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學納米傳感器能準確檢測低濃度二氧化氮

2020-11-22 cnBeta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監測空氣品質至關重要。已經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包括地面傳感器和在軌衛星。現在,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光學納米傳感器,可以安裝在幾乎無所不在的路燈上。

空氣汙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藉助這些小型可攜式傳感器,可以非常準確地測量危險的排放物,既簡單又便宜。這種光學納米傳感器測量空氣中低濃度的二氧化氮,精確度與十億分之一區域。公路車輛排出的廢氣是二氧化氮空氣汙染罪魁禍首。即使在低水平,二氧化氮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光學納米傳感器測量金屬納米粒子被照射時波長的變化,雖然目前用來檢測二氧化氮,但也可以適用於測量空氣中的其他氣體。這些傳感器將安裝在哥德堡的街燈上,還將安裝在Nordstan購物中心的屋頂上以及鐵路隧道建設項目中。開發人員表示,市場上缺乏小型功能性二氧化氮傳感器,他們發現這種納米等離子體解決方案很有趣,並期待測試結果。

相關焦點

  • 二氧化氮傳感器於工業而言是必要的嗎
    二氧化氮(NO2)是一款重要的工業氣體,可用於工業水處理作殺菌消毒劑,也可作紙漿和纖維的漂自,麵粉、油脂、食糖的精煉,皮革的脫毛等。同時,二氧化氮是有毒氣體之一,顏色呈紅棕色順磁性有刺激性氣味,易溶於水。低濃度(4ppm)的二氧化氮會使鼻子麻痺,可能導致過量吸收,長期暴露在NO2濃度為40到100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會嚴重影響健康影響。
  • 二氧化氮傳感器在工業環境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二氧化氮(NO2)是一款重要的工業氣體,可用於工業水處理作殺菌消毒劑,也可作紙漿和纖維的漂自,麵粉、油脂、食糖的精煉,皮革的脫毛等。同時,二氧化氮是有毒氣體之一,顏色呈紅棕色順磁性有刺激性氣味,易溶於水。低濃度(4ppm)的二氧化氮會使鼻子麻痺,可能導致過量吸收,長期暴露在NO2濃度為40到100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會嚴重影響健康影響。
  • 二氧化碳傳感器怎麼準確檢測室內CO2濃度
    不過很多人對於檢測結果也有一定的疑問:我在室內檢測到的濃度值每次都不一樣,時高時低的,有時約為500ppm,有時它高達1200ppm,這是屬於正常現象因此,為了準確了解房間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或準確測量儀器,OFweek Mall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設備來檢測CO2含量:日本FIGARO 的CDM7160型號和
  • 西安理工大學研發多壁碳納米管農藥傳感器,可檢測農藥濃度
    它們是從射頻到太赫茲(THz)和紅外電磁頻譜範圍內設計的諧振結構,特別是可以用於瞄準所謂的太赫茲間隙,並為構建工作在太赫茲範圍內的新型器件提供巨大的潛力。目前,大多數亞表面器件使用傳統金屬作為基本單元,由於它們在系統中的固有損耗,器件往往表現為低性能。作為一種備選方案,碳納米管具有突出的電學和光學特性,在實踐中,已經存在許多將碳納米管用作太赫茲源、檢測器、天線和偏振器的方案。
  • 科學家打造出可實時監測地下砷含量的新型傳感器
    然而現在,一種新型的生物傳感器可以幫助我們消除這種劇毒化學元素的危險,通過跟植物的合作其可以實時監測這種化學元素在地下環境中的含量。被嵌在植物組織中的光學納米傳感器顯示螢光強度的變化取決於植物對砷的吸收。配合可攜式電子設備如樹莓派平臺和攝像頭,該系統可以提供實時監測土壤中重金屬濃度的信息。該研究的論文作者Salim Lew說道:「我們的植物基納米傳感器之所以值得注意不僅是因為它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款,還因為它比測量地下環境中砷含量的傳統方法具有顯著優勢、需要更少的時間、設備和人力。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新型納米級光纖應力傳感器
    打開APP 新型納米級光纖應力傳感器 發表於 2019-01-01 07:49:00 然而,由於力反饋機制和有源元件,縮小納米機械傳感器的尺寸仍然具有挑戰性。具有緊湊的力傳感器可以使很多測量得到實現,包括細胞內監測,微創探測和高解析度檢測。理想情況下,傳感器足夠小以使炎症反應最小化,同時具有高解析度和同時跟蹤多個力學事件的能力。和尺寸同樣重要的是以不同模式操作並檢測各種類型的納米力特徵的能力。
  • 可同時測量大氣中氣溶膠和二氧化氮含量的新型傳感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與精細機械研究所Gao Xiaoming教授課題組設計並製造了一種基於光聲光譜的傳感器,可同時測量氣溶膠和二氧化氮(NO2)。大氣中的氣溶膠和二氧化氮是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而氣溶膠吸收特性的在線測量仍面臨許多挑戰。
  • 合肥研究院在二維Au@Ag納米顆粒陣列對H2S的光學傳感性能研究方面...
    貴金屬(Au,Ag等)納米粒子,由於其獨特的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SPR)性質,在吸收光譜中呈現為SPR吸收峰,該吸收峰位置會隨著貴金屬納米粒子的成分、形狀和局部介電環境變化而移動,使得其能夠作為LSPR傳感器應用於生化傳感領域。在大多數LSPR傳感器中,為了增強探針分子與貴金屬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需要複雜的後修飾過程,從而引起SPR峰的偏移。
  • 華科納米等離子光學傳感晶片突破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劉鋼教授團隊利用其擁有的國際最新納米等離子光學晶片專利技術,成功研發基於新型納米等離子光學晶片技術的高靈敏度光學檢測系統,可以快速特異性測量樣品中的新冠病毒顆粒的濃度,使得新冠肺炎早期無症狀感染現場快速無創檢測成為可能。
