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冶煉廠產能的擴張不止,然國內銅原料供給率不足30%,大量的冶煉原料嚴重依賴於海外,除銅精礦、廢銅外,進口陽極銅亦是中國銅原料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中國銅冶煉原料結構中進口陽極銅佔比9.1%。
歷史來看中國從國外進口的陽極銅數量和銅精礦一樣也處於不斷增加中。2017年中國進口陽極銅共計79.96萬噸。
我國陽極銅進口來源國中,主要為尚比亞,智利,剛果(金)三個國家,貢獻每年陽極銅進口量的九成左右,其中尚比亞佔50%左右。
據SMM統計,我國自2014-2017年期間參與陽極銅進口的公司共計277家,各公司進口量較為分散。其中以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需求量最多,兩者平均每年總計佔我國陽極銅進口量的35%左右。
從進口海關來看,進口量排名前十總計佔每年國內陽極銅進口量的九成。其中上海海關平均每年佔20%~30%,為國內進口陽極銅量最多的港口。
近年來,隨著各地區冶煉廠新建產能逐步增多和分散,上海海關、濟南海關的進口量逐漸向其他海關分流,佔比略微下降。
CSPT小組敲定的現貨採購銅精礦二季度地板價為TC 78美元/噸,較一季度降低9美元/噸,環比降幅10.3%,創下SMM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一季度現貨銅精礦TC從80美元/噸一路回落至目前73美元/噸一線低位運行。與此同時,粗銅加工費自2018年以來不斷上漲,與TC/RC的下降趨勢背道而馳;在全球銅礦供給收縮的大背景下,陽極銅作為銅精礦及廢銅到電解銅的中間產品,這也引起了更多人對陽極銅市場關注。我們通過數據的簡易梳理,來對進口陽極銅進行一個客觀展示,希望為各位關注陽極銅市場的朋友提供一定幫助。(SMM銅研究部 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