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夜讀丨疫情中,和孩子溝通千萬注意這幾個問題

2021-01-11 上遊新聞

前幾天,微博熱搜上「醫護充當半歲患兒『臨時媽媽』」的視頻讓許多人落淚。視頻中樂樂的媽媽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救治他人時不幸感染,之後又傳染給了六個月大的樂樂。因此,樂樂只能和媽媽分開,一個人在醫院接受治療。

樂樂的經歷讓很多人心碎。兒童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還要承受與親人的分離,像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不能理解這種分離,時常感到被拋棄。

其實被疫情影響的不只是生病的患兒,有把父母「借」給疫區的醫護子女,還有親人因此離世的孩子,即使是暫時安全的孩子們,也因為不能出門而感到困惑和焦慮。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疫情期間如何照顧孩子的心理健康。

01

如何向孩子解釋疫情?

疫情來臨後,我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此時一些好奇寶寶會不斷發問:為什麼不能出去散步呢?為什麼要帶口罩?新冠病毒是什麼?它長什麼樣子?我什麼時候才能跟學校/小區的小夥伴玩耍呢?

或許,你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試著跟孩子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1. 了解他們知道些什麼

孩子們很有可能從電視、網絡或者他們的朋友那裡聽說了新冠病毒。與其直接向他們解釋,不如先問問他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這樣家長有機會弄清楚孩子們了解了哪些知識,又存在哪些困惑。

2. 提供事實信息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孩子們通常會有很多疑問,家長可以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或方式,給孩子講解符合他認知發展水平的的知識,比如藉助新冠病毒的繪本、動畫等。知識講解可以解除孩子們的困惑,緩解焦慮。

3.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疫情中需要注意的衛生習慣和平時相差不大,所以家長們大可藉助此次機會強化孩子的衛生習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教導孩子勤洗手以及正確的洗手方法

教導孩子打噴嚏和咳嗽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

告訴孩子們當其他人生病時,要小心接觸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包括均衡飲食、運動和確保充足的睡眠

4. 制定計劃

疫情期間,一家人都無法出門,這擾亂了家庭的日常活動。對於孩子來講,不能出門玩耍是一件難受的事情。因此家長應該準備一些活動、遊戲以及能和朋友們溝通交流的方式(比如電話、網絡視頻等等),和孩子一起安排好日常生活。

在當前「停課不停學」 的背景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作息規律、學習規劃尤為重要。對於學齡前兒童,由於早教機構關門,家長們可以充分運用宅在家這段時間親自學習做親子遊戲,在助力孩子智力開發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02

如何識別孩子的情緒是否出現問題?

新冠病毒帶給孩子的傷害並不會因為他們還不懂事就減少。與一開始兒童對新冠病毒不易感的信息相反,最近兒童病例不斷增多。這些兒童被獨自隔離在醫院,被隔離的孤獨、與家人的分離以及患病的痛苦都使得孩子們在心理上受到的傷害。

除此之外,那些父母是一線醫務人員,或者親人被隔離甚至死亡的孩子也會經歷喪失的痛苦。即使你的孩子很幸運,沒有受到肺炎的直接影響,他/她也可能通過媒體報導、緊張的家庭和社會氛圍感受到恐慌。

因此,在疫情之下,孩子們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同於平常的行為,如果孩子表現出下面的行為意味著他可能需要心理方面的幫助。

經常哭泣。

遭受過心理應激事件的孩子會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回想起這件事情,被傷害的感受也會隨之而來,但孩子們卻又束手無策,而哭泣是孩子們常用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方式。如果發現孩子們超乎尋常地頻繁哭泣,這可能意味著事情超出了孩子們應對能力,需要家長甚至更專業力量的幫助了。

變得黏人,不願意家長離開。

孩子有可能拒絕獨自玩耍,需要家長的時刻陪伴;或者在復學之後會拒絕上學。

亂發脾氣,扔東西。

當面對無法改變的痛苦時,孩子們可能會感到無比焦慮。亂發脾氣可能是孩子們焦慮的一種表達形式。

存在睡眠問題。

比如孩子們拒絕獨自入睡,存在入睡困難或者經常做噩夢的情況。

退行,不會做以前已經學會的事情。

孩子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常常會感到無助、害怕,而且他們很難用語言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所以孩子們可能會通過幼稚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具體來說就是好像喪失了一些原本學會的技能,比如語言表達、如廁行為等。

03

身為家人,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情緒問題?

