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解釋!為何說"睪丸外露"是人類進化的最大失誤

2020-11-27 網易科技

畢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睪丸是男人最重要的部位。沒有它們,男人就不算男人。但它們就這麼裸露在體外,極容易受到傷害。這是怎樣的設計?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惜辰

微信|公號ID:WYKXR163


據國外Undark網站報導,人類一直處在進化中,因此人體擁有一些遠非完美的特徵不足為奇。但這些特徵中,最難解釋的是長在體外的睪丸。

畢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睪丸是男人最重要的部位。沒有它們,男人就不算男人。但它們就這麼裸露在體外,極容易受到傷害。這是怎樣的設計?

當然,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比起人體其他部位,人體精子細胞更適宜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在這方面人類並不孤單:大多數雄性哺乳動物的睪丸在妊娠期或嬰兒期通過腹股溝管最終移動到腹腔外部,就如同懸掛在對溫度敏感的可調節吊床上。這有利於精子細胞在適宜的溫度下生長。

但這樣真的恰到好處嗎?精子的理想生長溫度並不像普朗克常數或真空中的光速那樣是宇宙的特定屬性。進化本可僅僅通過調整精子生長的限定參數,從而讓精子形成過程的理想溫度與人體的其他生理過程相同。從組織結構和細胞活動來看,生成血細胞的造血過程和精子發育十分類似,但骨髓卻不像精子那樣在外露的器官中生長。從這個角度來看,卵巢也是如此。

事實上,精子必須在較低的溫度下才能生長得好,這並不存在什麼充分的理由。這只是一次偶然,一個糟糕的設計。自然選擇和其他進化力量是人體的真正設計者,因此沒有人會質疑這一點。我們必須詢問自己:為什麼睪丸會這樣?

所謂的「不良設計的爭論」可以追溯到達爾文。在進化論之前,大多數人,包括科學家,都認為世界及其一切都是完美之神毫無瑕疵的創造。現在,我們知道進化是生命的創造力,但我們仍擺脫不掉對完美的期待。我們經常會這麼認為,「必須發生些事,否則會被自然選擇淘汰,」或「生物完全適合在它們的棲息地中生存,」或「進化無法容忍低效」。我們仍擺脫不了那種期待自然具有完美性的創造主義思維。

現實是,進化是無目標的,自然選擇是笨拙的,不存在完美適應這類現象。我們的身體是不同時代形成的各種妥協的混雜體。進化影響著我們擁有的身體,並且通過最輕微的調整才能實現「進步」。更令人沮喪的是,由於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動態性,選擇性力量本身也在持續變化。

外部的睪丸就是這方面的一例。這種奇怪的人體結構是如何產生的?對此,人體提出各種相互矛盾的理論。或許是因為早期哺乳動物的腹部溫度因進化而有所上升,睪丸外露是為了逃避這種更溫暖的環境。其他各種假設更深奧,但沒有一項令人完全滿意,但所有這些假設都可能幫助人類找到最核心的原因。

睪丸是人類的重要器官,在結構上卻未得到任何保護,這種設計明顯存在危險。此外,睪丸外露還會引發哺乳動物的其它問題。四分之一的男性可能患腹股溝疝氣,其發病率是女性的10倍,原因恰恰在於,睪丸從腹部遷移而出後讓腹壁變得無力。疝氣手術修復相對簡單,但要知道,手術在人類歷史上是相對較新的發明。雖然只有很小部分的疝氣會發展到威脅生命,但鑑於這種病症的普遍性,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相當多的人因疝氣而喪生。

有趣的進化問題並不止於此。睪丸如何轉移到目前的位置是一個問題。睪丸的位置轉移後又發生了什麼,則是另一個問題。對此,我們倒是擁有一些答案。雖然在進化選擇中許多人體變化是中性的,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顯眼的睪丸為「主人」發揮著額外的作用。或許它們帶來了性選擇上的優勢,尤其對精子競爭非常重要的生物而言。如果擁有,就展示出來吧。

