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 中華...

2021-0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胡文忠表示,職稱改革以來,暢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中小學教師等群體的職業發展空間得以拓寬,一大批優秀教師取得了正高級職稱。截至目前,全國已有9854名中小學教師取得正高級職稱,其中有180名幼兒園教師,有利於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通過改革,引導廣大教師回歸講臺,回到教學一線,評出了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教師、卓越教師和教育家型教師,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也引導教師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通過職稱評聘的導向作用,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城鎮教師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積極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為了更好地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作用,胡文忠介紹,他們會聚焦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技工院校教師和高等院校教師的不同職業特點,不斷完善評價標準。

  具體來說,要堅持育人為本,突出對教書育人、工作實績考察,也要破除「四唯」傾向。胡文忠強調,一是淡化學歷要求,為不具備學歷的特殊人才建立特殊通道;二是淡化論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改變片面地將論文、著作數量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鈎的做法,將教案、教研報告、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學生實習成果等作為評價的內容;三是淡化資歷要求,對優秀教師和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以不受層級的限制,直接申報高級職稱;最後是淡化獎項要求,不對獎項做硬性要求,不把榮譽性稱號作為職稱評定限定性條件。

相關焦點

  • 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 兩部門擬出臺意見:高校職稱不能把論文等作為直接判斷依據
    全文如下: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高等學校教師(以下簡稱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機制,激勵廣大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現就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職稱改革:全國已沒有統一組織職稱英語考試 計算機考試仍可報名
    未來,全省通過3年時間,基本完成工程、衛生、農業、會計、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系列改革任務,完成所有系列(專業)評價標準修訂完善工作;通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這意味著,不拘一格選人才,將越來越落實成可觸的現實。怎麼改?
  • 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 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高校評職稱論文將重質量輕數量 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出臺新規: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外語、計算機不再是必備條件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 我省高校教師評職稱有新規了。今天,省教育廳公布《湖南省深化高等學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評審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下稱《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外語、計算機水平、繼續教育情況不作為申報職稱的必備條件。同時對論文、科研和發明專利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實行權重設置和加分上限設定。
  • 關於印發《自治區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四、主要內容  (一)健全制度體系  1.改革原中學和小學教師相互獨立的職稱(職務)制度體系。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原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  2.統一職稱(職務)等級和名稱。
  •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職稱制度30年來重大改革  評職稱不再要求發論文  《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後,市人力社保局對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30多年來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通過遴選優秀輔導員、黨政管理幹部和相關學科專任教師充實到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師生比率先小於1:350。大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組織開放式集體備課會、將熱門網帖引入課程、依託省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理論讀書社共學馬列經典著作、開展基地式項目化社會實踐等,使思政課教育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四)選樹育人先進典型。
  •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成就回眸
    開展分類評價,量化評審條件,將非公單位納入職稱評審範圍,下放評審權……各地各部門的改革實踐,不僅給人才送去了大禮包,更為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2015年9月,《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在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設置正高級職稱。中小學教師首次擁有了和教授、研究員同樣的職業發展空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職業倦怠。
  • 聚焦發力五個思政推進湖北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通過調研督查,落實政策,夯實基礎,發現問題,推廣經驗,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紮實推進全國高校思政會精神落地生根。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湖北省教育廳從強化學生理想信念和價值塑造、加強教師黨建和師德師風建設、深入挖掘專業課程育人功能、強化思政學科建設、淨化政治生態和校園文化環境等方面,聚焦發力「學生思政、教師思政、課程思政、學科思政、環境思政」,推進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 【實施過程】聚焦發力「學生思政」。
  • ...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圖文直播] - 中華人民...
    深入實施高等學校服務國家戰略行動,推進高校主動肩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和擔當,高校科技服務經濟社會和國家重大戰略能力的顯著提升。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會服務為產業升級以及高鐵、核電、光伏、數控、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十三五」以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2016-2019年,高校服務產業、企業和社會需求獲得的橫向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100億元。
  • 實驗技術人員怎麼評職稱?山東這份文件說明白了
    實驗技術人員評職稱有標準可依了!山東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2月23日聯合發出《關於印發山東省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價基本標準的通知》,公布了山東省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本標準適用於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科學實驗、教學實驗、分析檢測、技術鑑定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本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 又一所雙一流高校:不唯論文和影響因子,創新性成果也可評教授!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記者:劉垠、揚子晚報、中國青年報  如果你選擇的科研領域存在「研究難度大、周期長、期刊影響因子低」這一系列的問題,你是否思考過未來如果在高校任教,該如何突出重圍離教授的頭銜更進一步呢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
    深入實施高等學校服務國家戰略行動,推進高校主動肩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和擔當,高校科技服務經濟社會和國家重大戰略能力的顯著提升。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會服務為產業升級以及高鐵、核電、光伏、數控、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十三五」以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2016-2019年,高校服務產業、企業和社會需求獲得的橫向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100億元。
  • 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原標題:河南試點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河南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副高及以下評職稱不必發論文  今後,凡試點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近日召開的河南省職稱工作會議傳出的這一信息,為全省15萬餘名中小學教師「減負」。  據河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將在鄭州、焦作、許昌和省教育廳直屬學校進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凡試點區域內的中小學教師申報副高及以下職稱,論文不再作為必備條件。教師每年要寫一篇教學反思,不要求發表,但要在校內進行內部交流,以提升教學經驗。
  • 【熱點】山西47所高校今年自主評職稱,學術造假將「一票否決」
    今年,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中北大學等27所高等學校可自主開展高校教師正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山西警察學院、山西廣播電視大學等20所高等學校可自主開展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並明確規定,有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一稿幾投等學術造假行為者,一經查實,立即取消當年參評資格,且3年內不得再申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聚賢才
    僅2019年,海南醫學院就組織了32場面試,籤約博士人才33名、正高級職稱人員7名、副高級職稱人員12名,目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人數達到403名,佔比36.8%。通過培訓和進修不斷提升自己,2019年該校共有65名教師通過高校教師序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放權31所高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推動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和直屬高校外事審批權,積極擴大高校科研相關自主權。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進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推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考試,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
  • NPC代表建議進一步改革職稱評定條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予以回復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改革我國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的建議,人社部表示,針對各地在組織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將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實行分類評價、完善同行評價、加強評審監督,指導各地貫徹落實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社部表示,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
  • 職稱評審有新變化 「指揮棒」作用進一步顯現
    來源:經濟日報職稱,是衡量專業技術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標尺。記者近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2019年,人社部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加快推進主體系列改革,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完成了工程、會計、經濟、自然科學研究、民航飛行技術、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農業、翻譯、文物博物等10個系列改革工作,累計出臺12個系列職稱改革意見。
  • 一線教師評高級教師職稱不要論文
    中小學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採取講課答辯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一、二、三級教師職稱的評價方式由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或省直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擬定,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後實施。    據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從2012年在鄭州、許昌、焦作等3市進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於2014年完善了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標準,並在全省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