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為深圳僅存古閣建築 歷經數百年仍矗立(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鳳凰文昌塔。

  在深圳西鄉固戍村西南濱海處,有一座古樸的文昌閣,它的外貌與我國的古塔相似。文昌閣雖然經歷數百年滄桑,但至今仍巍然矗立。離固戍村不算很遠的福永鳳凰村,還有一座叫「文昌」的塔,這一閣一塔兩文昌的建築,講述著不同故事表達著不同心願,是深圳少有的塔閣建築。

  1

  深圳僅存的古閣建築

  文昌閣又名鎮海文閣,共3層,閣身方形,邊長4.2米,高約12米,基座由花崗巖條石砌築,閣身青磚壘砌。每層之間均是砌蓮花託或大牙磚出簷,上又砌琉璃麟,周圍浮雕花、草、樹木、人物等圖畫,工藝技術較高。硬山頂,上又覆琉璃瓦。閣內有樓板和門洞,可登臨觀海。

  文昌閣三層石門額上,分別刻有「聯登鳳閣」、「更上一層」、「會極」三條橫幅。據傳是仙人下凡至固戍時手執文筆所書。原閣頂立有一支木製毛筆,稱「文筆」,乾隆年間失火被焚。

  文昌原是鬥魁六星的總稱。《史記》天官書載:「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官」。後來鬥魁逐漸演變為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在清乾隆之前,文昌閣便已建成,經多次重修,現存文昌閣建築規制仍為三層,均有蓮花鬥拱、上有琉璃麒麟,周圍有花、草、樹、木、人物等浮雕裝飾、工藝水平很高。

  文昌閣於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民國23年(1934年)重修。文昌閣香火長年不斷,據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文昌每歲春祭在二月初三日,秋祭在八月擇吉舉行」。祭品為帛、牛、羊、豬,承制官三獻,俱行三跪九叩首禮,祭儀頗為隆重。

  文昌閣於1984年公布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實施修復保護,至今保存完好,是深圳僅存的古閣建築。

  2

  固戍文昌閣的傳說

  相傳北宋初期,西鄉的固戍村還沒有人煙,只是漁汛時,西鄉珠海一帶的漁民才會移到這裡捕撈魚蝦。這地方是天然的優良捕魚場,但海邊卻沒有村落。後來,開始有了商業,人們紛紛到岸邊來購買海產品,這裡終於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但人們也還只是暫時居住,人丁一直興旺不起來。

  從前有個叫姜其錫的孤兒,他母親因生他難產而死。他父親是個漁民,因碰到颱風船被打翻,落海而亡。姜其錫從兩歲時就變成了孤兒,靠鄉親們接濟為生。

  姜其錫七歲的時候,村裡來了一個精通風水的雲遊和尚,姜其錫師從和尚,浪跡天涯,遊遍了名山大川。七十歲的時候,姜其錫思念他的出生地——固戍,於是就回來了。回到固戍,姜其錫非常吃驚,因為幾十年過後,固戍依然人煙稀少,荒草萋萋。他經過勘查後告訴鄉親們,固戍是一個牛頭形,牛頭經常甩動,住在牛頭上的人們便覺居住不安寧,於是便留不住人,如果在牛頭中間打一根樁,將牛頭系住,不讓它亂甩頭,人們便能在這裡安心地居住了。姜其錫的「柱子」就是在牛頭的中間建造了文昌閣,秀氣峻拔的文昌閣建好後,固戍村果然沒有人再外出流浪,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來這裡安家落戶,固戍村從此逐漸發展成以農以漁為主的六百戶人家的大村,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這件事感動了天帝,有位仙人下凡到固戍,手持「文筆」,在文昌閣書寫:「聯登鳳閣」,「更上一層」,「會極」三條橫幅,這三條橫幅至今仍分別刻在文昌閣的一、二、三層的石門額上。