那麼,如果孩子出現了心理創傷,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在此,我們將介紹SAFETY原則,指導您應對孩子的情緒。

1. 安全感第一:當你陪伴孩子時,他們感覺最安全(Safety first)

抱著你的孩子,讓他/她依偎著你。

告訴孩子當可怕的事情發生時,你會陪著他們、照顧他們。對於剛剛學說話的小孩子,可以使用簡單的語句,比如「爸爸在這兒」。

讓孩子遠離可怕的電視畫面和談話。

做熟悉的事情,比如唱你們都喜歡的歌或者是講故事。

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建立規律的活動作息,至少保證睡前儀式,例如睡前故事、睡前擁抱等。

當你要離開他們時,確保孩子身邊有他們熟悉的人陪伴。

告訴孩子你要去哪兒以及你什麼時候回來。

2. 允許情感表達(Allow expression of feelings)

當孩子們擔心或者害怕時通常會行為不當。這種行為不當實際上是一種求助信號。記住:困難情緒=困難行為。

幫助孩子辨別以及命名不同的情緒,比如害怕、高興、憤怒和悲傷。同時告訴孩子他們感覺到這些情緒是非常正常的。

向孩子示範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你可以感覺到生氣,但是你不可以因此打人」。

幫助孩子學會用適宜的方式表達憤怒,比如使用語言表達、肢體動作和繪畫等等。

跟孩子談論一些進展順利的事情會讓你們感覺更好。

3. 順應孩子的需求(Follow your child's lead)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孩子想要散心,有的孩子想要抱抱 。

家長可以通過傾聽孩子,並且觀察他們的行為來了解孩子的需求。

4. 讓孩子講述事情發生經過和結果(Enable your child to tell the story of what happened during&after)

講故事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事情發生經過以及更好地應對。

孩子可能用表演的方式講述。比如說他們可能會躲在衣櫃裡來比喻被隔離的感覺。

加入孩子們的講述,漸漸地不僅僅是讓孩子講述事實,更是表達你們兩人的感受。

當你在講述時,尊重孩子的節奏。有時候經歷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太難以消化,他們可能需要停下來抱抱或者玩一下。當他們準備好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回來的。

有時候聽孩子們講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對於你可能同樣難以接受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也應該尋求支持。

5. 建議:跟具有支持性的人、社區建立聯繫(Tips)

一些簡單的活動能夠幫助你們回到正軌,創造希望。這些活動包括睡前故事、禱告(如果你們有宗教信仰)、歌曲等。

如果你是某個支持性的團體的一員,可以嘗試與他們聯繫。

當你能照顧好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好你的孩子。所以如果你需要,儘可能尋求幫助。

6. 明白你的孩子需要你(Your child needs you)

承諾孩子你們會一直在一起。

孩子擔心離開你或者黏著你都是正常的。

即使你沒辦法解決現實的困難,只是單純的陪伴也有幫助。

如果你需要離開孩子,告訴他們你要離開多久以及什麼時候會回來。如果可能的話,留給他們一些你的個人物品,例如相片。

孩子們或許說不出他們的感受,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所感知到的痛苦比成人要少。可是,在國內傳統的育兒模式中,對孩子情感需求的滿足是欠缺甚至是刻意壓制的。

我還記得帶寶寶去打疫苗時,看到一個小男孩因為懼怕打針而大聲哭鬧:我不要打針,我不要打針。一旁的媽媽感到很尷尬,於是告誡小男孩:你是男孩子,不許哭!哭了就不是好孩子。

這讓我非常難受。

很顯然,身體上的疼痛和變成不勇敢的小孩都不是小男孩想要的。這些看似是教育引導的話,從小男孩的角度來看,幾乎毫無選擇,所以他只能繼續哭鬧,可這又會被指摘為「不乖」、「不聽話」。

其實那位媽媽只需要蹲下來,抱抱他,讓他知道感到疼痛是真實的,哭也不意味著自己不乖,自己還是值得媽媽疼愛的孩子,他很快就會止住哭鬧的。

打針這樣的小事尚能帶給孩子這樣的疼痛,面對疫情,我們更不能忽略他們的心理需求,和他們一起,溫柔而堅定地面對真實的情緒。

最後,還有研究表明,在流行疾病之下,孩子的恐慌程度與父母的恐慌程度是顯著相關的(Remmerswaal, & Muris,  2011)。因此,身為父母的我們越勇敢,越能直面疫情,就越能起到榜樣作用,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看待疫情。