人類的睪丸相對較小,但與我們最親近的黑猩猩卻擁有相當龐大的睪丸。黑猩猩的整體體重與人類相似,但睪丸尺寸卻約是人類的三倍。這告訴了我們什麼?或許大睪丸是雄性黑猩猩參與精子競爭的一大籌碼,產生和存儲最多精子的雄性會將擁有最多的後代。但唯有雌性與多個伴侶發生性行為時,才存在精子競爭。對於一夫一妻制的生物,大睪丸和大量精子不會帶來什麼優勢。

生物學家已經注意到,在選擇雄性伴侶時,雌性黑猩猩更喜歡睪丸大的伴侶。為什麼?假設睪丸尺寸有一部分由遺傳學控制,那麼雌性黑猩猩的生殖選擇會影響後代的生殖器等性狀。如果它選擇睪丸大的伴侶,它的雄性後代們也將長著大睪丸,這有助於它們產下更多的後代,從而讓它擁有更多的孫子。因此,雌性黑猩猩選擇誘人的伴侶是出於生殖興趣,因為這樣可以生出有吸引力的後代,從而提升基因遺傳。這就是「性感子孫(sexy son)」假設。

當然,人類睪丸只是這些古怪現象的一個明顯例子,展現了不完美的進化究竟是怎樣回事。理智的工程師不會設計出容易駝背、膝蓋脆弱的人體以及向上排流的鼻竇。人體無法合成基本的維生素,免疫細胞經常攻擊人體,而人類的大多數DNA研究起來困難重重。這些都不是很好的設計。

雖然這些缺陷本身表現出進化過程的隨機性和隨意性,但更有趣的是每個缺陷背後的故事。我們無法製造維生素C,是因為我們的靈長類動物祖先已經從環境中汲取了大量的維生素C。我們的鼻竇在設計上是一團糟,因為進化讓猴子擁有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平坦的臉以及低效的鼻子。而由於未知的原因,人類演化出更扁平、更小的臉。

這些不僅僅是晦澀難懂的學術問題。我們無法合成維生素C導致數百萬人死於壞血病。鼻竇排流不暢會導致痛苦而頻繁的感染。進化讓我們生存和繁殖後代,卻未必能保證我們的健康、舒適或快樂。