  這古老的建築迄今仍保存完好,在固戍村與海邊之間默默地訴說那段傳奇的歷史。

  3

  鳳凰文昌塔

  離固戍村不算很遠的鳳凰村,還有一座文昌塔。但這個塔與前面說的文昌閣,表達的完全不是一個心願,而且建塔的說法也很多。

  一說是由於鳳凰村大部分人為文天祥後代,此塔是紀念文氏先人並希望世世代代為繁榮昌盛而建的氏族塔,所以起名「文昌塔」,

  另一說,鳳凰文昌塔,是個風水塔、文塔。相傳,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的神仙,所以我國古代書院往往在供奉孔子的同時,還供奉著文昌帝君,以保佑學子應考順利。一般的文昌塔高七層,九層甚至十三層,而鳳凰的文昌塔就很特別,僅有六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當中還有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嶺下村(現鳳凰村)西路口處,有一道清澈的小溪繞流而過,溪旁綠樹成蔭,環繞附近村莊。小溪成為人們消暑戲水的好地方,每當天氣炎熱,嶺下村不少孩子蜂擁而至,脫光衣服泡在清涼的小溪裡追逐、嬉戲。小溪給村民帶來了許多歡樂。然而到了清初,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八月末的一天,住在嶺下村西北角的文景和他的兒子阿寶,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小溪旁。隨後,村裡接連有小孩在這裡莫名死去。就在村民驚恐不安、一籌莫展的時候,族長夢見到觀音菩薩。族長把每年有孩子不明不白在小溪旁死去的事情,告訴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說:「你只需在小溪旁建一鎮妖塔,便保佑你們那裡風調雨順,平安大吉。」說完,觀音菩薩就消失了。第二天,嶺下村族長迫不及待召集族人商討建塔的事。大夥聽完族長介紹觀音託夢的事後,有錢的出錢,沒錢出力,希望儘早把塔建起來。嶺下村人於清代嘉慶年間在小溪旁建成四層塔。

  村裡人不僅希望這個塔能保佑嶺下村裡的孩子歲歲平安,還希望能保佑嶺下村孩子讀書聰明,文運昌盛,就給塔取名為文昌塔。然而,文昌塔修建後,不幸依然發生。族長大惑不解,當天夜裡,觀音再次託夢說塔建矮了,要能讓塔影照到溪裡才行。族長帶領全村人,立即把塔加高兩層,使塔影剛好照到小溪裡。自此,再沒有孩童在溪畔死去。此後,嶺下村的後人還將文昌塔稱為風水塔,每逢初一、十五或節日,文姓族人及附近村民都會前去點香朝拜,直到解放後這一習俗才漸漸消失。

  如果你在夕陽的時候去看這座文昌塔,還可以發現,塔影像一支挺直的筆,而遠處的鳳凰山倒影就像筆架,小溪則像飽含墨水的硯臺,那六層高的塔影筆,就恰好擱在山影的筆架上,一分不長一分不短,而旁邊的小溪硯臺也正好放置在筆架邊上,猶如我們在書桌上筆、筆架與硯臺的放置,意境悠深。

