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小心!「春捂」不當孩子易生病,這份穿衣指南...

2021-01-10 上遊新聞

最近,春日的氣息愈發濃厚,垂柳長出新芽,花朵也競相綻放。

但是乍暖還寒時,氣溫說變就變。面對氣溫的忽高忽低,如何給孩子穿衣成為了家長們關心的話題。

俗話說「春捂秋凍」,但該如何「捂」也是有講究的。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的緊要關頭,更是怕孩子有一點兒不舒服。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春季如何正確給孩子穿衣服。

關於「春捂」,這6點你需要知道

一到春天,很多家長都不敢讓孩子脫衣服,寧可「捂一捂」,也怕孩子凍著會感冒。

可你知道嗎,盲目地給孩子捂,可能會出現「捂熱綜合症」,即由於給孩子穿得過多,造成高熱,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從而產生缺氧。

既然如此,「春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01

15°C以下需要「春捂」

已有研究表明,15°C是「春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如果氣溫達到了15°C以上,就不用「春捂」了。

如果給孩子「春捂」的話,家長要時刻關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哦!

02

晝夜溫差大,要添衣

說到春季的氣溫,那簡直是「隨機播放」,上午還是風和日麗、陽光和煦,晚上說不定就寒風凜冽了。

所以如果溫差大於8°C,家長們要及時為孩子添衣,防止孩子著涼。

03

不要等冷空氣來了再添衣

初春時節有時還會有寒潮來襲,冷空氣南下導致迅速降溫。有的家長認為,等冷空氣來了再添衣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醫學專家指出,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的時間、降溫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其中最典型的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往往在冷空氣到達前就進入發病高峰。

因此,天氣預報冷空氣來襲之前的24~48小時,就應該開始給孩子添衣了!

04

減衣過程持續1~2周為宜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增加的衣服就需要減下來了。但要記住,減衣需要一個過程,以1~2周為宜,不要著急一下子減掉,這樣反而更容易凍出病。

05

一個動作判斷孩子冷熱

根據孩子手腳的冷熱來判斷,是不準確的。正確的方式是摸後頸。把手伸進孩子的後頸處,左右摸一下。如果感到溫熱舒服,說明衣服穿得剛好;如果有些發涼,說明孩子需要加點兒衣服了;如果發燙流汗,則說明孩子穿得過多了。

06

「春捂」,要捂對位置

合理捂好頭部

孩子的頭部血管豐富,位置又表淺,一不小心容易著涼生病,而如果捂得太熱,孩子又易頭暈、出汗。因此,可以利用帽子、圍巾這些保暖小物件。

輕便透氣的帽子:帽子不宜太厚,避免孩子出汗受潮。帽簷不宜過寬,因為會影響孩子的視線。

質量好的小圍巾:圍巾可以防止孩子的體溫向外流失,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捂好肚子很關鍵

脾胃不好的孩子,一著涼就易拉肚子。同時,腹部受涼,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所以護好肚子很關鍵。

柔軟的棉質內衣:不僅吸汗透氣,還能阻斷體熱流失。

貼身的馬甲:孩子穿上馬甲後,胳膊和手都可以露出來,方便其活動和穿脫。

捂好小腳丫

護好小腳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俗話說:腳暖全身都暖。選好襪子和鞋子,對於保護好小腳丫很重要!選擇純棉、透氣性好的襪子,襪子不是越厚越好,而是要選擇吸汗效果好的襪子。

 

不要忘記後背

背部適度溫暖利於孩子體內陽氣生發,可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的機會。

孩子穿衣少困擾,教你 4 個小妙招

1

孩子穿衣黃金準則

新生兒:比成人多一層

同等溫度下,嬰兒衣物比成人覺得舒適的衣物厚度多一層。

1歲以內嬰兒:頸背部溫熱

只要頸背部溫熱,手腳偏涼即說明穿蓋合適了。如果手腳非常溫熱,說明穿蓋過多。

1~3歲幼兒:比成人偏少

孩子運動量比成人大,身體代謝比成人快,所以增添的衣服要比成人偏少,而不是偏多。不會走路的孩子若總在不停地動,也要少穿些衣服。

3歲以上: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

3歲以上的孩子一般都會自己表達冷暖了,如果孩子說不冷就沒必要多穿。不放心也可以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後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說明衣服穿得比較合適。