即使我們強大的頭腦也不是完美的。其實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其實是人類本身。因為進化無法制定長遠的計劃,人類也是如此:我們總是倉促下結論,只考慮短期利益,忽視我們不喜歡的證據,恐懼和鄙視與我們不同的人。外露的睪丸雖是一種進化缺陷,但造成的僅僅是一些不便。與睪丸不同,將來有一天,人類的這些缺陷或許會對我們這種不完善的物種帶來致命打擊。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外露的睪丸,是人類最嚴重的演化失誤?
    而在這些特徵中最明顯也是最難解釋的,就是長在外部的睪丸。從演化的立場來說,睪丸畢竟是男性最重要的東西。沒有睪丸,人類也就無法延續下去了。可它們就這樣脆弱地敞露在外,毫無遮蔽。這是什麼樣的設計?有一種解釋是,稍低於我們人體其他部分的溫度,有利於精子生長。
  • 破譯睪丸進化的信息:早期人類女性不忠貞(圖)
    美國科學家宣稱,他們通過研究睪丸得出結論,人類女祖先其實並不忠貞。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科學家發現人類的睪丸大小介於黑猩猩與大猩猩之間,這說明女人既不像雌性黑猩猩那樣濫交,也不像雌性大猩猩那樣「忠貞」。
  • 人類正見證進化歷程?雌性鼴鼠長出「睪丸」,科學家找到了證據
    雖然我們暫時不知道地球生命起源的真正過程是怎麼樣的,但是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其實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當然,也包括地球最智慧的人類。有很多人對《進化論》是持有質疑的態度的,比如說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朋友質疑稱,為什麼現在看不到猴子變成人類了?
  • 進化論無法解釋人類為何會褪去大部分體毛
    黑猩猩渾身上下布滿了體毛只有局部地區無毛,而人類完全相反,只有局部地區有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和現在的黑猩猩一樣幾乎全身都長滿了體毛,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大部分的體毛被退去了,只留下了汗毛,鬍子,頭髮,眉毛,腋毛,陰毛,腿毛,胸毛等,這期文章來聊聊——人類為何會失去大部分體毛。
  • 灌叢蟋蟀問鼎世界最大睪丸頭銜 佔體重14%(圖)
    一名研究人員正在觀察圖伯魯斯灌叢蟋蟀及其睪丸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1月9日報導,英國生物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圖伯魯斯灌叢蟋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睪丸(相對於體重而言  領導此項研究的英國德比大學行為生態學家卡裡姆·瓦赫德表示:「這種灌叢蟋蟀的睪丸個頭之大令我非常震驚,它們似乎佔據了整個腹部。」有趣的是,這種蟋蟀的睪丸雖然問鼎全球最大頭銜,但射精數量與之並不匹配。研究小組發現,圖伯魯斯灌叢蟋蟀的射精數量低於其他睪丸較小的灌叢蟋蟀。  為了進行此項研究,瓦赫德及其同事解剖了在歐洲各地搜集的21種灌叢蟋蟀。
  • 進化論備受質疑,為何有人說這是一個騙局,這是真的嗎?
    進化論備受質疑,為何有人說這是一個騙局,在誤導人類觀點?從初中的生物書上,我們是第1次真正的接觸進化論。人類的進化過程也給很多人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觀念,可是有人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很多人覺得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歸根結底這也只是一個假設而已,或許人類進化的根源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為何在諸多的生物當中,只有人類這一種生物進化成功了呢?表現出了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智慧。
  • 人類的「丁丁」進化史|各種你絕對沒見過的丁丁!
    為什麼人類沒有陰莖骨呢?《聖經·創世紀》裡似乎給出了解釋。書中詳細介紹了夏娃的來歷,說上帝耶和華害怕亞當孤單,因而將他催眠,取走了他一根骨,並用該骨創造了夏娃。有人聯想到,上帝取走的是男人的哪根骨呢?那麼到底為什麼人類沒有陰莖骨呢?《Nature》雜誌曾登過幾位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的文章,稱找到了一段哺乳動物共有、但是人類丟失了的DNA,可以解釋人為何沒有陰莖骨。人類丁丁曾經是帶刺的?大家都聽過鬧貓時母貓撕心裂肺的嚎叫吧,它為什麼那麼痛苦呢?看看公貓的丁丁你就明白了↓
  • 睪丸,左右高低大小各不同
    收藏家和大學教授為何「扯蛋」    一個收藏家,一個大學教授,在網上打起了筆墨官司,為了一對睪丸。  2011年2月,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撰寫博文稱,西方古典藝術表達時極其重視細節的準確,力求真實,這在古希臘雕塑中表現得尤甚。「在希臘德爾菲遺址博物館,當我看見一件古希臘男性軀幹的雕塑時,細節讓我震驚!
  • 自詡高級的人類,究竟有多少由進化帶來的缺陷?
    即使是自認為最高級的人類也充滿了缺陷,這是讓完美主義者和神創論支持者難以接受的事實。一般來說,想要了解歷史就必須尋找文明誕生和發展過程中留下的遺蹟。但想要了解進化的歷史,我們倒不需要去荒郊野嶺到處尋覓,看看我們自己就可以了。人類,被通俗地認為是一種高度進化的高級生物,無論從身體形態還是生存方式都顯得與眾不同。
  • 「睪丸」一高一低真的正常嗎?90%的人可能還不知道