  因為這個塔在鳳凰山下,所以,亦稱「鳳凰文昌塔」。 記者 楊雨軒/文 梁二平/圖

相關焦點

  • 長沙文昌閣老廟,紅磚黛瓦,尖形房頂,外牆飾是一隻巨大蝙蝠浮雕
    2020-12-30 09:19:21 來源: 愚樂我先知 舉報   老早就聽說過長沙的文昌閣
  • 歷史印記——雲臺閣
    雲臺閣的建成為鎮江增添了一處新的地標性建築,登頂雲臺閣,眺望四方抒不盡的讚嘆,看不完的鎮江美景盡收眼底。雲臺閣為仿古建築風格樓閣,建築形式具有宋、元古建特徵,是目前鎮江古建築歷史上體量最大的建築。
  • 小宋視角:鎮江雲臺閣——自古雲臺,新閣留名
    鎮江雲臺閣,位於鎮江雲臺山頂,屬於仿造宋、元代古建築,建築面積1672平方米,主體樓閣四層,總高30米,2014年的5月1日向遊客開放。雲臺閣由雲臺主閣和左右兩側曲廊、二翁亭與聚明堂,組成雲臺閣建築群。雲臺閣門前是廣場,圍以漢白玉圍欄。
  • 唐華清宮朝元閣遺址漸露真容
    27日新華社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隨著考古工作者對唐華清宮朝元閣遺址的持續發掘,發現了大量唐代建築構件和銘文板瓦,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唐代高臺建築遺址已顯露真容。  朝元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從2018年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朝元閣遺址保護項目,對朝元閣遺址開展發掘工作。
  • 終極鬥羅16:依子塵身份揭開,海神閣閣主果然是她!
    《終極鬥羅》中的神秘的海神閣閣主身份究竟是誰來和大家進行分析與探討!她的呼聲是最高的,畢竟曾經的她愛到唐舞麟可以直接為愛而亡,這一點足以證明其對唐舞麟的愛已經刻到了骨子裡,而且在現在的原文中也曾多次表現出海神閣閣主的「身體已經被改造成為機器」也是比較符合其曾經的瘋狂「科學家」的設定!NO.2 舞絲朵!
  • 東瀛閣——承載歷史變遷的日料店
    距中國一水之鄰的日本,正是美食文化的集大成者,靠海營生的日本,料理更注重食物的原材原味,烹調方式更加細膩精緻,是一種以傳統的文化、習慣為基礎的料理體系。日本料理不僅蘊含著美學與哲學的哲理,更帶著對美食與文化的深究,對傳統和現代的體悟,對季節的注重,對自然和諧的尊敬,隨著時代發展,日本料理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開始了在各國的風靡之路。
  • 千佛山景區內萬佛洞、文昌閣、觀音園、三清觀暫未開放
    2月27日,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恢復開放,但是景區內的萬佛洞、文昌閣、觀音園、三清觀等四處景點,因內部整頓暫停對外開放。 為疫情防控需要,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放時間調整為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五點,只開放北門、美院門以及南門。
  • 天醒之路路平是誰的兒子 路平的親生父親是北鬥閣前任閣主?
    天醒之路路平是誰的兒子 路平的親生父親是北鬥閣前任閣主?  《天醒之路》,路平的身世終於揭曉,原來,他的父親是北鬥閣前任閣主、北鬥七峰之首的冷休談,母親邵初音也是北鬥七峰的峰主之一,父母都如此強大,難怪路平天生就是六魄貫通。
  • 陰陽師曜之閣裡面有什麼
    陰陽師曜之閣裡面有金曜符紙、琉金鳳蝶、金霜之葉、金之華墜等商品,在之前已有商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流金紙扇星、璃金紙傘疾、金凰法杖卜、散金箭矢影,流金紙扇守、
  • 涵江這個古村落被打造成江南小鎮,古街老屋,古橋亭閣,相映成趣……
    古街老屋,古橋亭閣,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據史料記載:北宋前,集奎還是蒲草茫茫、溝海水交集,屬沒有什麼人居住的地方。這裡有條古道貫穿全境,是莆田南北洋與沿海地區往來涵江的必經之路和交通要道。先民們在此興建「龍頭裡社」,後鄉人漸漸圍聚而居,所以有「未有村,先有宮」之說。村沿古道兩邊排開,形成直形古街,取名「直街」,因莆田方言諧音的緣故,村名遂演變為「集奎」。
