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見證進化歷程?雌性鼴鼠長出「睪丸」,科學家找到了證據

2020-10-12 猩猩科學頻道

雖然我們暫時不知道地球生命起源的真正過程是怎麼樣的,但是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其實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當然,也包括地球最智慧的人類。有很多人對《進化論》是持有質疑的態度的,比如說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朋友質疑稱,為什麼現在看不到猴子變成人類了?不可否認,我們地球生命確實是在進化,只是進化的過程很緩慢,進化的方向也不固定,所以我們一般很難直接看到某些物種在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進化。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些生物確實是在進化的證據。

雌性鼴鼠長出「睪丸」

一般而言,在雙性繁殖的生物中,雌、雄個體是不同的,不同的生殖器官生長在不同性別的個體上,雌雄個體負責產生卵細胞,而雄性個體則負責產生精子,所以在缺乏雄性個體的情況下,雌雄個體一般沒法自我繁殖。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例外的,即有一些雌雄同體的情況。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雌性鼴鼠長出「睪丸」。

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發現,為了適應殘酷的生存環境,有一些雌性鼴鼠進化出了一些睪丸,這些睪丸粘在卵巢上,使雌性鼴鼠變得足夠的「憤怒」來應對威脅,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卵睪丸」。雖然地球上確實是存在雌雄同體的情況,但是雌性鼴鼠雖然長出了睪丸,但是它們不會產生精子,只是可以產生雄性激素。

這些雌性鼴鼠有2條X染色體,而不是X、Y染色體,所以為什麼這些雌性鼴鼠會長出睪丸,此前研究人員並不知道真相。研究人員假設,在這些雌性鼴鼠的某些特定基因中發生了基因變異,導致了這些雌性鼴鼠的表象也發生了變化,長出了睪丸。為了驗證這一個假設,研究人員對一些雌性鼴鼠進行了染色體改造。

通過與星鼻鼴鼠中發現的特定遺傳變化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與睪丸發育有關的基因區域翻轉了,還發現了控制雄激素合成的基因的兩個額外副本。研究人員表示,該基因的附加調控序列的增加,會導致雌性鼴鼠睪丸中產生的雄性激素增加。這個研究支持了研究人員的加速,即基因組的變化,是這些鼴鼠睪丸激素增加的原因。

當然,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這些雌性鼴鼠只是產生了雄性激素,並不具備自己產生精子的能力,所以,還是需要有雄性鼴鼠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繁殖。至於未來它們是否會進化出能夠產生精子的生殖器官,目前不得而知。因為進化的方向是隨機的,沒有人能夠預測或者控制它們的進化方向。

我們人類的進化現象

雖然很多人都不認可進化論的觀點,但是研究人員發現了很多進化的證據,前文提到的鼴鼠進化的情況,並不是特例,在我們人類身上,科學家也找到了進化的證據,我們確實是在見證進化的過程。這是什麼情況呢?

科學家發現,從19世紀開始,我們人類手臂上正中動脈保留下來的情況有所增加了,一般情況下,這一條動脈在人類出生8周左右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外2條新的動脈「橈動脈」、「尺動脈」。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手臂上保留3條動脈:正中動脈、橈動脈和尺動脈。也就是說,這一條正中動脈消失的情況減少了。在19世紀80年代前後同時保留3條動脈的情況大約為10%,但是在20世紀以來,這一個情況的概率上升到30%,而現在在35%人的手臂上都發現了這一條動脈被保存了下來。對於這一個情況,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我們人類在進化的例子,將其稱為「微進化」。

在我們人類身體上出現的進化,其實還有很多。相信很多朋友都拔過智齒,當然,也有很多朋友是沒有長智齒的。研究人員認為,原始時期,我們人類祖先在食用粗纖維食物(如樹根、樹皮等)時,需要依靠智齒來咀嚼幫助消化系統對這些粗纖維進行消化、吸收,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火的發現與使用,我們的食物越來越精細了,不再需要咀嚼類似樹根、樹皮這些粗纖維食物。所以,人類的下顎體積變小,幾乎沒有智齒生長的空間,智齒也就慢慢開始退化,最後越來越少人長出智齒了。