2

不同溫度,搭配不同衣服

3

試試「洋蔥式穿衣法」,穿脫更方便

什麼是「洋蔥式穿衣法」?簡單來說就是:多幾層、薄一點、易穿脫。

內層以輕薄透氣為主,保證貼身衣服的舒適度;中層以保暖為主,最外層根據氣溫的高低選擇不同厚度的外套,也可以兼具防風防水功能。

這樣就可以根據天氣、場合和孩子活動情況,隨時增減衣物了。

4

選擇純棉、舒適、透氣材質的衣服

無論什麼季節,都應給孩子選擇穿棉、真絲或麻質,吸汗而不刺激肌膚的衣服。過緊、過厚的衣褲會限制孩子的運動和發育,不利於排汗、透氣,遇到涼風就容易傷風感冒。

不可忽視的穿衣小貼士

01

回家後不要馬上

給孩子脫外套、摘帽子

春天的天氣常常是「外面熱而室內涼」,進門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外套脫掉,容易使孩子著涼。

應先讓孩子稍微適應一下室內的溫度,再給孩子脫外套、摘帽子。

02

及時關注孩子小腳是否出汗

除了衣服,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孩子小腳容易出汗,家長要常常捏捏孩子的小腳,發現是汗津津的就要及時更換棉襪,這一點很多家長經常容易忽視哦!

03

緊身衣、連褲襪等影響孩子發育

很多家長為了好看,會給孩子買成人縮小版的衣服,比如緊身褲、絲襪、連褲襪等。但對於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這些衣服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同時,孩子活動量大,這些衣服也會束縛孩子。

04

絲巾、亮片衣服,

超大蝴蝶結頭繩、珍珠頭夾

等易發生意外

女孩子都喜歡新奇、好看的事物,就像髮夾、頭繩、絲巾等裝飾物品,但樣式太大、繁複的並不適合孩子。這不僅會有潛在安全風險,還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建議衣服上不要有太多裝飾物,頭繩或頭夾以簡單、方便活動為主。

05

背帶褲、連身衣等衣服

易造成穿脫困難

連體褲、背帶褲等衣服,對孩子來說,不僅不方便穿脫,有時背帶褲的帶子還容易掉下來,妨礙孩子活動。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種衣服很不便利。

