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經濟行不行?看完這5個關鍵詞,你就有底了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邁入「十四五」,作為過去一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在2021年將如何前行?

  各界認為,強勁復甦、綠色轉型、創新引領、提質升級、擴大開放,將成為2021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國內市場、不斷提高的城市化率、民生改善激發消費新動能……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向好的有利因素十分明顯。

  2020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的6.2%下降到11月的5.2%;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0.6%……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室主任汪紅駒認為,2025年中國城市化率預計將達到65%左右,只要保持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以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到「十四五」末達到甚至超過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一系列逆周期調控政策已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主要指標持續恢復,工業生產增長加快,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逐漸提高,產品和行業增長面繼續擴大。

  國家智庫和分析機構普遍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回到正常運行軌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對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8.2%、6.9%和6.8%,顯示出全球對中國經濟復甦的信心。

  中國紡織重鎮江蘇盛澤,隨處可見各種可再生纖維產品的廣告牌,紮根於此的企業集群不斷攻克再生纖維、無銻纖維等綠色產品技術壁壘,推進綠色發展。

  傳統產業加快轉型,網際網路經濟等新興產業逆勢成長,「綠色引擎」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推力。

  從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同年1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中國領導人倡議「綠色復甦」,並主動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部署,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

  根據「十四五」規劃建議,未來五年,中國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將取得顯著成效,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將持續減少;到2035年,中國碳排放達到峰值後將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張暉認為,綠色、生態、環保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綠色產業即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新的環保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僅會倒逼傳統產業綠色轉型,而且更多綠色新興產業會加速湧現,以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為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充能」,中國選擇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2019年,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評估顯示,中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保持上升勢頭。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高於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7個百分點;1-8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也快速增長,以新技術為引領的新企業正為經濟帶來越來越強的動力。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認為,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但是依賴創新,中國線上經濟、健康產業等發展亮眼,貿易摩擦也倒逼中國加速科技自立自強。

  「未來,全球疫情如果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在技術和制度創新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有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劉志彪說。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速在實現由負轉正後,繼續穩步回升。2020年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7445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1至10月加快1.7個百分點,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說,2021年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趨勢將更明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繼續增長,製造業投資將恢復增長,科技創新會催生更多新發展動能。

  祝寶良說,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及擴大內需戰略逐步落實,消費也將提振升級。「消費遭受疫情衝擊最大、恢復最慢,基數效應也最大,預計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會反彈到12%左右。」

  「升級版」的中國製造在新一年將繼續為全球提供支撐。

  2020年,中國機電產品貿易產值及規模保持增長,引領全國外貿快速恢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張鈺晶說,目前,疫情相關產品的出口需求依然飽滿,非疫情產品因為國外進口商補充庫存也將加大採購力度。

  「疫情不會改變中國世界機電生產製造中心的核心地位,家電行業出口全球佔有率將進一步提高。」他說。

  成功舉辦第三屆進博會、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2020年,中國與世界的紐帶不斷加強。

  「隨著2021年各協定順利推進,中國與東南亞、與歐洲將實現更高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合作區域不僅內部,互相間的供應鏈也將更緊密結合,投資、貿易往來更加活躍。」

  他認為,這也為未來中國加入CPTPP、促進中日韓FTA談判奠定基礎。

  2020年正式實施外商投資法、自貿試驗區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2021年起還將調整進口商品三種關稅稅率……中國營商環境優化不斷釋放對外開放紅利,吸引巴斯夫、殼牌、達能等跨國巨頭攜新項目紛至沓來。

  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劉暢說:「中國潛力無窮、投資環境良好,不少外企看好中國市場,投資意願不減。」

  屠新泉認為,系列舉措凸顯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參與世界經濟體系的主動性。「中國擴大進口,堅持開放型經濟,最終將惠及全球消費者。」