  • 潭柘寺古花名木:「二喬」堪稱北京「紫玉蘭之最」 探春丁香幽幽百年
    在北京的紫玉蘭中,最著名的要數京西古剎潭柘寺毗盧閣前東側的兩棵二喬紫玉蘭。因為這兩株玉蘭的花瓣,每瓣都是紫、白二色(外面紫紅色,裡面粉白色),故名「二喬」,說明這種紫玉蘭的豔麗。北京的古白玉蘭不少,但古紫玉蘭僅潭柘寺這兩棵。根據現在資料記載,這兩棵紫玉蘭種植於明末,樹齡已400多年,它們是北京的「紫玉蘭之最」。
  • 九星毒奶%筆趣閣
    九星毒奶%筆趣閣,掃碼觀看精彩一是「流浸提取」法。
  • 終極鬥羅:汪天羽成海神閣閣主?畫師大意犯了個小錯誤
    汪天羽出現後,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問題,看過原著的自然清楚,汪天羽在話語中表示自己是內院副院長這點沒問題,不過海神閣閣主位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勝任的。顯然畫師在這裡就有些疏忽,少一個字身份大變,意義截然不同,如果真是閣主,樹老恐怕也只有洗耳恭聽了。
  • 大隱隱於市,杭州這座孔廟居然藏有世界最早的石刻星象圖
    西區為杭州孔廟的中軸線,著重展示杭州孔廟的文化精髓。軸線以大成殿為核心,採取均衡對稱、規整方正的平面布局,突出了該軸線莊嚴、肅穆的氛圍和孔子作為大思想家的至高權威。自欞星門而入,共二進:欞星門至大成門為第一進,大成門至大成殿為第二進。東區為碑林,典型的江南園林式庭院,水庭位於整個庭院中心,石經閣、星象館、文昌閣等建築在假山池水間層次錯落,曲折綿長的迴廊將它們有機地串聯在一起,迴廊中為各類碑刻。
  • 九宮閣細說中國古代驚豔的「天花」
    藻井是覆鬥形的窟頂裝飾,因和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結構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簡化了漢族傳統古建層層疊木藻井的結構,中心向上凸起,四面為斜坡,成為下大頂小的倒置鬥形。主題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內,周圍的圖案層層展開。由於藻井處於石窟內中央頂部,使石窟窟頂顯有高遠深邃的感覺。
  • 終極鬥羅:閣主身份曝光,是時候銜接第三部了
    所以,同時吻合著閣主所知道的:認識唐舞麟和古月娜、知道萬年之前發生的一切、對古月娜有情敵的意味、對除唐門外所有組織的敵意,以及古月娜曾經說過的:「你的身體和正常人不一樣」,這些事實,閣主是凌梓晨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了。而在閣主身邊,同樣是知道萬年之前的事情,並且活了萬年之久,姓依的老者,應該就是第三部末尾處出現的依子塵無疑。
  • 湖南經閣怎麼辨別鋁型材質量好壞
    湖南經閣」 湖南經閣合金元素 6063合金是鋁鎂矽為首要元素製造的合金一般用的多為方型爐(矩形爐),先進的為圓形爐,有的圓形爐能夠歪斜倒鋁水。論噸位有一噸、二噸、五噸、十噸、二十五噸和五十噸熔鋁形爐。比較先進一點的,在熔鋁爐下面再加一個靜置爐、靜置爐重要製造6063合金用,可在此爐內除渣除氣,靜置,然後再鑄造鋁棒,以供揉捏運用。 在原始燒煤的爐子中和現代圓形爐製造的合金質量,絕對不相同。
  • 文化浸潤匠心傳承 孔府印閣依託淘寶等電商平臺,一天賣出印章3萬餘枚
    在孔子故裡曲阜,提到孔府印閣,可以說老幼皆知。幾十年的老店,代代傳承篆刻藝術。2007年,孔府印閣在淘寶網上開設同名篆刻店鋪,開啟了孔府印閣的電商奮鬥歷程。經過幾年發展,現在一天能賣出3萬餘枚印章。開發爆款產品 一年能賣出一千萬枚「雙11」前,走進位於三孔景區附近的孔府印閣,已經能嗅到備戰的氛圍。
  • 魔道祖師: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是江厭離在雲深不知處藏書閣……
    魔道祖師: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是江厭離在雲深不知處藏書閣……(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在《魔道祖師》中有很多的故事線,藍忘機和魏無羨是這本小說裡的主線cp,他們經歷了很多磨難和曲折,還好最後終於苦盡甘來