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圖:鄧方宇
話題背景
當今社會,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大中城市,生活節奏緊張,對女性朋友而言,晚婚晚育已成為普遍現象,母乳餵養普及率也逐年降低,且維持時間較短,較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大罹患乳腺癌機率。女軍人作為工作性質特殊的職業女性,同樣面臨上述風險。本期邀請307醫院乳腺腫瘤專家江澤飛為您講解相關知識,助您遠離乳腺疾病困擾。
了解乳腺疾病,避免惡性病變
乳腺疾病是女性人群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不僅帶來生理上的極大痛苦,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困擾女性生活。了解乳腺疾病的種類,學會預防,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女性避免惡性病變,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常見的乳腺疾病有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乳腺癌等,其中乳腺炎、乳腺增生和乳腺纖維瘤一般認為是乳腺良性疾病。
乳腺炎包括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患者多為哺乳期女性,多發生在產後3-4周,尤以初產婦多見。發病時常有乳頭皸裂、破損等改變,乳頭刺痛,乳房局部腫脹疼痛。常在短時間內局部軟化形成膿腫,局部皮膚紅腫透亮。慢性乳腺炎的發病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誤治所致,如抗生素使用不當;另一種情況發病起始即為慢性炎症過程,多因排乳不暢乳汁淤積形成硬結,起病慢,病程長,腫塊堅硬,不易痊癒,局部沒有典型的紅腫熱痛現象,發熱、寒顫、乏力等全身症狀不明顯。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主要是生理增生導致的乳腺正常結構紊亂,是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疾病,大多發生在25-45歲之間。臨床表現以乳腺腫塊、乳腺疼痛為主,常隨月經呈周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疼痛於經期前症狀加重,行經後減輕,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
乳腺纖維瘤由增生的纖維組織與腺上皮組成,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生與雌激素的過度刺激有關,所以月經來潮前或絕經期後的婦女很少發生。而妊娠和哺乳期或絕經前期,由於雌激素大量分泌,可使腫瘤迅速生長。乳腺纖維瘤不會引起疼痛,不隨月經周期發生變化,亦無異常乳頭溢液,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少數乳腺纖維瘤可發生惡變。
乳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並非女性專利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乳腺癌多數無明顯症狀,而是在健康普查中發現。單發無痛性腫塊是最常見的表現,僅約1/3乳腺癌伴有乳房疼痛或脹痛不適。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性溢液,較多與乳腺癌並存,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出現血性乳頭溢液者應警惕發生乳腺癌的可能性。腫瘤位於乳腺表淺部位時或比較晚期的乳腺癌,可在皮膚形成「酒窩徵」、「橘皮徵」。炎性乳腺癌會出現乳房明顯增大,皮膚充血紅腫、局部皮溫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會出現皮膚破潰及淋巴結轉移。專家提倡乳腺癌要早發現早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乳腺癌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在西歐和北美等發達國家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居於女性惡性腫瘤首位。我國是乳腺癌的傳統低發區,然而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現迅速增長趨勢,乳腺癌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高峰在45-55歲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往往覺得只有女人才會得乳腺癌。事實上,根據有關研究,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約為(0.85~1.30)個人/10萬,而由於男性乳房脂肪組織少,癌細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網絡,病死率相當高,所以男同胞們也不可對乳房的變化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