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略恐!科學家找到人類特異性基因,可讓動物長出類似人類的腦結構

2021-01-20 國際科學

點上面關注我們,每日獲取前沿新知


據統計,人類與黑猩猩約有99%的基因相似,只有一小部分有所不同。是什麼讓人類能夠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生物呢?


答案是我們的大腦,人類的大腦大約是黑猩猩大腦的三倍,這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加高級的智慧,能夠處理更加複雜的問題。



來自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發現僅在人類身上存在特殊基因,正是該基因讓我們擁有更大的大腦與更高級的智慧。


該項研究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其題目為Human-specific gene ARHGAP11B promotes basal progenitor amplification and neocortex expansion,中文翻譯為《人類特異性基因ARHGAP11B促進基底祖細胞的增生和新皮質的擴張》。



該研究小組長期以來一直對人腦進化相關問題進行持續探究,在過去的幾年中,該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取得了一些重要發現,這些發現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大腦進化過程與發育方式的理解。


特殊的ARHGAP11B基因


研究人員從小鼠胎兒組織和人類大腦組織中分離出不同類型的幹細胞和祖細胞。與人類大腦「大而摺疊」的特點相反,小鼠大腦是「小而光滑」,研究人員分離出特定組織後,比較了在各種細胞類型中活躍的基因,並鑑定出僅存在於人類且在大腦發育中起作用的56個基因。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注意到ARHGAP11B基因在基底腦幹細胞中特別活躍,該基因能夠觸發腦幹細胞形成更大的幹細胞庫,這些細胞對發育中大腦皮層的形成與增長非常重要。人類大腦在發育過程中會出現更多的神經元,大腦皮層也不斷會擴張,這導致人類的智慧也越來越高。


研究人員同時發現, ARHGAP11B基因僅在人類身上發現,而在黑猩猩中則沒有。


人類神經細胞特異表達的基因(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人類特異性基因也可在小鼠大腦中起作用


在隨後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對該特殊基因的具體功能開展了研究。研究人員猜想,該基因能夠幫助人類獲得更大的腦幹細胞庫,從而導致大腦擴大,那麼這種人類特異性基因是否能夠在小鼠較小的大腦中引發類似發育過程呢?


研究人員將該基因引入小鼠胚胎,令人吃驚的是,在人類特異性基因的作用下,小鼠大腦在發育過程中明顯產生了更多的腦幹細胞,在一半的實驗組中,甚至觀察到小鼠大腦產生了大腦皮層摺疊現象——這是人腦的典型結構。


ARHGAP11B在小鼠大腦中的表達促進了基底祖細胞的增殖,並能誘導大腦皮層摺疊(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這些結果表明, ARHGAP11B基因在人類大腦皮層的進化、發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進一步的數據表明,ARHGAP11B不僅存在於人類基因組中,也同時存在於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娃人中,他們是人類的遠古近親。


維蘭德·赫特納(Wieland Huttner)表示:「 ARHGAP11B是第一個人類特異性基因,我們可以證明它有助於基礎腦幹細胞庫的形成,並可以觸發新皮層的摺疊。」 在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基因組必須發生變化才能觸發這種大腦生長,使我們的大腦發育的更加完善。


感謝大自然,也許是某次不經意的基因突變,誕生了這種特殊基因,給人類帶來了更好的未來。


(最後的一個問題是,在找到上述這種人類特異性基因後,我們是不是有機會能夠讓動物在人類的幹預下,從而變得更聰明呢?歡迎討論。)


Human-specific gene ARHGAP11B promotes basal progenitor amplification and neocortex expansion."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a1975


註:本站所有文章僅為最新科研成果報導及信息提供,讀者的任何相關需求必須遵循現實中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得將文中內容作為實際應用參考。建議、合作、投稿等可後臺回復「約」聯繫我們。


