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有新變化 「指揮棒」作用進一步顯現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職稱,是衡量專業技術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標尺。記者近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2019年,人社部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加快推進主體系列改革,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完成了工程、會計、經濟、自然科學研究、民航飛行技術、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農業、翻譯、文物博物等10個系列改革工作,累計出臺12個系列職稱改革意見。

「各地結合地區實際,細化改革政策措施,增設新的評審專業,修訂具體評價標準條件,創新評價方式方法,惠及7300萬專業技術人才。」人社部專技司有關負責人說,從整體看,2019年以來,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積極深化改革,出臺了一大批針對性強、具有創新性的政策措施。

一是進一步樹立重品德、重能力、重業績的評價導向。改革強調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破除了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羈絆,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二是進一步暢通非公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等制約,暢通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使非公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與公立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三是鼓勵更多優秀人才紮根基層。一系列針對性傾斜政策的出臺,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最大限度地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紮根基層、立足崗位、踏實做事、攀登奉獻,促進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今年,人社部出臺面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職稱傾斜政策。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全面開展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對護士執業資格、執業藥師、社會工作者等職業資格單獨劃定合格標準,進一步提高職稱傾斜政策的針對性,為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職稱評定的內涵也在擴容。記者注意到,各地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引導人才流向急需之地。

比如,北京市聚焦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定位,把做好新職業新群體人才的職稱評價服務工作,作為職稱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增設動漫遊戲、數字編輯、科學傳播、技術經紀等專業,拓展職稱評價專業領域,研究制定不同人群職稱分類評價標準,建立社會化評價機制,促進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新職業群體人才隊伍建設。

浙江省針對塊狀經濟特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網際網路、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人才評價需求,積極探索工程領域職稱社會化評價政革,由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或其他社會組織為主體進行評價,讓市場制定標準,用業績來說話,採取政府授權備案形式,條件標準成熟一個,授權一個。目前,浙江省已在特種設備、信息技術、機電工程、海港工程、蓄電池、爆破、塑料機械等行業得到成功實踐,構建了個人自主申報、業內公正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督的社會化評審機制。