相關焦點

  • 宏觀經濟學家管清友: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和三個不確定性
    在2020年12月30日廈門舉辦的「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上,宏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以「出清的尾聲」為題,復盤了從2017年開始、到2021年基本結束的中國金融市場「出清史」。演講中,管清友給出了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弱復甦」、「穩政策」、「強改革」,提出了三個不確定性:「疫情風險」、「數據風險」和「疫苗風險」。
  • 從四個關鍵詞把握中國經濟大趨勢
    原標題:從四個關鍵詞把握中國經濟大趨勢 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辦2019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就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熱點話題回應了社會關切。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政研室副主任孟瑋表示,2018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 管清友:2020是股市大年,2021是房市大年——2021年中國經濟十大展望
    理想情景是,作為建制派代表,拜登的政策更加穩健,更具預測性,第一要務是防控疫情、修復經濟,修正已經偏離的外交政策,全球局勢有望迎來短暫的修復窗口期,中美關係短期也會有所緩和。2021中美關係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大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是「合作」。美國外交政策上不再是「新冷戰」思維,會加強與中國對話。
  • 這幾位老人年度關鍵詞很有喜感
    時光的坐標,已然指向了2020年的歲尾。別樣的2020,每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年度關鍵詞,有著別樣的酸甜苦辣:別樣的溫情,別樣的收穫,別樣的感悟,甚至別樣的揪心……將其一一收入囊中,化作前行的動力,去叩響2021年的大門。「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我們一定會更好。
  • 必讀| 12個關鍵詞,帶你看烏當「十四五」怎麼幹
    必讀 | 12個關鍵詞,帶你看烏當「十四五」怎麼幹 2021-01-09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陪你一起細數高新2020年的5個關鍵詞~
    如果說,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過去的一年,你的關鍵詞又是什麼呢?過去的一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非凡,今天,就和小編來聽聽這一年他們的「關鍵詞」。一起解鎖屬於我們的「關鍵詞」關鍵詞一:堅守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我們企業快速成長的一年。疫情當前,臨時更改產線快速辦理手續,當時沒想那麼多,只知道慢不得、等不了!璟鵬負責人激動的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並說道。
  • 2021年的影視內容,繞不開這幾個關鍵詞
    據云合數據,2020年上新網絡劇集數整體向短,24集以下佔比達58%,與此同時,25-45集佔比提升至38%,46集以上佔比則比2019年減少5個百分點。《青春有你2》播出期間,愛奇藝將整個長IP的創作權限開放給用戶,策劃了「青你2|安利我的心動瞬間」等創作活動,吸引來了VK棒棒雞、德國小哥Duke等二創博主為《青春有你2》產出二創。此外,用戶還能在隨刻上,通過參與《中國新說唱2020》的海選等方式,與長IP內容進行互動。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
  • 進擊的中國光伏產業:2020三大關鍵詞,2021有何挑戰?
    經歷了2018年的「5·31政策」,到2019年行業需求觸碰谷底,再到今年疫情的衝擊,飽經磨難之下,我國光伏產業「鳳凰涅槃」。然而,高速發展之下,我國光伏產業還存在產業鏈上下遊不協調、電力消納不充分、電力交易不成熟等問題,這些也成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行業各方需要共同研究破解的問題。
  • 這屆蝗蟲行不行,還得看CG的!【偷笑】
    有人問「這屆蝗蟲不行」是什麼梗?今天小編給大家嘮嘮。除了關注肺炎疫情的新聞之外,我們這兩天還注意到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警各國高度戒備蝗災的消息,稱「4000億隻蝗蟲已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數量在一年半之內增加了6400萬倍,破壞力空前,距離中國可以說僅一步之遙」。看到網上各種密密麻麻飛蝗的圖片,小編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這疫情還沒結束,難道不長眼的螞蚱又來了?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疫情暴發前,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有許多位於亞洲,這些經濟體很有可能在2021年再次成為經濟增速最快的領頭羊。  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後,全球經濟正迎來一個不穩定的新年。有跡象表明,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基本過去。進入2021年,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湧現。新冠疫情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角度去發掘經濟增長方式。