最後,

春季天氣多變、時暖時寒,

不僅成為孩子疾病的多發期,

也成為各種病毒細菌滋長的季節。

免疫能力較低的孩子們,

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從而引發各種其他疾病,

因此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

家長要告訴孩子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不要用小髒手亂摸鼻子和眼睛,

培養孩子及時多喝溫水的習慣,

讓鼻黏膜時刻保持溼潤,

以抵禦乾燥多風、多塵的春季。

此外,

要注意孩子房間的通風換氣,

床單、被褥記得放在陽光下曬一曬,

從而避免細菌滋生,危害到孩子健康。

同時,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帶孩子到戶外鍛鍊身體,

可以增強他們的抗病能力,

改善他們的體溫調節功能,

以更好地適應多變的溫度。

最重要的是,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增強免疫能力,減少生病概率。

祝願小朋友們,

都可以健康度過這個美麗的春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圈子決定人生
    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兩大幸事。一個人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圍的朋友決定的。朋友越多,意味著你的價值越高,對你的事業幫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因為朋友的相助和激勵,你才會戰無不勝,一往無前。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為什麼豬牛羊肉是紅色的,雞肉是粉色的,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秋季燥氣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疫情中,和孩子溝通千萬注意這幾個問題
    兒童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還要承受與親人的分離,像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不能理解這種分離,時常感到被拋棄。其實被疫情影響的不只是生病的患兒,有把父母「借」給疫區的醫護子女,還有親人因此離世的孩子,即使是暫時安全的孩子們,也因為不能出門而感到困惑和焦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疫情期間如何照顧孩子的心理健康。
  • 春捂秋凍?寶寶這樣來穿衣,寶媽別擔心
    疫情緣故讓現在的人對感冒非常恐慌,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免疫力普遍比年輕人要低。在這春暖花開溫度剛剛回升的季節,很多人是穿多了熱,穿少了怕生病。新手寶媽們,沒有太多的經驗來帶娃,有的人會參考育兒書,有的人還會參考家裡老人的帶娃經驗。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夏天穿什麼顏色更涼快?暴曬20分鐘實驗告訴你...
    《生命時報》結合實驗並採訪專家,教你在盛夏時節清涼穿衣。夏天穿什麼顏色衣服更涼快?夏天在戶外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最涼快?殊不知3種錯誤的穿衣方法,只會讓你「越穿越熱」。1款式過緊夏天穿緊身服飾,尤其是胸部、腰部、袖口等處有鬆緊帶的款式,會影響呼吸和排汗。科學穿法:選擇寬鬆的款式,領口、袖口不要過於貼合,褲腳的敞口可以大一些。
  • 都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季孩子如何正確穿衣?寶媽看這裡
    「本文由硬核媽媽原創、歡迎大家評論、轉發」老話講「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捂是為了讓人們逐漸適應天氣的變化,起到了緩衝和過度的作用。不多很多寶媽卻不知道,這春捂,該給孩子捂哪呢?春捂,該捂哪?如果孩子穿衣服睡,睡不管是睡著還是睡醒,一定會冷,所以寶媽當孩子白天睡覺時,寶媽也要幫孩子把衣服脫了,蓋被睡。外出時,如果孩子在外面睡覺了,記得千萬不要讓孩子受風受涼。2.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這個饞秋,不可辜負的三種美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這4種貧窮思維
    人最容易忽視的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投資,甚至孩子的教育。對他們而言,眼前的利益才是更實惠的。 一生抱著富裕的理想,卻迫於眼前的貧苦,害怕見不到頭的奮鬥。於是選擇抓住眼下的輕鬆,卻不料自己是在重蹈上一輩的覆轍。 眼裡看得見未來,又敢於面對苦難的人才明白,窮人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就在於能不能忍受這漫長的磨練期。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敬畏語言中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結果孩子真的因為一場意外就再也沒有回去過。有人或許會問:「我只是說說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麼關係?」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過的一句話:「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中國古人也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貴氣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冰箱冷知識 · 安全隱患丨冰箱取可樂,孩子臉上縫了...
    夏天已經來臨,冰箱在夏天可是舉足輕重的,從室外回到家裡,來一瓶冰鎮的飲品是個不錯的享受,但是如果冰箱本身存在安全隱患,或者使用方法不當則會帶來許多安全問題因氣體噴發力度大,罐口拉環直接劃到孩子臉上,傷口直接穿透臉腮,在醫院外縫31針內縫7針。
  • 春捂的臨界溫度是多少?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穿衣應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
  • 鹹魚書單丨年下文《不小心睡了年下怎麼辦》陽光大男孩vs精英姐姐
    這裡是鹹魚雜序,歡迎來到鹹魚的聚集地,分享一群鹹魚的理想生活,定期推送壁紙、頭像、小說等,帶飯食用更佳哦~鹹魚書單丨年下文《不小心睡了年下怎麼辦》陽光大男孩vs精英姐姐1V1甜文女性向男C女非C簡評考完試懶癌犯得很嚴重,借著生病的理由在家裡蹲了半個月,窩在被窩裡看了很多小說。就比如,最近看的po文有點多哈哈哈。看完這部小說後,就想向全世界安利,因為真的太甜!太治癒!太溫柔!女主是很精緻的事業型精英女性,比男主大7歲。
  • 推薦丨這份適合3-14歲兒童的權威英文書單,請為孩子收藏
    團長說:想讓孩子學好英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定少不了閱讀英文原版書籍這一種。今天團長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紐約時報》權威書評人評的年度少兒讀物。這份共25本書的書單,分別適合3歲兒童至14歲以上青少年閱讀。
  • 揭秘春捂秋凍!哪些人群需要春捂?溫度多少需要春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學會正確 "春捂」,有助於預防疾病。昨天,記者採訪了西安市第四醫院和西安市第九醫院的中醫專家,請他們談一談怎樣 「春捂」。  早上出門穿衣  拿不定主意  昨天早上,今年54歲的李先生出門上班前為穿薄外套還是穿厚外套頗費心思,他擔心傷風感冒,思量再三還是穿了一件棉外套,出門騎車時並不感到熱,可是到了中午氣溫回升,他就感到悶熱,身上汗津津的,他想脫外套又擔心著涼感冒,內心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雞蛋、蛋白質和蛋白粉,你知道該怎麼吃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穿衣講究「春捂秋凍」?兒科醫生:牢記「洋蔥穿衣法」少生很多病
    有句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很多人就認為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進入秋天了,挨點凍對身體好。這其實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恆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 一份實用的穿衣指南送給你
    現在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穿衣風格的人群,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有人穿T恤、有人穿夾克,甚至還有人穿羽絨服。大人尚且把握不好穿衣的節奏,小孩可怎麼辦呢?在家長群裡,對於給孩子加衣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