    睪丸是男人的重要生殖器官,而對於正常的男人來說,都有兩個睪丸來存放精子,對生育來說更是不可缺少的器官,前列腺中會分泌的雄性激素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因為雄性激素掌管著我們是否皮膚光滑抗衰老的特性,而雄性激素會不會讓我們睪丸一高一低呢?
  •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力
    也許要解釋的是為何黑猩猩的性腫脹,而女性沒有類似行為。黑猩猩是猿類大家族中的例外。對於性腫脹有一個最簡單的解釋:直立行走後,性腫脹的成本高於那樣做帶來的好處,它每個月會使動物有好幾天行走困難,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水,當不再爬樹讓屁股對著雄性的臉時,這麼做的用處更少了。
  • 為什麼說人類不是進化而來的,人類進化有哪些疑點?
    為什麼說人類不是進化而來的,人類進化有哪些疑點?人類居住的地球是否有可能是高等文明所建造的監獄呢?人類有可能不是地球上的原生物種,有很多證據可以支持這一理論。>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直立行走的大型動物,腰部需要支持人類上半身的所有重量,所以容易腰疼,這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原理。
  • 人類進化論:大猩猩的染色體有24對,為何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
    文/玉濁清人類進化論:大猩猩的染色體有24對,為何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雖然說進化論能夠解釋相關人類進化的過程,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現象讓人無法理解,比如說德國科學家瓦爾瑟德萊明發現了染色體之後,就對人類以及猩猩進行了比對,當時的科學家發現身上的染色體大約有24對,而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這也不符合常理,既然說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那麼人類的染色體應該和猿猴有很相似之處,難道在進化的過程當中大猩猩的染色體變多了嗎?
  • 有人說進化論是最大的謊言,誤導了人類文明發展,真的嗎?
    在《出現危機的理論:進化論》一書中,作者尖銳地批評:「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進化論鼓吹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法則,教唆人類不擇手段賺取財富,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從而衍生出「狼圖騰」等非人性文化。事實上,進化論的誕生,也讓西方心理學在生理上找到了「人性本惡」依據:人的欲望是最本質的本性,是自然進化必然結果。
  • 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長滿全身毛髮?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但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渾身長滿濃黑的毛髮,而是局部有毛呢?毛髮不僅能防止皮膚曬傷,還能防止皮膚潮溼,在叢林中行走不易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還可以抵禦蚊蟲的叮咬,甚至還具有偽裝和表達情感的功能。
  •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河馬閹割的N個難題
    河馬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在這個星球的陸地上,體型更大的動物僅有大象及某些犀牛。河馬通常非常具有攻擊性,它們脾氣暴躁而且完全不怕人類。在非洲,多數由野生動物造成的人類傷亡都是河馬乾的「好事」。    儘管屬於受威脅物種(河馬在IUCN的名單上列為易危動物),河馬的人工繁殖其實做得相當好,在很多動物園裡其實已經過於好了。
  • 為什麼說達爾文進化論是20世紀最大謊言?人類到底是如何起源的?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達爾文進化論能夠解釋生物在地球上的起源問題,也就是說自然產生的原因。
  • 人類的祖先真的是猿類?進化論存在3大缺陷,至今科學無法解釋
    就好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掀起了人類的天文革命一般,達爾文也引發了生物進化論學說的革命,並且一直到今天都褒貶不一。拿人類進化來說,達爾文認為,人類的祖先是猿類,不過在人類進化史上,卻存在著3大缺陷,至今科學都沒有辦法解釋。第一個缺陷:從猿過渡到人類,缺乏證據支持。
  • 生物進化論再遭質疑?不然人類為何停止進化了?科學家並不這麼想
    推薦語:其實我們一直在進化,進化的更高,進化的更聰明,還有各種微妙的進化。進化是用萬年為單位的,哪有那麼明顯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生物進化論再遭質疑?不然人類為何停止進化了?科學家並不這麼想達爾文先生曾經提出過一種生物進化論,意思是大自然界內的一切生物都是在不斷進化當中的,哪怕是我們人類如今的模樣和人類剛剛誕生於地球上的模樣,也是不一樣的,而地球上多種生物留下來的排骨和化石,確實也證明了達爾文提出的這一思想和理論!
  • 【男言之隱】為什麼人類的蛋蛋掛在外面?
    更麻煩的是,也不是所有哺乳動物睪丸都掛在外面,比如海豚和大象等等,它們的睪丸也都穩穩地收在腹腔裡,只有靈長類動物和貓、狗之類的睪丸才晃裡晃當地掛在外面,這又該當如何解釋呢?如果說人類精子害怕腹腔內的高溫,難道大象精子就不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