  • 納米蘑菇傳感器:一種材料 多種應用
    「通常,當你把活細胞放在納米材料上時,由於納米材料的質是有毒的,它會殺死細胞,」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Nikhil Bhalla博士說,「然而,使用我們的材料,細胞存活了7天以上。納米顆粒材料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能檢測到1000個細胞中的16個細胞的微小增殖。」這些材料看起來就像普通的玻璃片。
  • 兆億微波商城:可以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等離子體生物傳感器!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病毒性肺炎在全世界開始蔓延,直到現在形勢依舊嚴峻。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尋找新的方法來對抗病毒。通過研究疫苗來防止疾病的傳播,或者更有效的檢測和診斷方法來判斷某人是否感染了冠狀病毒。
  • 用螢光納米傳感器檢測細菌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細菌和感染的新方法。他們使用螢光納米傳感器比現有方法更快更容易地追蹤病原體。傳統的細菌檢測方法需要採集組織樣本進行分析。塞巴斯蒂安·克魯·古恩和他的團隊希望通過使用微型光學傳感器直接在感染部位觀察病原體,消除採集樣本的需要。螢光在細菌分子存在時發生變化該傳感器是基於直徑小於1納米的改性碳納米管。如果它們受到可見光的照射,它們會發出近紅外範圍的光(波長1000納米以上),這對人類是不可見的。
  • GRI-9106-E-NO2二氧化氮檢測報警器/氣體監測儀(國瑞儀器)
    型號:GRI-9106-E-NO2GRI-9106-E-NO2產品描述:應用於現場二氧化氮氣體濃度連續在線監測及溫溼度的測量,現場顯示濃度和超標聲光報警,可用於各種惡劣的場合GRI-9106-E-NO2在線式二氧化氮檢測儀應用於二氧化氮的氣體濃度檢測及二氧化氮濃度超標報警
  • 新型微環傳感器:開啟高靈敏度的光學傳感技術!
    導讀據美國密西根理工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以及中佛羅裡達大學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提出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新型光學傳感器。其中一些依賴於複雜的量子光學概念和工具的技術是有用的,例如 LIGO 項目中的引力波感知。其餘的一些技術,基於在稱為「光學諧振器」的微型盒子中囚禁光線,成功檢測出微型粒子和相對較大的生物成分。(圖片來源:宋青海,哈爾濱工業大學)儘管如此,實現檢測小型納米顆粒以及最終檢測單分子的能力,仍然頗具挑戰性。
  • 國外研發新型光纖傳感器,可快速遠程檢測氫氣洩露
    對此,最近,俄羅斯和捷克的研究團隊最新 開了一種基於光纖的氫氣檢測傳感器,這一傳感器簡單、靈敏度高,可用於快速遠程檢測,成本是傳統色譜儀的10%,未來有望廣泛用於無人值守加氫站以及燃料電池應用中。資料圖  據了解,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與布拉格化工大學聯合提出了這種基於廣泛使用的光纖新型傳感器,以確保準確檢測空氣中的氫分子。這項研究將發表在美國化學協會《傳感器》期刊上。  可以說,快速、準確地檢測混合氣體中的氫分子十分重要。目前,已有多種方法,包括電子傳感器,然而這些電子傳感器,有時也會成為潛在的火花源。
  • 新型光學傳感器模仿人眼感知更逼真
    據《應用物理快報》近日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在新型光學傳感器研發上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光學傳感器,可更逼真地模仿人眼感知物體變化的能力。這一成果有望帶來圖像識別、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重大突破。
  • 納米科學:能夠測量生物分子的電荷和質量的新型傳感器!
    納米科學:能夠測量生物分子的電荷和質量的新型傳感器!實驗設置用於基於電荷的變化檢測生物分子。傳感器結合在電路中,生物分子位於傳感器頂部的電解質填充的塑料井中。然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衝繩科學技術研究生院(OIST)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型傳感器,可以比以往更準確地檢測生物分子。該傳感器用於證明生物分子可以成功地密封在微流體裝置中。該結果對於醫療診斷和開闢生產預包裝微流體平臺血液或尿液測試裝置的機會具有深遠意義。
  • 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
    Talanta: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DOI:10.1016/j.talanta.2020.121054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對靶分子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選擇性,並且便於現場檢測。
  • 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在超精細顆粒物檢測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顆粒物的高靈敏傳感檢測在環境監控、國家安全和生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肖雲峰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帶領的課題組成功製備了基於納米光纖陣列的全光傳感器,並將其用於大氣中超細顆粒物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