相關焦點

  • 雌鼴鼠為對抗殘酷的地下生存,長出了睪丸
    如果有動物能明白「戰壕」裡的恐怖,那就一定是鼴鼠。面對敵人,沒有時間寒暄,無處藏身——侵略才是最重要的。為了幫助它們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戰鬥,進化賦予了雌性鼴鼠大量的「狂怒」——將一些睪丸固定在卵巢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解剖結構,稱為「卵睪體」。
  • 鼴鼠是如何通過進化,來適應殘酷的地下生活的?正所謂物競天擇
    如果說有什麼動物懂得塹壕戰的恐怖,那非鼴鼠莫屬。面對敵人,沒有時間說客套話,無處可藏,攻擊性是最重要的。為了幫助雌性鼴鼠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戰鬥,進化賦予了雌性鼴鼠一種「類腺狂怒」,將一些睪丸附著在卵巢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解剖學結構,叫做卵囊。
  • 雌性體內的睪丸,或能幫它們更好地「吃土」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來源:santia3睪丸是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但鼴鼠卻是一個特例。科學家早已發現,多種鼴鼠的雌性同時擁有卵巢與睪丸。如此奇特的生理結構,是如何出現的?近期,一項發表於《科學》的研究通過分析雌性鼴鼠DNA的三維結構,終於找到了答案。這項研究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性發育的理解,還進一步模糊了動物界中的兩性之別。
  • Science:DNA片段重複和倒位導致雌性鼴鼠同時產生功能性的卵巢和...
    2020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鼴鼠的生活環境極端惡劣。作為深入地洞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前爪多了一根手指,肌肉特別強壯。更重要的是,雌性鼴鼠在保留生育能力的同時,也具有雙性表型。作為哺乳動物的典型特徵,雌性鼴鼠有兩條X染色體,但同時發育出功能性的卵巢和睪丸組織。
  • 為何說"睪丸外露"是人類進化的最大失誤
    但這些特徵中,最難解釋的是長在體外的睪丸。畢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睪丸是男人最重要的部位。沒有它們,男人就不算男人。但它們就這麼裸露在體外,極容易受到傷害。這是怎樣的設計?當然,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比起人體其他部位,人體精子細胞更適宜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
  • 破譯睪丸進化的信息:早期人類女性不忠貞(圖)
    美國科學家宣稱,他們通過研究睪丸得出結論,人類女祖先其實並不忠貞。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科學家發現人類的睪丸大小介於黑猩猩與大猩猩之間,這說明女人既不像雌性黑猩猩那樣濫交,也不像雌性大猩猩那樣「忠貞」。
  • 基因組揭示了雌雄同體的適應性進化起源
    作為在地球深處挖洞的哺乳動物,它們的前爪已經進化出一隻額外的「手指」和異常強壯的肌肉。更重要的是,為了幫助雌性鼴鼠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戰鬥,進化還賦予了它們獨一無二的「超能力」——擁有睪丸組織。這樣一來,雌性鼴鼠在保持生育能力的同時還能產生雄性激素。因此,它們成了「雙性戰士」,在分類上是兩性間性(卵睪體)。
  • 人類或起源於海洋之中!科學家找到關鍵性證據,進化論再被質疑
    因此從來都不曾找到任何空缺期的化石,所以,達爾文的進化論也一直缺乏關鍵性的過渡種類化石,讓科學家們一直對進化論心存疑慮。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真正的祖先並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來自於海洋。時間為從古猿到南猿進化過程中,消失的400萬年。
  • 人類的祖先是美人魚?科學家找到證據,進化論再被「質疑」!
    人類的祖先是美人魚?科學家找到證據,進化論再被「質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美人魚的故事,其實美人魚只不過是人類幻想之後,所衍生出來的一種傳說當中的生物,大家最開始接觸美人魚的故事,最早的應該是來自於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當中。
