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與高級職稱評審相關的通報,著實讓人驚訝不已:江蘇鹽城市阜寧縣某初級中學2019年高級職稱評審申報材料被派駐的紀檢監察組查出大面積弄虛作假,共通報了該校15位參評高級職稱的教師所提供的虛假材料。
這些教師提供的虛假的高級職稱參評材料主要集中在公開課造假,鄉村支教造假以及班主任經歷造假,這三個方面也是中小學教師參評高級職稱評審的硬體條件。高級職稱評審中的弄虛作假一直存在,但像該校這樣實屬罕見!
當過教師的都知道,高級職稱指標稀缺,很多學校幾年都沒有一個指標,這所學校由於弄虛作假一下子浪費12個指標,著實令人惋惜。說實話,看到這樣的新聞一點也不意外,因為職稱評審材料造假,這可能是公開的秘密了,這12個老師被查只能是自認倒黴了。
這假不算假,有網友吐槽有些人自從進學校就沒代過一節課,沒站過一天講臺,卻拿了一大推的優質課,優秀教師榮譽證書,年終考核年年優秀;連句完整話都說不了,卻有優秀論文和省市級課題結題證書,這些才是真正的造假!
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然而上面評職稱偏要各種比賽獲獎、論文獲獎、考核優秀等等。老師們教學上踏實實幹不行,要寫論文搞比賽拿獎項才行。把一個差學生帶進步不如培養一個好學生拿大獎,一般的學生和差學生把老師累死也見不到獎項,誰還管。
教師評職稱不以教學工作為主,而是什麼公開課、獲獎證書、科研論文等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設置障礙,豈不知,這些東西往往是一線教師沒時間去做的,反倒是教輔人員多,真是捨本逐末,苦了一線教師。
教師職稱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然而現行職稱制度卻把教師引導到一條不能安心教學的路上,大家爭先恐後地參加比賽、發表論文,目標就是比別人早點評上職稱。一旦評上了高級職稱,再也不用做班主任了,也不用上那麼多課了,但收入最高,工作量最少。這樣的職稱制度能否激勵教師的積極性呢?
江蘇某中學職稱評審資料大面積造假撕開了廣為詬病的職稱評審的遮羞布,特別是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鈎造成各種各樣的矛盾更是讓廣大教師叫苦不迭。目前取消職稱的呼聲很高,即使不能取消,也要改革現有職稱評審制度,當然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個人建議先縮小職稱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年度考核績效津貼的分配比例,即是實現中級職稱教師如果表現突出,當年收入可能超過高級職稱教師。如此推行下去,職稱的意義就會逐漸淡化。至於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尋找職稱的解決之道。
我始終相信,為了讓教師們安心工作,為了鼓勵教師們勤奮工作,國家教育部門一定會重視我們的心聲,只要努力工作,盡職盡責,老師們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大家給點時間,給點耐心,希望一定在播種後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