所以,希望大家也都能成為勇敢的父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夜讀丨人生支點
    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別在一棵樹上吊死,水路不通走旱路。人生可以有很多支撐點,事業、愛情、親情都可以成為人生某一個時期的支撐點,讓你有毅力、有勇氣地活下去。誰也不可能把你的人生隧道構築得那麼牢固,因為這不單是你個人的問題,有些情況你不可能把握,你想得到的不一定都能得到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打嗝:傳遞6種疾病信號
    其實,除了飽食、緊張、受涼、脹氣等常見因素外,一些疾病也通過打嗝這一症狀,給過你提示。《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揭示打嗝背後的健康隱患,教你幾個止住打嗝的有效辦法。中醫把打嗝分為噯氣和呃逆兩種。噯氣的嗝聲尾音較長,一般一次就打一個。呃逆的嗝聲短而促,往往是連著打好幾個。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乾淨,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評價
    當年有位女士讀了《圍城》後驚喜不已,說一定要見錢鍾書一面,錢鍾書卻機智地回復道:「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圈子雖小,乾淨就好。唯有圈子乾淨,我們才能更好地做自己。社會學裡面有個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118個三字成語,言簡意豐,漲知識了!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4卷:「文錢小隙造奇冤:『都是你這小天殺的,不學好,引這長舌婦開口。」25、【步後塵】後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後面追隨模仿。出自明·屠隆《曇花記·討賊立功》:「副帥好當前隊,老夫願步後塵。」
  • 夜讀丨《活著》:人的真正的成長,從失去開始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8:29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洞見常有人問:人要經歷什麼,才會成長?曾在網上看過一個高贊回答:失去。《活著》一書中的福貴,就是在生活的錘鍊下,從悲痛中醒悟、在失去中成長,最終活得豁達從容。失去財富福貴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大家都尊稱他為少爺,他的媳婦家珍是米行老闆的千金,賢惠又漂亮,嶽父大人不僅有錢,而且還是商會的會長。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因為,這就是生活,百般滋味,唯有自知。◆既然歲月留不住,坦然面對後半生《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宋·黃庭堅萬裡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
  • 聚焦丨疫情期間,面對海外客戶的溝通問題,你可以這樣回答!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與外國客戶溝通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裡有一份中英文溝通問題應答手冊,希望可以幫助外貿企業於疫情期間化解與客戶的溝通難題,克服語言溝通障礙,共渡難關。1.
  • 上遊•文薈丨夏日燒烤丨世界十大燒烤
    這種烤豬已成為了他們的節日食品,全年任何特別節慶均會準備這道菜。乳豬會先調味,在去除內臟後,整隻穿在一支長棒上,然後拿到一個塞滿炭火的地坑上燒烤。一般會烤上幾個小時,直到完成,最後全豬上桌。5.韓國烤肉韓國烤肉是韓國料理中的一道大菜。韓國烤肉主要以牛肉為主,如牛裡脊、牛排、牛舌、牛腰等。還有海鮮、生魚片等都是韓國燒烤的美味,但是尤以烤牛裡脊和烤牛排最有名,因為其肉質最鮮美爽嫩。
  • 上遊•文薈丨冰箱冷知識 · 安全隱患丨冰箱取可樂,孩子臉上縫了...
    ,但是如果冰箱本身存在安全隱患,或者使用方法不當則會帶來許多安全問題。因氣體噴發力度大,罐口拉環直接劃到孩子臉上,傷口直接穿透臉腮,在醫院外縫31針內縫7針。這是由於碳酸飲品溶有大量氣體物質,氣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裝碳酸飲料和啤酒的易拉罐是密閉的,飲料結冰後體積膨脹。從急凍室取出碳酸飲品後,飲品內的氣體物質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析出,致使罐體內部壓力變大,所以容易在開啟瞬間發生爆炸!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小心!「春捂」不當孩子易生病,這份穿衣指南...
    關於「春捂」,這6點你需要知道一到春天,很多家長都不敢讓孩子脫衣服,寧可「捂一捂」,也怕孩子凍著會感冒。可你知道嗎,盲目地給孩子捂,可能會出現「捂熱綜合症」,即由於給孩子穿得過多,造成高熱,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從而產生缺氧。既然如此,「春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愛發火「得罪」幾大器官,3條經絡管住壞脾氣