編輯/審核:Andy

相關焦點

  • 狨猴實驗揭秘人類進化,人類特異性基因可引起新皮質擴張
    狨猴實驗揭秘人類進化,人類特異性基因可引起新皮質擴張 2020-06-25 0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Wolfe表示,這是首個患有人類遺傳性疾病的動物模型,其表現出智力障礙(人類症候群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就能糾正該模型整個大腦中的生化和病理性損傷;如今研究人員能夠對多年影響大腦功能的人類遺傳性疾病模型進行研究,在基因療法的幫助下,一種病毒運輸載體就能提供突變基因的正常版本來糾正疾病,如今研究人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或有望治療嚙齒類動物的神經變性疾病,然而,對高等動物較大尺寸的大腦應用相同的療法或許僅會產生部分疾病糾正的效應
  • 人類專屬的「聰明基因」首次確認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德國科學家團隊首次確認了人類特有的「聰明基因」,其被視為在進化過程中使我們與其它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 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中,約99%是相同的,但人腦容量卻是黑猩猩的3倍。因此,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先祖必然曾發生了基因組變異,刺激了腦生長。
  • 美國正式公布腦科研計劃 意義可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媲美
    美國正式公布腦科研計劃 意義可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媲美  原標題:美國正式公布腦科研計劃 意義可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媲美  新華網華盛頓4月2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2日正式公布腦科研計劃,以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
  • 研究發現一種腦溝結構為人類所獨有
  • 突破人類血腦屏障!用於理解腦內納米顆粒傳輸機制的微納平臺
    喬治亞理工的課題組開發了微生理平臺,概括了人類BBB的關鍵結構和功能,並使3D映射的納米粒子分布在血管和血管周圍。通過細胞相互作用、關鍵基因表達、低滲透性和3D星形細胞網絡來證明BBB結構並在片上進行擬態。結果表明其反應性神經膠質減少。同時極化aquaporin-4(AQP4)分布減少。
  • 人類正見證進化歷程?雌性鼴鼠長出「睪丸」,科學家找到了證據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雌性鼴鼠長出「睪丸」。雖然地球上確實是存在雌雄同體的情況,但是雌性鼴鼠雖然長出了睪丸,但是它們不會產生精子,只是可以產生雄性激素。研究人員假設,在這些雌性鼴鼠的某些特定基因中發生了基因變異,導致了這些雌性鼴鼠的表象也發生了變化,長出了睪丸。為了驗證這一個假設,研究人員對一些雌性鼴鼠進行了染色體改造。
  • 實驗鼠植入人類語言基因大腦結構發生巨變
    人類語言基因讓實驗鼠的樹突變長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日消息 據外國媒體報導,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徵。為什麼動物大都能發出聲音,而唯獨人類能夠通過發聲清楚表達複雜完整的意思,這其中究竟蘊含著什麼秘密?科學家近期把人類的語言基因「植入」實驗室白鼠體內,結果發現白鼠的發聲器官和大腦結構發生了令人驚奇的變化。科學家力圖通過試驗揭開人類語言的秘密。
  • 人類專屬「聰明基因」被確認:與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德國科學家團隊首次確認了人類特有的「聰明基因」,其被視為在進化過程中使我們與其它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中,約99%是相同的,但人腦容量卻是黑猩猩的3倍。因此,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先祖必然曾發生了基因組變異,刺激了腦生長。
  • 人類專屬「聰明基因」被確認:與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德國科學家團隊首次確認了人類特有的「聰明基因」,其被視為在進化過程中使我們與其它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中,約99%是相同的,但人腦容量卻是黑猩猩的3倍。因此,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先祖必然曾發生了基因組變異,刺激了腦生長。
  • 長見識!6種史前長相奇異動物&3種人類基因突變造就的罕見能力
    下面這些動物,都是史前動物,照說是早已滅絕才對,可是竟然有一種頑強地活了下來,在中國還有其分布。巨狐猴,這種史前靈長目動物有著一個像黑犀牛一樣的鼻子,身體矮胖並且具有長長的犬齒,可能還擁有特大的上唇,長相古怪,只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地區。
  • 人為何比其他動物更聰明呢,科學家發現人類擁有專屬「聰明基因」
