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張新 責任編輯:柳晨
過去的五年,對中國軍隊的意義非同尋常。科技興軍,這個高頻字眼,映射到國防科技發展的諸多領域。點擊滑鼠,自主創新、軍民融合、搶佔制高點、戰鬥力貢獻率成為熱詞。某種意義上,這4個關鍵詞也是打開我軍科技創新這5年的重要「鑰匙」。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喜迎黨的十九大」特刊——
打開科技創新四個關鍵詞
■解放軍報記者 張 新
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關鍵詞1
自主創新
「要牢牢扭住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這一重要指示高瞻遠矚,為科技興軍指明了方向。
號角吹響,勠力前行。這5年,軍內外科技界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大型客機C919首飛告捷,刷新我國航空事業紀錄;全球首臺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使我國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牢牢地佔據了一席之地;龍芯、飛騰、申威3款國產自主可控CPU的誕生,告別了晶片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局面,我軍信息化設備終於有了「中國芯」……
我國國防科技領域取得的每一項重大成果,無不是自主創新的結晶。有關部門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國防專利持續保持了40%的年增長率,70%左右的專利轉化為成果。以某新型遠程防空飛彈項目為例,該項目完成後,申請了100多項國防專利。
6月15日,在烏魯木齊南山觀測站,「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過境,科研人員在做實驗(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關鍵詞2
搶佔制高點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金字塔,那麼高精尖技術就是金字塔的最頂端。延伸到軍事領域,誰搶佔國防科技制高點,誰就佔得戰場主動權。黨的十八大以來,「搶佔制高點」成為科技創新的高頻詞。
「墨子號」量子衛星順利升空,「中國天眼」落成使用,「悟空」號已在軌運行一年,「海鬥」號實現「萬米」下潛……回首這5年,我國科技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尤其在尖端領域邁上了一個新高度。
浩渺的太空,一顆顆北鬥衛星在天上勾畫「中國坐標」。5年裡,北鬥導航衛星圓滿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區域組網並投入運行,攻克了高精度原子鐘、星間鏈路、自主導航等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更是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實現了國際衛星導航領域和我國航天領域的多個首創。
如今,15顆「北鬥」嵌滿星空,璀璨的「中國坐標」正服務全球越來越多的用戶。可以預見,3年後,「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夢想將成為現實。
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號……這些帶有「中國標籤」的明星產品,驚豔全球、揚我國威,也必將進一步帶動我軍科技創新的跨越發展。
關鍵詞3
軍民融合
2017年9月22日,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5年,在「兩會」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主席都談及「軍民融合」這一話題。
五年砥礪奮進,融合碩果纍纍。連續三屆軍民融合展會,是軍民融合成果的展示「窗口」。2017年9月18日,在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太陽能無人機等一批國之重器、強軍利器、創新銳器集中亮相,眾多前瞻性、顛覆性、創新性成果首次公開展示。這些成果的呈現,是軍民融合發展的生動註腳。
在「軍轉民」「民參軍」的蓬勃熱情中,軍民融合這篇大文章落到實處,軍民融合已成為國防科技發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初,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制定印發《推進裝備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路舉措》。
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自2015年1月開通以來,發布需求信息7200餘條、用戶企業1.5萬餘家、完成採購總金額600餘億元……軍地對接,引入社會優質資源開展公平競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關鍵詞4
戰鬥力貢獻率
「加快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人民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發展的貢獻率。」 2017年,在慶祝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著眼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擘畫科技創新藍圖,點燃了強軍興軍的強大引擎。
科技「貢獻率」連著成果「轉化率」,成果「轉化率」連著部隊戰鬥力。提起戰鬥力貢獻率,我們不妨聽聽北鬥的故事——
在海拔5000米的邊防線上,巡邏車輛陷進雪窩,受困官兵利用北鬥手持機迅速給連隊發送簡訊,短短幾秒鐘後便收到對方回復;在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海圖室裡,北鬥二號導航系統通過電腦演算精確規劃航路,修正航向偏差……
放眼全軍,「北鬥」只是科技創新對戰鬥力貢獻率的一個縮影。
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母順利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我們將視野進一步擴大,這5年,大型驅逐艦、新型護衛艦等海軍主力戰艦以「下餃子式」的速度更新換代,殲-20、運-20等先進戰機將空軍帶入全新的「20」時代;直-10飛舞九天讓陸軍插上會飛的翅膀;東風系列戰略飛彈驚豔亮相,為共和國築起「鋼鐵長城」……「中國創造」鑄就金戈鐵馬,這些大國重器、軍中利器面世的背後,無不彰顯科技成果貢獻出的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