記讀書筆記。其實平時掌握的也就是答辯時專家所要提問的,很多人回答問題靠的就是平時積累的知識,並非靠臨時突擊死記硬背。專業答辯包括基礎理論題、專業題、自選題。只有在平時做好紮實的準備工作,才能取得好的答辯效果。

-------------END-------------

因為公眾號平臺推送規則的改變,大家在閱讀後點一下「在看」,或者給江淮醫學標個「星標」。我們的推送就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頂端,一勞永逸~!(歡迎翻看「往期列表」看看你還漏掉了哪一期?)

感謝江淮醫學的每一位朋友~謝謝!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醫師職稱評將大改革(附:目前最全各省高級職稱論文要求)
    來源:中國政府網、華醫網、醫師周刊、職稱論文查重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上決定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其中包括:臨床醫學要注重臨床實踐會議上稱,現在醫師職稱評定沒有論文是過不了關的,這是一個「硬槓槓」。所以醫生們為了評定職稱,把相當多的精力用於寫論文上,臨床實踐反倒少了。而臨床醫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臨床實踐和臨床病例非常重要。因此,要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
  • 評聘合一打掉科舉殘餘 中科院解讀職稱評定改革
    日前中科院取消職稱評定一事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各界人士中有為中科院叫好的,認為現行的職稱評定晉升制度完全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殘餘,不僅中科院應該廢除,而且全國範圍也應儘快廢除;也有人對此持謹慎態度,認為我國尚不具備取消職稱評定的條件,中科院此舉究竟效果如何還應由時間來證明。那麼處於爭議焦點的中科院如何看待自己的變革呢?
  • 科技部披露6起醫生購買論文案例背後:該以什麼評職稱?
    9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要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要圍繞提升臨床實踐能力健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對經住院醫師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方面與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6起論文購買案件始末此次披露的論文購買事件暴露於此前海外研究者的網絡質疑。
  • 職稱改革:全國已沒有統一組織職稱英語考試 計算機考試仍可報名
    他們和科技廳、教育廳、住建廳等多家直屬機構及下屬企事業單位對話,走訪下沉至縣、鄉、鎮一級,在最基層和接地氣的跋涉中,企圖尋找到事業單位職稱改革的「藥方」。「職稱改革何去何從固然值得關注,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於職稱的誤讀,也不能忽視。」面對記者,何永松坦言,「能夠使大眾對於職稱評定有積極正確的認知,這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
  • 中級工程師是全國通用嗎,工程師職稱評定有哪些條件
    職稱評審近年一直都有改革措施出臺,而每年參與職稱評審的機會只有一次,所以大家想要評職稱就不能等,今年你是符合條件了,但難保下一年它就改成什麼樣了。 假如又有新政策下發,你突然不再符合要求了,豈不是錯失了良機,到那時你能怪誰,也只能自己認栽,誰叫自己當時不夠果斷呢。
  • 【音頻解讀】《廣州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2011年、2018年分別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廣東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2012年、2018年分別出臺了《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廣東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
  • 學歷提升和職稱評定有什麼聯繫?
    學歷提升和職稱評定有什麼聯繫?現如今社會,你會發現現在評審職稱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你知道評審職稱為什麼這麼重要麼?說到評審職稱,大家先考慮的應該是為什麼評審職稱,怎樣才能拿到職稱證書?一般而言,通過評定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比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更容易被社會認可與接受。因為評定職稱的人有資格、有經驗;而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缺少資格、缺少經驗。在當今社會,在能力重於學歷,水平重於文憑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人踴躍評定職稱。一、什麼是職稱?
  • 海南教師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考核改革的開始
    這種上下心知肚明的學術造假,實乃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孕育出的一大怪胎。  不發表論文不等於水平低  職稱對教師來言,既是工資待遇,也是水平的代表,於是,有人不惜一切,將職稱評定當作人生三喜之外的又一喜,更是比買一棟樓房都重要。  職稱評審過程中一些「硬槓子」也很多,但發表論文卻是最硬的硬體。
  • 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 NPC代表建議進一步改革職稱評定條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予以回復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改革我國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的建議,人社部表示,針對各地在組織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將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實行分類評價、完善同行評價、加強評審監督,指導各地貫徹落實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社部表示,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
  • 這些論文對職稱評定可能沒用!(一)
    每年的教師職稱評定,讓很多的老師煞費苦心,有的人為了職稱名額忙碌著,有的人為了榮譽證書忙碌著,有的人還為了職稱論文忙碌著,可是忙碌歸忙碌,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你,關於一些評職稱中論文發表的秘密。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職稱論文怎麼發表?
  • 水貨「名師」的出現,提出一個問題,職稱評定中論文和證書重要嗎
    教師的職稱評定一直在被詬病,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此。一線教師,拼死拼活地教書育人,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的比比皆是,回到家基本累癱,根本沒時間去寫論文,作報告。而偏偏職稱評定中,這些東西至關重要,於是在教師職稱評定中出現了3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 醫生評職稱要改了
    孫明飛未經張雙林同意將其署名為通訊作者,並自行註冊通訊作者郵箱與期刊聯繫。張雙林對論文撰寫、投稿不知情,但在獲悉論文發表後未向期刊提出撤銷其通訊作者署名。河南大學對相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理,取消孫明飛申報科技計劃項目、評優評先資格3年,撤銷其依託論文獲取的相關項目、獎勵、榮譽,並追回獎金;取消張雙林申報科技計劃項目、評優評先資格1年。
  • 老徐評醫 ▏衛生職稱改革徵求意見稿並沒有廢除百病纏身的「學分制」
    最近,醫療圈最關注的就是衛生職稱改革。12月1日,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制定的《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開始公開徵求意見了,並將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確定為2020年12月15日。有意見,趕快提。
  • [科技日報]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 中華...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 中級工程師職稱有什麼用途呢?評定中級工程師職稱意義是什麼呢?
    3、養老金:要老金問題其實國家一直在改革,就拿現在說,如果說您工作的時候擁有中高級職稱,那麼退休的養老金與職稱也存在一定的關係,有的地區會在原基礎上每月多加一部分,或者說一次性加一年的等等,每個地方政策不同,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多少有補助,最起碼沒有任何壞處。
  • 大變革!本科、專碩學歷臨床醫生,在職稱晉升等方面同等對待;首個...
    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舉行,鍾南山獲授共和國勳章 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將於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
  • 取消職稱考試"英語門檻" 點評:能充分發揮人才作用
    2050年中國將步入超老齡化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的養老金融也有必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命題下,以有效的制度供給來應對實際挑戰。此次出臺的通知從國家層面加強養老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將進一步推動保險業管理養老資產與服務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進一步推動提升商業養老保險供給和服務能力。建議針對養老或者養老金融設立綜合性的監管體系。
  • 【放心省心】玉樹州黨校教師職稱論文發表的費用是多少
    職稱評定工作改革的重點與關鍵不在於「取消論文」  職稱評定工作改革的重點與關鍵不在於「取消論文」職稱評定工作改革的重點與關鍵不在於「取消論文」,近來,有教育媒體報導了河南等地欲試點教師職稱評定工作改革的信息
  • 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原標題: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河南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今後,凡試點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近日召開的河南省職稱工作會議傳出的這一信息,為全省15萬餘名中小學教師「減負」。  據河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將在鄭州、焦作、許昌和省教育廳直屬學校進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凡試點區域內的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教師每年要寫一篇教學反思,不要求發表,但要在校內進行內部交流,以提升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