    在進化史上非常重要,正因為我們有了感官和意識,所以才會有交流,通過交流組件組成社會形態,從而人類擺脫了動物的世界。根據科學家研究,人類和黑猩猩基因有99%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人腦容量卻是黑猩猩的三倍,因此在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的祖先肯定出現了一種基因組變異,從而刺激了人類大腦的生長。因此科學家從這方面著手,終於發現了關鍵的基因。
  • 人類基因植入猴腦發育出類人腦皮層,「人猿星球」實驗引不安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刊發的論文,德國和日本科學家在狨猴胚胎大腦中植入一種人類基因,使得狨猴胎兒的大腦皮層發育出類似人類大腦的褶皺。這一實驗令人聯想到電影《人猿星球》,經過基因改造的猩猩向人類發動戰爭。《人猿星球》劇照。
  • 為何人類不能像壁虎一樣斷肢再生?科學家從肺魚的基因中找到線索
    對於大多數脊椎動物來說,當它們失去其中一個肢體後,是不可能再重新長出一個完好的肢體的。但自然界中也存在少數幸運的物種,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壁虎,還有蠑螈和蝌蚪,它們都有能力完全再生複雜的身體部位。了解這些脊椎動物斷肢再生的分子機制,可能是開發新型再生醫學的關鍵,使科學家們有可能找到治癒人類損傷的脊柱和其他嚴重受損組織的方法。最近,來自芝加哥大學和聯邦大學帕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首次探索了西非肺魚尾巴的這種再生能力,並發現這個過程與蠑螈的尾巴再生有許多相同的特徵。
  • 美國「腦計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
    原標題:美國政府「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三年進展情況   [導讀] 美國政府2013年提出「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簡稱「腦計劃」),目標包括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開發大腦不治之症的療法等。
  • 人類具有類似鯊魚牙齒的瘋狂再生基因,如何激活是關鍵
    這一點上人類可遠遠比不上。人類一生只有兩套牙齒——乳牙和恆牙,如果人類只是活個幾十年,這兩套牙完全夠用。然而,隨著現代醫療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和飲食結構都得到了大大的延伸和擴展,不斷引入的磨損和酸性腐蝕,使得單純的兩套牙齒略顯不足。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藉助陶瓷植入物或者「不實用」的假牙來延續牙齒的功能。
  • 人類專屬「聰明基因」首次確認,是與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德國科學家團隊首次確認了人類特有的「聰明基因」,其被視為在進化過程中使我們與其它靈長類區分的重要機制。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中,約99%是相同的,但人腦容量卻是黑猩猩的3倍。因此,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先祖必然曾發生了基因組變異,刺激了腦生長。
  • Science:人類特有基因決定腦容大小
    2015年3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約有99%的基因與黑猩猩相同,只有極小部分不同。但是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即人類的大腦是黑猩猩大腦的三倍大。在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基因組為了觸發大腦發育必然已經發生了改變。
  • 人類為什麼進化為人?把我們的「特殊基因」植入動物會發生什麼?
    根據動物學家的統計,目前在地球之上我們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動物大致可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這其中也包括了人類。換句話說,不同種類的生物之間唯一的差別便在於基因。正因為如此,現代的科學家們也從未停止過對基因的探索。1953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國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裡克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從此正式開啟分子生物學的大門,也奠定了基因技術的基礎,各種基因技術也都在此後應運而生。
  • 人類專屬「聰明基因」被發現,難道我們真是被改造的?
    在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是有著共同祖先的,雖然目前化石證據上有缺失,但是現代基因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從基因測序上了解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例如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可以達到99%,但是人類的腦容量確是黑猩猩的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