民營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記者了解到,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的政策措施,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未來擬通過健全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機構、拓寬民營企業職稱申報渠道,完善以市場評價為導向的職稱評審標準、創新民營企業職稱評價方式等措施,充分激發和釋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快推進各系列改革任務,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人社部專技司有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關於職稱,有哪些新變化?你知道嘛
    【廣東職稱評審】關於職稱,有哪些新變化? 職稱,職稱,職稱!有依據嗎? 是的,項目經理必須要有職稱,這是規定,不符合的不能參與招投標,這是建築行業的行規,強制執行。 所以說,職稱對於建築行業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升職加薪,沒有對應職稱,升職是很難的,有時候不是企業不認可你的能力,而是政策上的要求,企業不能任命沒有職稱的人為負責人。
  • NPC代表建議進一步改革職稱評定條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予以回復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改革我國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的建議,人社部表示,針對各地在組織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將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實行分類評價、完善同行評價、加強評審監督,指導各地貫徹落實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社部表示,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基本制度。
  • 「指揮棒」作用顯現 聚烯烴期貨引「追星」
    交易的活躍顯然有利於期貨發現價格功能的發揮,對貿易商及生產企業規避風險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隨著塑料和PP期貨的日趨成熟,期貨價格已逐漸成為產業和市場的「指揮棒」。回過頭來看,聚烯烴期貨「星味十足」與市場接受度和認可度的提高不無關係。首先,盤中價格波動大。塑料期貨的日內盤中波動平均在150—200點,PP期貨的波動也在100—150點。
  • 中科院院士沈巖建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教師職稱評聘該被取消嗎
    或有意或無意,為了能夠評上高一級的職稱,老師們是比對著評審的條件,努力進取。可是現實卻往往是非常殘酷的,能評上職稱的人畢竟是少數。很多老師糾結自己的職稱問題,甚至影響了教學的積極性。說實話,在最初確立職稱評審制度時,其初衷是好的,目的就在於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促進教學。
  • 中級工程師職稱有哪些具體的作用?
    2019年中級工程師報名馬上就要開始了,很多朋友問盛泰鼎盛小編,中級工程師到底有什麼用?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中級職稱的作用。 對於中級工程師而言,通過評定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比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更容易被社會認可與接受。
  • 江蘇某中學職稱評審材料大面積作假,撕開了職稱評審的遮羞布!
    今天看到一個與高級職稱評審相關的通報,著實讓人驚訝不已:江蘇鹽城市阜寧縣某初級中學2019年高級職稱評審申報材料被派駐的紀檢監察組查出大面積弄虛作假,共通報了該校15位參評高級職稱的教師所提供的虛假材料。
  • 2021湖南省中級職稱評審重點及難點分析
    2021湖南省中級職稱評審重點及難點分析 許多建築行業的人都需要評職稱,有了職稱就可以升職加薪,就會有更好的保障!但是隨著政策流程的不斷改革,職稱評審標準越來越規範化,因此雖然每年的申報人數都是數以萬計,但是能通過的人數總是維持在一定比例,這也導致中級職稱評審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 觀點||社科職稱評價新動向:定性為主,定量為輔
    定性為主 定量為輔——更好發揮職稱評價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陳眾議國家人社部和我院《關於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已於2019年10月11日正式發布。
  • 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 寧夏:加大職稱論文審查 相似度超40%不得通過評審
    新華社銀川4月13日電(記者艾福梅)記者13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進一步完善評審標準、創新評價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寧夏探索推動職稱制度改革。在論文方面,降低數量、提高質量,加大職稱論文審查力度,相似度超過40%不得通過相關職稱評審。
  • 甘肅214人通過「綠色通道」晉升高級職稱
    梁克韜作英文演講(本人供圖)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魏娟 見習記者王梓懿)對於酒鋼集團職工梁克韜來說,這是十分厚重的肯定——近日,年僅32歲的他順利通過甘肅省人社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成為集團最年輕的正高級工程師。
  • [科技日報]高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系列改革有序推進 - 中華...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張蓋倫)「截至目前,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技工院校教師3個職稱系列的改革已經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兩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胡文忠在介紹教師工作時介紹,教師相關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 取消職稱考試"英語門檻" 點評:能充分發揮人才作用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仍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要積極發展基層食品監測能力,發揮好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新技術對食品營養安全的保障作用,要建立健全食物消費量、食品毒理學和營養監測等風險評估基礎資料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的協作共享機制等。
  • 論文指揮棒,到底有多「牛」?(關注·四問論文導向①)
    原標題:論文指揮棒,到底有多「牛」?   近日,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發現,不管是高校還是科研機構、醫學院還是醫院,晉升職稱還是年終考核,評國家獎還是選拔人才,論文都已成為最重要的指揮棒——許許多多的科教人員正無奈地被論文牽著鼻子走。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批醫療衛生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保護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有關政策措施,經研究,決定開展我省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批醫療衛生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四川省環境工程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基本條件(試行)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20年3月4日四川省環境工程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基本條件(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進一步深化我省職稱改革,加快推進環境工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根據《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 職稱評審期刊發表怎麼分辨真假期刊?
    工程師評審需要發表論文,很多人職稱評審的時候選擇自己發表論文,但是職稱評審期刊發表怎麼分辨真假期刊這個問題一直解決不了,一旦發表錯了,個人影響是小,影響工程師評審是大。據WOSCI沃斯編輯小編獲悉:目前國內職稱評審期刊發表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無論是用於工程師評審要求的評職稱論文,還是說各類專家權威性的提升,國內期刊刊號並非出版印刷就完事了,我國對期刊刊號是非常嚴格的,這麼多年來都是保持「輪迴更替」,就是取締一個,才會審批一個新的,所以國內期刊總量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但是近幾年的職稱評審數量增長導致職稱論文期刊發表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就是趁此機會,國內湧現了大量的野雞期刊甚至是利用職稱評審期刊發表論文的騙術來騙了好多人
  • 科學網—職稱分類評審:一劑良方?
    ■本報記者 韓琨 一直以來,職稱評審都是壓在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身上的一座大山。要求多、細則繁雜,每年年末都有不少教師為此忙得焦頭爛額。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審相關制度也一直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人們所詬病。
  • 人民日報:論文指揮棒,到底有多「牛」?—新聞—科學網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論文引入科研績效考核體系以來,論文日益成為評判科研機構、高校乃至醫院的最為重要的標尺,甚至到了「唯論文論英雄」的程度。儘管近些年來科教界的許多有識之士對此大聲疾呼,但「論文指揮棒」依然大行其道。 那麼,當下論文導向的現狀如何?其利弊何在?為什麼改不動?怎樣才能改變?本版自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四問論文導向」,就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敬請關注。
  •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度市生態環境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11月17日至19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度廣州市工程系列生態環境專業職稱評審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夏育民作為評委會主任出席會議並講話。夏育民同志在各級評審前集中會議上分別講話,對評審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忠實履行職稱評委工作職責,堅持客觀公正原則,真正為廣州市生態環境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遴選投上光榮的一票。二是嚴格遵守職稱評審工作紀律,要求各評委履行保密義務,執行廉政紀律。三是嚴格對照標準條件開展評審,準確把握職稱評審改革的新變化,確保評審質量。四是必須把握優中選優的原則,全面綜合考慮,從嚴控制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