    該研究由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愛荷華州立大學共同完成。研究人員追蹤了202名大學生一個月的睡眠,並分析了他們的每日日記,日記中記錄了睡眠、每日應激(壓力)源和憤怒情緒。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保持正常的睡眠時間表;另一組是在兩個晚上被迫在家只能睡5個小時。在此期間,研究人員評估暴露於刺激性噪音中的參與者的憤怒程度。實驗發現,睡眠良好的參與者可以適應噪音,並在兩天後報告的憤怒程度也較低。相比之下,睡眠受限的人對令人厭惡的噪音表現出更高和更強烈的憤怒感。這表明睡眠不足會破壞情緒對糟糕環境的適應能力。在睡眠限制對憤怒影響的實驗中,主觀睏倦是主要原因。
  • 海外丨疫情下,土耳其中企的「一帶一路」建設
    (圖源:新華社)抗疫中實現的世界紀錄2020年7月14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機公司」)為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新機場首列地鐵舉行下線儀式,實現了6個月新造地鐵車輛交付的世界紀錄,這也是我國首次向海外出口120公裡/小時速度等級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大軸重車輛。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我的時間精力很寶貴,在我寫書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每天工作 10 - 12 個小時,處於滿負荷高強度的狀態,而且睡眠時間平均在 6 小時左右,但精神依然不錯,除了給自己精神鼓勵外,也有科學的睡眠早起方法來作為時間管理的基礎。所以,我用科學的方式,給自己喝雞湯打雞血,而不是自我麻痺式的喝雞湯打雞血,這只能激勵很短的時間。
  • 夜讀丨女子收到陌生人寄的蘋果 老鼠啃完後死了 | 在朋友圈曬豪宅...
    而且,在理髮店門口玻璃門上,公開貼著她的電話號碼和地址。蔣勝細細查看了這箱蘋果,一共20個,部分蘋果的表面有疑似針孔樣的小黑點。為了保證實驗準確性,蔣勝在實驗過程中計時和拍照作為記錄。隨後,兩隻荷蘭鼠都吃了各自的蘋果。兩隻老鼠啃食蘋果後離奇死亡當天傍晚6:30左右,蔣勝觀察兩隻荷蘭鼠,發現吃了可疑蘋果的黑鼠出現腹瀉和嘔吐現象。此時距離黑鼠吃可疑蘋果才1個多小時。而吃正常蘋果的白鼠依然活潑,未見異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丨 塔檢法治夜讀 第二百三十期(2020年137期)
    各位聽眾晚上好,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農曆庚子年十月十八,大興安嶺塔河縣檢察院指尖上的微檢工作站陪您夜讀,我是你們的朋友,塔檢法治君,在這裡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聚,一起睡前聊一會兒,法律的那些事兒。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這4種貧窮思維
    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這幾種存在於潛意識之中的底層思維。 1「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哈佛家訓》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裡基·亨利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他極具橄欖球天賦,高中時,深得教練器重。 有一次,朋友介紹亨利去打零工,1小時能掙3.25美元。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貴氣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
    還是洪應明老先生在《菜根譚》中說得好: 「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 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興廢。 若以權力得者,如瓶缽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沒有厚德,僅靠功名、機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就會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為缺乏生長的土壤,馬上就會枯萎。
  • 上遊•文薈丨夏蟬的一生 · 常見種類丨原來蟬之間也有方言,黑...
    我們方言叫 杜饒兒,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蟬不停的說:賭了賭了賭了~3蟪蛄蟪蛄我們方言叫它幾兒幾兒,一種很特別的兒化音,很好玩。據說莊子講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是說的這傢伙了。4還有一種,我們那方言叫muyingma,它的叫聲就是muying~ muying~ muying~ ma! 我沒有查到學名。在那個有趣的小故事裡,它說的是木有嘛~木有嘛~。
  • 上遊•文薈丨新年家居換新裝 · 色彩丨顏色決定風格!這份家居...
    01關於色彩的幾個基本概念想要學習色彩搭配,首先必須了解的是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個光學要素1. 色相:表示色的特質,例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表示色彩相貌的差異。「牆淺地中家具深」、「牆中地深家具淺」就是利用色彩的上升感和下墜感,把顏色重心放在地面,通過空間上的反差,可以讓整體更加簡約清新。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圈子決定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生活的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