  • 外露的睪丸,是人類最嚴重的演化失誤?
    而在這些特徵中最明顯也是最難解釋的,就是長在外部的睪丸。從演化的立場來說,睪丸畢竟是男性最重要的東西。沒有睪丸,人類也就無法延續下去了。可它們就這樣脆弱地敞露在外,毫無遮蔽。這是什麼樣的設計?有一種解釋是,稍低於我們人體其他部分的溫度,有利於精子生長。
  • 進化論缺少太多證據
    有幸拜讀隋鴻錦教授新近編撰的《達爾文的證據》,作為一名生物領域的工作者,在驚嘆於現代生物塑化技術的同時,不得不為這些親眼見證的「證據」拍案叫絕,不僅僅因為其深奧的學術性,更重要的是這些珍貴的「證據」所表現出的藝術性將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表現得淋漓盡致。
  • 「長得醜,活得久」的裸鼴鼠,或許能幫助人類戰勝癌症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只有植物才能轉化果糖,但這些地下超級生物也能做到。幾乎感覺不到疼痛裸鼴鼠對疼痛的敏感度比其他動物要低得多。研究人員試圖利用酸來弄清楚發生了什麼,在大多數動物(包括人類)體內,酸會刺激感覺神經元,並告訴大腦身體處於疼痛狀態。
  • 人類進化史存質疑?科學家有證據顯示,人類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
    但是現在卻有這麼一個觀點,那就是我們人類的祖先其實是海洋生物,而我們是由其進化而來的。我們人類身上就有一個明顯的證據,那就是腹肌。我們現在的人類在智力上更加聰明,我們憑藉著自己的智力才得以發明出非常多的科技,並且使用這些科技來便利我們的生活。 看起來我們似乎已經跟古人類是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是有人認為,實際上我們身上還有著很多的進化殘留。 科學家裡面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還有一些人持有其他的觀點。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胎生的動物可以從母體得到持續的能量,所以可以有很長時間的發育期。,產下的胎體發育比較完全哺乳類再通過母體哺乳的方式,幼崽快速成長,新生仔體從母體的乳汁中獲取營養以維持生長,吮吸乳汁不需要咀嚼能力,斷奶前上下頜具備了咀嚼功能,恆齒也逐漸萌出,從而形成強壯的個體,有利於出生後的生存。而且這種方式有利於形成高度複雜(尤其是高度複雜的腦部)的個體,有利於種群繁衍的。
  • 北方巨鼠狐猴濫交長「巨蛋」 睪丸體積雷到動物學家
    ,北方巨鼠狐猴長著比例最大的睪丸   旺盛的性慾:科學家們解釋科學家們進一步解釋,巨鼠狐猴的性慾無比強烈,一整年都在四處尋找雌性鼠狐猴,瘋狂與之做愛交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造就了它們擁有如此驚人的「巨蛋」。
  • 裸鼴鼠這"交易"咋有點傻?
    科學家認為,裸鼴鼠可以通過腸道細菌來消化堅硬的根系和塊莖。根據日本的一項新研究,裸鼴鼠群中的王后會利用自己富含激素的糞便來控制下屬。工鼠吃掉這些激素後,就會變得專心照料裸鼴鼠王后的幼崽。這是通過糞便進行精神控制。裸鼴鼠有著不同尋常的社會結構,日本麻布大學的生物學家Kazutaka Mogi對此挺感興趣。
  • 沒有陰莖骨只是人體缺陷中的一個,而這些缺陷恰好證明了人類起源
    ,找到了一根從腦子延出細線一樣的東西,蓋倫把那灰色的細線剪短,高分貝的豬叫聲頓時戛然而止,而豬的掙扎動作絲毫不減,由此讓人相信了「腦主神」,而這跟神經就是喉返神經。其實這個「鍋」,我們的祖先魚類不背,因為它們壓根沒有想到包括人類在內,特別是長頸鹿,會進化出脖子,還進化得那麼長,當我們的祖先還是魚的時候,它們沒有脖子,它們的喉返神經並不長。
  • 神奇的物種,既能下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鳥類、魚類等多為卵生動物,胎生動物多為哺乳動物,比如鯨、海豚、人類等等。事實上,新生命的誕生不僅僅局限於卵生和胎生,還有卵胎生等。就拿鯊魚來說,鯊魚想要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那麼首先會產生一個卵,這個卵在鯊魚體內成長到一定程度,最後由胎生的方式被生產出來,這就是卵胎生。
  • 「長得醜,活得久」的裸鼴鼠,它的長壽秘訣對研究有幫助嗎?
    科學家認為,裸鼴鼠進化成等級分明的社會是非常有效的,所有成員都為了群體的利益而工作時,在食物和水稀缺、溫度波動劇烈的沙漠中,它們更容易生存下來。 女王的選拔非常激烈,雌性裸鼴鼠們會一直戰鬥,勝利的那隻才能成為最後的女王。 當它成為女王並承擔起孕育後代的職責後,會伸展椎骨使其變長,女王一次能產下27隻幼崽,每年生產四到五次。 女王只負責生,不負責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