  • 邢自強: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來源:《財經》雜誌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在消費和製造業投資等內生動力支持下,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望從今年的2.3%躍升至明年的9%,徹底走出疫情影響,拉動全球復甦。而2021年,將是經濟復甦的下半場,內生動力如私人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主要引擎,推動經濟活動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完全彌補疫情對於經濟增長的短期衝擊。GDP增速將在2021年升至9%,伴隨政策刺激退出,2022年中國經濟則將回落至5.4%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消費重拾動力。
  • 一建考神級學霸直言,2021經濟逃不過這66個計算公式,幾乎年年考
    2021年一級建造師的備考基本都開始。作為一個手拿3本一建證書的老大哥來告訴你今年的一建學習推薦你先從經濟入手,尤其是第一次參加考試的兄弟,別想那麼多21年就先把經濟,管理,法規拿下來,第二年在重點複習實務。
  • 上海16個區5年變化關鍵詞出爐!哪個區的關鍵詞最貼切?來投票吧→
    必須承認,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這恰是浦東要去面對的挑戰。2020年是個重要節點,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放眼歷史長河,從1990年到2050年,整整一個甲子,而立浦東如今正處於這段旅程的中段。中流擊水,最終是浪遏飛舟,還是長風破浪,關鍵要看現在的人們如何去做,如何去開創新的歷史。
  • 吳曉波跨年演講:在動亂中看「基本面」,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的八大...
    吳曉波總結了中國轉危為機的「四個能力」:網際網路基建能力、供應鏈的完備能力、國民內需能力、制度創新能力。今年的「吳曉波年終秀」和往常一樣,邀請50個經濟學者,讓他們做出了對第二年宏觀經濟的預見。在2019年,50個學者中只有8個看好2020年的中國經濟。2020年,看好2021年中國經濟的人數增加到了42個。
  • 2021科技創新丨年初展望,28位專家的28個關鍵詞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人們經歷2020年重重磨難後整裝出發的一年。在2021年的第一天,三思派邀請28位專家學者,以關鍵詞加評述的方式,展望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在新的一年裡如何乘風破浪。
  • 2017年零食品牌都有哪些套路?看這七個關鍵詞
    用總結提供借鑑,用預知規劃方向,我們概括了2016年休閒零食行業的這七個關鍵詞:大單品、娛樂化IP營銷、全渠道、進口、短保、代餐、健康。關鍵詞一:大單品「大單品」的概念已經流行了好幾年,不同於傳統意義的「拳頭產品」、「暢銷產品」,「大單品」往往具備規模成本優勢、品牌差異化、專一聚焦等特點。
  • 2021-22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
    我們此前的基準情景假設2021年3月底之前至少有一種疫苗獲批,到2021年底全球20%的人口可以接種疫苗。鑑於最近有多隻疫苗的臨床數據結果比較樂觀,現在我們新的基準情景假設2021年中開始新增病例數量會大幅下降,2021年底約一半的全球人口擁有抗體。此外,新的基準情景依然假設1月份拜登順利就職,美國國會由兩黨分治,且疫情對中國和全球經濟存在持久影響,加劇脫鉤壓力。
  • 中國經濟年會召開 10大關鍵詞解讀未來方向
    會議要點匯總如下:關鍵詞一、宏觀經濟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他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定性和定量的相關要求。三大攻堅戰明確了2020年的目標任務,要對標對表目標任務,努力加以完成。
  • 1升汽油等於多少公斤你知道嗎?看完這計算,心裡終於有個底了
    1升汽油等於多少公斤你知道嗎?看完這計算,心裡終於有個底了。開車的人肯定避免不了加油這件事情,而加油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油的單位是升,但是一升油到底有多少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液體一般都是使用升計算的,而其他物品則是以公斤為單位來計算的,那一升油到底有多少公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